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近代篇第7讲 晚清时期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学案
第7讲 晚清时期的中国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铺面·知识纵横构建——————— (对应学生用书第44页) [阶段特征] 从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晚清统治于1912年结束。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逐渐惊醒, 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理线·知识时序重组——————— (对应学生用书第44页) 一、晚清时期的中国政治 1.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1)两次鸦片战争 ①1840年,英国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甲午中日战争 ①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 ②过程:1894年,在丰岛日本挑起战争,黄海大战中国失去黄海制海权。 ③结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八国联军侵华 ①原因:义和团运动危及列强在华利益。 ②结果: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③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1)太平天国运动 ①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 ③《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 (2)戊戌变法 ①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②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始启动。 (3)义和团运动 ①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概况: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③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4)辛亥革命 ①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 ③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⑤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晚清时期的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 (2)标志: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2.洋务运动 (1)目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3)活动 ①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②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 (4)意义 ①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②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产生 ①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②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③影响: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了近代化进程;顺应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潮流;推动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出现。 (2)初步发展 ①原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②表现:棉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尤为迅速。 4.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 ②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③辛亥革命时期:“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礼仪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2)交通事业的进步 ①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②1881年,清政府请英国人设计的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通车;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1909年,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通车。 ③1909年,中国航空事业起步。 (3)通讯工具的变迁 ①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②清朝晚期,电报、电话开始出现。 ③民国时期,通讯事业进一步发展。 (4)大众传媒的变迁 ①报刊业: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阵营都把报刊作为宣传自己主张的工具,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②影视事业: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三、晚清时期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新思想的萌发——开眼看世界 (1)代表人物 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 ②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影响: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环球,探索救国之路。 2.中体西用 (1)内涵:“中学”指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 (2)实践:洋务运动。 (3)影响 ①为中国近代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的“自强”梦彻底破灭。 3.早期维新思想 (1)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2)主张: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兴办学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3)特点:继承了洋务派“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的思想;同时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4)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4.维新思想 (1)背景 ①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③洋务运动的破产使先进人士认识到改革制度的必要性。 (2)兴起: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 (3)内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4)特点: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并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 (5)影响: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5.三民主义 (1)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上首次提出,并成为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2)内容 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②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3)评价 ①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②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抓点·知识主题串讲——————— (对应学生用书第46页) 主题一 政治上:工业革命时代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 [第1步攻高频考点]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 [体验——真题诊断] (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以清末自开商埠为切入点,考查自开商埠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角度新颖。解答本题, 首先要提取归纳材料中的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必须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特别要注意论据一定要充分说明论点。 答案: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来侵略。 [品悟——知识深化] 全面认识近代列强的侵华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美国转移的变化。 (3)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4)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①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主要原因。 ②建设性(客观影响):列强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运用——针对训练] 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 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是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 B [“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可以判断该条约是《马关条约》。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南京条约》签订带来结果,故A、C两项错误;《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设工厂,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故B项正确;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是《辛丑条约》,故D项错误。] [第2步补教材盲点] 晚清时期对外政策的调整 [体验——真题诊断] 1.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清政府外交政策的调整:(2013·全国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 [解答本题要抓住“1877年”这一时间信息分析。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A项;由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只是刚刚开始在一些国家设立领事馆,外交上并未出现制度性变化,排除B项;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面临列强的侵略,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际地位不可能提高,排除D项;清政府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再到主动在别国设立领事馆,这表明了清政府的外交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变。] [品悟——知识补缺] 1.