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江油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6月月考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中国”最初的意思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之地,与“四方”对称。如《诗经》说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里的“中国”就是中央地域的概念,而中央地域概念就是权力的中心。下列与此有关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分封制度 D.王位世袭制度 2.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家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维护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 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皇帝统辖百官治下的郡县制 D.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3. 中国人普遍相信“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这揭示了 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4.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5.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别头 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 弥封 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 誊录 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 锁院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 A.参考人员多 B.考试规程渐趋严密 C.选拔方式多样 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6.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出戍迈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将领并不随之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成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 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7.“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苏轼认为废井田 A.促使土地数量增加 B.有效遏制土地兼并 C.有利社会合理分工 D.加大社会贫富差距 8.北朝时均田法令规定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到了隋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耕牛授田逐步取消,唐代则奴婢及耕牛均不得授田,妇女也不得授田。这从侧面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口增加使田亩不足分配 B.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初步形成 C.儒学复兴影响均田法令 D.奴婢现象已经不复存在 9.蹴鞠在汉代是军中用以练身习武的方式,唐朝时经常出现“华庭观货,万人瞻仰”的情景,宋代有了专门靠蹴鞠作为技艺维持生活的艺人。这些史实说明蹴鞠运动 A.源于国家统一集权的政治体制 B.适用范围和影响力的逐渐扩大 C.得益于历代政府的开明政策 D.满足了平民大众的文化需求 10.唐代越窑在烧制过程中使用了匣体,巧妙地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出现落渣、占釉、火刺等缺陷。烧制的产品器型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滑,极大地提高了瓷器质量。由此可见唐代 A.开始了由陶向瓷生产技术的转变 B.技术创新推动制瓷业发展 C.民营手工业产品的品质极为突出 D.“南青北白”制瓷系统形成 11.中唐以后,南方各个丘陵山区大量垦辟茶园,不少农家以栽茶、种茶为生,称为“园护”。陆羽《茶经》的记载表明,唐代的茶树栽培、茶叶采摘和培制加工技术已相当成熟。可见,这一历史时期 A.民营手工业已实现规模化的经营 B.经济重心基本南移 C.茶叶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12.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 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13.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 A.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 B.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 D.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14.学者王家范说,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作为最大、也是最小的生产单元,物资再生产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合而为一,使得这种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具有顽强的自生产自组织的再生机制。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因其规模小而十分脆弱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很难发展为复杂的经济机制 C.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D.小农经济有利于物资和人口快速增长 15.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内容包括《孝经》等文献。《孝经》前六章的内容是开宗明义章第一、天子章第二、诸侯章第三、卿大夫章第四、士章第五、庶人章第六。这说明《孝经》 A.在西汉时开始成为儒家经典 B.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 C.有利于维护社会伦理和秩序 D.有力维护了周礼的秩序 16.《诗经》由王室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诗歌及经收集、筛选的民歌构成,由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诗经》的流传 A.以书面记载为主要方式 B.有利于构建文化的认同 C.维持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 17.“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C.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18.某时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婚姻“不问阀阅”,科举“不闻世家”,教育“广开来路”,社交“不限士庶”,文学从“雅”到“俗”,绘画从宗教画、政治画为主到山水画、花鸟画为主。这个时代应为 A.西汉 B.魏晋 C.隋唐 D.宋朝 19.西汉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中后期始,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 A.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 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 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 D.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 20.如果周天子和一般贵族还保持着比较密切关系的话,那么秦汉时代的皇帝与一般贵族和 地主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一条前所未有的鸿沟。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经济的形成 B.权力结构的变革 C.思想专制的加强 D.宗法观念的破坏 21.