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墨子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这体现出中国古代小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安定富足 D.技术领先 2、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3、《战国策·赵策》载:“秦以牛田,水通粮。”据此可知( ) A. 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 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 C. 战国时秦国已使用牛耕 D. 秦国的农业技术较他国先进 4、中国古代手工业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下文物能够代表商周时期手工业水平的是( ) A. 司(后)母戊鼎 B. 蜀郡铁锸 C. 景德镇青花梅瓶 D. 松江棉布 5、铁犁牛耕是古代中国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最早产生于( )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魏晋 6、“生产的变更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更和发展,尤其是从生产工具的变更和发展上开始的。”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依据用途划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东汉水排 B.曹魏翻车 C.唐代筒车 D.风力水车 7、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 ) A. 粉彩瓷 B. 珐琅瓷 C. 青花瓷 D. 白瓷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除文化上的成就外,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史实无法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东西两巷,是大小货行,手工业作坊” B.“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C.“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D.“蜀人利交子之轻便,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 9、据陆游《入蜀记》载“市区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这里的“南市”在宋代应该属于( ) A.晓市 B.夜市 C.村落 D.草市 10、明末,苏州市场上有专门织造绫、绢等6种不同织品的织机销售,所织成品“巧变百出,花色日新”。这说明当时手工业( ) A.生产规模的扩大 B.劳动力市场的产生 C.纺织技术的提高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1、下列两则材料体现的经济思想是( ) 汉高祖时,“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明太祖时,“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绢布”。 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工商皆本 D.富国强兵 12、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高峰。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的出现 ②灌钢法的出现 ③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 ④诞生了最早的纸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3、18世纪后半期,促成清朝逐渐走上“闭关锁国”道路的主观原因是( ) A. 西方扩张,侵扰沿海 B. 康乾盛世,物产丰富 C. 天朝上国,自大保守 D. 自然经济,男耕女织 14、鸦片战争之后的近十年,在西方工业品冲击下,如棉纺织业、制针业等行业日益衰落,但类如制茶、缫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这时发展较快的行业主要是因为( ) A.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B.继承传统工艺品质优良 C.清廷允许民间设厂 D.产品适合国际市场需求 15、观察下图,洋务企业未涉及的地区( ) A.上海 B.广州 C.汉阳 D.安庆 16、武汉,加油!2020年1月28日,钟南山院士针对新冠疫情武汉封城时,哽咽着但坚定地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武汉历经磨难,终过难关。从历史上看,1890年,张之洞坐镇湖北,兴办汉阳铁厂,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1896年,由于清政府缺乏资金,汉阳铁厂招商承办,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发行股票、筹集资本。下列关于汉阳铁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 B.起初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代表 C.后来发展为官督商办企业 D.创办的目的是求富 17、“民族资本主义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 ) A. 上海轮船招商局 B. 上海发昌机器厂 C. 南通大生纱厂 D. 无锡保兴面粉厂 18、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19、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清朝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 模仿西方国家成为工业强国 B. 解决财政危机和扩大税源 C. 彻底放弃“重农抑商”思想 D. 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20、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 ) A.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D.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21、1932年,中国近代纺织实业家宋棐卿先生创办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民族品牌。4月,他将毛纺厂的产品注册为“抵羊(洋)”牌。由商标的寓意看,该商标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 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22、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所受到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A.封建官府 B.外国资本 C.官僚资本 D.地方地主 23、如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F2包括实业救国 B. 甲午战争后的初期F2>F1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F2<F1 D. F1最主要指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24、忽如一夜春风来,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假设你是一位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兴办的企业是( ) A. 机械制造业 B. 军事工业 C. 农业 D. 纺织和面粉业 2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说明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两大任务上,正确的主张是( ) A. 先独立才能富强 B. 先富强后独立 C. 同时并举 D. 都不可能实现,顺其自然 26、中国“一五”计划国家时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则的核心目标是( ) A. 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D.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27、195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连环画《韩梅梅》,讲述了韩梅梅作为一个“社”的猪饲养员成长的故事。这里的“社”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2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全面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29、毛泽东在某次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和苏联建国初期大体相同的任务。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据此判断,此次大会指的是(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30、邓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下列哪次会议上开始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31、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长江三角洲属于(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沿江开放城镇 32、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工业布局 B.实行政企分开 C.增强企业活力 D.鼓励租赁经营 33、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A.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设立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4、老百姓曾朴素地概括邓小平理论:“一块石头两只猫,三个梨儿四只鸡,五十加一百。”所谓“一块石头”,指的是改革开放和搞经济特区前无古人,允许大家摸着石头过河;所谓“两只猫”,指的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三个梨儿”指的是三个有利于,它是( ) A.判断实践的标准 B.“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 C.检验真理的标准 D.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 35、现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先后打破“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每一次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下列与打破“计划经济崇拜”相关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 D. 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36、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计划经济时代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D.人民公社化时代 37、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邓小平理论”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38、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苏迅速崛起为全国的一个经济大省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下列与之相关的推动因素有( ) ①农村改革的开展 ②经济特区的设立 ③长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④浦东的开发开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题 39、(12分)时代变迁,中国经济逐步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3分) 材料二 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被打破,新的因素成长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因素,中国社会才向前跨进了一步。总的来说就是:近代中国是这样一个过渡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二十五讲)讲义》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中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在何时开始被打破的?列举“过渡”在经济上的表现。(3分) 材料三 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创办的工厂统计(部分)(注:统计是以使用动力的工厂为对象) 年份 厂名 所在地 创办人或主持人 资本(元) 工人数 1863 洪盛机器碾米厂 上海 6000 8 1872 继昌隆缫丝厂 广东南海县 陈启源 1875 程恒昌轧花厂 江苏奉贤 206000 224 1878 贻来牟机器磨坊 天津 朱其昂 1879 裕昌厚丝厂 广东南海 陈倠樂 1879 机器轧油厂 广东汕头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3)据材料三,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3分) 材料四 观察下列图表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分)分别指出“短暂春天”和“短暂发展”两个阶段影响其发展的最主要原因。(2分)? 40、(12分)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破旧立新、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性突破的政策或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 ——《王久高: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逻辑与核心经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改革启动最直接的动因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以我国农村改革为例说明改革开放的关键性突破的政策或举措,几乎都是现实中的严重问题倒逼的结果。(2分) 材料二 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80年代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弊端有哪些?(3分)打破僵化模式的关键是什么?(1分) 材料三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萧国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指出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是什么(1分)。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有何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BACAC 6——10 ADCDC 11——15 ABCDB 16——20 BBCBD 21——25 CCCDA 26——30 AACBC 31——35 BCCAC 36——38 BBC 二、材料题 39、(1)经济模式:小农经济(1分) 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规模小等(2分,任答两点)(2分) (2)时间:鸦片战争后(1分) 过渡: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出现(答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也可以赋分)(2分)- (3)特点:主要出现在沿海地区;资金少,规模小;主要投资于轻工业;采用机器生产(任答3点得3分) (4)特点:曲折发展(1分) 短暂春天: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分) 短暂发展: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1分) 40、(1)动因:旧有的体制(计划经济)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分) 举例: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1978年后农村逐步开展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2)弊端: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挫伤职工生产积极性(3分) 关键:增强企业活力(1分) (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分) 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1分) 对外开放特点:全方位、宽领域、点面结合。(任答一点得1分) (4)启示:改革开放需要破旧立新、制度创新;改革开放需要思想解放;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任答两点得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