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线上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朱元璋在平定天下的第三年,吸取历代治国的经验教训,采取藩封的办法,“惩宋元孤立,失古封建意,于是择名城大都,豫王诸子,待其壮而遣就藩服”。明太祖此举 A. 对宋元的灭亡拥有准确的认识 B. 带有浓厚血缘政治色彩 C. 为明中后期地方割据留下隐患 D. 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 【答案】B 【解析】“惩宋元孤立,失古封建意,于是择名城大都,豫王诸子,待其壮而遣就藩服”说明明太祖带有浓厚血缘政治色彩,B正确;拥有准确的认识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C和D认识不符合题意,排除。 2.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 西汉 B. 秦朝 C. 西周 D. 宋代 【答案】C 【解析】“封建时代”既“封邦建国”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故C正确。“部落时代”指西周以前的历史时期、 “郡县时代”指秦代郡县制确立后的历史。排除ABD。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中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作者主要强调传统制度 A. 建设的延续性 B. 存在的合理性 C. 创新的曲折性 D. 产生的必要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核心意思: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时间长,不能一味的抹杀、贬低,言外之意是:其存在也是有一定价值的,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等。故答案为B项。AC项,材料强调的是不能“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未涉及建设的延续性、创新的曲折性,排除;D项,材料信息不是强调传统制度产生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其存在的合理性,排除。 4.明朝,“天子与阁臣不常见,有所谕,则令内监先写事目付阁撰文”。到清初,言官本章“是与不是必须封进听旨定夺”,阁臣不得过问。这一变化表明 A. 清朝沿用明制 B. 内阁权力遭到削弱 C. 相权逐渐下降 D. 中枢机构不断完善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天子与阁臣不常见,有所谕,则令内监先写事目付阁撰文”、“阁臣不得过问”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相对独立,经由内监机构获得皇帝指令,有票拟权,清朝内阁只能听旨定夺,在皇帝御前起草谕旨,内阁权力遭到削弱,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朝内阁相对明朝权力遭到削弱,并非沿用明制;C选项错误,明清时期废除了丞相;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朝内阁权力的削弱,不能体现中枢机构的不断完善。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5.汉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西汉初年颁布的《二年律令》中,有长沙国、鲁国等请求在关中买马并获得批准的令文。这反映了西汉初年 A. 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B.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王国对中央存在军事威胁 D. 关中地区农耕经济发达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郡国并行的地方制度,为防止诸侯王国尾大不掉甚至割据称雄举兵内向,汉王朝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如为限制王国军事力量的增强,汉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即材料“王国欲在关中买马,必须经皇帝批准”“有长沙国、鲁国等请求在关中买马并获得批准的令文”说明这时期地方王国对中央存在军事威胁,才导致汉初严格限制马匹出关防范王国,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与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初为了防范王国威胁而严格限制马匹出关,没有体现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初中央为了防范王侯势力威胁中央而采取的措施,无法得出关中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问题,故D选项错误。 6.乾隆后期,以编修《四库全书》为名,共禁毁书籍3100余种,15.1万余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民间惧祸自行销毁者不在其内。由此可见 A. 官修史书是对古籍的严重破坏 B. 清朝开始出现书籍亡佚残缺之劫 C. 君主专制强化危及文化的传承 D.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文化的态度 【答案】C 【解析】乾隆后期,以编修《四库全书》为名行思想控制之实,造成书籍亡佚残缺的劫难,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C项正确;A、B、D三项均理解有误,与史实、常识不符,排除。 7.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历史叙述 叙述 出处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 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 《清世宗实录》 今朕虽逾六衮,而精力强盛如常,不惮万机之劳贳力。尝欲俟八旬以后,春秋渐高……或可稍安颐养。 《清高宗实录》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 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完全贯彻 B. 勤政作风预示着封建王朝的衰落 C. 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 D. 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可知天下大小事都有皇帝一人亲力亲为;根据材料“披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百言”可知皇帝为了批阅奏章手眼并用,一刻不停,为了训谕大臣,一天说了成千上百句;根据“万机之劳贳力”意思是日理万机,非常劳苦。从以上材料可以可看出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非常勤政,对全国的事情无论大小都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故选D;完全贯彻太过绝对,排除A;勤政办公,为国家操劳应该是国家兴盛的表现,而不应该预示王朝衰落,B错误;批阅奏章只在《清世宗实录》中出现,不是共同点,C错误。 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B. 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D.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涉及到的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所以材料中的“趋势”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故选A;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力量,体现不出近代化的历史趋势,B错误;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是错误的表述,C错误;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并不是从近代化的角度和趋势来分析,而是从列强侵略的角度来分析的,D错误。 9.有观点称“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假如你认为该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 A. 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 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 担负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 【答案】D 【解析】材料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主要是从近代化的角度评价其意义,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承担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0.甲午战后“公车上书”痛陈利害,力主变法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五四运动时期疾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而至抗战时期,全民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变化体现了近代中国 A. 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 B. 民族觉醒与国家认同不断深入 C. 精英教育与文化普及同步发展 D. 民众理念与官方思想渐趋一致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意识觉醒,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从甲午战争的“士大夫阶层”到五四运动“既有学生、市民又有工人阶级”到抗日战争“全民抗战的理念深入人心”可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的觉醒导致参加民族革命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泛,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不符合甲午战争;C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排除。 