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现今存世的有关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甲骨文资料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许多古籍对此评价是:“商人尚鬼”、“先鬼而后礼”。以上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 B.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 早期统治者对神权和礼制同等重视 D. 先秦统治注重神权和王权的相结合 ‎【答案】D ‎【解析】材料“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甲骨文资料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反映商人敬神尚鬼,喜好占卜,信仰巫术,注重祭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神权和王权相结合的特点,故D正确;材料反映商代统治者敬神尚鬼,注重祭祀,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度 A. 与分封制度互为表里 B. 保证了社会长治久安 C. 有利于巩固宗族团结 D. 强化了社会等级分化 ‎【答案】C ‎【解析】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宗法制有利于维系宗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这主要和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有关宗祠有利于维系宗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这主要和宗法制重视血缘关系有关,C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及分封制的信息,A错误;材料说明宗法制是巩固宗族的团结,并不是说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强化了社会的等级分化,D错误。‎ ‎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C. 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D.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 ‎【答案】C ‎【解析】题干“从封建转帝制”结合所学可知,是指从分封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变,是春秋战国向秦汉时期转变的时代,由分裂割据到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分封制之下是贵族政治,而秦朝设立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实现了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根据所学可知,神权政治一直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综上分析可知,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的表述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三项表述都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4.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西汉初年 A. 中央辖郡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 B. 中央政府完全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C. 统治者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 D. 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 ‎【答案】D ‎【解析】由统计图表中“中央辖郡”和“王国辖郡”可以看出都有“郡”,并不能体现中央辖郡的地位比王国辖郡高,故A错误;图表中中央政府所辖郡的数量和人口数均远远少于王国,而这是西汉初年由政府设立郡国并行制的情况,不能说明中央政府已为王国势力控制,中央政府受到王国势力的威胁是在西汉中期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西汉,实行郡县制还是封国制,是由中央政府或者皇帝来决定的,故排除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央所辖郡的数量是王国所辖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人口数却是王国所辖的二分之一。根据一般经济与人口发展关系的理论可知,用有限土地资源养活更多人口,说明其经济基础更好。由此可知,中央所辖地区供养了更多的人口,这就需要更好的经济基础。故选D项。‎ ‎5.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据此可知,元代行省 A. 权力大而不专 B.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有一定独立性 D. 有效控制了边远民族地区 ‎【答案】A ‎【解析】“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指的是中书省委派行省管理地方,防止其割据一方,表明行省长官尽管权力很大,但受中央政府节制,故A正确;B表述太绝对,错误;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元朝设立宣慰司管理少数民族地区,D错误。‎ ‎6.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 A. 国家四分五裂是专制强化的根源 B. 中国专制呈现螺旋式的不断强化 C. 专制的强化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 D. 强化专制有利于保证国家的统一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说明分裂必将会导致统一,而“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的统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D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国家四分五裂是专制强化的根源,A错误;材料也不是分析中国专制呈现螺旋式的不断强化,B错误;材料分析的是专制与国家统一的关系,不是说专制的强化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C错误。‎ ‎7.《全球通史》中谈到中国古代某项制度时说:“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侵入,它转而起了阻止中国人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用……”该项制度 A. 缩小地方行政权力,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 B.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C. 使中国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 ‎ D. 其“公天下”的部分是其进步性之所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为中国提供了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材料涉及的制度是科举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科举制有利于普通百姓可通过读书考试步入仕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天下”的因素,D选项符合题意;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与地方行政效率无关,A选项排除;B选项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B选项排除;中国科技文化在明清以后开始落后于西方,C选项排除。‎ ‎8.雅典人通过陶片放逐领袖人物,他们考虑的不是领袖的官职有多高,功劳有多大,而是国家的利益和他们自身的切身利益,这就迫使领袖人物们不得不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而不可能成为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的帝王或官僚。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陶片放逐法可以通过领袖人物特权影响民主决策 B. 陶片放逐法表明了雅典民主决策具有较大广泛性 C. 功劳突出的领袖人物被陶片放逐的可能性比较小 D. 善于言辞的领袖人物在政治方面难以有发展空间 ‎【答案】B ‎【解析】陶片放逐法“迫使领袖人物们不得不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而不可能成为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的帝王或官僚”,这说明领袖人物无时不刻在接受群众的监督,即雅典民主决策具有较大广泛性,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陶片放逐法就是限制领袖人物的特权,故错误;越是功劳突出的领袖人物被陶片放逐的可能性越大,故C项错误;领袖人物是通过演讲打动公民的,因此善于言辞的领袖人物在政治方面很有发展空间,故D项错误。