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41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41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学案

专题41+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主干梳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爆发的背景 ‎1.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它们对外侵略扩张,并逐步走上了结盟道路。‎ ‎2.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开展了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但由于没有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些斗争没能阻止世界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3.慕尼黑阴谋:面对法西斯的扩张,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企图避免战争,并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 二、概况 ‎1.爆发 ‎(1)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苏联建立“东方战线”,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3)德国闪击北欧、西欧,英法联军完成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占领法国,法国成立维希政权。‎ ‎(4)不列颠之战:希特勒下令执行“海狮计划”,武力入侵英国,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阶段 ‎(1)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2)面对法西斯的侵略,世界人民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反法西斯力量大大加强。‎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使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2)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战争的胜利进程。‎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攻克柏林:1945年5月,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 ‎(2)日本投降: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 三、意义及反思 ‎1.意义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的战争。战争的胜利为战后基本清除德国、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势力,扫除两国浓厚的封建主义残余,使之走上和平、民主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血腥的战争体验也使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后,随着冷战的开始,世界形成了两极格局,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诱导、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战争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战后原子能技术、现代空间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起了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2.反思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它历时6年,波及61个国家和地区的20亿人口,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昭示人们:各国必须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的威胁和挑战,才能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1.背景 ‎(1)雅尔塔体制奠定了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基础。‎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3)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2.序幕: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3.特征 ‎(1)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 ‎(2)具有地缘政治与战略的特点,以及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4.表现 ‎(1)政治上: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苏联组织成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来应对。‎ ‎(2)经济上: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组织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3)军事上:美国倡议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组织成立华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二、美苏争霸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的美苏关系 ‎(1)特征:既有紧张对峙,也有缓和,但战略优势在美国。‎ ‎(2)表现: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访美。‎ ‎2.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关系 ‎(1)特征:由对峙走向缓和。‎ ‎(2)表现:尼克松政府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推行多极均势外交。苏联开始推行“缓和”外交。‎ ‎3.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 ‎(1)特征:战略优势转向美国,美苏关系再次“缓和”。‎ ‎(2)表现:美苏签署了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协议。‎ 三、人类对和平的追求 ‎1.联合国 ‎(1)建立: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2)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 ‎(3)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成国际合作等。‎ ‎(4)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不得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5)作用 ‎①“维和行动”:有助于控制局部性冲突的升级,并达成众多裁军协议。