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一中2020届高三模拟信息试卷(三)‎ 文综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周康王时的大盂青铜鼎。鼎内铭文:盂,赐你香酒、礼服、车马、仪仗旗帜,用以巡狩,赐你邦国官员和庶人663人,异族王臣和夷众1063人。助我行先王之制,治民治疆土,莫违王命。由此可推断 A. 盂受王命率军出征讨伐夷族 B. 周王与盂属于王臣隶属关系车 C. 盂因军功而获得周王的赏赐 D. 西周册封制有法律明文规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赐”“助我行先王之制,治民治疆土,莫违王命”可知,周王与盂属于王臣隶属关系,B正确;题干未体现讨伐夷族,排除A;根据材料“赐你香酒、礼服、车马、仪仗旗帜,用以巡狩”可知,盂并非因为军功而获得赏赐,排除C;题干与册封制度无关,排除D。‎ ‎2.汉代儒学出现过一股风气,认为谁的章句越多,谁的学问就越大。如习小夏侯《尚书》的秦恭(西汉信都人)增师法至百万言,说《尧典》篇目二字的意义竟至十余万言,说“曰若稽古”四字长达三万言。这风气导致最高统治者屡次下令“减省章句”。据此可知 - 13 -‎ A. 这种风气有利于儒学发展壮大 B. 统治者开始取缔儒学正统地位 C. 汉代儒生们进行不懈的理论创新 D. 此时儒学呈现出空疏烦琐的景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出现“谁的章句越多,谁的学问就越大”的风气,使儒学缺少务实精神,呈现出空疏烦琐的景象,因此最高统治者屡次下令“减省章句”。由此可知,D正确;这种风气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利于儒学发展壮大,故A错误;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统治者一直在维护,故B错误;这一现象和理论创新无关,故C错误。‎ ‎3.《东坡志林》中有一则生动的事例:“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当时 A. 官方哲学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 B. 正统观念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 C. 三国故事最受统治阶级的推崇 D. 小说成为传播市民文化的载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事例:北宋一个性格顽劣的孩童,父母给他钱让其听书,当说到三国故事的时候,听到刘备战败,就痛哭流涕,而听到曹操战败,则非常欢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刘备代表的是封建正统,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违反正统,为当时社会所不耻。因此,材料说明了正统观念影响时人的价值判断,B正确;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以后,排除A;题干列举的民间事例,不能得出统治阶级的态度,排除C;D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 ‎4.梁启超曾说:“炎武(顾炎武)所以能当一代开派宗师之名者何在?则在其能建设其研究方法而已”,并称之为“科学的研究方法”。由此可推知,梁启超 A. 倡导“众治”的启蒙精神 B. 主张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 C. 赞扬炎武开考据学之先河 D. 宣扬顾炎武的反专制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是考据学的开派宗师,其研究方法为“科学的研究方法”。由此可推知,梁启超在赞扬顾炎武开考据学之先河,故C正确;倡导“众治”的启蒙精神、主张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顾炎武的反专制思想都不符合“一代开派宗师”的说法,故ABD错误。‎ ‎5.1863年到1891年西方国家在华主要机器工厂和主要经营内容如下表,这些企业的创办 - 13 -‎ 时间 工厂名称 主要经营内容 ‎1863年 俄商在武汉投资设立“顺丰砖茶厂”‎ 砖茶 ‎1877—1894年 德商在烟台设立“缫丝局”;美商在上海设立“旗昌丝厂”,后上海增加到七家外国丝厂 缫丝 ‎1890年以来 于上海、天津、汉口、重庆等地设立“隆茂洋行”“平和洋行”“德隆洋行”等打包厂,便利了原料出口 为皮革、羽毛、毛皮、棉花等打包 A. 说明西方国家对华资本输出占据主导 B. 表明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产生 C. 反映了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华原料掠夺 D. 体现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列强所创办的企业主要涉及原材料生产领域和打包领域,可知这是对中国原材料掠夺的表现。因此,列强所创办的企业增加,代表列强加紧了对华原材料的掠夺。C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列强主要以商品输出为主,A错误;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40、50年代无产阶级已经在外商企业中产生了,时间不符,B错误;材料信息未反映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数量变化,不能得出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减少,D错误。故选C。‎ ‎6.1904年4月,美国宣布无限期延长旨在排斥和虐待华工的《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次年5月,上海商务总会提出集体抵制美货,并致函美国领事:“不独贵国不能过问,即鄙国政府亦断不能强令购买,盖买与不买,人人自有权也。”全国各地绅商和市民纷纷响应倡议。这些可以说明 A. 不平等条约压制了工商业发展 B. 领事裁判权遭到中国民众反对 C. 国民干预外交的观念初步形成 D. 三民主义对国民的影响力扩大 ‎【答案】C ‎【解析】‎ - 13 -‎ ‎【详解】针对美国出台排斥和虐待华工的条款,上海掀起抵制美货运动,说明国民以实际行动干预了外交,故选C;材料并未反映美国对中国工商业发展的压制,排除A;中国民众反对的不是领事裁判权,排除B;材料与三民主义无关,排除D。故选C。‎ ‎7.1939年12月初,阎锡山配合蒋介石在山西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制造了“十二月事变”。面对这一形势,朱德、彭德怀领导八路军在进行坚决反击的同时,根据中央指示,主动把吕梁地区的大部分地区让给了阎锡山,中共只控制一小部分地区和一条通道。这反映出 A. 共产党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共产党局部反攻严重受挫 C. 国共合作抗日面临彻底分裂的危险 D. 