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时作业 16 抗日战争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 1937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之久,它的时 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中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 的是( B )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解析:卢沟桥事变虽然发生在 1937 年,但是其没有持续 13 个星 期之久,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的关键词为“1937 年”和“13 个星期 之久”,结合所学知识,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故此战应该是淞沪会战,故 B 项正确;太原会战为 1937 年 10 月到 11 月,持续时间没有 13 个星期之久,故 C 项错误;台儿庄战役为 1938 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2.《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中评价抗战中一次大会战时认为: “在战争中给予来犯之日军以迎头痛击,大量杀伤日军,迫使其一再 增兵,同时亦为中国沿海工业内迁及政府机构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 间,并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在战略上使日本对华战争陷 入持久作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这场会战指的是 ( A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中“迎头痛击”和“沿海工 业内迁”及“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美梦”可知指的是淞沪会 战,故 A 项正确;太原会战主要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徐州会战及 武汉会战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 B、C、D。 3.毛泽东认为“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 开始”。而在 1937 年 11 月上海、太原失陷时,毛泽东认为当时“全 面抗战还没有来到”。这是因为( D ) A.国民政府不能组织大规模的抵抗 B.毛泽东对抗战形势的认识不断发展 C.中国的抗日战争还处在防御阶段 D.当时的抗战还没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 解析: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组织了四大会战,故 A 项错误;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开展全国性的抗战,上海太原失 陷,当时敌人攻势太猛,我方防御不够,所以“全面抗战还没有来 到”,这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正确判断,不存在认识发展的过程, 故 B 项错误;防御阶段与全面抗战是否到来无关,全民防御也属于 全面抗战,故 C 项错误;1937 年 11 月上海、太原失陷,是因为当时 没有充分动员人民群众,所以说“全面抗战还没有来到”,故 D 项 正确。 4.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 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中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A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解析:依据题干,抓住“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华东地区、坚决予 以反击”,符合 1937 年 8 月 13 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 的“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打破了日军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 A 项正确。B 项战场在山西(华北),C 项战场在江苏北部,D 项战场在 华中武汉。 5.下图中的纪念馆是为了纪念 ( A ) A.南京大屠杀 B.百团大战 C.九一八事变 D.徐州会战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考查学生阅读历史图片并从中获取 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遇难者 300 000”来判断,应该是南京 大屠杀。 6.著名陕北民歌《拥军花鼓》中唱道:“猪啊,羊啊,送到哪 里去,送给那英明的八呀路军。”该民歌创作于( C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中“陕北”“八路军”可知 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时期军队称为“国民革命军”,土地 革命时期中共创建的军队称为“红军”,解放战争时期称为“解放 军”,故 C 项正确。 7.“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 1940 年 8 月,“横刀 立马”的“彭大将军”又指挥了( C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40 年 8 月彭德怀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 战,极大地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8.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 亡情况的统计数据,表格中数据说明( C ) A.国民党成为抗日的主力 B.历史事实无法被认知 C.中国重视舆论宣传作用 D.报纸不具有史料价值 解析:表格反映的战役有共产党领导的,也有国民党组织的,不 能说明国民党成为抗日的主力,排除 A;“历史事实无法被认知”说 法错误,排除 B;这是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 况的统计数据,中方统计有利于激发人民的抗日热情,C 正确;报纸 不具有史料价值说法错误,排除 D。 9.“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 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是( D )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解析:本题考查全民族抗战。从“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 了降”可知,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实行了全民族抗 战。 10.1939~1941 年,国民政府军队为保卫长沙奋勇抗日。下面 是电视剧《长沙保卫战》主题歌词节选,该内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呼 唤( B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全民团结坚持抗战 C.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全民强身不作病夫 解析:题干时间信息 1939~1941,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建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 1937 年,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歌词所反 映的时代主题为国共应继续合作、共同抗日,故 B 项正确;歌词信 息为国内人民的抗战,没有提及世界,故 C 项错误;歌词反映了人 民反抗日本的外来侵略的时代主题,没有提及有关全民健身的信息, 故 D 项错误。 11.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表明( B ) A.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B.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C.日本通过战争不断壮大自己 D.日本企图从中国大陆战场撤离 解析:据材料漫画可知,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身陷中 国战场,无法抽调大批军力前往太平洋地区,这说明中国抗战牵制了 日军主要兵力,故 B 项正确;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是在 1938 年,故 A 项错误;材料漫画也无法体现日本通过战争不断壮大自己, 故 C 项错误;1941 年日本身陷中国大陆战场,没有撤离,故 D 项错 误。 12.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 为补偿的。”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国取得“历史 的进步”是( A ) A.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壮大,国际地位提高 B.中国国民党“围剿”共产党的计划破产 C.中华民族觉醒,奋起直追世界强国 D.中国赢得民族独立,社会性质改变 解析: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 胜利后,对于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故 A 项正 确;恩格斯的出发点应该是世界上,国共之间的冲突是国内的,故 B 项错误;中华民族觉醒,奋起直追世界强国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故 C 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基本结束,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 共 52 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 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 到最后的胜利。 ——1937 年中共洛川会议 材料二:1941 年,中华民国政府向美国赠送两只大熊猫,对其 救济中国难民表示感谢,此举开创了近现代“熊猫外交”的政治性赠 送模式。 材料三: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 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 烈庆祝。 ——1945 年 9 月 5 日《解放日报》社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制 定了什么抗战路线?(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民国政府推行“熊猫外交”的国内背景和 目的。(8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的历史意义。(12 分) 答案:(1)标志: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 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 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2)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或“抗日战争进入艰难时期” 亦可) 目的:感谢美国;争取美国乃至全世界对中国更多的同情和援助。 (3)历史意义: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 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 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 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 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4.近来就中日钓鱼岛事件,中国政府作出了明确表态,并保留 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力。《联合早报网》呼吁,希望两岸通过国共两 党交流平台,展开良性互动,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党合 则两利,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 1937 年和 1938 年内,抗战是 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刘庭华《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 战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 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 态势。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比较努力”,结合所 学知识说明其突出表现。(6 分) (2)结合材料二回答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举出敌后战 场对日主动作战的突出事例。(8 分) (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 因。(12 分) 答案:(1)组织多次会战,抵抗日军侵略(答出具体会战也可)。 (2)歼灭大量日伪军,后期成为抗战主战场。百团大战(其他只要 举例正确皆可以)。 (3)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以国共合 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正 确的军事策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是战争取得胜 利的重要外部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抗战事迹和影响。第 (1)问要求回答在抗战初期,国民党的积极抗战行为。第(2)问的第一 小问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在材料中体现比较明确;第二小问 应注意“敌后战场”和“对日主动作战”的限定词。第(3)问从材料 中可归纳两大战场的团结作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中国共产 党的作用等方面,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