‎ ‎②“保护人权”:《世界人权宣言》《儿童权利宣言》,人道主义援助等。‎ ‎③推动非殖民化。‎ ‎2.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1949年、1950年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共同要求裁减军备、禁止核武器、保卫世界和平等。‎ ‎3.《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和平解决争端,反对核战争。‎ ‎4.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的亚非新兴国家的反战运动。‎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 ‎(3)20世纪80年代世界和平运动的高涨。‎ ‎【重难点睛】‎ 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 同 点 根源 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起的 影响 ‎(1)欧洲国家衰落,国际地位下降 ‎(2)美国实力壮大 ‎(3)促进了国际关系的调整,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4)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发展 不 同 爆发 形式 战前双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萨拉热窝事件爆发后,战争很快全面爆发 先经历局部战争,后来在西方大国的绥靖纵容下演变为世界全面战争 点 责任 战争责任由交战双方共同承担 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挑起,责任由其承担 处理 对战 败国 战胜国把战争责任推到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的惩罚,未追究战争中的个人责任 处理战败国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实行非军事化,在战败国建立民主体制,追究个人责任和审判战犯 性质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联合国建立的重大意义 ‎(1)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2)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 ‎(3)是战时反法西斯联盟之间经过反复磋商、相互妥协的产物,这一做法对战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冷战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具有地缘政治与战略的特点以及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2)影响 ‎①美苏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都不敢轻易动武,在战后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美苏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③冷战也导致了美苏战后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破坏民主与法制的行为。‎ ‎④冷战在人们的心理文化方面也留下了阴影,冷战思维至今余毒未消。‎ ‎⑤冷战所造成的一些地区冲突至今没有解决,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区冲突频发。‎ ‎⑥冷战期间,双方研制了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至今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基础训练】‎ ‎1.(2016·河南信阳一模·32)(14分)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1942年5月22日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 ‎ 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女儿名)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 ‎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 ‎——摘编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编《抗战家书》 ‎ 材料二 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 ‎ 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优秀的战士可以分为两种:不莽撞的与莽撞固执的。我是后者。人必须选择自己的一种方式,然后坚持下去。武器在更新,但使用武器的人并没有改变。你要客观地读历史,多读些人物传记,你必须知道历史上的人们是怎样做出反应的。要赢得战斗.你绝对不能怀疑你有能力做个好士兵。我所取得的成就在于,我一直相信我对军事的判断是正确的。 ‎ ‎——摘编自【美】安德鲁·卡洛尔《美军战争家书》 ‎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2分) ‎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了让儿子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巴顿提出了哪些建议?(6分)并结合以上材料,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家书的认识。(2分)‎ ‎【答案】(1)内容:部队的生产与生活;对妻子和女儿的思念及夫妻问的相互鼓励。(4分) ‎ 地位: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2分) ‎ ‎(2)建议:坚持自己的选择;客观地从历史中学习;要有充分的自信。(6分) ‎ 认识:抗战家书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抗战(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社会状况,市井民情,为后人研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新的史料和新的视角。(注意结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个大背景分析,言之有理即可。)(2分)‎ ‎(2)第一小问建议,根据材料二“‎ 优秀的战士可以分为两种:不莽撞的与莽撞固执的。我是后者。人必须选择自己的一种方式,然后坚持下去”可知他建议儿子坚持自己的选择;根据“你要客观地读历史,多读些人物传记,你必须知道历史上的人们是怎样做出反应的”他建议他儿子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根据“你绝对不能怀疑你有能力做个好士兵。我所取得的成就在于,我一直相信我对军事的判断是正确的”可知他建议儿子要充分地自信;第二小问认识,抗战家书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以“当事人”的角度带我们近距离的看待历史,从家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等,从另一个侧面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为后人研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新的史料和新的视角。‎ ‎2.(2016·云南昆明高三摸底·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材料一 英国和法国同样热衷于批准凡尔赛条约中关于“战争罪行”和“战争罪犯”的条款。