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同步新导练人教必修一精练: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阶段测试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历史同步新导练人教必修一精练: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阶段测试二

阶段测试二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说:“城邦在本性上先于个 人和家庭”“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 就是一位神”。他强调了 ( ) A.城邦是由个人和家庭构成的 B.公民利益是城邦价值核心 C.个人的利益应当服从于城邦 D.城邦已被赋予了神权色彩 解析:选 C 根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明确强调城邦利益应凌 驾于个人和家庭之上,故选 C 项;材料中并没有论及城邦的组成问 题,排除 A 项;根据材料“城邦在本性上先于个人和家庭”可知, 亚里士多德并不提倡个人利益,排除 B 项;“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 的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的说法只是在形容城 邦的重要性而非为其披上神权的色彩,排除 D 项。 2.考古发现,古希腊城邦最主要的历史遗迹往往是市政广场、 议事大厅、神庙、露天剧场等,它们用以举行城邦会议、宗教节庆、 戏剧演艺。这些公共空间在当时 ( ) A.增强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感 B.加剧了希腊社会内部矛盾 C.抑制了城邦公民的个性发展 D.实现了希腊人的真正平等 解析:选 A 材料体现了重视城邦的公共活动,其作用是增强了 公民对城邦的认同,故选 A 项;材料并未涉及希腊社会的内部矛盾, 排除 B 项;材料重视公民对城邦的认同,并不意味着抑制其个性发 展,排除 C 项;在雅典仍实行阶级统治,维护奴隶主和公民的利益, 不可能实现希腊人的真正平等,排除 D 项。 3.古代雅典的梭伦为了发展雅典的手工业,允许外邦人获得雅 典的公民权;而到了伯利克里时期却规定:“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 始能为雅典人。”这一变化说明古代雅典 ( ) A.手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 B.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C.公民权利意识逐渐强化 D.民主政治走向鼎盛 解析:选 C 雅典在梭伦时期允许外邦人获得雅典的公民权,而 伯利克里时期却规定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因而不允许外 邦人成为雅典公民,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后,公民的权利意识逐 渐强化,故选 C 项;材料中伯利克里时期限制外邦人成为公民,是 从公民权利与参与民主政治方面考虑,与手工业是否发展无关,与人 地矛盾是否尖锐无关,也并不是民主政治走向鼎盛的表现,排除 A、 B、D 三项。 4.在古雅典,如果一位公民的名字被大多数人写在陶片上,他 将被放逐。这种情况开始于( )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苏格拉底执政时期 解析:选 B 在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实行陶片放逐法作为民主 监督的机制,符合题意,故选 B 项;梭伦改革没有陶片放逐法的内 容,排除 A 项;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在克利斯提尼改革之后,不符 合题干中“开始”的限定,排除 C 项;苏格拉底是教育家和思想家, 不是执政官,排除 D 项。 5.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把部落和氏族 束之高阁吧!”是古代雅典一次改革后流行的谚语。与此谚语流行密 切相关的改革措施是(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 解析:选 C “把部落和氏族束之高阁吧”是指用地域代替血 缘,这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五百人议事会是从十个行政选区选 出的,故选 C 项;确立财产等级制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排除 A 项; 陪审法庭是司法机构,与部落无关,排除 B 项;向全体公民开放官 职与部落无关,排除 D 项。 6.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 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伯利克里时代成为“希腊(雅典)内部极盛 时期”的经济根源是 ( ) A.对外交流 B.工商业较发达 C.民主政治成熟 D.农耕文明发达 解析:选 B 雅典民主政治最繁盛的经济原因是工商业的发达, 故选 B 项;A 项属于外部因素,不符合题意,排除;C 项表述属于政 治因素,与题意无关,排除;D 项不符合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排除。 7.公元前 5 世纪,雅典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规定除 了将军的职务必须由有军事才能的人担任以外,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 和大部分的政府官员,都不再以选举的方式产生,而改用抽签的方式 来决定。这一变化 ( ) A.体现了“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 B.有利于保障公民内部的平等 C.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D.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倒退 解析:选 B “改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体现了公民内部的平 等,故选 B 项;雅典本就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但是抽签可以 体现公民内部的平等,排除 A 项;克利斯提尼改革铲除了旧氏族贵 族的政治特权,排除 C 项;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 代,排除 D 项。 8.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节日庆典、戏剧 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和服装费用等, 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本。这说明当时 ( ) A.社会普遍追逐名利 B.公民贫富分化严重 C.雅典民主实质是贵族统治 D.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 解析:选 D 材料“古代雅典,富裕公民要对公共文化活动中的 节日庆典、戏剧表演、竞技比赛等捐助,如支付戏剧表演的舞台设置 和服装费用等,富裕公民借此可以赢得尊重和名声,甚至是政治资 本”表明当时雅典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故选 D 项;材料主旨 强调雅典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平衡,未涉及普通民众对名利的态度, 未涉及人们之间的财富差距,未涉及雅典民主的主体为贵族,故排除 A、B、C 三项。 9.公元前 5 世纪末,雅典出现了官员问责机制,即“审查”。 一方面对即将离任的各级官员进行强制性稽查,另一方面,公民也可 以随时对公职人员发起指控,主持审查的人员也受该制度的约束。该 举措 ( ) A.引发了官员与公民之间的对立 B.说明了民主政治存在严重弊端 C.避免了官员的权力滥用和腐败 D.