-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2专题10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案(1)
第21讲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从“理想”到“现实”的实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历史背景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苏俄得以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社会主义国家充满恐惧和仇恨的帝国主义却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3)1918年一战中的协约国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并与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相勾结,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苏俄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国内战争。 2.时间:1918年夏至1921年初。 3.主要内容 农业方面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 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商业方面 取消自由贸易 产品分配方面 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4.评价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实质是试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背景 (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 农业方面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工业方面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方面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制度方面 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特点: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1)管理方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经济体制:在公有制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在公有制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新经济政策的“新”和“变” (1)调整了生产关系,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 (2)分配形式发生变化,实行按劳分配;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 (3)梳理了一条“小生产—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思路。 (4)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轨 史料 目前政治形势的全部关键,就是我们正处在转折的过渡时期,正处在有着某些曲折的从战争过渡到经济建设时期……这是一项新的任务,因为现在经济任务第一次具有这样大的规模,我们应该意识到,应该记住,经济战线上的战争是更困难、更长久的;要在这个战线上获胜。必须使更多的工人和农民变得主动、积极和忠诚……因为我们若不恢复经济生活,在战争的第二阶段就不能战胜敌人,这一点是驳不倒的;让我们使千百万人更自觉地对待经济战线上的战争吧。……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但是,为了恢复工业,就需要有富余的农产品。 ——摘编自《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解读] “目前政治形势……更困难、更长久的”是对国内形势的整体综述;“要在这个战线上获胜……我们一定要偿还”是对原因的分析。 [思考] 根据史料分析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轨的必要性。 试答: 【提示】 必要性:余粮收集制政策的弊端给农民带来巨大伤害,一定要偿还;取消商品贸易政策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恢复经济生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不同点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间接过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分配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相同点 (1)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2)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3)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 感悟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相似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一方面对苏联的路子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一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这无疑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延伸和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样,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根据材料,概括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在农村“延伸和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超越性”的体现。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从对外开放、对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方面归纳中国改革开放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超越性”的体现。 [答案] 表现: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体现: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内深化改革,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相似点 背景 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中国“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内容 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苏俄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苏俄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 中国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同时,向国外大力招商 作用 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中国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济南一模)1920年,俄国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 ) 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国内战争的破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延续 D.西方国家的封锁 C [1918-1921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和食物配给,导致人们生活困难,故选C项;苏俄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的,故排除A项;国内战争1920年已经结束,故排除B项;材料“农业总产量”下降和“日常生活用品”缺乏都是国内经济状况,其主要原因不是西方国家的封锁,故排除D项。] 2.(2019·昆明二模)1921年7月,列宁指出:“解决食品危机的最主要的条件在于成功地收取粮食税”,为此,他要求各省立即采取措施恢复和加强粮食收购机构,建立税收检察机构,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材料反映了( ) A.农业集体化侵害苏俄农民利益 B.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存在随意性 C.余粮收集制加剧了苏俄的危机 D.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迫切性 D [材料说明了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迫切性,故选D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执政时期,故排除A项;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执行是比较严谨的,故排除B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3.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对此不理解,甚至为此痛哭。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为了继续前进的“有限的退却”。列宁所指的“退却”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缓解饥荒 B.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故选C项;实行余粮收集制非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排除A项;对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非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排除B项;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故排除D项。] 4.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是新旧事物的关系,社会主义只是否定资本主义失去生命力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一切仍有生命力的东西,则加以改造和吸收,使其变成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发展的基础。从苏俄(联)的发展历程看,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辩证关系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苏联模式 B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故选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故排除A项;经济互助委员会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故排除C项;苏联模式的最典型特征是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排除D项。] 从“剥夺年代”到“减速脱轨”——“苏联模式”的形成及改革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苏联模式” 1.背景 (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3)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下,为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 (4)苏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民主传统,斯大林有浓厚的专制独裁意识。 2.