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5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在此,哈里曼 ( ) A.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 B.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 C.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 D.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 解析:选C。根据材料“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可知,哈里曼认为美国不必对苏联采取战争手段或者强硬政策,适度地遏制即可达到目的,故选C项。 2.(2020·百师联盟大联考)有学者指出:二战后苏联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苏联的势力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立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而不是掀起一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然而美国错误地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爆发。材料旨在说明 ( ) A.战后苏联致力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 B.美苏争霸是导致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C.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 D.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是冷战的直接体现 解析:选C。题干材料“然而美国错误地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因而制定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说明美国对战后世界形势和苏联行为存在误判,故选C项。 3.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实施“特洛伊计划”,组织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把‘真理’传到‘铁幕’后面的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 ( ) A.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和平演变 B.加强对西欧盟友的支持 C.促进与社会主义国家科技交流 D.及时从朝鲜战场中抽身 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可知,美国通过“特洛伊计划”开展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全面的心理宣传攻势,以期实现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演变,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对苏联的态度而非对西欧盟友的态度,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美国这一举措加剧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抗,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和平演变而非朝鲜战争,排除D项。 4.戴维·格雷斯《西方的敌与我》一书中写道:“在1947~1949年欧洲外交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服美国在1945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这一“目的”达成的标志是 (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柏林墙”的修建 解析:选C。根据材料“说服美国在1945年胜利的仅仅几年后再次回到欧洲,并无限期地停留下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这一目的的是北约的建立,故选C项;杜鲁门主义的内容是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针对苏联,排除A项;马歇尔计划在欧洲并没有“无限期地停留下来”,排除B项;“柏林墙”的修建是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活动,排除D项。 5.1945年,美苏两国以“北纬38°”线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这就是“三八线”的来历。这一分界线的产生 ( ) A.固化了朝鲜半岛的政治分裂局面 B.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 C.使美苏在半岛形成长期军事对峙 D.为东亚和平发展埋下了隐患 解析:选D。根据材料“1945年,美苏两国以‘北纬38°’线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可知,这一分界线的产生为朝鲜半岛的政治分裂埋下了隐患,故选D项,排除A项;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美苏在半岛形成长期军事对峙,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B、C两项。 6.1947年6月,美国颁布了新的《劳资关系法》,限制工人参加工会,禁止全国性同业工人集体谈判和共产党员担任工会领导职务;规定工会罢工前须先发通知并静候政府调查。罗斯福新政以来工人的权利被剥夺殆尽。这一法案 ( ) A.表明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 B.意在消除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C.导致美国工人运动持续低迷 D.受到了美国国际战略的影响 解析:选D。据材料“限制工人参加工会,禁止全国性同业工人集体谈判和共产党员担任工会领导职务”可知,美国政府意在打击共产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冷战开始,美国开始了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故选D项。 7.(2020·山东日照一模)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一方面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新兴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此举旨在 ( ) A.扩大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B.排挤老牌殖民国家的势力 C.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相抗衡 D.