敌后战场与沦陷区犬牙交错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939年12月”“根据中央指示,主动把吕梁地区的大部分地区让给了阎锡山,中共只控制一小部分地区和一条通道”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的攻击,主动让出部分地区,来维护已经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党主动将部分地区让给国民党,不能代表共产党受挫,B错误;共产党在极力的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抗日面临彻底分裂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统区与敌后战场,与沦陷区无关,D错误。故选A。‎ ‎8.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位于深圳的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大胆进行制度变革,率先在中国实行了干部、职员公开自由招聘制。此后几年,蛇口工业区又实行了定额超产奖励、全员签订合同等制度。这些做法 A. 奠定了对外开放格局 B. 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C. 增强了企业竞争活力 D. 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蛇口工业区的做法体现了对市场作用的重视,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C正确;八十年代初我国的对外开放尚未完成,格局未定型,排除A;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排除B;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D。‎ ‎9.公元前420年以后,哲人苏格拉底开始鼓吹国家应当由精英统治。大约与此同时,著名政治家阿克比阿德斯也公开宣称,“关于这种公认愚笨的制度,我没有任何新东西可说”。这说明当时雅典 A. 民主政治逐渐进入“黄金时代”‎ B. 存在质疑“人民主权”的声音 - 13 -‎ C. 政治家施政已经抛弃正义原则 D. 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精英统治”“关于这种公认愚笨的制度,我没有任何新东西可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家认为这不是一种聪明的制度,综合两者可以得出两人都对人民主权有所质疑。故答案为B项。A项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执政时间为公元前 443 年至公元前 429 年是,不符合材料所示是公元前 420 年,排除;C项材料只说政治家对民主政治质疑,而非施政时抛弃正义原则,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贵族的政治权力问题,排除。‎ ‎10.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当代表们吵得不可收拾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提议去请牧师。他们请来了牧师,带领大家祈祷,以放弃“唯我正确”的看法。这反映了 A. 民主建立伴随着退让和妥协 B. 政治是各方力量的博弈 C. 精英人物不能代表民众意愿 D. 宗教影响美国政治生活 ‎【答案】A ‎【解析】‎ ‎【详解】“放弃‘唯我正确’”意味着放弃部分权力和利益,通过相互之间的退让和妥协达成一致,故选A;B项没有揭示题意主旨,排除;CD与题意无关,不能体现,排除。故选A。‎ ‎11.胡佛认为1929年的股市崩溃“只是一件孤立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前途或对美国企业的经营能力哪怕有丝毫的不信任,都是蠢事”,这表明胡佛政府 A. 拒绝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 B. 坚持自由放任的政策 C. 积极探索治愈危机的方法 D. 忽视了危机的破坏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主旨是胡佛对1929年经济危机的看法,认为危机对美国经济不会有大影响,充满了对当时美国经济前途的信心,说明他过于乐观,忽视了危机的破坏性。D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胡佛对股市崩溃的看法,未表明要求是否对经济进行干预,A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胡佛的看法,未体现其要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B错误;材料反映了胡佛政府没有认清经济危机的破坏,因此未进行积极探索治愈的方法,C错误。故选D。‎ - 13 -‎ ‎12.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下面直接体现美国用文化软实力扩大国家影响的是 A.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抗衡社会主义阵营 B. 二战后为进一步控制西欧实施“马歇尔计划”‎ C. 政府支持本国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赴非巡演 D.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享誉世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可知,政府支持本国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赴非巡演直接体现了美国用文化软实力扩大国家影响,故C正确;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属于军事实力,故A错误;“马歇尔计划”属于经济实力,故B错误;罗曼•罗兰是法国作家,故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公开的先下达内阁,以次及于部院,层层下达,叫做“明发”;机密的不经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由驿传递,直达督抚,叫做“廷寄”。地方督抚重要的奏折,也不经内阁,径送军机处,直达皇帝。自雍正以后,“咸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从而使公文转运、行文关系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李晋《清朝中央高度集权制的形成与“廷寄”文书制度的建立》‎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 - 13 -‎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20日在首都北京,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1954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在公文转运中的实际地位,说明“廷寄”制度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体现的进步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先进之处。