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第16课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学案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经济 【思维导图】 第16课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 专题主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大致分为三条主线,即三个阶段。 主线一是建国初期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计划,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主线二是探索期间和文革期间的曲折过程。十年探索期间,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十年文革期间,错误地确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劫难。 主线三是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改革开放,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 真题再现 1.(2018•全国I卷•T31)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解题思路】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与材料时间“1953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开采矿产,“开始”说法有误,故B项错误;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极大,漫画反映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8•全国Ⅱ卷•T31)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解题思路】1953年至1956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任务,且材料只是提及建设社会主义,无法体现以工业化为中心,故A项错误;由材料“1956年”可知三大改造完成后,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由材料“奶奶的尺”、“阿姨的尺”可知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从材料漫画中只是提及“奶奶”和“阿姨”的作用,无法体现城乡差别,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8•全国Ⅲ卷•T31)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命题立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 【解题思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出现材料中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无关,故B项错误;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工业整体的发展,没有涉及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4.(2017•全国Ⅰ卷•T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特点的把握。材料中作者是要肯定“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而非国家干预的发展模式;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使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说明此前中国已融入经济全球化;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中国传统经济模式是完全的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肯定了市场的作用,实际上是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答案:C 三、考纲解读 【考纲分析】 两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 三个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76年)、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四大重点:“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八字方针”;经济体制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新课标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于“一五”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主干知识上。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迁移应用,坚持能力考查,体现学科能力目标。试题呼应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目的。 【核心考点】 考点一 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新中国经济路线、经济政策的调整。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第一次:土地改革。 (1)原因:地主土地私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2)核心内容: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次:农业合作化。 (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3)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第三次:人民公社化。 (1)原因: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3)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2)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3)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考点二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第二次: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考点三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1.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单一公有制,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陷入低潮,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课堂演练】 1.中共八大上,政务院副总理陈云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济;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由此可见陈云主张 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D.社会主义经济以国营和集体为主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个主体”就是要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三个补充”就是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因此陈云主张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三个主体”,B项是1984 年提出的,故A、B两项排除;D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 答案:C 2.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农村改革。做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时间点“1980年”和主旨“总产量增加”等信息,联系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经营的自主权,虽然缩小耕种面积,但是粮食总产量却增加了,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应该选A;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第一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普及联产承包责任制,完成于1984年,排除C;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取消了实施32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应该排除D;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材料并未涉及。排除B。 答案:A 3.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 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 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 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实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7年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选项A、B、C,与题干时间不符;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1979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取得了重大突破。 答案:D 四、典例精析 【经典例题】 1.(2014·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没有联系,故A 项错误;抓住题干信息“‘一五’计划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这种体制对于增加积累和扩大投资,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三年严重困难造成的粮食短缺发生在1959—1961年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3·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新经济政策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的做法,承认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实际上正确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5·全国卷Ⅰ)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解析: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故选择A项。 答案:A 【变式提升】 1.1953年9月,王崇伦响应毛主席增产节约的号召,制订了1年完成3年工作量的先进生产……创造拐形工具代替手松螺丝零件,使每下一个零件就节省30分钟,一天多生产137个零件。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工人阶级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发明 C.“大跃进”的“浮夸风” D.生产技术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解析:1953年当时刚刚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因此材料并不能体现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故A项错误;王崇伦响应毛主席增产节约的号召,制订了1年完成3年工作量的生产计划,反映了当时工人阶级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发明,故B项正确;“大跃进”发生于1958年,与材料中的1953年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工人的生产技术发明并不是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的两件不大不小的事件,使中国开启了新的纪元,这就是广东农民的逃港潮和安徽农民的包产到户。这两件事表明 A.时代需要对外开放 B.改革开放的序幕被揭开 C.对内改革势在必行 D.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析:“逃港潮和安徽农民的包产到户”均只涉及内部的体制问题,故A项错误;这两件事不是改革的事件,故B项错误;这两件事说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马上进行,故C项正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国家路线问题,与材料具体事情不相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3.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对表中城市化率数据变化解读有误的是 年份 1950—1957 1958—1960 1966—1976 1978—1984 城市化率(%) 11.8—15.39 16.25—19.57 17.98—17.13 17.92—23.01 A.1950—1957年城市化率有所提高是因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1958—1960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大跃进”运动 C.1966—1976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1978—1984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解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工业城市大量出现,城市化有所提高,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大跃进”运动加大了工业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使工业城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文化大革命”初,为缓解城市人口的压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使城市化率略有降低,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始于1984年,与“1978—1984年”这段时间的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五、课堂检测 1.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泰维斯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过渡提供了重要参考。下列史实能为此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公私合营的高潮 B.中共中央针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 C.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 D.“一五”计划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解析: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适度发展资本主义,建国初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正是适度发展资本主义的表现,故A项正确;1960年“八字”方针提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不符,故B项错误;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体制逐步展开是在改革开放后,故C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经济结构发展战略,而非经济性质的变革,故D项错误。 答案:A 2.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度销声匿迹。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 D.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解析:集市贸易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形式,它只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不是主要方面,故A项错误;新中国初期没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B项错误;集市贸易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能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不属于“左”的范畴,故C项错误;集市贸易的取消是国家对经济进行计划管制的结果,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 A.消除城乡区域差别 B.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D.开启农产品商品化 解析:粮油由定期供应到居民自由购买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C项正确;A项消除过于绝对;D项开启表述错误,古代就有农产品商品化;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C 4.下表为我国部分年度的GDP增长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年度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GDP增长率 11.6% 11.2% 4.1% 3.84% 9.3% A.GDP下降是国家政策失误造成的 B.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国际环境 C.市场经济最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1987~1991年GDP增长率总体上较高,但也有个别年份增速下降,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并非一帆风顺,故答案为D项。这一时期的GDP下降主要是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当时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排除C项。 答案:D 5.对下列表格信息,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1979年 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肯定是不准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4年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1992年南方谈话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A.对市场经济理论早在“文革”期间就已有定论 B.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对市场经济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 D.在九十年代初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材料反映了1979年到1992年,我国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认识不断深化,体现了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革”期间,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在八十年代初我国已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B项错误;在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答案:C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流行语,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下面是《流行词语:看中国(1978—2008)》选出的改革开放背景下,1979年的一组流行词语。 流行语 词语介绍 1.哥德巴赫猜想 一篇介绍陈景润事迹报告文学 2.科学的春天 一次大会诗意的别称,也是大会上一篇热情洋溢的讲话稿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篇文章的题目,一场思想革命的前奏曲 4.拨乱反正 成语,“拨乱世,反诸正”。意指整顿混乱,使之回复正常 5.平反 纠正历史错误或政治结论的行为 6.恢复高考 特指结束“文革”十年动乱,恢复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7.伤痕文学 一种文学思潮。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也称“伤痕小说” 8.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时期的纪念碑,改革开放的转折点 9.小岗村 地名,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村庄 10.《望乡》 一部日本老影片 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史的知识,围绕“改革与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确定要论述的主题,如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论述过程中要将事件发生的背景、变化的表现和影响论述全面,以此论证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答案:(示例)论题: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阐述: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错失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复出,国家正处于百业待兴,百废待举的社会转折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拨乱反正,中共中央纠正了“左”倾错误方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平反重大冤假错案;在经济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尝试;思想文化:真理标准的讨论推动了思想解放,尊重科学和教育,尊重知识和人才;文化生活逐步走向开放。对外关系:设立经济特区,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日、中美建交,开始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综上所述,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就是抓住历史机遇,推动社会发展和转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