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3)

第3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 法令出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创立:嬴政开始采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特点 ‎(1)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2)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具有独断性,随意性。‎ ‎3.影响:影响国家重要的政治决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 君权和相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调整原因 ‎(1)防范宰相擅权。‎ ‎(2)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 ‎(3)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2.调整措施 ‎(1)西汉: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打击相权。组成“中朝”参与决策,削减“外朝”势力。‎ ‎(2)唐代 ‎①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唐初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②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的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 ‎(3)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散宰相权力。‎ ‎3.结果:君权逐步加强,相权被分散和削弱。‎ ‎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演变 秦代 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的行政机关内,分别设御史大夫和监御史负责监察 汉代 ‎①地方: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②中央: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发展 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唐代设御史台、宋代设提点刑狱司、元代设御史台等 ‎2.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 ‎(2)局限: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世官制: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 ‎2.察举制 ‎(1)实施:汉武帝曾下诏策试贤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官。‎ ‎(2)评价:从考选方式和程序上,都体现出封闭性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 ‎3.科举制 ‎(1)实施:隋朝创立,唐代完善,明清时期演变为八股取士。‎ ‎(2)实质: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 ‎(3)评价: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明清八股取士,压抑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阻碍着人们思想和文化的进步。‎ ‎ 行省的设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历代行政区划 ‎(1)秦汉:秦郡县两级,汉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 ‎(2)唐代:实行道、州、县三级。‎ ‎(3)宋代:实行路、州、县三级。‎ ‎2.元代行省的设置 ‎(1)创立:元代创立的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 ‎(2)内容 ‎①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另有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 ‎②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需呈报枢密院。‎ ‎③中央以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制度为明清所沿用,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 ‎【图解历史】‎ 三省六部制运作模式 ‎【细微点拨】‎ 唐代中书省与元代中书省不同 唐代的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代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掌管六部。‎ ‎【轻巧识记】‎ 用三个“二”记忆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 ‎【图解历史】‎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误区警示】‎ 行省制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但不能就此认为行省就是地方机构。行省起初是临时性的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即代表中央行使权力,后来才逐渐演化成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区内的军政要务。‎ ‎【图解历史】‎ 郡县制与行省制的不同 ‎[答题术语]‎ ‎1.秦朝开创皇帝制度,汉承秦制,确立内外朝制度,皇权加强。‎ ‎2.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3.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与发展,为以后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 ‎4.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选官方式趋向严密科学,选官标准趋向公开公平,选官制度日趋完善。‎ ‎1.外戚干政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封建社会中的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皇帝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中国尤以汉朝为烈。汉武帝晚年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命其母钩弋夫人自尽,就是为防外戚干政。汉哀帝、汉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朝政,酿成王莽代汉的结局。‎ 中国历代朝政不乏外戚参与朝政的情况,但外戚干政之弊常因皇权、宦官、士阀之间争权导致政权不稳,危害社稷安定而为后世批判。有些外戚干政亦会伴随后宫干政情况。明朝虽严令限制外戚干政,但仍难以有效遏止宦官擅政。清朝前期则是严格限制外戚与宦官擅政。‎ ‎2.八股取士: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明清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 ‎3.古代回避制度:古代的任职回避制度,从东汉时代建立,南北朝时普遍推行,唐宋时期日趋严密,一直沿用到清末。在一千八百余年的吏制建设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是我国古代一项很有特色的官吏制度。官员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不大一样,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地区回避,即官员的籍贯与就任地区不得相同或接邻;(二)亲属回避,即有直接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的人员,应避免在同一衙门,或有上下级关系的衙门,或互为监察的单位担任职务。‎ 提升点一 单列视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一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 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 ‎[论从史出] 据史料一信息可知,两汉时中书令、尚书令只是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地位较低,魏晋以来,其地位有所上升,至唐代为三省官长,成为宰相,是中枢权力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中书令和尚书令的地位逐渐提高。‎ 史料二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探究:(1)史料二中的“违制”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什么?‎ ‎[教你读史] 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是“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其言外之意是皇帝的诏令必须经过政事堂的议决副署才算是合法的。‎ ‎[提示]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史料三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钱穆《国史新论》‎ 探究:(2)据史料二、三说明唐朝中央权力机构的基本运行程序,应如何评价?‎ ‎[教你读史] 史料三中以第一个句号为界,前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汉至唐宰相制度的变化,后面反映的是唐代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提示] 程序: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评价:积极性: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消极性: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上争执不下,影响行政效率。‎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评价 ‎(1)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 ‎(3)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恶性发展及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视角1 从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方式角度命题 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同时也体现了“皇权下的民主”。解题时需理清三省的职责及运作程序。