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 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 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 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 2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种土地制度,如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 均田制等。其影响是 A.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 B.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 C.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D.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 23.董仲舒崇拜君权,神化君权,主张“一统乎天子”,把不属于六经、不合于孔子的学说, 一概罢黜不用,专用儒术。这种思想 A.传承了孔孟儒学的思想主张 B.促成了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开始出现 C.使儒学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 D.造成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固化思维 24.周代社神为禹,谷神为稷,不仅将周人的祖先神“后稷”定为了国家神,而且让分封的 无论是同姓还是异姓诸侯国,都作为共同的“神”进行祭祀。这一做法旨在 A.确立周王共主地位 B.建立统一的宗教体系 C.提高文化信仰认同 D.强化周政权的合法性 二、材料分析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曹植《说疫气》中说:“建安二十二年,疫疠大作,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在临床实践中发愤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到金、元时期………医学家提出了温病与伤寒不同。…….到明、清这两个朝代,平均每四年就有一次疫病流行。当时大多是用伤寒法治温病,这种治法无异于“抱薪投火”。…明清之际吴又可著《瘟疫论》,提出“戾气说”,认为温病是戾气所致,“非风、非寒、非署、非湿”到清代叶天士著《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使温病学从伤寒学说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学科。 ——摘自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材料二 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从传统到近代,应对疫病的重点基本上经历了从避疫、治疗到防疫的转变,近代的防疫除了更强调预防以外,也确立了以清洁、检疫、隔离和消毒等头主要内容的基本模式。……这一转变,至少有以下两个值得关注之点:第一,传统时期对病的应对基本上是一种比较消极的个人行为……而近代的防疫则是一种重在预防,作为工卫生行政一部分的积极主动行为;第二,传统有关戾气、养内防病等一些认识,在观念上并未与近代西方的防疫思想发生明显的冲突,……它们很自然地被融入近代防疫体系之中。 ——余新忠《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近代演变》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并简析其发展的原因。(13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卫生防疫观念的演变,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 。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元朝灭金,迄于元仁宗,科举制度在中原汉地停废几达一个世纪。此前元朝用人制度,高级军政官员率多出自勋贵子弟,“皆世胄焉”;中下级官员,很大一部分都由吏员晋升,选拔吏员的实际标准,经常是“吏廉无才,不若亡廉而才”。从忽必烈时代开始,虽然历朝几次议行科举,但它总是被视为不急之务。1311年元仁宗继位。从十岁左右起,仁宗在大儒李孟的辅导下学习,被册立为太子以后,东宫的侍臣大多数是汉人。 仁宗一登基就宣布:“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匪用儒士,何以致此?”皇庆二年,颁布行科举诏。每三年按右、左两榜分别取录“国族”和汉、南人士子。考试科目分经义疑、时务策论等。“经疑经义以观其学之底蕴”,“复策以经史时务以考其用世之才”。考试以程朱理学对儒学经典阐释为评判标准。元朝科举取士的规模相当有限,但是科举制度在废止数十年之后被仁宗恢复,处于压抑状态中的士人,更把它看作“文运将兴”的标志。 ——据《元史》整理 (1) 根据材料,概括元仁宗恢复科举制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简要评析元仁宗恢复科举制?(8分) 参考答案 1-5 CBABB 6-10 ADABB 11-15 CCACC 16-20 BBDCB 21-24 DDDC 25.(1)过程:汉代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温病的症状;金元时期指出温病与伤寒的区别;明清时期,揭示温病病因,温病学说形成独立体系。 原因:疫病的频繁爆发;传统治疗温病方法的弊端;医药学的不断进步;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发展创新。(13分) (2)演变:从避疫、治疗到防疫,逐步建立以预防、免疫为中心的近代防疫体系。原因:疫病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威胁;政府主导,重在预防;西方文化的传入,中西防疫观念的融合、借鉴。(12分) 26.示例一:论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的特征。 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特点。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一统思想贯穿其中,从秦朝的法家大一统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而另一方面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法阴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这多个学派。 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总结:综上所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与多样性辩证存在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展的。 示例二: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体现了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例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儒学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例如董仲舒的天道理论、君权神授,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提出了批判君主专制和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新思想。 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延续性;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和自我不断发展完善;政治开明、对外开放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兼收并蓄;农耕经济占主导;先进人物的不断探索。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文明的延续,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为世界文明发展做主巨大贡献。 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 27.(1)科举制长期停废;原有选官制度的弊端;元仁宗长期受儒学、汉文化熏陶;巩固统治、澄清吏治的需要。(7分) (2)实质是用中原统治思想来巩固统治;对于提高官员素质、改善吏治有一定作用;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但因取士规模很小,导致其作用有限。(8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