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长效热点4国家治理与民生改善(作业)
长效热点(四) 国家治理与民生改善 [满分85分,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吉林三模)“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 A.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B.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解析 “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可见这套官制系统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对应的机构,所以职责分配比较顺畅合理,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的管理,故选C项;材料中所述无法体现A、B、D三项,均排除。 答案 C 2.(2019·济南模拟)宋太祖于建隆四年命吏部尚书张昭等制定“折杖法”,以脊杖和臀杖取代原来的流、徒、杖、笞之刑,隋唐确定的“封建制五刑”逐渐名存实改。“折杖法”的使用 A.适应了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体现了缓和矛盾宽减刑罚的精神 C.说明宋朝在刑罚上自立新的体系 D.有利于保护封建官僚阶层的特权 解析 由材料“以脊杖和臀杖取代原来的流、徒、杖、笞之刑”的措施,可以得知宋时减轻了刑罚,缓和了社会矛盾,故选B项;“折杖法”的使用是处理社会矛盾,不是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A项;宋朝“折杖法”是在隋唐确定的“封建制五刑”上进行的改进,不是新的体系,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折杖法”在使用过程中区分官僚阶层和普通百姓,没有提到官僚阶层是否有特权,排除D项。 答案 B 3.(2019·南充三模)据史料记载,北宋的假赁业务十分发达,当时“凡民间吉凶筵会,椅桌陈设,器皿合盘,酒檐动使之类,自有茶酒司管赁。……主人只出钱而已,不用费力。”据此材料可知 A.经济发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社会消费奢侈攀比之风日益严重 C.新兴行业中滋生出新的生产关系 D.纸币的出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解析 根据题干“北宋的假赁业务十分发达,当时‘凡民间吉凶筵会,椅桌陈设,器皿合盘,酒檐动使之类,自有茶酒司管赁。……主人只出钱而已,不用费力’”说明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故选A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假赁业务十分发达”,无法体现社会消费奢侈攀比之风日益严重,排除B项;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而不是北宋,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纸币的信息,排除D项。 答案 A 4.(2019·鄂东南教改联盟模拟)明朝乡村社仓制度规定,各村二三十家为一会,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若遇凶年,则计户给散,先中下户,后及上户,上户需偿还,中下户则免其偿还。这反映了明朝乡村救济 A.救济方式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 B.建立了完备的乡村备荒仓储体系 C.保障了当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D.注意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 解析 由材料中“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说明明朝乡村救济注意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故选D项;材料仅体现乡村社仓制度的粮食来源与救济分配方式,未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乡村社仓制度仅是单一的救济方式,并未建立完备的乡村备荒仓储体系,排除B项;乡村社仓制度仅是灾荒年时救济的一种方式,不能起到保障当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作用,排除C项。 答案 D 5.(2019·衡阳市模拟)孙中山在评价苏俄新经济政策时说:“此种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孙中山说“不谋而合”是基于二者 A.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 B.都主张以经济手段改善民生 C.都符合各自民主革命的国情 D.都重视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 解析 题干中孙中山评价新经济政策“此种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并结合所学,可知两者都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故选B项;新经济政策是为了更好地建设苏俄,巩固工农联盟,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实施时,苏俄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排除C项;孙中山侧重的是新经济政策与民生主义有相同之处,说明有利于改善民生,且新三民主义的节制资本带有抑制垄断的意图,排除D项。 答案 B 6.(2019·青岛模拟)1943年1月,晋察冀根据地进行新一届边区行政委员会选举。新当选的委员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人士、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不包含国民党顽固势力)占三分之二。这一现象 A.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策略 B.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C.扩大了反封建的群众基础 D.反映了阶级矛盾日益缓和 解析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坚持长期抗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三三制原则”,题干所述的就是这一原则,其内容如下:在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它起到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故选A项;“三三制原则”是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与国共合作无关,排除B项;“三三制原则”目的在于团结各阶级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是反封建,排除C项;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处于次要地位,但“三三制原则”的实行并不代表阶级矛盾的缓和,排除D项。 答案 A 7.(2019·湖北八市联考)《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 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 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解析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表明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故选C项;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是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而《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排除A项;材料主要论述人大而不是政协,排除B项;材料主要论述我国的政体,不是论述人大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 答案 C 8.