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阶段检测(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单元)
阶段检测(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15 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这使他们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这种“饥 渴”产生的根源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 C.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D.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经 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 A 项正确;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是 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故 B 项错误;统治者的支持,是新航路开辟的政治条件,故 C 项错 误;教会鼓励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故 D 项错误。 答案:A 2.[2019·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期中]“1498 年,达·伽马在印度获得了建立商埠的许可,到 16 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在西非和东亚之间建立 50 多处贸易商埠。”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 是( ) A.葡萄牙人 B.西班牙人 C.荷兰人 D.英国人 解析:本题考查达·伽马的航海活动。由材料可知,“他们”直接受益于达·伽马的航海活 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伽马的航海受到葡萄牙王室支持,故而“他们”最有可能是葡萄 牙人,A 项正确。 答案:A 3.[2019·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月考]16 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 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 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成交。这反映出( ) 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 B.新航路开辟抬高了欧洲的物价 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 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由材料可知,16 世纪中期,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成为 各国商品的集散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 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D 项正确;西欧国家的商业状况非材料主旨,A 项错误;材料未直接 涉及欧洲的物价,B 项错误;尼德兰安特卫普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并不能由此得出荷兰贸易 是否处于顺差状态,C 项错误。 答案:D 4.[2019·河池高中高一月考]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 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等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 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 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革命。19 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 项错误;明末在 17 世 纪,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B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美洲、亚洲的交流频繁,是因 为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引发了“商业革命”,C 项正确;“餐桌革 命”有助于亚洲人口的增长,但其出现原因并非人口膨胀,D 项错误。 答案:C 5.《新全球史》载:“1500 年以后,跨文化的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文化之间 的碰撞比前面的几百年间更为猛烈也更有破坏性……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 平衡。”这表明在新航路开辟后( ) A.欧洲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B.跨文化互动才得以展开 C.文化碰撞阻断跨洋交流 D.欧洲维持了世界力量平衡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A 项与材料“欧洲的影响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 平衡”相符,故 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跨文化的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不符,故 B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是推动而非阻断跨洋交流,C 项与材料中“1500 年以后,跨文化互动在 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不符,故 C 项错误;D 项与材料“决定性地改变了”不符,故 D 项 错误。 答案:A 6.[2019·四川德阳市统考]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 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 航海活动( ) A.使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 B.揭开欧洲倾销商品的序幕 C.导致欧洲出现严重的阶级对立 D.引起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析: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引发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掠夺,并不能推翻当时欧洲的 封建制度,故 A 项错误;揭开欧洲倾销商品的序幕是在工业革命后,故 B 项错误;当时的航 海活动都是在王室的支持下进行的,故 C 项错误;当时的航海活动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 格革命”,封建经济衰落和资本主义经济兴起,为推翻欧洲的封建制度和促进世界各国走上 资本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故 D 项正确。 答案:D 7.[2019·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期末]1609 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秀斯发表了 《论海洋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 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对此,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发起了严峻的挑战 解析:本题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开始早 期殖民扩张,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是拥有特权的贸易公司,凭借国家政权力量进行殖民掠夺, 格劳秀斯应东印度公司邀请,发表《论海洋自由》,将荷兰的殖民掠夺解读为自由航行和贸易。 材料所引用言论实质上侵犯了其他国家的主权,是在为荷兰的殖民活动辩护,故 A 项正确。 答案:A 8.[2019·福州一中高一月考]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 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非洲南部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等。其历史根源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使得亚非拉美许多地区成 为其原料产地。为满足殖民者的需求,这些地区生产单一经济作物,形成单一经济,故 D 项 正确。A、B、C 三项与“历史根源”不符,可排除。 答案:D 9.[2019·桂林十八中高二期中]15 世纪初,伦敦商人的中等富裕标准是动产 300 镑左右。 但到了 16 世纪 50 至 70 年代,一个伦敦商人死时留下动产 3 000 磅以上已经不算什么稀罕事 了,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 年)伦敦商人平均拥有 7 780 镑的动产。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 于( ) A.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B.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黄金白银的大量流入 D.