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章节巩固练习:(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章节巩固练习:(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下表是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C.西汉王国问题已解决 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2、东汉班固著《汉书》,其中《沟洫志》记载:自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起,引泾增修六辅 渠和白渠的由来与过程;……黄河决口改道的历史及治理方策的多次论争等。这一记载 ( ) A.反映汉代政府重农抑商 B.推动了西汉农业发展 C.说明江南水利重大发展 D.为后世治水提供借鉴 3、汉代的耧车和水排分别属于( ) A.播种和灌溉工具 B.播种和冶铁工具 C.耕作和冶铁工具 D.都是交通工具 4、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 种瓜。”诗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A.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B.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 5、历史学家费孝通说:“小农制是中国农业技术不能改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小农场上,不但 现在利用动力的机器用不上,连耕牛都不能充分利用。技术不能改良,农民们要凭赤手赤,足 在田里劳作,农业里拖住了大量人口,农民的生活程度也终是在饥饿线上挣扎。”以下对材料 理解正确的是( ) A.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B.古代铁犁牛耕并未真正普及 C.小农经济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趋势 6、“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 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 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民族工业的产生 C. 贸易中心的转移 D. 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7、据明末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 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这 一现象( ) A. 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 B. 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 C. 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 D. 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 8、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 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 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 能生产于( ) 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 9、黄道婆之前,闽广棉花已引入乌泥泾种植。然自黄道婆“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 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这个先前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家给人足的发展之 路。乌泥泾前后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注重引入优种高产作物 B.政府主导扶贫脱贫事业 C.推广适宜的先进农工技术 D. 调整生产关系调动积极性 10、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 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先进 B.古罗马人青睐中国丝织品 C.丝绸经丝绸之路运至欧洲 D.私营作坊的丝织技术最为精湛 11、《战国策》记载:“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时已。通韩之上党于共、莫,使道 已通,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共有其赋,足以富国。”这体现了当时( ) A.商业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 B.关税收入对于诸侯国的重要性 C.交通便利使韩魏间商业活动频繁 D.长途贩运促使了商业获利丰厚 12、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载:“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 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由 此可知,班固( ) A.推崇重农抑商政策 B.有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 C.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D.主张商品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13、唐初,“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代中后期,士人经商已成为一股潮流。地方上的军政大 吏,如节度使、观察使等也多经商。唐宪宗元和八年,允许赐给王公、百官等人的庄宅、店铺 等进行典卖。唐代中后期这一现象反映出( ) A.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B.商业地位有所提高 C.官商勾结吏治腐败 D.社会奢靡现象严重 14、下表反映了某个朝代的赋税信息,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至道末年(997 年) 2408.1 1567.3 天禧末年(1021 年) 264(1)2 3874.0 熙宁十年(1077 年) 202(1)3 5117.2 A.重农抑商政策因工商业发展而走向崩溃 B.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对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15、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 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16、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 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 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17、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 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 )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18、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 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19、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缴耕地税, 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 久。这将会导致( ) A.田庄经济产生 B.大量自耕农出现 C.土地兼并加剧 D.有效保护非耕地 20、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 近斗牛"。 材料二 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 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三 马戛尔尼访华并没有带来满意的结果。英国对代表理性主义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 自信,在乾隆朝中高级官员以及皇帝眼中的只有不屑。清政府对马戛尔尼的所有请求概不答 应,最后马戛尔尼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西方人 心中关于中国形象最后一点崇高崩塌了。马戛尔尼在其《纪事》中写道:"中国自满洲鞑靼占 领以来,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 (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到唐宋时期哪些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 (2)分析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深层次原因?清政府为什么拒绝马戛尔尼的要求? (3)材料三中马戛尔尼得出"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 了"的结论,客观上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等 角度加以说明。 答案 1.D 2.D 解析:兴修水利固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材料没有抑商的信息,排除 A;材料的主旨是关 于水利工程由来与过程及治理方策,没有体现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排除 B,选 D;材料没有 提到江南水利工程,排除 C。 3.B 4.A 5.A 解析:“小农制是中国农业技术不能改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小农场上,不但现在利用动力的 机器用不上,连耕牛都不能充分利用”,可见作者认为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 了弄农业技术的改良,因此选 A。BCD 都无从体现。 6.C 7.A 8.C 9.C 10.D 11B 12C 13C 解析:材料中士人经商、官商合流,政府默许官吏经商.这些现象表明唐代商业获得发展,商 业的地位有所提高,故 B 项正确;当时节度使、观察使等也做生意.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并不意味着其对抗中央.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吏治腐败的结论.故排除C项;材料论 述的是商业发展特点,不是论述社会奢靡现象严重,故 D 项错误。 1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的赋税制度。从表格中的时间可以确定背景为北宋(960-127 年),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故出现非农业税超过农业 税的现象,故 C 项正确;北宋抑商政策有所放松,但并没有走向崩溃,故 A 项错误;材料信 息并不能表明农业经济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衰退,故 B 项错误;非农业税包含国内工商 业和对外贸易等的税收,材料中无法体现对外贸易税收的比重,故 D 项错误。 15.C 解析:由“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可知是指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故选 C 项。 16.C 17.D 18.A 19.C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赋税和土地制度。田庄经济产生在东汉, 故 A 项错误;“土地私有”, 可以自由买卖,并且汉初减免赋税的政策,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地主经济的发展,使 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而自耕农就会减少,故 B 项错误;从汉朝初年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国家税 收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看,这些措施加剧了土地兼并,故 C 项正确;农业发展会促 使农民大量开垦荒地,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并没有保护非耕地,反而是破坏了非耕地,故 D 项 错误。 20.(1)扬州是唐朝重要的商业城市,夜市繁荣;宋代的商贩以歌唱的形式叫卖商品;政府 不再限制商业活动的地点;草食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 (2)原因:工业革命后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拒绝原因:经济上,中国是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政治上,大国心理,防范外来势力的干 扰。 (3)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统治腐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 展缓慢;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