‎ ‎9.《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二条: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 强调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 B. 注重预防和调节经济纠纷 C. 注重维护贵族的土地私有权 D. 强调经济自由的基本原则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十二铜表法》对公民用地的规定,用于避免公民之间因筑篱笆、筑 围墙、挖沟等引起的用地纠纷,说明古罗马利用法律规范社会行为,调解公民之间的经济纠纷, 故B正确;“强调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不是材料主旨的体现,排除A;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不得越过”、“应留”等规定可知,材料的主旨是体现对民众系列民事纠纷的调解,CD 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10.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依据“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可知,其反映了《马关条约》中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准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规定,这些规定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即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故选C;AB是《南京条约》的影响,D是《辛丑条约》的影响,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1.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新学伪经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和时间、人物可知,这一著作应当是《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选项C正确;《海国图志》作者是魏源,与材料中“贼中不为无人”不符,排除A;选项B中并未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排除;《新学伪经考》出版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2.漫画是一种通过虚构、夸饰、写实、比喻、象征、假借等不同手法,描绘图画来述事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下列反映《马关条约》签订所带来后果的漫画是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A选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中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B选项排除。《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C选项排除。D选项描述的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3.民国七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宣告结束 B. 民主共和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C. 新文化运动没有办法开启民智 D. 专制遗毒导致了地方军阀割据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并联系所学史实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但专制遗毒导致地方军阀割据,故答案为D项;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专制制度,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排除C项。‎ ‎14.1919年10月,李大钊撰文指出:“五四运动系排斥‘大亚细亚主义’,即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该文旨在 A. 宣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义 B. 揭示五四运动具有某种普遍性的意义 C. 说明五四运动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强调五四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特点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来看,作者认为五四运动具有反对“以强权压迫公理”的普遍性意义。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D项。‎ ‎15.《中国文化转型》载:五四启蒙运动不过几年,即迫于情势而转向救亡运动,其效用自然有限。陈独秀、李大钊很快转向了实用文化层次(政治革命领域),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转向了普及文化层次(教育领域),鲁迅最终也选择了“血与火”的方式,材料表明 A. 五四运动的主要作用是思想启蒙 B. 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 先进的中国人采用不同方式救国 D. 中国革命应由政治领域转向教育领域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五四启蒙运动不过几年,即迫于情势而转向救亡运动,其效用自然有限。陈独秀、李大钊很快转向了实用文化层次(政治革命领域),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转向了普及文化层次(教育领域),鲁迅最终也选择了“血与火”的方式”等信息可知,五四运动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在不同的领域探索救国道路,如实用文化层次(政治革命领域)、普及文化层次(教育领域)、鲁迅 ‎ “血与火”的方式等,故C正确;据材料“五四启蒙运动不过几年,即迫于情势而转向救亡运动”,可知五四运动的主要作用不仅是思想启蒙,而且具有挽救民族危亡的作用,A错误;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故B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先进的中国人在不同的领域探索救国道路,而不是中国革命应由政治领域转向教育领域,D错误。‎ ‎16.1930年中共机关刊物《红旗》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这说明当时 A. 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 中国尚未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D. 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可知,反映了城市中心论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相互作用,说明当时党内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故A正确;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表明中国已经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错误;当时经过实践证明俄国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的实际,D错误。‎ ‎17.1939—1941年,国民政府实施地方“新县制”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实行在民意和民选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新县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消除地方分裂割据,实现全中国统一 B. 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全面经济封锁 C. 积极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资源支持抗战 D. 为“抗战建国”打造地方性基础和持久动员力 ‎【答案】D ‎【解析】结合课本知识可知1939~1941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由材料中的“新县制”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可知,国民政府“新县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抗战建国打造地方性基础和持久动员力,故选D项。抗战时期,全民族团结抵抗日本侵略,不存在消除地方分裂割据,故排除A项;材料针对的是国民政府地方体制的改革,不涉及敌后抗日根据地,故排除B项;材料不仅涉及国民政府支持持久抗战,也涉及战后谋划,C项仅体现国民政府支持持久抗战,故排除C项。