中国外交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 (1)“朝贡体系”: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在该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形成了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景象。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与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2)“不平等条约体系”:即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2.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 (1)第一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2)第二个时期:19世纪40至50年代,清朝缺乏主权观念(如领土、司法、关税等),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3)第三个时期:19世纪60至80年代,筹办洋务以自强,设立总理衙门开展近代外交,筹划海防,近代海权意识觉醒,以夷制夷维持和局。 (4)第四个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逐渐丧失抗拒列强的信心,开始主动地适应列强的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外交政策调整。 [运用——针对训练] 1.1863年,新任普鲁士公使李福斯以普丹正在欧洲交战为由,在天津大沽口外捕获三艘丹麦商船。恭亲王奕发公文抗议这种将欧洲的争端扩大到中国“内水”的行为,拒绝在李福斯表示悔改前接纳该公使,李福斯被迫释放了丹麦商船。这表明( ) A.清政府的综合国力有了较大提升 B.洋务运动加速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C.清政府运用近代外交理念正确处理了外交争端 D.清政府利用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维护中国利益 C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洋务运动刚刚起步的清王朝,在此时不可能出现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洋务运动的提及,故B项错误;“恭亲王奕发公文抗议这种将欧洲的争端扩大到中国‘内水’的行为,拒绝在李福斯表示悔改前接纳该公使”,这表明清王朝之中的有识之士已经能够初步运用近代外交理念来理性的处理外交争端,故C项正确;“新任普鲁士公使李福斯以普丹正在欧洲交战为由,在天津大沽口外捕获三艘丹麦商船”,很显然这种做法所损害的是丹麦而非中国的利益,且奕的调解也并没有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故D项错误。] 晚清中央集权危机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体验——真题诊断] 2.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清末“东南互保”:(2011·全国卷)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B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东南保护约款》”“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理解思考。督抚可以私下与列强签订保护条款,说明清朝中央集权遇到了挑战,故B项正确。] [品悟——知识补缺] 1.东南互保与晚清政府中央集权危机 在义和团反帝运动进入高潮和列强组成联军进行武装干涉的历史形势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与东南督抚出于各自的利益而达成的一种谅解和承诺。 1900年6月,清政府对列强宣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拒不执行,并与西方列强达成《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均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保全了西方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也避免了南方社会经济遭到战争破坏。地方督抚势力扩大,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之后1911年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 2.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表现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以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主要表现在: (1)争做中国债主: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偿付对日赔款和“赎还”辽东半岛的费用,大借外债。为了争做中国的债主,帝国主义列强展开了资本输出的激烈竞争。 (2)抢夺路权矿权:列强在争做中国债主的同时,又以另一种方式向中国输出资本,即抢夺在中国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的权利。这也成为帝国主义抢夺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 (3)争相开厂:列强利用《马关条约》里关于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的规定,又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投资建厂。外国工厂的生产规模大、产量多、成本低,产品在中国市场处于优势地位。 [运用——针对训练] 2.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 A.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B.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D.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 A [根据材料信息可判断换约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开放了汉口、九江等通商口岸,故A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B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傀儡,故C项错误;甲午中日战后,清政府允许外国在华开设工厂, 故D项错误。] 辛亥革命中的政治妥协智慧 [品悟——知识补缺] 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后不到三个月就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冲突多方以社会共同体为念,以相互宽容为怀,根据共同认可的规则,通过谈判、协商、彼此间利益让渡解决了当时的矛盾和冲突,这种非暴力的社会调节方式,让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1)各派力量实力不均。①清政府想镇压革命,但国内秩序混乱,清政府统治徒有虚名。②革命派想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共和国,但不具备北伐条件。③袁世凯想武力统一全国,彻底消灭革命势力,取清代之,但袁世凯没有把握消灭革命军,也不敢背叛清政府。④英国等列强为了经济、政治利益,想尽快结束战争,议和统一。 (2)妥协有效避免了更大规模刀兵之乱,维护了国家统一。①辛亥革命是汉族和满族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妥协与和解。民族矛盾及民族关系得到妥善处理,保证了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②南方革命政权和清朝皇室之间的政治妥协与和解,避免了长时间的社会动荡与流血牺牲。③孙中山与袁世凯之间的权力妥协与和解。 [运用——针对训练] 3.1912年9月30日,袁世凯签署大总统令:“参议院议决国庆纪念日案,兹公布之。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又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为纪念日,是日均放假休息。”这一规定( ) A.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的胜利 B.满足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的诉求 C.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D.符合黎元洪为代表的湖北派的意愿 C [根据材料“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看出符合革命派的诉求,不能算是北洋集团的胜利, 不能全面地反映材料,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得出这是北洋集团的胜利,而不是革命派的诉求,B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看出符合革命派的诉求,“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得出北洋集团的胜利,同时体现革命派和北洋军阀的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明确体现湖北派的意志,故D项错误。] 主题二 经济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代化的起步 [第1步攻高频考点] 晚清中国在外力冲击下艰难转型 [体验——真题诊断] 1.以历史解释探究洋务企业的创办:(2017·全国卷Ⅰ)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A [A项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原来的土煤“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样减轻了税收对开平煤矿的压力,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项错误:题干仅仅说明政府降低税率,不能说明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项错误:此举对抵制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有一定作用,但并没有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项错误:降低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煤矿业的发展,但洋务企业本身存在着很多弊端,不可能实现煤矿业稳健发展。] 2.以唯物史观隐性考查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2017·全国卷Ⅲ)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D [D项正确:从材料中信息“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可推断材料中的现象为甲午中日战争后出现的。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困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兴办实业的限制,因而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A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是在1898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B项错误: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是在19世纪70年代,90年代趋向衰落。