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民主制度 解析:选 D 题干表述了雅典的官员问责机制,该机制的出现对 于防止官员滥用职权,进而维护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故选 D 项;官员问责机制是维护民主制度的一种手段,不会引发官 员和公民之间的对立,排除 A 项;官员问责机制有利于维护雅典民 主政治,不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排除 B 项;官员问责机制在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主制度,但不能完全遏制官员权力的滥用和腐 败,排除 C 项。 10.抽签选举是雅典城邦的选官制度之一,随着多次雅典民主改 革,抽签选举制度盛极一时。雅典的抽签选举制度 ( ) A.导致了政局动荡 B.彰显了社会的正义 C.高估了公民的素质 D.实现了绝对的民主 解析:选 C 雅典抽签制度实行轮番而治,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机 会当选,但公民素养并非整齐划一地高,故选 C 项;导致雅典政局 动荡的原因是狭隘、泛滥的直接民主无法适应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 排除 A 项;抽签制度只是彰显了社会的表面的“公平”——且只是 成年男性公民间的“公平”,但公平不等于正义,排除 B 项;D 项中 “绝对的民主”一词表述不妥,且即使是伯利克里时期,十将军这样 的职位实力弱小的公民也是无缘当选的,排除 D 项。 11.伯利克里与外邦女子育有一私生子,在伯利克里晚年失去两 个公民儿子后,公民大会才在他的恳求下破格授予其私生子公民权。 这体现了雅典 ( ) A.人文关怀的普遍性 B.法律执行的随意性 C.公民大会权力扩大 D.民主政治的狭隘性 解析:选 D 由材料“在伯利克里晚年失去两个公民儿子后,公 民大会才在他的恳求下破格授予其私生子公民权”,可知雅典公民权 范围的狭隘,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狭隘的体现,故选 D 项;材料强调 的是民主政治的弊端而非人文关怀,排除 A 项;材料中并未提及雅 典法律,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是雅典公民权范围而非公民大会的 权力,排除 C 项。 12.古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骑士》中有一段“通过一个将 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政治职位”的对话。 对话表明作者 ( ) A.意在讽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B.表达对社会等级分化的不满 C.对社会道德沦丧的严厉谴责 D.揭露和批判政治制度的弊端 解析:选 D 根据材料可知,作者批判雅典民主其较为原始的直 接民主的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方式,使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 管理权,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选 D 项;根据材料可 知,作者意在讽刺雅典原始的直接民主,表达对雅典原始直接民主的 不满和谴责,排除 A、B、C 三项。 13.“这种专政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 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 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这反映了雅典民主的 ( ) A.自由平等精神 B.直接民主途径 C.集体暴政弊端 D.科学治国理念 解析:选 C 根据材料“这种专政……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 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可知,其强调雅 典直接民主所导致的集体暴政,故选 C 项;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 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业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 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未实现完全自由平等精神, 排除 A 项;雅典直接民主途径是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与材料主旨 强调对雅典直接民主评价无关,排除 B 项;雅典直接民主意味着享 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集体暴政弊端,不是 科学治国理念,排除 D 项。 14.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是罗马法由习惯法演变为成 文法的重要时期。这一演变主要反映了统治者 ( ) A.由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寻找权力的合法依据 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策略 D.重视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解析:选 C 罗马习惯法时期,贵族任意曲解法律,引起平民的 强烈不满,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故选 C 项;由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与史实不符,排除 A 项;习 惯法也能为统治者提供合法依据,排除 B 项;罗马法由习惯法演变 为成文法与重视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无关,排除 D 项。 15.在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和贵族展开长期的斗争,推动了一 部被后世誉为“欧洲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的成文法颁布。这部成 文法是(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解析:选 B 由材料“平民和贵族展开长期的斗争,推动了一部 被后世誉为欧洲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的成文法颁布”,可知为成文 法诞生的标志——《十二铜表法》,故选 B 项;材料强调的是成文法 而非习惯法,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的是成文法而非公民法,排除 C 项;万民法实行于罗马帝国时期,排除 D 项。 16.《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 2 条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 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这表明当时的罗马法 ( ) A.保留了无节制的同态复仇 B.隐含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渡 C.对民间既有习俗缺乏尊重 D.对解决社会矛盾具有滞后性 解析:选 B “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表明当时的 罗马法隐含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渡,故选 B 项;材料暗含信息当事 双方也可能实现和解,避免同态复仇,所以不能说明保留了无节制的 同态复仇,排除 A 项;同态复仇的规定即对民间既有习俗的继承, 排除 C 项;材料不能体现对解决社会矛盾具有滞后性,排除 D 项。 17.古罗马实行的是嫁妆婚姻。在共和国早期,嫁妆处于丈夫的 管理之下,妻子没有拥有权。到了帝国时期,妻子取得了对嫁妆的管 理权和使用权。这主要反映了( ) A.罗马法逐步发展走向成熟 B.古罗马妇女地位的提高 C.古罗马婚姻制度日趋完善 D.古罗马嫁妆制度的演变 解析:选 B 古罗马妇女对嫁妆的权利从无到有,在嫁妆制度的 演变过程中,拥有了对嫁妆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从而参与到社会财产 分配之中,提高了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故选 B 项;罗马法走向成 熟的标志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排除 A 项;材料通过古罗马嫁妆 制度的演变强调的是古罗马妇女地位的提高,而不是说古罗马婚姻制 度的日趋完善,排除 C 项;D 项的叙述只是把材料重复了一遍,没说 明材料的实质,排除 D 项。 