‎ ‎18.1949年4月,英国紫石英号军舰无视人民解放军的严正警告,擅自闯入我军渡江作战地段,还炮击人民解放军阵地,人民军队坚决地予以了还击,这就是著名的“紫石英号事件”。这一事件体现出 A. 中国共产党坚决捍卫国家主权 B. 当时中英两国处于对峙的局面 C. 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 D. 英国积极阻止解放军的军事行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表明中国人民军队面对英国紫石英号“擅自闯入我军渡江作战地段,还炮击人民解放军阵地”,坚决予以了还击,说明中国共产党面对外国军队威胁国家主权,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故A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面对英国紫石英号军舰的无视人民解放军的严正警告,威胁中国国家主权,中国人民军队坚决地予以了还击,无法得出当时中英两国处于对峙的局面,故B选项错误;中国推行“一边倒”政策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C选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体现了面对英国军舰的威胁中国人民军队给予坚决地还击,没有体现英国积极阻止解放军的军事行动,故D选项错误。‎ ‎19.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曾说:“对香港未来地位的谈判取得成功,将毫无疑问地被认为是在当前国际关系中,有效的、静悄悄外交的一项极为突出的范例。”这里“有效的、静悄悄外交”能够实现主要得益于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 中英两国利益一致 ‎【答案】B ‎【解析】“一国两制”是解决香港问题的重要方针,“有效的、静悄悄外交”能够实现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故B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不适用于香港问题,排除A;C项涉及的是经济领域,与香港问题无关,排除;中英两国的利益是不一样的,排除D项;‎ ‎20.下面为英国议会两院关系演变时间表,据此分析可知 ‎1832年 改革法案取消了贵族院对平民院议员的提名权;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 ‎1911年 通过法案确立了平民院的财政立法权。‎ ‎1949年 颁布的法律规定财政议案只能由平民院提出,贵族院不得对它进行修改和否定。‎ A. 平民院控制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B. 贵族院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 C. 权力转移以和平渐进方式进行 D. 英国贵族的政治特权丧失殆尽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832年《议会法》取消了贵族院对平民院议员的提名权;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1911年《议会法》确立了平民院的财政立法权的”“1949年《议会法》规定财政议案只能由平民院提出,贵族院不得对它进行修改和否定”可看出,以法律形式使得 贵族院的权力不断被削弱,反应出英国以和平的方式来实现权力的转移,故C正确;AD的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排除;B项表述是表象不是本质,排除。‎ ‎21.“美国的联邦大道,各州如果同意修建的话,就会得到相应的补助。教育补助也是这样。各州为了自己的发展,当然希望节省得越多越好,都希望得到联邦中央的补助。所以通过种类繁多的补助,地方各州很多的权力就慢慢地移转到了中央。”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A. 从联邦制到邦联制的转变 B. 借助经济手段加强中央集权 C. 中央集权高于地方自治权 D. 中央和地方是政治契约关系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所以通过种类繁多的补助,地方各州很多的权力就慢慢地移转到了中央”来看,美国的联邦制中,联邦政府通过经济手段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B项。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实现了邦联制向联邦制的转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所拥有的权力范围的变化,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22.由于1875年法国宪法的残缺、矛盾和可变性,人们有了对宪法作出重新解释的余地,宪法可以随着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的消长进行灵活的变通,可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而生存下来,无需彻底变更。据此可知,1875年宪法 A. 维护了法国政局的长期稳定 B. 解决了君主派和共和派的分歧 C. 推动了法国宪政政治的成熟 D. 进一步加速了法国革命的进程 ‎【答案】C ‎【解析】由于1875年法国宪法的残缺、矛盾和可变性,宪法可以随着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的消长进行灵活的变通,说明1875年法国宪法的残缺、矛盾和可变性推动法国宪法不断完善,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法国政局的长期稳定”,排除A;B表述太绝对,错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制定了1875年宪法,D错误。‎ ‎23.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德国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 B. 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 C. 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 D. 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家”是指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统一,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白色”是指1781年宪法中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君主权力大,故C项正确。A项只解释了其革命性,没有解释其保守性,故排除。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现代化并没有共同发展,其思想是比较保守的,故B项排除。德国的社会革命的有限的,对工人运动是不容忍的,故D项排除。‎ ‎24.“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A. 启蒙思想 B. 空想社会主义 C. 民主制度 D. 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指的是除科学社会主义外的其它社会主义思潮,如空想社会主义,“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指的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故排除B,选择D;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学说,不符合题意,排除A;资本主义国家也实行民主制度,不是挑战自由主义的大炮,排除C。‎ ‎25.托洛茨基在《十月的教训》中写道:“二月革命,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它却出现得过迟了,而且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它遭到一些矛盾的破坏。”托洛菠基意在说明 A. 二月革命是追求独立的革命 B. 俄国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成为必然 C. 二月革命引发俄国社会动乱 D. 俄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发生过于频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它却出现得过迟了”可知,托洛茨基认为俄国此时应该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再结合“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遭到一些矛盾的破坏”,可知由资产阶级革命转化为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必然,B选项符合题意。二月革命主要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与追求独立无关,A选项错误。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并未引发社会动乱,C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俄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发生过于频繁,D选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 ‎26.