英国赢得了英荷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革命”与殖民扩张。由材料可知,英国商人的财富明显增长。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使得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伦敦利用有利 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商人财富增长;之后,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鼓励出口,支持工商业者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英国的商业贸易飞速发展,新兴资产 阶级实力迅速增强,所以商人财富的增长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英国有关,C 项正确;材料与资 产阶级革命无直接关系,A 项错误;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B 项错误;三次英 荷战争分别发生于 1652~1654 年、1665~1667 年、1672~1674 年,D 项错误。 答案:C 10.1603 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 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对西班牙社会造成的影响。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材料反 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发生“价格革命”,即由于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黄金、 白银大量流入国内,导致物价飞涨,故 C 项符合题意;A 项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 项 不符合史实,排除;D 项不是原因,排除。 答案:C 11.据联合国公布的资料,1650~1850 年,非洲人口处于同一水平,甚至有所减少,这 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由于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城镇、村落成为废墟,贝宁、安哥 拉及刚果地区都面目全非了。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奴隶贸易的开展 B.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C.非洲生产力落后,疫病流行 D.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解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影响。材料叙述了非洲在 1650~1850 年人口锐减、村落成为 废墟,其主要原因在于欧洲殖民者进行的奴隶贸易,故 A 项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开始于 18 世 纪 60 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 项;C 项不是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排除;D 项与非洲 人口锐减无关。 答案:A 12.有人认为三角贸易是欧洲的发展史,非洲的血泪史,美洲的拓荒史。欧洲从中得到 了金银,为下一步的发展积累了资本;非洲人口大减,陷入落后深渊;美洲得以开发,为其 日后发展奠定基础。三角贸易( ) A.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客观上推动了非洲现代化发展 C.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为欧洲工场补充了更多劳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黑奴贸易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于 19 世纪中后期,A 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角贸易中,大量非洲黑人被掳掠到美洲为奴,使得非洲损失大量劳动 力,不利于非洲发展,也并未推动非洲现代化,B 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三角贸易对欧洲、 非洲和美洲的影响不同,加剧了这些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 项正确;殖民者在非洲掠夺的 人口主要被送往美洲,而非欧洲,D 项错误。 答案:C 13.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 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 B.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C.“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 D.“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材料强调的是美洲殖民地对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即 殖民扩张推动工业革命,故选 B 项。 答案:B 14.马克思认为:“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 1784 年 4 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 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 机。”下列有关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机器生产彻底取代了手工劳动 B.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 D.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解析:本题考查瓦特改良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摆脱了早期工厂选址时对水力、畜力 等条件的要求,故 D 项正确;A、C 两项说法绝对化,排除;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 机的发明,排除 B 项。 答案:D 1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被认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最伟大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进入 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主要是因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 A.取代了电力的地位 B.推动了新型交通工具的诞生 C.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D.为当时的机器提供了巨大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蒸汽机的作用。电力的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 A 项错误;新 型交通工具的诞生是蒸汽机在交通领域的影响,故 B 项错误;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开始,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最伟大发明,推动了工业革 命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结合所学可知,蒸汽机实现了动力的革新,对多个行业产 生重要影响,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6.[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期中]在 18 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 多,半个世纪中才有 100 多项。但 18 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70 年代为 642 项,90 年代为 506 项;19 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 906 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 B.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 C.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开展工业革命 D.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工业革命。材料表明,18 世纪中叶以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 猛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圈地运动使土地可集中经营,规范管理,为农业现代化创 造了条件,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圈地运动加速了英国城镇化进程,造就了大批资本主 义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等,这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展开,C 项正确, B 项错误;A 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圈地运动使农民丧失了土地,而不是收入增加,D 项错误。 