18.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 3 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 民法。该法( ) A.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B.注重形式,程序繁琐 C.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 D.是法律科学的指导原则 解析:选 B 罗马的公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公民的法律,其 特征是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故选 B 项;《十二铜 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打破了贵族垄断法律,随意解释法律的 权利,排除 A 项;罗马公民法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对于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不够完善,排除 C 项;自然法是法律科 学的指导原则,排除 D 项。 19.《全球通史》写到:“罗马人……疯狂地争夺金钱,暴发户 故意炫耀地挥霍浪费,以及对人类一切社会准则的冷漠无视,成为共 和国末期的主要特征。”材料反映,当时罗马( ) A.成文法的制定迫在眉睫 B.公民法的调整势在必行 C.万民法的推行激化矛盾 D.自然法的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选 B 根据材料“暴发户故意炫耀地挥霍浪费,以及对人 类一切社会准则的冷漠无视”,可知共和国末期罗马法亟待调整,故 选 B 项;罗马成文法形成于公元前 5 世纪中期,时间不符,排除 A 项;万民法形成于公元 3 世纪,排除 C 项;自然法是反映公平、正 义、自由、平等、人性、秩序等自然理性的集合,排除 D 项。 20.“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突破了古代社会所能容纳的限度,其 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罗马原有的狭隘、繁琐的市民法所能概 括的,万民法应运而生。”材料表明万民法( ) A.适应了外邦人增多的现状 B.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C.解决了市民法存在的弊端 D.已成为完备的法律体系 解析:选 B 通过题干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突破了古代社会 所能容纳的限度”“万民法应运而生”,可知万民法的出现是社会经 济发展的产物,故选 B 项;万民法的出现“适应了外邦人增多的现 状”,但与题干无关,排除 A 项;题干中没有述及万民法是否解决 了市民法的弊端问题,排除 C 项;6 世纪时,《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成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 D 项。 21.《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古代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 其宗旨是 ( ) A.协调帝国内部关系 B.整理传统法律条文 C.侧重法律程序规范 D.限制妇女公民权利 解析:选 A 《民法大全》是属于万民法,协调罗马帝国内部所 有自由民的关系,故选 A 项;传统法律条文是其内容不是目的,排 除 B 项;《民法大全》的主要内容是公法和私法不是程序法,排除 C 项;限制妇女公民权利是其内容不是宗旨,排除 D 项。 22.自然法之父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 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材料表明 ( ) A.执政官就是法律,法律就是执政官 B.法律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 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执政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解析:选 B 材料“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体现出法律具 有客观性和权威性,故选 B 项;材料“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 说明法律的客观性,不以执政官的意志为转移,执政官不等于法律, 排除 A、D 两项;自然法不是具体法律条文,排除 C 项。 23.罗马法规定遗嘱继承高于法定继承,同时期中国以“嫡长子 继承制”为主导,两者的共同点是( ) A.以规则维护社会的稳定 B.把血缘关系放在了首位 C.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D.尊重物权人的自由意志 解析:选 A A 项表述与题目中遗嘱法和嫡长子继承制相符,故 选 A 项;B 项表述与遗嘱法不相符,排除 B 项;题目中并未体现公 平公正的原则,排除 C 项;D 项表述不符合中国的嫡长子继承制,排 除 D 项。 24.罗马最高裁判官审理案件时颁布的“告示”,被国家授予特 权的法学家撰写的法律和其对法律作出的解答,均是罗马法的重要表 现形式。这说明罗马法的基本特征是 ( ) A.卷帙浩繁,规模巨大 B.立法随意,主观性强 C.立法形式灵活多元 D.阶段性强,体系完善 解析:选 C 据材料“被国家授予特权的法学家撰写的法律和其 对法律作出的解答,均是罗马法的重要表现形式”,得出罗马法的基 本特征是立法形式灵活多元,故选 C 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排除。 25.16 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 19 世纪初,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 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 ) A.终被资产阶级全面接受 B.对资产阶级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C.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是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成文法典 解析:选 B 资产阶级吸取了罗马法中的自然法等精神,但摒弃 了习惯法中关于奴隶的相关内容,故 A 项错误;罗马法中的自然法 精神成为资产阶级制定法律的依据,对资产阶级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而不是强调法律 面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 C 项错误;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 益,而非资产阶级的成文法典,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6 分,第 28 题 20 分, 共 50 分) 26.(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收入把公民分成 4 个等级,根据公民所属的等级决 定其承担的义务。梭伦还鼓励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公共事务的最 后决策,新设立的民众法庭也对全体公民开放。这种将公民划分等级, 根据等级的高下,承担一定义务的做法,很好地确定了公民在城邦中 的地位。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在梭伦改革后的 80 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 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民主”有“人民的权力”“人民执掌政权共同治理国家” 之意。