无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分权”形式,但其权力主体、分权方式和社会性质各有不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些充任宰相的官员品级不一定很高,因而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这既有利于发挥臣下才智,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宰相办公的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一切军国大政都在这里商定,最后由皇帝裁决实行。群体的宰相,协同议事,分工合作,互相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结构与特点的探讨》‎ 材料二 在雅典的政治制度中,政府机关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有着明确的职能和分工。‎ ‎——《试论古代雅典的立法和民主政治》‎ 材料三 对于美国《1787年宪法》,马来西亚史学家黄枝连评价道:“从美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新宪法才是一个进步的,有革命意义的,合乎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他们创造出一个今后几十年到一两百年,可以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最有效服务的政治形式”。‎ ‎——《<1787年宪法>和美国政体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的职能划分及该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与雅典的“分权”在本质上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革命性”与“有效性”。‎ ‎【答案】(1)职能划分: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意义:官员品级不高,便于使用和控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进一步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古代中国的分权在本质上加强了封建专制皇权;雅典的分权在本质上实现了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3)革命性:维护和捍卫独立成果,鼓舞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美国的独立、自由、平等、民主等原则;有效性: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施联邦制,这既满足了地方自治的需求,又保障了中央的权威,有利于捍卫美国的利益,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权组织中实施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有效地保障了民主政治。‎ ‎【解析】(1)据材料“《对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结构与特点的探讨》”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为加强君主专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意义:据材料“这既有利于发挥臣下才智,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群体的宰相,协同议事,分工合作,互相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三省之间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 ‎(2)据材料一可知,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其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于皇权;据材料“在雅典的政治制度中,政府机关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有着明确的职能和分工”可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中,政府机关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组成,各部分有着明确的职能和分工,相互牵制,其目的是防止专制,维护民主制度。‎ ‎(3)据材料“从美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新宪法才是一个进步的,有革命意义的,合乎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他们创造出一个今后几十年到一两百年,可以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最有效服务的政治形式”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的革命性:维护和捍卫独立成果,鼓舞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确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其有效性:据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施联邦制,既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有利于捍卫美国的利益,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权组织形式中实施三权分立的分权与制衡原则,有效地保障了民主政治。‎ ‎27.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 ‎【答案】(1)意向:建立民主共和国。‎ 阐释:借鉴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依据国情,实行责任内阁制。‎ ‎(2)原因:(经济)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政治)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五四运动;(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3)理解: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为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素:革命政党的领导;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意向,依据材料一,结合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分析得知,“旧邦新造” ‎ 反映了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第二小问阐释,依据材料一,结合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等史实加以分析说明即可。 ‎ ‎(2)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二“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史实,从经济、阶级、思想的角度分析“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 ‎ ‎(3)第一小问理解,依据材料三“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意义,可以得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依据材料三“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第二小问因素”,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意义,可以得出为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小问因素,综合材料一二三,结合前面所回答的问题,从领导者和人民的角度分析概括即可。‎ ‎28.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取怎样的启示?‎ ‎【答案】(1)问题:贵族掌握政权;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选举腐败。‎ 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实行责任内阁。‎ ‎(2)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人民的斗争;统治者的让步与妥协。‎ 成效:扩大中等阶级选举权;有利于其他阶级参与政权;推动代议制发展。‎ ‎(3)启示:注重制度创新;改革应适时、适度;妥协的智慧;和平渐进的政治制度变革。‎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回答即可。‎ ‎ (2)第一小问依据工业革命、人民的斗争以及统治者的让步与妥协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归纳回答。‎ ‎ (3)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注重制度创新;改革应适时、适度;妥协的智慧;和平渐进的政治制度变革等角度思考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