‎ ‎【答案】(1)地位:军机处成为畅通政情和传达政令的中枢机构。‎ 作用;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皇权意志直达地方,君主专制得以强化;增强政务保密性。‎ ‎(2)规定主权在民,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否定君主专制;确立分权体制,避免专制独裁;明确内阁总理负责制和弹劾方式,限制总统权力。‎ ‎(3)时代背景: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提出;三大改造和工业化建设的开展;中苏结盟、抗美援朝运动的胜利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先进之处: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主义的基本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规定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制度;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与发展。‎ ‎【解析】‎ ‎【详解】(1)地位:根据“咸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得出军机处成为畅通政情和传达政令的中枢机构。‎ 作用;根据“地方督抚重要的奏折,也不经内阁,径送军机处,直达皇帝”得出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根据“机密的不经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由驿传递,直达督抚”得出皇权意志直达地方,君主专制得以强化,增强政务保密性。‎ ‎(2)根据“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得出规定主权在民,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否定君主专制;根据“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得出确立分权体制,避免专制独裁;根据“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得出明确内阁总理负责制和弹劾方式,限制总统权力。‎ ‎(3)时代背景:根据“1954年”,结合所学,可从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提出,三大改造和工业化建设的开展,中苏结盟、抗美援朝运动的胜利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等分析总结。‎ - 13 -‎ 先进之处: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得出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主义的基本原则;根据所学,还可从实行民主集中制、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制度、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分析总结。‎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退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并促进世界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一:我同意材料中“20世纪西方走向衰落”的观点。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欧洲中心地位丧失;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等。‎ 示例二:我同意材料中“20世纪西方文明继续传播,并促进世界发展”的观点。二战后,工业文明成果,机器生产得到世界普遍接受,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被广泛采用;民主、科学思想被广泛传播;社会福利国家建立等。‎ 示例三:我反对材料中“20世纪西方走向衰落”的观点。论证参考 示例二。‎ 示例四:我反对材料中“20世纪西方文明继续传播,并促进世界发展”的观点。论证参考 示例一。同时可增加战后西方文明对世界的消极影响(工业文明中的环保问题,贫富分化,地区差异的拉大等)‎ 示例五:我认为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是片面的,20世纪西方文明虽有所衰落,但其仍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论证参考 示例一、二。‎ ‎【解析】‎ ‎【详解】如果认同“20世纪西方走向衰落”的观点的话,需要从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纪多极化趋势、第三世界的崛起、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 13 -‎ 如果认同“20世纪西方文明继续传播,并促进世界发展”的观点,需要从第三次科技革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战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成员构成、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对全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如果认同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是片面的,需要结合上述分析综合评价。‎ 请考生在第15、16、1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作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地方行政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原则。‎ 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2)相同:改组过时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不同: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 - 13 -‎ 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三司……互不隶属……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司的事权特点、行政效率低下、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原因。