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教案(9)
单元提升课(三) 视角1 历史趋势——列强侵华影响下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 【知识点拨】 近代列强的侵华,是攫取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剥夺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与侵略权利等主权的过程,是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过程,客观上也是中国社会由闭关锁国逐步走向开放的过程。列强侵华的一系列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同时客观上促使中国人民逐步觉醒。 【考题例证1】 (2017·山东日照模拟)中英《南京条约》中有“领事报关”的条款,规定:洋船至,将船牌、舱口单、报单等件,送交口岸本国领事,领事以此通知海关,于卸货、装货时,“公司查验”,交纳船钞税银,海关即发完税红单,领事凭红单,发回船牌等件,然后出口。这项条款( ) A.表明中国海关主权逐渐丧失 B.有助于中国海关制度进步 C.促进中英贸易迅速增长 D.使在华洋人取得治外法权 解析 从“洋船到岸,先送本国领事,本国领事再通知中国海关”可看出中国海关主权的丧失,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洋船到岸之后的报关通行程序受洋人控制,从中不能看出推动中国海关制度的进步,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中英贸易迅速增长,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治外法权”,故D项错误。 答案 A 视角2 民族觉醒——从农民阶级的“大同理想”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知识精讲】 近代前期农民阶级进行了抗争与探索,先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结果都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难以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资产阶级是近代前期抗争与探索的主体阶级,暴力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虽然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次巨变,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考题例证2】 (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模拟)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终结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C.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D.使民族国家取代了王朝国家 解析 由材料中“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可知第一点强调的是民族意识,第二点强调的是民主意识,这充分说明辛亥革命使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故A项正确;C项只强调了民族方面,故C项错误;B、D项只是说了民主方面,均不全面,故B、D项错误。 答案 A 视角3 抗争与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知识点拨】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经历了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历史时期,从向苏俄学习走“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不断地调整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经历了四个重要变化:一是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 ;二是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三是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四是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实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历史巨变。 【考题例证3】 (2016·河南洛阳三模)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1934年)、《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对内蒙古人民宣言》(1935年)等文件中,均明确表示不打少数民族土豪,不没收宗教上层人士的土地财产。这些政策在当时有利于(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实现革命中心和任务的转移 C.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建立与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析 题目中特别强调是在长征途中,所以此时的政策并不仅仅是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A项错误;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主要是为了实现革命中心(由江西到陕北)和革命任务(由反蒋到抗日)的转移,故B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C项错误;建立与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故D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4 主流思潮——挽救民族危机的不屈精神与爱国情怀 【主题阐释】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的诞生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的关系密切。近代中国百年是中华民族屈辱、沉沦的历程,也是中华民族抗争、探索,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历程。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主义精神、辛亥革命的民主与自由精神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诸多爱国主义精神,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考题例证4】 (2017·安徽江南十校模拟)下图是冯玉祥创作的漫画《播种图》,并配有“打油”诗:“妈妈在前,爸爸在后,弟弟播种,哥哥打寇,男女老少齐报国仇,多产粮米,把倭打走。”其创作背景是( ) A.全民抗战尚未形成 B.太原会战正在进行 C.抗战处于相持阶段 D.百团大战取得胜利 解析 图片中“二八”年是民国二十八年,应该是1939年,故A项错误;太原会战属于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战役,故B项错误;1939年,属于抗战相持阶段,故C项正确;百团大战是1940年,故D项错误。 答案 C 1.鸦片战争的影响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解读】作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2)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 2.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本段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描述了近代西方侵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中国被迫打开国门,部分主权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开始并逐步加深;(2)作者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这不完全正确。三次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政府的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3)西方侵略客观上对中国也产生了积极作用,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传入中国,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自己以前在思想上总是有一个中国传统社会只有农民战争才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框子,而现在重新审视发现,要推进研究,必须跳出这个框框,应该把太平天国放在中国整个历史进程中去考虑。虽然太平天国在改变清朝政府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以及推动社会思潮变化,促使人民群众反满革命斗争方面确实有着积极作用,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战争是中国社会改朝换代的动力。 ——茅家琦 【解读】作者主张把太平天国运动放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全面考查。尽管太平天国运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并不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主要是改朝换代的动力。 4.评价民国共和政体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据。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它不代表政治思想,只是政治思想的一幅漫画,一幅粗糙的、幼稚的、小学生的漫画。……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散尼尔·佩弗 【解读】作者对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试图建立起的共和政体给予很低的评价。(1)辛亥革命及其建立的共和政体是失败的,共和政体很快就崩溃了,因为它缺乏实行的社会基础;(2)共和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治中国的道路。 5.评价五四运动 大致地说,五四运动的倾向几乎决定了以后几十年中国的思想、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在这场思想骚动中开始形成的深刻的社会和民族意识一直长盛不衰。“五四”以后,新知识分子继续和更强烈地要求现代“科学文化”,要求有一个有效力的政府以保证多民族国家大家庭中各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头脑中所种下的破除偶像的种子已不是轻易可以除去的。民主在人们心目中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解读】本段材料是著名美籍史学家周策纵对五四运动的评论。作者认为: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思想、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影响深远;五四运动中形成的社会民族意识,推动了民族独立和平等的发展;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6.评价国民党抗战 1943年11~12月,中央军第五十七师在湖南常德以极大的决心作战,遭受了不下90%的伤亡。1943年在鄂西,抗击日本人所称的“一号作战”,中国军队损失了7万~8万人……归根到底,最重要的历史事实是在战争后期,它实际上再也不能采取有效的军事行动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普遍衰退具有严重的后果。因为这支军队是国民党政治权力的基础。它开始溃败预示着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倾覆。蒋似乎没有能力扭转这一崩坏的过程。 ——费正清 【解读】材料描述了作者对国民党及其军队的抗战的评价。作者认为,一方面,抗战时期尤其是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敌,做出了重大牺牲,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另一方面,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腐败衰退,不能有效抗击日本侵略。从根本上讲,这反映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这也预示着国民党政权的倾覆。 7.评价民主革命的胜利 人心的向背,从来在政治局势的演变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长期以来,政府只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府,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都没有受到正式承认,而现在可以公开地提出改组政府、要求成立各党派组成的联合政府,并且得到社会上广泛的接受或同情。过去,国共两党的谈判只能在内部进行,处在不平等的地位,谈判的情况也无法为国人所了解,现在这些都公开出来,国共双方处在对等的地位,双方谈判的状况成为社会各阶层时刻关心的问题,甚至受到国际上的重视。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它自然不是国民党当局所愿意看到的,而是事情长期积累和演变的结果,是客观形势发展的产物。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解读】作者认为:(1)人心向背对政治发展影响巨大,国民党失去民心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2)长期以来国民党实行一党专制是其失去民心和失败的重要原因;(3)客观形势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斗争,对民主革命的胜利产生重大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