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线上学习考试(3月)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二次线上学习考试(3月)试题 一、单选题 1.周恩来强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苏联结盟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因此“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毛泽东也提醒说,必须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腿走路。这表明指导新中国外交的核心思想是 A. 和平共处 B. 独立自主 C. 平等互利 D. 一边倒 【答案】B 【解析】不能因此“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 必须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腿走路”表明建国初期虽然与苏联结盟,但是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对题干核心意思的准确解读。 2.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周恩来又多次强调这一原则。从此努力改善和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可见这一政策 A. 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C. 推动了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建立 D. 清除了列强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答案】B 【解析】 “一边倒”是指外交上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体现的内容,故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划分标准,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故选B项。根据“改善和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可知该原则并不是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故排除C项;清除了列强在中国的残余势力的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故排除D项。 3.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文中的“会议”指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答案】A 【解析】胡志明所说的涉及到越南问题的会议是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故选A;万隆会议没有涉及越南独立问题,排除B;1954年法国政府承认越南的独立,1971年召开第26届联合国大会,2000年召开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4.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A. 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 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不能说改变,A选项排除。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基本矛盾基本消除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70年代中国遭受文革危害,没有强大到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D选项排除。 5.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自1990年至2017年7月,中国先后参加24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3.5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中国 A. 一贯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答案】C 【解析】根据“自1990年至2017年7月,中国先后参加24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3.5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缴纳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表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反霸维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排除AB;D材料无法体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6. 1954 年,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巴基斯坦、泰国等八国,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成立东南亚公约组织,“按照本区域情势随时的需要,进行关于军事策划的磋商”,“把柬埔寨、老挝、越南自由领土划入保护区域”。该组织旨在 A. 防止法西斯死灰复燃 B. 成为亚洲版的“北约” C. 践行日内瓦会议精神 D. 推进东南亚区域一体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按照本区域情势随时的需要,进行关于军事策划的磋商”可以看出东南亚公约组织实际上是镇压东南亚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军事政治集团,相当于是亚洲版的“北约”,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与题意无关。 7.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文字关键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结合所学知识,仔细观察图片,可知,此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体现在: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呈加强趋势。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图片符合含义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8.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围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深陷越战不能自拔,又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契机。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表明 A. 两极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B. 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 C. 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 D. 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 【答案】C 【解析】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对日本实行严厉的惩治,但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恢复经济,特别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C正确;50年代到80年代,国际格局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仍然是两极格局,排除A;二战后世界经济中心仍然在美国,排除B;日本是要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并没有获得,排除D。 9.“西欧人采用了多种‘疫苗’来抵御共产主义,如社团集体谈判、经济计划、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与福利国家等,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署则又为其添加了一种新的‘疫苗’:跨境经济一体化。”由此可知,这段话的作者 A. 认识到冷战对西欧的影响 B. 担心冷战阻碍经济全球化 C. 认为西欧联合有助于遏制苏联 D. 主张加强西欧与苏联的经济联系 【答案】AC 【解析】据材料“多种‘疫苗’来抵御共产主义……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与福利国家……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署则又为其添加了一种新的‘疫苗’:跨境经济一体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用疫苗来抵御共产主义,体现了冷战的特点,材料认识到冷战对西欧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故B项错误;1957年《罗马条约》促进了西欧联合,材料认为这有助于遏制苏联,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加强西欧与苏联的经济联系的主张,故D项错误。故选AC。 10.冷战结束后,一些实力较强大国或国家集团,极力争取“极”的地位,出现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这一“态势”反映出 A. 新国际格局尚未定型 B. 国际力量出现了平衡 C. 美国力量遭到了削弱 D. 世界多极化基本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极力争取‘极’的地位,出现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说明冷战结束后处于多个较强的国家或集团争极的状态,说明冷战后新的国际格局还没有定型,故A选项正确;“极力争取‘极’的地位,出现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说明各个大国或集团之间的力量不平衡,才会出现争极的现象,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说冷战后的实力较强的大国或国家集团,没有提及美国的力量被削弱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冷战后实力较强的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争极说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但不能够说世界多极化基本形成,故D选项错误。 11.《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土地私有制确立 B. 铁犁牛耕的运用 C. 