C项错误:19世纪末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应该是增多而不是减少。] 3.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近代中国经济变化:(2015·全国卷Ⅰ)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D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52年”“‘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1852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材料中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取代“中国产的土布”用于包装,说明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的中国销路不畅,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 [品悟——知识深化] 1.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五大变化 (1)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耕织的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 (3)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近代的生产力水平。 (4)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内的关卡逐渐减少,这些虽然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5)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抑制商业、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 2.全面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 (1)变迁原因:“欧风美雨”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 (2)变迁规律: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3)变迁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4)运用史观整合:运用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活史观整合西方文明在与中国衣、食、住、行、通讯、习俗等各方面碰撞融合中的变迁。 [运用——针对训练]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中间跨越50余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 ) A.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 B.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 C.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 D.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 D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始了军事近代化进程,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通过洋务运动,近代化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果,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成为当时重要的思潮之一,对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故C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学习西方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戊戌变法,故D项正确。] 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从王朝到共和国的政治变革,它也完成了种种社会变革,例如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和改变了旧的社会集团。据此对辛亥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 A.完成了社会转型 B.催生了社会新现象 C.实现了改朝换代 D.颠覆了封建秩序 B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和改变了旧的社会集团,促进了社会的转型,但没有完成社会的转型,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催生了社会新现象,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不是改朝换代,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人们的封建思想观念依然存在,封建等级秩序没有被颠覆,故D项错误。] 从多维角度分析晚清中国的社会转型 [体验——真题诊断] 4.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中国近代化历程:(2013·全国卷Ⅰ)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现代化的理解。现代化主要指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洋务运动体现了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体现了制度层面的现代化,B项正确。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自救措施,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对中国的现代化起了阻碍作用;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故排除A、C、D三项。] 5.以家国情怀创新考查洋务运动的作用:(2016·全国卷Ⅱ)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情况。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是清朝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其实力曾是远东第一、世界第九,故“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故选C项;A项表述不符合当时的史实,直到20世纪初,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仍是编练“新军”;日本明治维新后实行的也是集权制度,故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已多次遭到英国、法国等国的侵略,其他列强也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获取在华权益,D项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不符,故排除。] [品悟——知识深化] 从文明的碰撞与融合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经济领域 中国的自然经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进一步解体,建立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经济近代化艰难起步。 2.政治领域 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也是推行洋务运动的国家机关。它的设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和外交的近代化。 3.思想领域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科技等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传入中国,被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是维护统治或救国的武器,“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等思想纷纷登场,但遭到了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新旧观念的冲突体现了强烈的时代印记。 4.文化领域 新旧并立、土洋并存成为主要特色,思想观念新旧碰撞,也体现了近代化缓慢发展的社会面貌。 5.社会领域 “买办”、无产阶级等新兴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变为反封建反侵略,革命性质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逐渐传入中国。 [运用——针对训练] 3.杜君立在《现代的历程》一书中认为:“在资本主义崛起(或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战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工业化而言。不同程度的工业化取决于国家受战争影响的强烈程度。正如18世纪长期的激烈战争将英国推向了工业化。”以下最符合材料基本思想的表述是( ) A.战争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 B.洋务运动与内部战争压力有很大关系 C.法国工业革命滞后与周边威胁有关联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与一战的爆发相关 B [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受战争影响的程度影响工业化程度,而英国由于殖民战争获得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海外市场的扩大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清政府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下,进行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起步,故B项正确;法国工业革命滞后是受国内政权更替,政局不稳定的影响,故C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但与材料强调的战争对工业化影响不符,故D项错误。] 4.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文明的冲击 B.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政府的腐朽统治 D.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A [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其历经阶段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突变性, 其最根本原因就是西方的持续入侵和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显然不是造成中西启蒙进程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经济发展不可能出现“内源”与“外源”的差别,故B项错误;政府的腐朽统治同样也不会出现“内源”与“外源”的差别,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更不会使中国的启蒙进程出现“外源”式的特点,故D项错误。] [第2步补教材盲点] 晚清政府的三次新政 [体验——真题诊断] 1.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洋务运动的艰难历程:(2015·全国卷Ⅱ)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A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倡导洋务的人冷嘲热讽,持鄙视的态度,这是因为清朝以来,国人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盲目排外,故选A项;材料没有提及崇洋媚外、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列强侵略的史实,故排除B、C、D三项。] 