答案:C 17.[2019·九江一中高一期末]1853 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 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 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这一描述反映出 19 世纪中期的伦敦( ) A.工业化带来环境污染 B.城市拥堵,人口膨胀 C.重工业成为经济主导 D.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由材料可知,伦敦的空气污染严重,结合时间信息及 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燃烧煤炭,使得煤灰烟尘激增,严重污染了伦敦的空气,A 项正确;材 料未涉及人口问题与产业结构问题,B、C 两项错误;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D 项错误。 答案:A 18.据《欧洲五百年史》记载,在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迅速增长起来的工业产品,约 有 4/5 被国内市场吸收……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棉纺织品的产量增长了 75 倍, 但它的出口量从未超过 1/2。材料强调,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是( ) A.国际市场的需求 B.圈地运动 C.国内市场的发展 D.技术积累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工业革命。由材料可知,此期间英国工业产品迅速增加,但大多 数被国内市场吸收,如棉纺织品产量增长迅速,但超过一半都被国内市场吸收,可见材料强 调的是国内市场的需求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C 项正确。 答案:C 19.有历史学者曾经引用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等要素。以下事件最能 体现该公式的是( ) A.航海时代的到来 B.殖民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材料可知,此公式强调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 的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与第二次工业 革命密切相关的是“电气时代”,D 项与此相符。 答案:D 20.[2019·莆田二中高一期中]世博会被称为“经济奥林匹克盛会”,是新技术、新产品、 新材料的集中展示地。选项中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时间 地点 发明 1851 年 英国伦敦 ① 1878 年 法国巴黎 ② 1904 年 美国圣路易斯 ③ A.①火车机车、留声机;②电话、汽车;③蒸汽引擎、飞机模型 B.①火车机车、蒸汽引擎;②电话、留声机;③汽车、飞机模型 C.①蒸汽引擎、汽车;②留声机、电话;③火车机车、飞机模型 D.①蒸汽引擎、飞机模型;②火车机车、电话;③留声机、汽车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851 年伦敦世博会展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 命的成果,如蒸汽引擎和火车机车;1878 年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已开始,电话和留声机是其 主要成果,1885 年汽车发明,1903 年飞机飞上天空,故 B 项正确。 答案:B 21.1870~1905 年,美国钢铁工业部门产量增加了 19 倍,但企业数却从 1 800 多家减少 到 600 多家;农业机械部门生产总值增加 5 倍多,厂数却从 2 100 多家减少为 600 多家。在电 力等新兴工业部门,少数企业控制了 60%以上的生产。上述现象表明( ) A.生产力发展加强了生产集中趋势 B.政府自由放任是垄断产生的根源 C.科技革命造成了传统行业的衰落 D.生产集中不利于资本主义大生产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表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的发展造成 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加强,生产集中趋势明显,垄断组织产生,A 项正确;生产力发展才是垄 断组织产生的根源,B 项说法错误;C 项的科技革命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生产集中满足了当时 日益庞大的资本需求,有利于生产力发展,D 项说法错误。 答案:A 22.下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发展 速度最快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 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B.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掠夺 C.充分利用工业革命成果 D.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美国的发展速度最快,而且在 1900 年发展最快。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期美国充分利用科技成果,经济迅速发展,故选 C 项。 答案:C 23.19 世纪末,许多国家成为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国,如:埃及生产棉花,巴 西种植咖啡和橡胶,智利出产硝酸盐、铜,玻利维亚生产锡等。这种现象( ) A.有利于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 B.反映殖民地经济孤立于世界市场 C.是资本输出导致的国际分工 D.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即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欧美投资国与 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工业国在生产领域内的投资,也引导了资本输入国的生产方向。 许多国家成为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国,导致国际分工的加强,故 C 项正确。这种现 象不利于当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 A 项;反映出殖民地经济越来越受世界市场的影响,排 除 B 项;不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排除 D 项。故答案选 C 项。 答案:C 24.一位经济学家曾说:“今天的伦敦在芝加哥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 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 茶,从东印度种植场弄来的咖啡。”这段对 20 世纪初世界形势的描述反映了( ) A.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B.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区域分工明显 C.欧美工业国是主要的工业品生产地 D.亚非拉农业国成为经济附庸 解析:材料反映了 20 世纪初世界联系的加强和区域分工的发展,B 项正确。A 项说法不 符合 20 世纪初的史实;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国家之间的关系地位,所以 C、D 项排除。 答案:B 二、非选择题(第 25 题 11 分,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0 分,第 28 题 15 分,共 52 分) 25.[2019·陕西省学业水平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 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英国走在了最前面,这主要是 因为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 19 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 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 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参与这一事件的主要西欧国 家有哪些?(答出两个国家即可)(4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19 世纪中期“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的原因。(5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5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中期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 (2 分) 解析:第(1)问,图片反映的是以西欧为中心,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 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可见指新航路的开辟。结合所学,参与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有 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 第(2)问,根据材料“这主要是因为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 19 世纪中叶,它 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有‘日不落帝 国’之称”得出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广阔的市场。