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美苏争霸时期,苏联的援助是出于冷战需要,同时扩大势力范围,故选C项;根据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一方面宣传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新兴国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可知,此举旨在推广苏联模式,与美国争夺霸权,排除A项;此举旨在排挤美国的势力,排除B项;此举客观上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而非主观目的,排除D项。 8. 右图是1953年美国某刊物刊登的一幅有关当时美国对苏联政策的漫画。此漫画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 ) A.美苏争霸的态势进一步加强 B.美国的冷战言论受到抨击 C.苏联对美国已放弃军事对抗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解析:选B。漫画表明自由世界(美国)以防御为名挑起对苏联的冷战, 而苏联对美国采取“和平攻势”,这从侧面表达了对美国冷战言论的不满,故选B项。 9.(2020·广东汕尾质监) 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柜子上写着“核战争”三个字,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该漫画说明当时 ( ) A.世界冷战格局正在形成 B.美苏寻求建立国际战略平衡 C.古巴导弹事件持续升级 D.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 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可知,美苏实力均衡,寻求建立战略平衡,故选B项;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排除A项;“加把锁”表明美苏有意限制核武器危机升级,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排除D项。 10.(2020·广东汕头一模)1954年,美国主导建立了一个共同安全体系,成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8国。美国主导建立该体系的目的是 ( ) A.组建反共同盟围堵中国 B.遏止苏联向欧洲的扩张 C.控制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各国 D.援助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解析:选A。根据材料“1954年,美国主导建立了一个共同安全体系,成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8国”可知,这是美国通过《东南亚条约》建立的共同安全体系,《东南亚条约》表示:联合起来,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亚洲的扩张,故选A项;根据材料“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可知,这一体系明显针对亚洲地区,排除B、C两项;根据材料“主导建立了一个共同安全体系”可知,这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排除D项。 11.(2020·福建福州质检)图一、图二是西方媒体有关“冷战”的漫画,分别描绘了“苏联眼中的美国”与“美国眼中的苏联”。这两幅漫画表明 ( ) A.战略猜忌加剧国际局势动荡 B.美苏争夺的焦点在西欧、中国 C.媒体舆论体现双方国家利益 D.妖魔化对手是冷战主体方式 解析:选A。“苏联眼中的美国”与“美国眼中的苏联”均把第三方国家视为敌人的同盟,显得疑心重重,故选A项;两幅漫画均未单独指出中国与西欧的特殊性,排除B项;这两幅漫画意在讽刺美苏双方的战略猜忌,没有涉及媒体的国家立场,排除C项;材料中的漫画表达了对两个大国妖魔化对手的讽刺,排除D项。 12.(2019·湖南永州一模)1960年苏联科学院成立非洲学研究所,又成立人民友谊大学,帮助亚非拉国家培养建设干部。1960年,日本外务省将加强对非交往作为当年外交的一大课题,并准备在未来两年内集中力量扩大对非贸易。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正式提出“新非洲”政策,开始大幅增加对非援助。这说明 ( ) A.非洲历史文化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B.非洲在美苏全球争夺中居首要地位 C.冷战大背景下的大国援非活动升级 D.非洲独立国家增加改变了世界格局 解析:选C。题干材料内容可分两层,一是苏联帮助亚非拉国家培养建设干部;二是日本与美国政府扩大对非贸易与增加对非援助。联系材料中时间可知此时为冷战期间,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与日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援非活动意在争夺非洲“中间地带”,故选C项。 13.1966年,好莱坞制作了一部喜剧片——《俄国人来啦!》,影片讲述了一艘苏联潜艇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一座小镇搁浅所引发的故事。该影片 ( ) A.真实地再现了古巴导弹危机场景 B.说明了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 C.反映好莱坞对苏联潜艇非常好奇 D.折射美国对苏联军事意图的担忧 解析:选D。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表现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采取的对峙形式是冷战,1962年苏联在古巴秘密建立导弹基地,引发美苏关系紧张,最终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此为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人制造的电影是用喜剧的形式暗喻苏联古巴导弹危机的军事意图,故选D。题目中美国人制作的是喜剧片,不能真实反映古巴导弹危机,A项错误;苏联最终从古巴撤出导弹说明美苏争霸处于美攻苏守的状态,B项错误;题目中的“潜艇”只是暗喻,C项错误。 14.二战后形成的“冷战”格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的兴起。这些新变化推动 ( ) A.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 B.国际政治新秩序建立 C.美苏关系走向妥协 D.美国战略重心转移 解析:选C。根据材料“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资本主义阵营分化、第三世界的兴起”可知,美、苏控制力下降,有助于彼此走向妥协,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5.殖民主义是西方列强使用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人劫掠阿兹特克帝国,劫掠印加帝国,劫掠他们所侵略的其他国家,这是最直接的攫取财富的手段……有些北欧洲人的确知道西班牙新财富的来源, 因此决定不再通过西班牙人之手,而由自己直接去夺取。