赋税制的改革 D. 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运用,导致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故“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因此材料中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生产力的发展,故B正确;土地私有制确立,属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不是最主要原因,故A错误;赋税制的改革,属于税收制度方面,不是根本原因,故C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属于经济政策的原因,不属于最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 12.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A. 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 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 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 古代农业生产尊重自然规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农业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材料中五则农谚反映了播种时间、稻种的选择、栽插技术、农作物灌溉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等,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因此B符合题意。 A和D都是从某一方面来介绍五则农谚的内容,以偏概全,故不选;而C和题干无关。故选B。 13.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 B. 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农业的发展 C. 闭关锁国政策长期推行 D. 传统科技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中国的劳动效率没有提高,在于中国的经济形式,联系所学知识,中国在20世纪中期以前,经济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A项符合题意,正确。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策,都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国策,BC两项均排除。传统科技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D项表述有误,排除。故选A。 14.“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 民营手工业假冒官营以提高销量 B. 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激烈争夺市场 C. 民营手工业注重提高自身知名度 D. 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文字“物勒工名”、“本是官营手工业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可知,“有些匠人或私营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在产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将“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而并非假冒官营产品,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争夺,故B项错误。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而材料的时间是“宋代”,故D错误。 15.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唐朝制瓷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突出特点是 A. 白瓷烧制技术取得突破 B. 形成了南青北白制瓷格局 C. 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D. 出现闻名中外的珐琅彩瓷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制瓷业发展到唐朝,形成了南青北白制两大系统。故B正确。A是在南北朝,C是在元代,D为清朝康熙年间出现,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6.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 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 乡村市场的繁荣 C. 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 坊市制继续实行 【答案】C 【解析】依据教材内容牢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然后再仔细阅读材料内容,两者进行对照,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革命时代”,无论是在市场的规模、市场的分布地点上、还是在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上都有“革命性”的变化。A项内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所以排除。材料内容只是反映了宋代乡村市场已成为惯例,反对在乡村交易的意见遭到最高统治者的拒绝,并不能表明乡村市场繁荣,所以B项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及史实相反。与前朝相比,宋代出现了草市与夜市,县以下可以设市,这表明宋代政府对商业发展监管放松,故答案选择C项。 17.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 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 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 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 D. 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各有所长,这体现的是区域生产的专业化趋势,故选B;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是唐朝,排除A项;明清时期农业仍占经济主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市镇的专业分工,没有反映规模,排除D项。 1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 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C. 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 均田制从北魏至唐代前期实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土地属于周王私有,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9.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A. 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 体现了政府的专卖政策 C. 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出将一部分产品像商人一样投入市场获利,与商人争夺市场利润,体现了对商业的限制,反映出政府抑商政策。故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政府对物资的控制,并没有涉及到解除封国的权利,所以不能解决封国对中央的威胁。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将一些物品转运其他地区获利,并没有说对哪一些物品进行掌控,没有体现专卖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将收上来的产品进行分配,没有涉及到增加农民的税收,也不会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排除C项。 20.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下列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明朝民间的海外贸易走私情况较为严重 B. 明朝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朝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朝政府倭寇猖獗,故限制与日本的贸易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请开市舶……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明朝政府曾允许海外贸易,但附带了禁止性的条件,故C选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明朝民间的海外贸易走私情况较为严重,故A选项错误;重商主义政策是西方国家在17、18世纪的经济政策,明朝政府没有奉行重商主义政策,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倭寇猖獗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故选C。 21.新航路开辟的原动力是 A. 原来的东西方商路被阻塞 B. 资产阶级要求进行殖民扩张 C. 西欧社会对香料、黄金的追求 D. 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突破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财富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寻求黄金和财富,以及对东方商品的渴求,成为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动力,C正确;A是原因,但是与原动力的要求不符;B说法本身不正确;D是客观条件。 22.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的原因是 A. 受到商业革命的影响 B. 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 C. 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 D. 英法重视技术的革新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引起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得英、法经济发展,而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是工业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 23.