11.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 A. 洋务派任人唯亲 B. 军队指挥体系落后 C. 军队贪污腐败盛行 D. 舰队数量的过多 【答案】B 【解析】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来看,中国海军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说明清政府军队指挥体系落后,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答案为B。 12.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10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 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分析和理解能力。分析题干可知,材料中中英两国官员分别从北京到广州和从伦敦到澳门的时间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交通技术迅速发展,中国在战争中丧失了有利条件;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剧增,在战争中占了优势,这说明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故①④正确;②题干没有体现;决定战争胜负有很多因素,③项“首位”说法错误。故C项 正确,排除ABD。 13.在对外交往中,“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道光最初10年,“天朝”50余次,“中国”不满10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天朝”6次,“中国”5次;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天朝”6次,“中国”14次,首次超过了“天朝”。这表明 A. 中国国际地位持续下降 B. 洋务思想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C. 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D. 清政府逐渐形成对等外交的理念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天朝”体现了中国盲目自大的外交观念,而“中国”首次超过了“天朝”,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对等的外交观念,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B项不选,题干所说与洋务运动无关;C项不选,题干所述与民族主权意识无关。 14.孙中山在最初开展革命活动时,主要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支持,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1900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孙的形象由原先“犯上作乱者”一变而成为爱国志士。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 清廷日益腐朽反动 B. 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 C. 列强加剧侵略扩张 D. 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人们对清政府彻底绝望,促成了孙中山形象的转变,故A项正确;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没有被士大夫阶层所接受,他们接受的康梁的维新思想,通过改良救国的思想,说明他们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故B项错误;列强加剧侵略扩张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不是在1900后,故C项错误;孙中山个人声望提高是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故D项错误。 15.民国三十年,国立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招生考试中,“中外地理“试题中有这样的题目: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此举的出发点是 A. 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提升中国民众抗战信心 C. 使国人认识到日本劣势 D. 推动早日开展战略反攻 【答案】B 【解析】民国三十年为1941年,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依据题干材料 “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并结合抗战想吃阶段的史实可知,认识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有助于加深民众对四川的认识,提升民众抗战信心,故B选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政治力量,无法体现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选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日本的劣势,排除C选项。1941年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排除D选项。 16.中国近代史上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其军队连克武昌、九江、南昌,短短半年之内将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该事件 A.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 开辟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D.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其军队连克武昌、九江、南昌,短短半年之内将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反映的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答案为A项;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的是辛亥革命,排除B项;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辟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C项;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排除D项。 17.王奇生认为“‘革命画’这一名称始于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该所当时开始的课程中有‘革命画’一课。”该“革命画”旨在 A. 为大革命培养革命骨干 B. 强调中共在革命中地位 C. 宣传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D. 为国民大革命营造氛围 【答案】D 【解析】“1926年5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办说明当时毛泽东认识到农民群众的力量及其对革命的重要性,但农民文化程度低,以漫画形式开展政治宣传易为农民接受,“革命画”旨在为国民大革命营造氛围,故D正确;“革命画”以漫画形式开展政治宣传易为农民接受,是发动群众革命的需要,并非为大革命培养革命骨干,排除A;“革命画”以漫画形式开展政治宣传,并非强调中共在革命中地位,也不是为了宣传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排除BC。 18.国民革命期间,改组后的国民党虽然党员人数急剧扩充,但组织的内聚功能并未增强,基层组织尤其不健全,这与共产党组织的严密性和纪律性形成巨大的反差。由此可知,当时 A. 第一次国共合作濒临破产 B. 国民革命潜伏着失败的隐患 C. 国民党开始重视组织建设 D. 工农革命热情并未充分调动 【答案】B 【解析】改组后的国民党虽然党员人数急剧扩充,但组织的内聚功能并未增强,基层组织尤其不健全,说明国民党存在缺陷,这是国民革命失败的隐患,故B正确;材料反映国民党存在的问题,不能说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濒临破产,排除A;材料不能看出国民党针对党自身问题采取的措施,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9.1930年李立三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李立三以上认识产生的根源是 A. 受共产国际的影响 B. 对苏俄模式的迷信 C. 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D. 基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对革命道路的争论。从材料可以看出,李立三认为“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反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一思想路线产生的根源是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故选C。 20.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向各个民主党派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事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这一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 国军主力基本消灭 B. 战略态势明显转折 C. 北平即将和平解放 D. 国民政府已经覆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放战争的进程。材料内容反映了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宣言,得到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和支持。