英国、荷兰、法国的商人,虽经官方授权组成商业公司,掠夺起来和做买卖一样毫不犹豫……这些冒险家摇身变成海盗,直接掠夺货物,烧毁城镇。 材料二 在工业化时代,大部分国家致力于保护本国和殖民地市场,排除外国竞争,英国强大的海军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为英国产品打开了全球市场;降低了产品运往远方市场的航运成本(有一部分是通过扫荡海盗实现);在某些情况下,它还防止外来者在英国殖民地与英国货竞争。 ——摘编自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三 1949年1月杜鲁门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四点主要的行动原则,其中第四点谈道:“为了以我们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工业帮助改善和发展那些尚未发展起来的地区……提供我们所有的技术和知识给那些爱好和平的人们……促进对需要发展地区的资本的投入”……“该计划是我们对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援助的具体表现,是和我们保证这些国家在衣食住等条件方面得到适当改善,从而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的政策相辅相成的,致力的不仅是为这些人民带来民主的理想,而且要通过合作为他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实际利益。”这就是杜鲁门政府对第三世界进行开发援助的第四点计划。 ——摘编自刘国柱《第四点计划与杜鲁门 政府在第三世界的冷战战略》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它们所反映的殖民方式存在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针对第三世界国家推行的冷战战略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以来西方大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可知,西班牙等欧洲列强以暴力方式,进行直接掠夺;根据材料二可知,工业化时代,欧洲殖民者注重市场的保护,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经济思想、经济军事实力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从手段、目的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对美国和对亚非国家的影响等方面分析。(3)根据材料一、二可知,西方国家把亚非国家当作殖民地,材料三中西方国家把亚非国家当作对抗共产主义的伙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国家对亚非国家的态度也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适应西方大国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需要的。 答案:(1)差异:前者以暴力方式直接掠夺;后者以抢占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为主。 原因:前者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求,后者是资本主义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前者受重商主义影响,后者受自由主义影响;早期西方经济及军事优势不明显,工业时代欧洲经济及军事实力领先。 (2)特点:以经济为主要手段;强调反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色彩明显。 影响:有利于维持美国经济繁荣与发展,扩大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亚非国家得到美国援助,经济发展,但其经济发展模式和政治制度选择受到美国的深刻影响;更多国家卷入冷战。 (3)认识:不同时期大国在处理亚非拉国家关系上呈现不同特点;不同时期大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主要由大国发展的需求来决定,本质上是大国国家利益的体现。 16.(2020·博雅闻道联合质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终极性质是超级大国竞争。…… 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它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而不兵戎相见。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美苏关系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准则;这共同利益就是避免美苏战争,而共同准则是在冷战对抗、特别是在危机中将此置于最优先地位。它们先是作为心照不宣的默契,即法国大学者阿隆所说的“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提供了一则关于美苏冷战思考的案例,其中蕴含了诸多的观点,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的世界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解析:材料提供了一则关于美苏冷战思考的案例,其中蕴含了诸多的观点,只需要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并对其进行说明即可。如根据“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它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斗争而不兵戎相见。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可得出美苏冷战客观上保持了“世界和平”的观点,然后以其内容进行说明即可;又如根据“美苏关系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准则;这共同利益就是避免美苏战争,而共同准则是在冷战对抗、特别是在危机中将此置于最优先地位”可以得出观点“美苏冷战是基于两国共同的利益需要”,尔后联系所学知识也可以进行说明。 答案:观点一:美苏冷战客观上保持了“世界和平”。 说明:二战后美苏两国势力相对均衡,尤其是苏联也成为超级大国后,两国都拥有了毁灭对方的实力;美苏间的势力均衡,尤其是核实力的“恐怖平衡”性,客观上遏制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间的军事冲突和战争的爆发,从而使冷战期间世界局势呈现出长期的相对“和平”的局面,这说明美苏冷战客观上保持了“世界和平”。 观点二:美苏冷战是基于两国共同的利益需要。 说明:二战后,由于美苏两国处于相对均势状态,为了维护住各自的势力范围,并遏制对方对自己势力范围的渗透,采取了非军事性的冷战对抗;美苏这种非军事性对抗的共同利益要求,使冷战始终没有发展成为军事冲突,尤其是在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处理上,鲜明地体现了这种以冷战优先的非军事对抗性,因而冷战是美苏共同利益要求的结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