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航程,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 B.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 C. 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答案】B 【解析】三角航程有着非常高的利润,充满了血腥和掠夺,加速了欧洲原始积累的进程,故B项正确;从图示上看,欧洲的工业品在三角航程的开端,其目的地在非洲,且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欧洲刚刚开始,故A项错误;通过三角航程的示意图可以看出,非洲的劳动力并没有运往欧洲,而是直接运到了美洲,无法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于工业革命后,而三角航程主要盛行于工业革命前,故D项错误。 24. 央视《大国崛起·德国篇》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主义大旗,杀气腾腾涌入德意志经济领域……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经登上高峰以后,就会把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为此,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材料中的“梯子”是指 A. 殖民主义 B. 自由主义 C. 贸易保护主义 D. 民族主义 【答案】C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的主旨是在强调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之后登上了高峰而推行自由主义,实际上在登上高峰之前即完成工业革命之前英国一直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通过此主义来保护本国的工业,所以材料中的“梯子”指的就是贸易保护主义。C正确。 25.1769年,韦奇伍德开办的制陶工厂,对工人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工人只完成一道工序,提高了产量和质量;瓦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把气缸和冷凝器分离。使蒸汽机的热效率提高了8至10倍。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 源自于劳动实践 B. 依靠生产技术的革新 C. 取决于发明家的个人智慧 D. 得益于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答案】A 【解析】材料“韦奇伍德开办的制陶工厂,对工人的工作进行合理分工”“瓦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可见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生产技术的革新,故B不符合题意;C夸大发明家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保障机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6. 一位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 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B. 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C. 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D. 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 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信息说明.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故本题选择C项符合题意。 27.1895年美国300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B.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涉 C. 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 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国制造商协’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联系所学表明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答案为C。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产生是阶段特征,不是本质问题,A错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从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始的,不符合题目的时间,B错误。材料不能反映美国民主政治问题,D错误。 28.某校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就“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展开研究,最后得出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①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市场形成有重要作用 ③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发展④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亚非拉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发明,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在世界范围内侵略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对亚非拉的发展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ABC都不全面,排除。 29.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可知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C。 30.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对这份奏折解读正确的是 A. 希望兴办民用工业辅助军工 B. 希望政府开采煤铁改善民生 C. 建议增加投入解决资金困难 D. 建议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来看,李鸿章的奏折应当是主张兴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故答案为A项。李鸿章的主张是从发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出发,不是改善民生,排除B项;从材料中的“设法劝导官督商办”来看,李鸿章并非只是建议政府增加投入,排除C项;李鸿章主张“官督商办”,并非建议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D项。 二、材料题 31.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ニ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商品的流通范国。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解析】(1)表现根据“许多……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及材料中有关桑叶、棉花的高商品化程度等信息可归纳得出。 (2)明朝海外贸易活跃的原因可从“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明朝政府开放海禁”“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等信息总结归纳得出。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背景则应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明朝时期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前来贸易,这与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有直接关联,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为了获得在欧洲广受欢迎的“生丝和瓷器”,不得不用白银向处于贸易出超地位的中国换取。 (3)白银流入的作用应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大量白银从欧洲输入中国,改变了中国的货币体系,中国从此进入银本位时代;同时货币体系的变化使商品交易更加便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与欧洲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东西方经济也得到了交流,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 32.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 (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 【答案】(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 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 (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解析】(1)后果:根据材料一“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理可能更大…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等信息,可从人口屠杀、疾病肆虐、奴隶贸易、种植园经济产生等角度进行回答;动因: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主要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等进行分析阐述即可。 (2)根据材料“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引发的生物大交换…从人类观点视之---正负参半…两半球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从欧洲发挥的作用、内容、范围、时间及历史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从物种交流及人类生活的丰富多样化、世界经济联系及文明的交流融合进行分析阐述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