此时处于战略决战前夕,1947年6月以来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战略态势明显转折,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军主力基本消灭是在三大战役后,而不是这时期,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平和平解放是在1949年初,故C选项错误;国民政府覆亡是在1949年4月,而不是这时期,故D选项错误。 21.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 A. 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 B. 公民法制意识日益增强 C. 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D. 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答案】C 【解析】概括材料可知,我国宪法修正案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权的内容和没有反映出公民的法制意识增加,故AB项排除。材料不仅除了体现出经济职能,还体现了习近平的思想,故D项错误。 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人民政协 A. 主要履行制宪职能 B. 有参政议政的职能 C. 拥有人大部分权力 D. 受人民监督和管理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组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对国家事务具有参政议政权力,故B项正确。A项,宪法制定职责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生行使,排除。C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参政议政机构,并非国家机关,不具有人大权力,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人民对政协的监督和管理,排除。 23.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一次的激进主义革、这说明“八二定法” A. 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致 B. 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 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 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共同纲领》与“八二宪法”的性质并不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依法治国”故B项错误;题干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说明八二宪法有利于保证改革的稳定进行,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4.下图是1949年以来中国新增建交国数量示意图。其中20世纪九十年代建交国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苏重新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B. 重视周边外交,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C. 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许多国家宣布独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9-1991年,苏东发生剧变,苏联解体,许多国家宣布独立,它们纷纷同中国建交,故D选项正确;当时苏联已经解体,故A选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的内容不是中国与外国建交,故B选项错误;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不等于中国与外国大量建交,故C选项错误。故选D。 25.2014年7月,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义融利”。由材料可知,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 A. 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B. 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 C. 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强调先义后利的义利观,材料的主旨是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处理对外关系时要讲信义,可见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彰显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在国际关系中要践行正确的义利观,但是没有强调要把其始终摆在外交的第一位,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侧重强调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当今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去,没有强调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不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 26.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国家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 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 延续意识形态外交 C. 拯救了美国的衰落 D. 奉行国家利益至上 【答案】D 【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中国和美国关系进行改善,D正确;当时中苏关系正处于恶化时期,摆脱了苏联的威胁的说法有误,A错误;中国当时已经突破意识形态外交,B错误;中国并不能拯救美国的衰落,C错误。 27.“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而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 A. 表明中共具有较好的独立决断力 B. 彻底清算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 C.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使中国革命道路出现了重大转折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可以得出,“分水岭”事件是遵义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妥善处理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这表明中共具有较好的独立决断力,故A项正确;B项是指延安整风运动,排除;C项是指中共七大,排除;D项是指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排除。 28.宣传海报由于带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明确的政治方向而为后人所铭记。对下列两幅宣传海报的解读有误的是 A. 都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 反映了中国外交理念的变化 C. 图1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与对峙 D. 图2体现了当今世界的主题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片,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解读有误”,图一到图二体现了中国对台湾的政策的改变,都反映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中国与台湾是内政问题,与外交理念不符,据此分析可知;图一是武力解放台湾,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与对峙,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图二体现了和平统一台湾,反映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体,故D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 29.在香港回归祖国的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诚认错。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的转变 B.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政策的首次实践 C. “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D. 美国政府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失败 【答案】C 【解析】根据“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又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诚认错”,表明“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打消了人民的疑虑,C正确;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97年香港回归,材料所述变化与中美关系正常化无关,排除A;B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美国政府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排除D。 30. 