2.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张之洞的思想:(2016·全国卷Ⅲ)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D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末新政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题干中这些新名词蕴含着革命思想,张之洞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 禁止使用这些新名词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D项符合题意。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只是表象,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B两项。C项与史实不符。] 3.以历史解释探究考查维新变法运动:(2014·全国卷Ⅰ)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B [1898年中国维新运动进入高潮。根据材料梁启超“联合百余举人上书”,排除A、C两项;材料彰显新旧学之间的矛盾,但并非不可调和,排除D项;近万名举人强烈反对梁启超等人的提议,表明当时的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B项。] [品悟——知识补缺] 清末新政 (1)晚清的70年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封闭、僵化的封建帝国被动地向近代迈进,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气象,先后出现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三次革新运动。但是由于主动性不足,准备不充分,晚清社会的转型也存在诸多问题。 (2)1900年,清政府先是愚蠢地想利用义和团以泄私愤,利用未果反过来又剿杀义和团。玩火的结果是引火烧身,导致八国联军大兵压境,半个中国遭到侵略者铁蹄的蹂躏。清政府不得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至此,清政府威严尽失。为了寻求继续维持统治的应急措施,慈禧于1901年1月借光绪帝之名发布了征求变法的第一道上谕,表示在“万古不易之常经”外,没有“一成不变之治法”,这标志着慈禧新政的开始。清末最后十年,清政府先后在比光绪新政更广泛的领域里推行了三十余项改革措施,以除旧布新。 ①政治上,改革官制,裁减冗员;仿西方资本主义各国法律,改《大清律例》为《大清新刑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刑律。清政府设立督办政务处后,拉开了行政改革的帷幕。 ②军事上,裁汰旧的兵制,在各省编练新军;中央设练兵处,专门负责编练新军事宜。 ③经济上,设立了商部,颁布商律,试办户部银行;在各省设立商会。这些标志着“推动实业发展”的政策得到实质性落实。 ④教育上,设立学部,令各省广设新学堂;选派留学生,留学生归国一律赏给举人、进士出身;更重要的是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变革。 (3)慈禧新政与光绪新政前后衔接,在变更“祖制”上走得更远。可以说光绪新政是一个开始,慈禧新政是其继续与推进。它们是清政府濒临灭亡之际的自救运动,尽管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本,也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但却是晚清以来中国进步人士探求救国救民之策在政治上的落实,也是当政者设法挽救统治危机所进行的积极行动,对时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政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传统的教育制度和伦理观念都朝着积极的方向演变;新军的编练无疑壮大了军事力量,留学生的派遣与新式学堂的建立培养了更多的现代化人才。 但令统治者始料未及的是,由于各项新政策的落实需要大量资金,其中尤以编练新军所需要的费用最为巨大,致使新政时期清政府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导致民众与政府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在这个意义上,清末新政的实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重要铺垫。 [运用——针对训练] 1.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曾说:“19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帝国主义,20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革命。”下列史实符合亨廷顿这一说法的是( ) A.戊戌政变 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D.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C [材料“19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帝国主义”是戊戌变法而非戊戌政变,戊戌政变是对戊戌变法的否定,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器物的救国运动,而非政治运动, 辛亥革命是对君主制的否定,与材料“19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帝国主义,20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革命”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19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帝国主义,20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革命”相符,正确;D项与材料“19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帝国主义,20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革命”不符,错误。] 2.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施新政,慈禧太后在上谕中说:“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指辛丑之变)”。上谕表明清政府( ) A.对积贫积弱局面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B.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主动推进改革 C.推行新政旨在应对空前的政治危机 D.实行政策调整以平息民主革命浪潮 C [根据材料和史实不难得知,清王朝的改革是面对空前严重统治危机的无奈和必须之举而非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故A项错误;清王朝的改革属于被动的自救之举而非主动改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可知,清王朝推行的新政旨在应对空前的政治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民主革命浪潮的提及,故D项错误。] 主题三 思想上:晚清思想在向西方学习中嬗变更新 [体验——真题诊断] 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民国初期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2017·全国卷Ⅲ)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B [B项正确:广告宣传“思想日新”“谋卫生”,广告非常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说明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 反映了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在材料时间之后。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改良社会风俗”。D项错误:虽然广告内容得到国民认可,但不能得出国民是否实现了广告中宣传的文明。] [品悟——知识深化] 1.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1)概述: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2)表现 ①第一次高潮:明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知识,但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②第二次高潮:19世纪中叶前后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的兴起,也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洋务派以“中体西用”的态度只关注西方先进武器及器械技术等,而未学习制度及思想。 ③第三次高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 (3)特点: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以香港、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中国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4)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前期停留在“器物”层面,在洋务运动后期,出现了倡导政治体制变革的早期维新思想及康梁维新思想,中国近代化出现了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的迹象。 2.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1)学习内容:经历了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 (2)学习过程 ①经历了由鸦片战争前盲目排外到鸦片战争后被动接受(林则徐、魏源和地主阶级洋务派)再到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主动选择(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过程, 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②各进步思想之间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体现主题:救亡图存是主题。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过程,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关联、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 (4)学习目的: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运用——针对训练] 近代有学者指出: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就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在这里作者强调( )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 B.真善美的文化具有优越性 C.西学东渐具有必然性 D.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 D [材料论述的是文化交流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借鉴与排斥问题,这是每种文化的共性问题,故A项错误;真善美与假丑恶是许多文化所具有的,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西学东渐的非选择性,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就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经历了由排斥到逐渐学习其优点的过程,故D项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