(2019·青岛模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曾依据米、面、油等货物价格实行工人报酬同步波动的“折实工资制度”,类似的举措也用于银行的储蓄业务。这些措施 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B.打击了囤积物资的行为 C.确立起新型的经济体制 D.使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 解析 据材料“上海曾依据米、面、油等货物价格实行工人报酬同步波动的‘折实工资制度’,类似的举措也用于银行的储蓄业务”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保障,与囤积物资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是涉及工人工资和银行储蓄业务,不能说明确立起新型的经济体制,排除C项;材料所述“折实工资制度”及“类似的举措也用于银行的储蓄业务”并不能说明生产恢复到什么程度,排除D项。 答案 A 9.(2019·天一大联考)古代罗马法规定:在商品交换中,未成年人如因对方利用其无经验而遭受损失的,可诉请追回已交付物件,纵使对方没有欺诈行为,只要未成年人确实受到很大损失,也可申请“恢复原状”,要求返还原物件。这反映出,古代罗马 A.注重维护诚信交换原则 B.禁止未成年人交换商品 C.法律严惩侵犯私有财产 D.重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解析 由材料可知古罗马法特别保护未成年人在商品交换中因无经验导致的损失,说明古罗马重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故选D项;材料中罗马法主要保护未成年人因无经验导致的损失,而没有涉及是否诚信交换的问题,排除A项;由材料中罗马法特别保护未成年人因无经验导致的商品交换中的损失,说明允许未成年人交换商品,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保护未成年人因无经验在商品交换中导致损失的状况,并非是对未成年人私有财产的侵犯,排除C项。 答案 D 10.(2019·青岛模拟)18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形成并逐渐完善;1912年,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下的责任内阁制。由此可知责任内阁制旨在 A.体现社会契约的精神 B.实行天赋人权的思想 C.实现三权分立的学说 D.践行主权在民的理念 解析 在责任内阁制运行机制之下,首脑和成员都是由选举产生,这充分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故选D项;社会契约是社会全体成员就该社会行动的基本准则取得的一致协议,通常适用于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天赋人权主张人民的权利生而自由平等,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B项;三权分立是指国家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该由不同的部门行使,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C项。 答案 D 11.(2019·凌源模拟)1787年,费城制宪“不是创造一个十全十美的、正义民主的、能流芳百世让后人和他人景仰的政治体制,而是为了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的、能够及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联邦的政治途径。”这说明费城制宪的目的是 A.否定英国对北美殖民统治 B.创造正义和民主的政治体制 C.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 D.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 解析 依据材料,1787年的费城制宪是为了寻求一种现实的、有效的、能够及时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联邦的政治途径,这说明费城制宪是为了解决美国独立之初邦联体制的严重弊端,建立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故选D项;1783年,英国已经承认美国独立,所以费城制宪的目的并非否定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排除A项;依据材料,费城制宪并非是为了创造一个十全十美的、正义民主的、能流芳百世让后人和他人敬仰的政治体制,排除B项;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是为了实现权力分立,从而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而材料反映费城制宪的目的是挽救正在走向失败边缘的美利坚,故排除C项。 答案 D 12.(2019·沈阳三模)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相互制约,消费在社会生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英国学者尼尔·麦肯德里克等人认为,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迈向消费社会。据此可知,英国进入消费社会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增长 B.社会各阶层收入及消费水平提高 C.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提供了条件 D.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资本积累 解析 根据材料“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迈向消费社会”可知英国进入消费社会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增长,有力地刺激了消费主义的扩张和消费社会的兴起,故选A项;英国社会各阶层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是消费社会兴起的重要经济保障,并非根本原因,排除B项;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提供了交通条件,并非根本原因,排除C项;海外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对本土消费社会的兴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并非根本原因,排除D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2019·河南六市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尚书·酒诰》曰:“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尔雅·释训》曰:“善父母为孝”,给予父母以物质方面的供养。孔子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将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养老事务,如“乡大夫”,具体登记“免除赋役”的老者信息等。国家实行“学中养老”,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 ——摘自朱海龙、欧阳盼《中国人养老观念的 转变与思考》,《湖南师大社科学报》 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及劳务服务的养老模式,是占主导地位的”(《欧洲家庭史》)。