柏拉图认为“奴隶决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拥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予平等地位,其结果正是不平等”。据此,他强调雅典社会 A. 阶级矛盾尖锐 B. 缺乏民主政治 C. 消除等级差别 D. 没有绝对平等 【答案】D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拥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予平等地位,其结果正是不平等”是在论述有关“平等”的问题而不是其他三个选项所描述的问题,并且材料的主旨是在强调“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31.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 重视证据 B. 公平公正 C. 契约至上 D. 注重程序 【答案】C 【解析】“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时,实际和衣服主人就已经形成一个契约,即衣服主人支付一定数量的劳动报酬,而洗衣人将衣服干净完好地交给衣服主人。该案例中的洗衣人之所以要受到惩罚,显然是因为他的失职导致无法履行契约。故C正确。 32.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两者的关系看,它们 ①罗马文明完全继承了希腊文明 ②两者同属“海洋文明”的范畴 ③罗马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希腊文明 ④它们的文明成果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理解能力。①项,古罗马文明是大约公元前8世纪至6世纪时,希腊人移民和当地人结合产生的文化,可以说古罗马文明继承了一部分的希腊文明,但是也受到了多瑙河流域移民过来的印欧语系的种族的影响。故①项错误。 ②项,古希腊和古罗马以海洋运输为主,大量工商业发达的城邦皆由海外移民建立。古希腊和古罗马都进行过殖民运动,但是希腊的殖民地在政治上是独立的城邦国家,而古罗马的殖民地是不独立的。故②项正确。 ③项,古罗马灭了古希腊之后,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贸易,还学会了文字,神话传说等一切文明,并发展成了拉丁文和罗马神话,可以说古罗马文明是继承发展了希腊文明。故③项正确。 ④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为西方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罗马法是欧洲历史第一步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深远。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古希腊的民主、古罗马的法律是它们在人类历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故④项正确。 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②③④。 33.雄辩术在希腊教育中享有比较高的地位。在雅典民主城邦,熟练的公共演讲是从政的必要条件,即使在公共演讲丧失了政治功能后,雄辩术仍然受人崇敬,端庄优雅的演讲本身最终变成了一种崇敬的目标,无论演讲者说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与否,这种情景客观上 A. 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 B. 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形成 C. 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善 D. 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答案】A 【解析】据材料“熟练的公共演讲是从政的必要条件,即使在公共演讲丧失了政治功能后,雄辩术仍然受人崇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熟练的公共演讲要求公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故雄辩术受人崇敬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故A项正确;雄辩术与自由观念的形成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善”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公民的参政意识与材料“公共演讲丧失了政治功能”不符合,故D项错误。故选A。 34.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 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 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 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反映出的思想是君权神授;“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反映的是人民主权,所以体现出的是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故D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首先应排除。虽然B,C的表述与材料的意思基本相近,但在材料中没有直接反映出议会与法律至上的内容。所以答案选D。 35.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二条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前举法令宣誓加冕。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这反映了 A. 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 B. 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 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王位继承法》规定英国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者都应丧失继承资格,可见英国为了摆脱以往天主教会对政治权利的控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起了许多准则,最终目的在于巩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取得的成果,保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继续发展,故C正确。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是对材料主旨的误读,排除A。材料中并未涉及国王与议会之间权力的转移,排除B。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仅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上的反映,排除D。 36.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员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表明 A. 责任制内阁正式形成 B. 内阁权力膨胀 C. 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 D. 王权受阁员制约 【答案】C 【解析】题干中遴选阁员为国王提供咨询,表明当时的国王仍然具有一定行政权这也符合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仍然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史实,故C项正确;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中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内阁权力膨胀是在19世纪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为国王提供咨询”可知王权受阁员制约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3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 保持司法独立 B. 保证依法治国 C. 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D. 实现三权分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意在强调美国的司法是独立的,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依法治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人身安全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司法方面的问题,不涉及三权分立,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38.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美国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 A. 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产生办法不同 B.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C. 建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D. 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权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为了协调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但与题意不符。 39.对于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人指出:在维持一个社会系统稳定性的时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这意在说明德国体制 A. 留下了对外侵略扩张隐患 B. 