德国和协约国政府经过长期的争吵之后达成了妥协,根据这一妥协,德国政府同意把1 2名被告带到设在莱比锡的德国最高法院,协约国则作为起诉人。经过审讯,6名被告被定有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如果在群情激昂的日子里,协约国政府同意做出相应的安排,而且如果他们也愿意把被德国指控犯有同样违法行为的他们自己的任何国民交付审讯,那么整个诉讼程序或许会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创新,并且会成为人类要求使国际法成为一种现实有效的法律保证。 ‎ ‎——摘编自E.R.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 材料二 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政府显得软弱无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解决失业问题,希特勒提出了一整套大胆的公共工作计划,从而骗取了民众的支持。在1932年举行的大选中,纳粹投票支持率飙升到了37%以上,此后,纳粹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德国国会中的最大集团。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当选为德国总理。就这样,德国民主走向了毁灭的道路。 ‎ ‎——摘编自尼尔·弗格森《世界战争一一二十世纪的冲突和西方的衰落》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E.R.卡尔关于审判战犯的观点并简析其合理性。(7分) ‎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民主走向了毁灭道路”的原因。(8分)‎ ‎【答案】(1)观点:交战双方都应对战争负责和接受审判。(3分) ‎ 合理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瓜分世界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因而双方都应对战争负责。(4分) ‎ ‎(2)原因:《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掠夺性惩罚,激发了德国人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魏玛共和国政府软弱无能:经济危机加剧了政治危机;希特勒和纳粹党骗取民众广泛的支持,建立独裁政府。(8分)‎ ‎(2)本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德国和协约国政府经过长期的争吵之后达成了妥协,根据这一妥协,德国政府同意把1 2名被告带到设在莱比锡的德国最高法院,协约国则作为起诉人。经过审讯,6名被告被定有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掠夺性惩罚,激发了德国人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据材料二“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政府显得软弱无能”可知魏玛共和国政府软弱无能,经济危机加剧了政治危机,据材料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为解决失业问题,希特勒提出了一整套大胆的公共工作计划,从而骗取了民众的支持”、“纳粹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德国国会中的最大集团”和“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正式当选为德国总理。就这样,德国民主走向了毁灭的道路”可知希特勒和纳粹党骗取民众广泛的支持,建立独裁政府。‎ ‎3.(2016·广东广州荔湾、海珠二模·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历史的悲剧在于,那些本来有可能制止后代进行毁灭性的竞赛,并进而阻止他们进入战争的国际互动力量还没有强大到阻挡1914年8月灾难的发生。当枪声在那个8月响起时,许多国家的人们开始了类似的经历;短缺、征兵、死亡和疾病。这个大屠杀又转而刺激了激烈的新意识形态的产生,它甚至更强烈地强调世界范围内阶级、种族或民族国家的统一。 ‎ ‎——《1780—1914 现代世界的诞生》 ‎ 材料二 “美苏争霸陷入僵持状态,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邓小平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个历史过程。1977年他说,‘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1985年进一步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可能的’。1987年进一步指出,‘‎ 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 ‎——刘华秋《国际风云录》 ‎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目的。分析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10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2分)谈谈国际局势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3分)‎ ‎【答案】(1)目的:帝国主义列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2分) ‎ 影响:政治上给欧洲带来严重的政治危机;经济上使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思想上由于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和巨大的伤亡、破坏,使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和平主义思潮影响极大;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由于凡尔赛体系的分赃不均和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导致欧洲一些国家极端民族主义复兴。(8分,四方面中每点2分,只答具体史实给1分) ‎ ‎(2)认识:总体上趋于缓和,可以争取长期的和平。(2分) ‎ 关系:国际局势是一国制定国家政策的重要依据,正确把握国际局势才能够制定正确成功的内外政策 。(3分,言之有理即可)‎ ‎【测试练习】‎ ‎1.(2017·新乡、许昌、平顶山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希特勒进攻苏联之日当晚,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向全世界宣称:“我们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与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第二天,美国代理国务卿威尔斯发表声明,支持苏联。罗斯福在审阅这个声明时,用铅笔加上了一句结束语:“在今天,对美洲各地的主要危险是希特勒的军队。”……这时美国得到种种情报表明,日本准备进攻苏联的滨海各州。对此国务院远东司提出一个备忘录,认为苏联抵抗德国的时间越长、越成功,显然就越有利于美国。因此它建议美国应公开表示要援助和同情苏联,以挫败日本的侵苏步骤。‎ 材料二 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德怀特·‎ 杜蒙德估计,美国全部租借援助截止1945年底达到490.961 25亿美元,其中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巴西3.19亿美元、荷兰1.78亿美元、比利时0.82亿美元、希腊0.76亿美元、挪威0.37亿美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对苏联实行援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外援助的特点和影响。