在西方社会的历史演进中,老年经济保障一般是通过家庭、教会各类自愿互助组织、私人保险、政府救助以及发展到近代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来实施的。它植根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老年人应由家庭负责赡养的思潮,甚至在19世纪的西方还相当普遍。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1896年公布的《德国民法典》,都有子女赡养父母的条文,成年子女在义务上和道德上,均有奉养双亲的责任。 晚清民初,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带有封建色彩的养老观,“非孝”思潮盛行。但这种思潮只是批判具有封建色彩的不合理之处,对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传统并无推翻和反对之意。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1928年,上海市颁布了《职工退职待遇暂行办法》,规定工人年满50岁、公务人员年满60岁退休时,由雇主发给养老费,按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对公务员领取退休金的具体情形(七种)作了详细规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之前中西方养老方面的主要差异。(8分) (3)指出民国时期养老制度变化的背景,并谈谈你的认识。(9分) 解析 (1)据材料一“《尚书·酒诰》和孔子的言论”可以概括为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并重;据材料一“孟子将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可以概括为把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据材料一“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养老事务”可以概括为国家对养老的重视;据材料一“国家实行‘学中养老’,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可以概括为重视教化,形成尊老礼法。(2)西方:据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及劳务服务的养老模式,是占主导地位的”“它植根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可以概括为受个人主义文化传统影响,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和劳务服务为主;据材料二“在西方社会的历史演进中,老年经济保障一般是通过家庭、教会各类自愿互助组织、私人保险、政府救助以及发展到近代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来实施的”可以概括为养老呈现多元化、多渠道及保险立法予以保障;中国:据材料二“对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传统并无推翻和反对之意。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可以概括为受尊老敬老文化影响,注重道德义务;“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可以概括为养老方式以家庭和宗族养老为主。(3)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民国时的社会背景,从外因(西方文化的冲击)内因(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一般的答题步骤按照是什么(养老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变化的原因)、怎么样(变化的影响或经验教训)进行。 答案 (1)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并重;把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国家对养老的重视;重视教化,形成尊老礼法;学者(尤其是儒家)著书立说奠定了养老观的文化基础。(任答四点8分) (2)差异:①西方:受个人主义文化传统影响,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和劳务服务为主;养老呈现多元化、多渠道及保险立法予以保障。(4分)②中国:受尊老敬老文化影响,注重道德义务;以家庭和宗族养老为主。(4分) (3)背景:西方文化的冲击;从晚清到民国社会转型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政策探索。(6分)认识:民国时期养老观念和养老实践初步向近代化转变,推动政府对养老制度实施一些立法保障;但这种转变受制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既未覆盖全国,也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3分) 14.(12分)(2019·保定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家指出,人类历史上很多政局动荡同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可能是内部的社会机制到了应该调整的时候了,譬如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人口压力太大而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第二,国家之间、文明之间的冲突。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选取中外近代史上的两则事件进行论证。(12分) 解析 结合材料中“很多政局动荡同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结合思路同时具有从两个方面并结合中外近代史事件进行论述。 答案 示例: 观点:历史上的很多政局动荡同时由内部机制和文明冲突两种原因引起。(2分) 论述:事件一:太平天国运动正是由内部机制问题和文明冲突两种原因所引起。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对中国侵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民族矛盾加深。(3分) 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横征暴敛,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广大农民揭竿而起。(2分) 事件二:辛亥革命的发生同样是由外部冲突和内部机制问题所引起。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并加紧了对中国的瓜分侵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分) 十九世纪末以来,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而此时的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清政府进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进一步激化了原有的社会矛盾,镇压保路运动更是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2分) 事件三:巴黎公社是由内部机制和外部冲突同时引起。 外部冲突:在普法战争中,法军全线溃败,签订了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由此激化了民族矛盾。(2分)。 内部机制:面对外来侵略,法国临时政府不仅抵抗不力,反而欲解除国民自卫军武装,这激起了巴黎人民的不满,阶级矛盾尖锐,由此爆发了巴黎公社运动。(3分) 其他事件略。(任选两个事件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