结合所学可 知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除此之外,还可以突出英国实行自 由主义政策。 第(3)问,15 世纪末到 19 世纪,经过开辟新航路、早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从地区性发展到世界性。 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 国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4 分) (2)原因:①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②最早发生工业革命;③成为“世界工厂”;④拥有 广阔的市场(或广阔的殖民地);⑤自由主义政策。(5 分) (3)发展趋势:世界市场从地区性发展到世界性。(或“从分散到整体”;“从雏形初现到 初步形成”,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2 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的许可,使澳门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 16 世纪中叶,西班牙人来到菲律宾群岛。不久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中国商品找到了 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这迥然不同于以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它不 再局限于东北亚或东南亚。“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横渡太平洋,前往墨西哥。由 于这种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葡、西两国及其殖民地无法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 巨额白银货币。在中国商品主要出口地太湖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 无疑刺激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备。 ——摘编自樊树志《文明的彷徨 ——晚明历史大变局》 材料二 “大帆船”贸易促使原产墨西哥的玉米传入中国,此外,西红柿、花生、向日 葵、马铃薯乃至南瓜等今天我们的日常食物也都起源于美洲。在菲律宾,大帆船建造主要是 中国木工、铁匠完成;帆船检修、货物搬运也依赖大批华工。勤劳的中国人还远渡重洋,为 拉丁美洲带来了生产技术和中国文化。前往美洲的华人中有些是商人,他们携带中国货物直 接前往阿卡普尔科换取白银;有些则是被当作仆役甚至奴隶运往美洲的;同期,还有旅菲的 华人手工艺人和水手为逃避菲律宾殖民当局的迫害而踏上拉丁美洲的土地。他们到达墨西哥、 秘鲁并在那里定居。当时的阿卡普尔科因华侨众多而被誉为“唐人城”,在墨西哥城甚至 16 世纪就出现了“唐人街”。 ——摘编自韩晗《试析 16~19 世纪跨太平洋“大帆船” 贸易及其对拉丁美洲与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大帆船”贸易形成的历史条件。(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帆船”贸易的历史影响。(6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国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比,归纳“大帆船” 贸易的主要不同点。(6 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从澳门的地理位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各地区经济结 构的差异性、中国工商业发展等角度作答。第(2)问,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物种传播、菲 律宾发展、中国工商业发展、人口流动等角度作答。第(3)问,从贸易范围、航程、航线、主 导者、贸易性质、贸易影响等角度归纳作答。 答案:(1)历史条件:澳门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环球航行的成功;美洲盛产 金银;巨额的利润刺激;欧洲、美洲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差异;美洲对东方商品的市场需求; 中国东南沿海工商业发达。(答出 4 点即可,4 分) (2)历史影响:密切了亚洲与美洲的联系;促使了大量白银流入亚洲,特别是中国;有利 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玉米等物种在亚洲的传播;推动了菲律宾经济 发展与技术进步;推动了华人向美洲的迁徙。(答出 3 点即可,6 分) (3)主要不同点:贸易范围更广,以太平洋为中心;行程远及中南美洲;航线自西向东; 西班牙殖民者主导;属于垄断性贸易的一种;白银等贵金属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更大规模 的华人外迁。(答出 3 点即可,6 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 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 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英国就业人口比例图。 (1)材料一中“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和“交通的极其便利”的表现有哪些?(6 分) (2)材料二中从 1841 年至 1877 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 解析:第(1)问,只要回归教材,从工业生产中的机器发明和新的交通工具发明来说明即 可。第(2)问,从比例图中的数据可以找出各行业就业人数变化情况,其原因根据图中的时间 “1841 年”“1877 年”可以看出是工业革命的扩展。 答案:(1)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如答其他机器发明亦可);1785 年,瓦特 制成改良蒸汽机;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6 分) (2)变化:农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工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提高。原因:工 业革命的不断发展。(4 分) 28.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 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看作英国 工业在 19 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持续到 19 世纪中叶,包括棉纺 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阶段 从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 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 世纪最后 30 年和 20 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 巨大的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这一时 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 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首要条件,概括工业革命的阶段特征。(3 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市场扩大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世界市场扩大 的因素。(8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主要表现。(4 分) 解析:第(1)问,“首要条件”根据“圈占土地”可知是圈地运动;“阶段特征”结合所 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影响”从对英国、世界贸易格局、各国的联系等角度归纳;“因 素”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科技、殖民扩张等角度分析。第(3)问,从社会转型、市场 经济、国际格局等角度归纳,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首要条件:圈地运动。(1 分)阶段特征:第一阶段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各行 业的机械化为特征;第二阶段以科学与大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为特征。(2 分) (2)影响:英国失去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新的世界贸易格局形成;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4 分) 因素:经济(生产力)发展、科技革命(新型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出现)、资本输出、殖民扩张。 (答出 2 点即可,4 分) (3)表现:推动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促进世界市 场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国际格局。(4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