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辖区不定等方面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官僚机构……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机构改组、行政效率等方面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从中央集权、新政改革等方面说明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从清朝制度、行政效率等方面回答其产生的原因。‎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设问关键信息“原因及其特点、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明代地方行政制度、清朝政治制度与清末新政的相关史实与特点入手,即可逐一规范作答。‎ ‎16.材料 1919年1月,参战国在巴黎召开国际会议,经过六个月的争吵,最后制定了《凡尔赛和约》。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他的“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强调重建国际秩序与和平。但是,美国在巴黎和会中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威尔逊患了流感。从1919年4月3日傍晚开始,威尔逊突然发病,一些紧急会议和谈判都在病床或者他的卧室里举行。在生病之前,他扬言,如果要他放弃原则的话,他宁可不签订协议,退出和会但在病后的谈判中,威尔逊同意了由克里蒙梭制定的规则,要求德国赔款并承担发起战争的全部责任。威尔逊不仅对意大利的大多数要求做出让步,并且同意日本获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这些都违反了威尔逊先前宣称的那些不可侵犯的绝对原则。‎ ‎——摘编自王叶英《1918年大流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巴黎和会中没有起到主导作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和约》的制定带来的影响。‎ ‎【答案】(1)原因:列强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十四点原则过于理想化;美国的实力不足以主导世界;威尔逊患了流感。‎ - 13 -‎ ‎(2)影响:战胜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战后帝国主义国际秩序开始确立;违背了和平平等原则,损害了中国等国家的利益;对德国的处置过于苛刻,在国际关系中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他的‘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强调重建国际秩序与和平。但是,美国在巴黎和会中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威尔逊患了流感”,结合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局限性以及一战后美国的实力状况分析。‎ ‎(2)依据材料“威尔逊同意了由克里蒙梭制定的规则,要求德国赔款并承担发起战争的全部责任。威尔逊不仅对意大利的大多数要求做出让步,并且同意日本获得德国在中国的特权。这些都违反了威尔逊先前宣称的那些不可侵犯的绝对原则”,结合所学从对战胜国、战国国际秩序、对中国等国以及对德国的影响分析。‎ ‎17.材料 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年生于巴黎,从小对体育具有广泛的兴趣,并积极涉猎古希腊文化。1875年至1881年,古代奥运会遗址不断被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他关注于此,并希望奥运会“神圣休战”传统能得到传承。留学英国期间,顾拜旦对当地的教育和体育事业十分赞赏,认为要让笼罩在战败阴影下的法国复兴,就应该“用体育唤醒法国”。19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体操联合会等一批国际性单项体育组织相继成立。‎ 顾拜旦敏锐地察觉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走向国际化,但同时各体育组织之间也充满了矛盾和混乱。1892年11月,他发表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第一次正式提出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复原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于1894年6月召开。会议确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宗旨,宣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1896年至1925年,顾拜旦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任职期间,国际奥委会成员也由14个发展到40个。1913年,顾拜旦设计了国际奥委会会旗,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摘编自宋凤英《“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拜旦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拜旦对于现代体育事业的贡献。‎ ‎【答案】(1)原因:对体育与古希腊文化具有浓厚兴趣,希望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实现法国复兴,传承古代奥运的“休战传统”以壮大和平力量,协调各国际体育组织,推进体育国际化。‎ ‎(2)贡献:推动了现代奥运会的创办:长期领导国际奥委会并亲自设计了国际奥委会会旗;致力于消除体育领域的不良倾向;极大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国际化;弘扬了公平竞赛和“团结、友好、和平”的体育精神。‎ ‎【解析】‎ - 13 -‎ ‎【详解】(1)原因:据材料“从小对体育具有广泛的兴趣,并积极涉猎古希腊文化”可知,其对体育与古希腊文化具有浓厚兴趣;据材料“认为要让笼罩在战败阴影下的法国复兴,就应该‘用体育唤醒法国’”可知,希望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实现法国复兴;据材料“并希望奥运会‘神圣休战’传统能得到传承”可知,传承古代奥运的“休战传统”以壮大和平力量;据材料“顾拜旦敏锐地察觉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走向国际化,但同时各体育组织之间也充满了矛盾和混乱。”并结合所学可知,其要协调各国际体育组织,推进体育国际化。‎ ‎(2)贡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推动了现代奥运会的创办、长期领导国际奥委会并亲自设计了国际奥委会会旗、致力于消除体育领域的不良倾向、极大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国际化、弘扬了公平竞赛和“团结、友好、和平”的体育精神等方面回答。‎ - 13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