形成 (1)工业化之路 ①政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成就: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 ③局限: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2)农业全盘集体化 ①政策: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②状况: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③影响:为工业化解决了粮食、原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3)形成: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3.特征 (1)经济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3)思想文化方面: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 4.影响 (1)经济 ①苏联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 ①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②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3)思想文化:思想理论单调固化,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 苏联模式 是对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理论、体制和政策的统称。其主要内涵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苏联模式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或固定模式。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通过实行全盘的农业集体化,苏联政府终于能够像在工业领域一样,以指令性的计划控制农业生产,保证能够从农业中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苏联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农业的投入长期不足,导致了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滞后。农业问题越来越成为苏联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二、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后期的三次改革均是为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而在农业和工业领域进行的改革,三次改革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都是失败的改革。 项目 背景 措施 结果 赫鲁晓夫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模式 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 的弊端日益显露 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勃列日涅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 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 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戈尔巴乔夫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严重社会危机 经济: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政治: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使苏联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苏联模式的局部改革,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苏联模式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三人改革的侧重点也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则侧重于政治体制改革。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一 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的探索 史料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 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解读] 史料中斯大林强调了重工业建设的原因。“和共产国际做斗争”说明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苏联的重工业基础薄弱;发展重工业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思考] 史料中指出了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为此采取的措施。 试答: 【提示】 措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解决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苏联模式”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1.形成原因 (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 (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4)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2.特点 (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探究二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史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史料三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全面认识和评价。解读史料时注意转折词“但是”的运用。史料一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同时说明赫鲁晓夫是一位失败的改革者。 (2)史料二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心在重工业方面,特别是在军事工业方面,苏联体制的弊端未得到解决。 (3)史料三反映了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否定,形象地说明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思考] (1)史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试答: (2)根据史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结果如何? 试答: (3)史料三是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试答: 【提示】 (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苏联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 (2)重点:放在重工业上。结果:导致苏联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 (3)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后使问题全都暴露,导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肿瘤”,“肿瘤”是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挥向了党的脖子”,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从而造成苏联解体。 苏联模式的弊端及战后苏联的改革措施 项目 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悟苏联模式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面对危机的加深,1928年苏联政府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该法案明确提出“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这激起了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的热情。在苏联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私人投资的住房建设占总数的22.5%。国家除了为民众分配住房外,还提供了房屋租赁,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免费租赁房屋或者是低房租政策。此外,苏联政府还对原有房屋进行了维修或加固,费用由政府承担,并要求住户至少居住三年。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减少人员流动,缓解城市住房紧张局面。但是国家每年制定的住房建设计划,一直都无法按计划完成。 ——摘编自沈晓龙《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 苏联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出现住房危机的背景,并分析原因。 [解析] 第一小问,可以从设问入手,分析城市人口增长与住房不能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及出现的原因,苏联主要是工业化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二小问立足于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经济政策等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 背景:苏联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急剧增加。 原因:苏联原有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解决住房问题是为发展工业服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采用计划经济体制,重积累,轻消费,缺乏可持续性。 “苏联模式”的教训 1.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4.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下表是1929-1933年苏联引进技术设备、利用外资等情况 年份 事件 1929年 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指导引进技术工作;10月签订70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1930年 苏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1931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1932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 000人,技术人员10 000多人;共派遣2 00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1933年 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从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 据此可知,苏联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 ) A.消弭了美苏间意识形态分歧 B.表明美国极力转移国内过剩产能 C.有利于促进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反映了苏联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型 C [材料中“1929-1933年苏联”处于工业化建设时期,“引进技术设备、利用外资”客观上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起步,故选C项。] 2.(2019·兰州一模)从1929年起,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先后发生了经济大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一片困顿和恐慌之中,而此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苏联( ) A.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果 D.