‎ ‎【答案】(1)原因:苏德战争爆发;苏、英同为抗德的主要国家;增强苏联对抗德国的能力有利于美国;美国受到了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2)特点:广泛性;具有侧重性。‎ 影响: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物质力量;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基础;影响了战后世界格局。‎ ‎【解析】(1)根据材料一“希特勒进攻苏联之日当晚”可知苏德战争爆发,苏、英有了共同的敌人,根据材料一“美国得到种种情报表明,日本准备进攻苏联的滨海各州”“认为苏联抵抗德国的时间越长、越成功,显然就越有利于美国”可直接概括。(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可知受援助的国家很多,得出其广泛性,由“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希腊0.76亿美元、挪威0.37亿美元”可得出有侧重性;第二小问影响,联系对世界反法西斯势力的增强和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叙述即可。‎ ‎2.(2017·太原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许多方面看来,英美的密切和有效的合作是这次战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最为显著的成就。这在1936 年美国国会制订一项使这个国家不参加任何未来的欧洲战争的《中立法》时,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但到了1941年,这成了一个日益真实的情况,而到了1942 年,则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了。英美两国间文化和制度的基本相同为英美战时的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有力地推动这两国结合在一起,而且通过建立起真正共同的利害关系,还提供了一个文化方面的近似能够产生效果的背景。……1917 年以及1941 年,英国和它的盟国可能无法阻止一个胜利的德国主宰欧洲(也许从主宰欧洲走向主宰全世界)的这一前景,导致美国加入英国一边共同作战。冠冕堂皇的原则无疑起了一些作用,使美国人两次都相信介入欧洲战争是必要的,但是担心出现一个新兴的、残忍的统治世界的德国主子,肯定是一个更为有力的动机,特别是在1941年。紧接着珍珠港事件后的几星期内,孤立主义的发言人都渴望忘却和原谅过去的事情,从1940年初夏以来,当英国一连几个月显得真有被打败的可能时,美国政府已经逐渐同英国结成一种日益亲密的伙伴关系了。在军事方面,1941年1月29 日至3 月27 日,在华盛顿召开了正式的参谋会议。从这次会议上,出现了一个一般简称ABC-1 的联合战略计划,“如果美国被迫作战”,这个计划就将付诸实施。‎ ‎——威廉·哈代·麦克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根据材料,概括英美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走向联合的影响。‎ ‎【答案】(1)原因:文化和制度基本相同;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肆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推动;美国孤立主义思想的消退;英美有共同的利益。‎ ‎(2)影响: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有利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二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形成。‎ ‎3.(2016山西晋中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保证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 ‎——摘编自王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材料二 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从窘境看,想独立地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7月2日,御前会议基本上按陆、海军上报的原案通过了《帝国国策纲要》。《纲要》确定:“不论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为方针”,“帝国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目标前进,并为确立自存自卫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为此,日本决心“不辞对英美一战”。‎ ‎——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日本决心向英美开战的因素。(7分)‎ ‎【答案】(1)说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保证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四国条约》和《九国公约》做出了有利于日本的保证。 ‎ ‎(2)因素:夺取东南亚丰富的战略资源;摆脱美英的贸易禁运;建立亚太地区的霸权;美英无暇东顾,使日本在太平洋的军力暂时占优势;切断国际援华通道,早日打败中国。(答出三点即可) ‎ ‎【解析】第(1)问,注意从材料一中逐句概括归纳。‎ 第(2)问,注意从《帝国国策纲要》的内容角度去归纳总结。‎ ‎4.(2016黑龙江大庆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同盟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摘自《开罗宣言》‎ 材料二 自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以来,其抛出的一系列公然否认历史、颠倒黑白的言论,招致国际社会的警惕和批评。在发表“侵略定义未定论”而遭到国际社会谴责后,安倍非但没有收敛,反而继续在历史问题上大放厥词……近来日本国内在历史问题上接连出现消极动向,一些人公开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其实质是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这不得不引起亚洲受害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发展走向的严重担忧和警惕。‎ ‎(1)依据材料一,简述《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意义。(8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年来日本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原因。(7分)‎ ‎【答案】(1)内容:制止并惩罚日本法西斯侵略;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迫使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答出两点即可)‎ 意义: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和窃取的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 ‎(2)原因:美国在战后出于“冷战”的需要,对日投降的处理不彻底并采取了积极扶持日本的做法;日本在战后经济的崛起导致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日本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残余。(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