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C. 有利于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 有利于内部改造的进行 【答案】A 【解析】德国建立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是对内部发展改造的回避和阻挠,按材料“对内涵发展的阻挠必然导致向外延的扩张,对内部改造的回避和拒绝必然导致对外的冒险”,说明这种改革会导致对外的扩张,故A项正确;德国体制维护了社会稳定,但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德国体制属于资产阶级代议政体,有利于德国民主政治发展,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项错误;德国体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色彩,内部改进不大,故D项错误。 40.自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875年,各种政体纷纷在法国出现,法国成为各种政治制度的试验田。这说明法国 A. 近代政治发展艰巨复杂 B. 资产阶级革命很不彻底 C. 封建势力占据统治地位 D. 启蒙思想影响不够深入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自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875年,各种政体纷纷在法国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法国近代政治发展艰巨复杂,政治斗争复杂,故A选项正确。各种政治制度的试验田不能说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很不彻底,故B选项错误;各种政体纷纷在法国出现说明封建势力并不占据统治地位,故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在法国影响巨大,故D选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41题10分,第42题10分,共2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选举”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一个更替嬗变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可以说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地来选择治理者,或者说是以“贤”选“贤”。……西汉时岁举和特举“贤良方正…‘明法”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着较大的选举权。魏晋时代,实际选举权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唐代选举权收归中央,士民可以自由投考。宋代通过锁院、糊名、誊录等方式形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北宋入宋史的官员有46.1%来自寒族。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 材料二 选举政治是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孙中山指出“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民国初年参议员选举法有44条,众议院议员选举法有121条,国会组织法22条。 ——摘编自谢冬慧《我国选举制度的近代嬗变》 材料三 很多地区在普选运动中,发展了互助组,整顿和新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扩大了生产。通过普选宣传动员,使他们懂得普选的意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好处。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和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得以实现。各级选举委员会提出了“整顿作风,迎接普选”的口号,开展普选,整顿干部作风。 ——摘编自熊秋良《“选举下乡”与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到唐宋时期“选举”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初年选举制度嬗变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选举下乡”意义。 【答案】(1)变化:选举方式由地方推荐到中央考试选取;选取标准由注重品行到门第,再到才学(或:由注重世家到不问出身);选举程序趋向严密;选举范围逐渐扩大(或:寒族在选举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提升读书人政治参与的兴趣;扩大官吏来源,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趋向相对公正平等。 (2)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国家宪政水平提升,国民民主法制意识增强;西方民主思想和制度的传播;中国传统选举的影响。 (3)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生产;有利于巩固政权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树立起当家作主的思想;有利于整顿干部的作风。 【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一“西汉时岁举和特举‘贤良方正’‘明法’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着较大的选举权。魏晋时代,实际选举权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唐代选举权收归中央”可知选举方式由地方推荐到中央考试选取;根据史实可知西汉察举制的选举标准是品行、魏晋九品中正制的选举标准是门第,而隋唐科举制注重才学,可知选举标准由注重品行到门第,再到才学:由材料一“宋代通过锁院、糊名、誊录等方式形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可知选举程序趋向严密:由材料一“北宋入宋史的官员有1%来自寒族”可知寒族在选举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第二小问积极影响依据材料和所学从选举标准、选举范围、选举方式以及选举程序趋等方面变化回答。 (2)由材料“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可知背景有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联系史实可知此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由材料“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及“民国初年参议员选举法有44条,众议院议员选举法有121条,国会组织法22条”可知背景有国家宪政水平提升,国民民主法治意识增强;联系史实可知此时期西方民主思想和制度的传播影响民国初年的选举制度以及中国传统选举也对孙中山及民国初年的选举构成影响。 (3)由材料“很多地区在普选运动中,发展了互助组,整顿和新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扩大了生产”可知建国初期“选举下乡”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发展生产;由材料“通过普选宣传动员,使他们懂得普选的意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好处”可知建国初期“选举下乡”有利于巩固政权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及有利于培养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树立其当家作主的思想:由材料“各级选举委员会提出了“整顿作风,迎接普选”的口号,开展普选,整顿干部作风”可知建国初期“选举下乡”有利于整顿干部的作风。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1956年毛泽东著《论十大关系》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看世界”的角度,拟一个具体的标题,进行阐述。(要求:标题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标题:中国先进分子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 阐述: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先进分子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新民主义革命迅速崛起。在苏俄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1924年国共合作,1927年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学习苏俄革命经验,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1927年照搬苏俄“城市中心”道路,先后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攻打大城市就遭到了惨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才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总之,学习外国经验是必要的,可以少走弯路。但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只有结合国情加以创新,才能走向成功。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解答此类试题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观点,然后结合所学进行阐述。第一小问标题依据材料信息可以联系所学中国先进分子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选择的道路回答,第二小问论证从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找到一条适合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