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C [由材料可知,这一时期逐渐形成苏联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促进苏联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模式的具体内容,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苏联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而非政治体制,故排除B项;农业集体化是苏联模式的具体内容,故排除D项。] 3.(2019·淄博一模)下图为1928-1937年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单位:%)。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 ) A.推动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B.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 C.实行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 D.汲取西方经济危机的教训 B [“二五”计划与“一五”计划相比,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故选B项;“二五”计划期间,苏联重工业所占比重大农业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均衡,故排除A项;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建立,故排除C项;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主要原因是内因,故排除D项。] 4.(2019·沧州一模)下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 C.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是新经济体制的体现 C [赫鲁晓夫不结合当时苏联实际情况,盲目扩大耕地面积,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恶化,故选C项;赫鲁晓夫改革并未从根本上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A项;苏联因不顾苏联气候条件,造成玉米歉收,因此并非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故排除B项;赫鲁晓夫并未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故排除D项。]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全国卷Ⅰ — — — 全国卷Ⅱ — 2016·苏联模式和工业化成就 2015·苏联模式 2019·二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2017·《赫鲁晓夫回忆录》史料价值 全国卷Ⅲ — — 2018·赫鲁晓夫改革 2017·赫鲁晓夫改革 1.从考查趋向看,全国卷近几年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以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为重点。除继续关注“苏联模式”外,苏联与中国工业化道路异同的对比也有很大的命题空间。 2.从社会热点看,从世界经济模式的角度比较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考查苏联的农业政策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综合分析中西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和各自的特点,苏联三次改革的对比及结局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苏联解体对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教训。 3.从预测角度看,应重点关注苏联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变化历程,尤其是苏联改革关于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2019·全国卷Ⅱ)下表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 500万 1 230万 蔬菜与瓜类 4 700万 1 300万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明立意:从二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抓关键:分析图表数据,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与既定目标相差甚远。 理思路: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苏联制定的煤钢等产量的目标基本上得以实现,但是以肉、蔬菜和瓜类为代表的民生指标却远远未达到,这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已经积重难返,轻、重、农比例严重失调,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经济政策的连续性,故排除B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发展重点是在工业方面, 故排除C项;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项。 练点:赫鲁晓夫改革 1.(2018·全国卷Ⅲ)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苏联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A [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计划,故C项错误;1959年的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改革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减少了国家的过度干预,故D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材料的“计划”突出钢铁等重工业,与苏联模式一致,故选A项。] 练点:赫鲁晓夫对农业改革的影响 2.(2017·全国卷Ⅲ)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A [根据材料“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以看出,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时期农业集体化造成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进行改革,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故选A项。]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2016·全国卷Ⅱ)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明立意:从美、苏经济对比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抓关键: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到“美国出版了大量苏联的著作”。 理思路: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 练点: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3.(2017·全国卷Ⅱ)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D [“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故选D项;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故A项错误;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均带有主观性,无法判断哪个可信度更高,故B项错误;不能以版本的新旧作为判断是否接近历史真相的标准,故C项错误。]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19·永州一模)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道:“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这一认识( ) 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 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C.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 A [由材料中时间、内容可知此政策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此政策是为了适应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故选A项。] 2.1921年,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 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但列宁并未正面、系统地扬弃“直接过渡”的理论,而是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列宁的这一认识( ) A.暗示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 B.表明列宁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 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D.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启 A [材料说明列宁表明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的,具有过渡性,故选A项;材料表明列宁是想用新经济政策解决问题而不是放弃,故排除B项;材料“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说明没有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故排除C项;材料“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故排除D项。] 3.下表是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粮食产量和征粮量(乌克兰每年向苏联中央政府上交的粮食量)统计。 时间 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征粮量(单位:万吨) 1930年 2 290 780 1931年 1 760 700 1932年 1 280 770 这表明当时苏联(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存在重大失误 B.农村经济建设深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 C.农民为国家经济工业化做出巨大贡献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难以恢复国民经济 C [由表格内容可知,从1930年到1932年,乌克兰地区在粮食产量严重下降的情况下,征粮量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农民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故选C项;受国际环境影响,苏联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故排除A项;当时苏联经济建设受资本主义大危机的影响不大,故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在1928年之前,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4.(2019·厦门一模)苏联长期是谷物净出口国,但自1972年起,除灾年从西方进口大量谷物外,正常年景也需进口相当数量的谷物, 为此每年都要支付大量外汇和黄金。与此同时,苏联继续向东欧和古巴、蒙古提供大量粮食援助。据此可知( ) A.西方的“滞胀”危机迅速波及世界 B.苏联的发展模式亟须转型 C.苏联已无力维系社会主义阵营 D.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打击 B [材料表明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太落后,因此,苏联需要转变发展模式,故选B项;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滞胀”现象没有影响到当时的苏联,故排除A项;“苏联继续向东欧和古巴、蒙古提供大量粮食援助”表明苏联有力量维系社会主义阵营,故排除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打击与苏联无关,故排除D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