据此,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梭伦如何通过改革扩大了 “民主”。(8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梭伦改革的意义,并用一句话概 括这场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演进中的地位。(6 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财产等级制和陪审法庭与所学知 识,可以从“解负令”、财产等级制、陪审法庭等方面作答得出:“解 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扩大并稳定了公民的数量;按每年收入 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提升了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陪审法 庭的设立并对全体公民开放,进一步打破了贵族对司法的垄断。 第(2) 问,第一小问意义,结合材料二“……的发展方向”得出,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二小问地位,结合所学,可知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答案:(1)措施:“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扩大并稳定了 公民的数量;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提升了工商 业者的政治地位;陪审法庭的设立并对全体公民开放,进一步打破了 贵族对司法的垄断。 (2)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公民的权力得到提 升);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地位:奠定了雅典民 主政治的基石。 27.(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法上下千余年,期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很 大,法律也由产生、发展逐步趋于完善,它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 时期、帝政前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罗马法主要分为人法、物权法、 继承法、债法、诉讼法等方面。人法包括自由权、市民权、家族权、 名誉、婚姻、夫妻财产、儿童监护等;物权法包括动产、不动产等; 继承法包括遗嘱继承、法定继承、赠予等;诉讼法包括法定诉讼、程 式诉讼、诉讼程序、诉讼非常程序等。 ——摘编自周相《罗马法原论》 材料二: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 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后来资产阶级强大起来, 国王开始保护它的利益。以便依靠它的帮助来摧毁封建贵族,这时候 法便在一切国家里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 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但是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其中关 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的主要特点。(10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与近代西方法 律之间的关系。(6 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 政前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得出溯源悠久;根据材料一“主要分 为……,人法包括……儿童监护等;物权法包括……;诉讼法包括…… 等”,得出体系完善;根据材料一“婚姻、夫妻财产、儿童监护等; 物权法包括动产、不动产”等,得出重视社会实际;根据材料一“诉 讼法包括法定诉讼、程式诉讼、诉讼程序、诉讼非常程序等”,得出 注重法律程序;根据材料一“……法律也由产生、发展逐步趋于完 善”,得出与时俱进。第(2)问,根据材料二“……也不得不参照罗马 法的诸原则”,得出罗马法确立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根 据材料二“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得出近代欧洲法 律发展了罗马法的法律精神。 答案:(1)特点:法律溯源悠久;体系完善;重视社会实际;注重 法律程序;随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 (2)关系:罗马法确立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近代欧洲 法律发展了罗马法的法律精神。 28.(20 分)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 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 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 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 辉。 材料二: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 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 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 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 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 的标准。” 材料三:法制史学者将唐高宗时颁行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 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首篇开 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见中国传统的法 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制国(the rule by law)”而不是“法治(the rule of law)”,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各创立的 政治制度。简析古代希腊政治制度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12 分)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罗马法和中国传统法律精神(或原则) 的不同。(8 分) 解析:第(1)问,联系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代中国的专制政体回 答即可。注意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形成的条件。 第(2)问,从材料“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 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 所’”“人生而平等”归纳罗马法的特点;从材料“德礼为政教之 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概 括古代中国法制的特点。 答案:(1)制度:古希腊——民主制度,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原因: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 提供了条件;经济: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奠定了经济基础。 (2)不同:罗马法强调正义、平等、人权、理性原则,中国古代法 律强调为君主专制服务、为君主德礼治国服务、重视刑罚惩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