‎ ‎[对点1] (2017·江西八校高三联考)唐朝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材料表明(  )‎ A.皇帝权力受到削弱      B.政事堂地位日益突出 C.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 D.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批 解析:选B。三省六部制是隋唐加强皇权的重要举措,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政事堂盖印……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体现出唐朝政事堂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书省职能,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门下省的职能,故D项错误。‎ 视角2 从逆向思维角度命题 三省六部制设立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但是按照三省的运转程序,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制约。命题人往往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命题。解题时务必摆脱惯性思维,根据材料现象来分析。‎ ‎[对点2] (2017·吉林高中毕业班调研)学者钱穆在其书中写到:“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材料主要说明(  )‎ A.皇帝受到中书门下两省的制约,已经不具备专制的特征 B.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民主的意识深入到各层级政府 C.中国的皇权专制直到清朝才真正实现 D.唐朝的皇帝专制,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 解析:选D。从“唐中宗,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自己觉得难为情”“此即表示此项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可知唐朝皇帝行使权力相对开明,故D项正确。‎ 提升点二 单列视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评价 史料一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探究:(1)史料一反映了哪种选官制度?有何弊端?‎ ‎[教你读史] 注意史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孝廉”“贵戚书信相命”,由此可判断出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及其弊端。‎ ‎[提示] 制度:察举制。弊端:权贵干涉和控制人才选拔。‎ 史料二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 ‎[论从史出]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指中正官品评等级选拔人才。“安得不有陆沉”指出了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门第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弊端。‎ 史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探究:(2)据史料三中科举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教你读史] 史料三反映了科举制的创新之处。解读史料需要抓住关键信息,注意省略号对史料分层的作用,从中提取“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从而可概括出借鉴价值。‎ ‎[提示] 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客观看待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1.就地位而言,古代选官制度是保证和巩固统治者统治的重要举措。‎ ‎2.就作用而言,各种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起到了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在执行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3.就选官标准和方式而言,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到以才学为主的变迁,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形势趋向公开、公平、客观。‎ ‎4.就选拔程序而言,汉代主要是由地方选拔人才为官,隋唐以后主要由中央采用考试方式选官,从汉至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充分反映出封建政府将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实质。‎ 视角1 从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角度命题 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趋向公平、公正。解题时需注意区分不同阶段的特征。‎ ‎[对点1] (2017·长沙高三模拟)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门占18%。这说明(  )‎ A.隋唐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特点 B.隋唐选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C.隋唐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D.隋唐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 解析:选A。从材料中“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 说明士族贵族依然占据选官主体,故A 项正确;隋唐废除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实行以才学为标准的科举制,B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隋唐科举出身者士族、小姓、寒门比例差距较大,说明在实际生活中科举制没有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平等,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错误。‎ 视角2 从社会主流思想角度命题 科举考试在选拔官员时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这对我们当今社会的人才选拔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解题时可联系当前高考制度改革和公务员考试等热点问题分析。‎ ‎[对点2] (2017·合肥高三质检)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  )‎ 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 B.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 C.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 D.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 解析:选C。分封制走向解体对应的是第一级演进的前半部分,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对应的是第一级演进的后半部分,故B项错误;以门第为标准的九品中正制被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科举制取代,对应的是第三级演进,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世卿世禄制的废除而逐渐形成,到了秦朝正式确立,故D项错误。‎ 提升点三 单列视点——古代中国地方制度的演变 史料一 ‎[论从史出] 图①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者有很大的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图②秦实行郡县制,郡县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图③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图④元实行行省制,行省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四幅地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历经多次变革,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史料二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①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 通判……建隆四年(公元963年),②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元)脱脱等《宋史》‎ 探究:(1)史料二中反映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 ‎[教你读史] 史料二中①表明知府的权力较大;②表明知府权力受通判制约,两段史料两层含义,因此归纳段(层)意在解读史料中作用重大。‎ ‎[提示] 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分权而强化中央集权。‎ 史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③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探究:(2)据史料三可知元代行省与中央政府关系如何?有何意义?‎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信息:③“流动的中央政府”‎ 说明当初设置行省并不是为了地方行政方便,而是便于中央控制地方。‎ ‎[提示] 关系: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意义:便于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演变过程上,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2.影响 ‎(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派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作用。‎ 视角1 从地方制度的演变及地方管理的治乱兴衰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促进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延续的重大意义。‎ ‎[对点1] 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的重要方法。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  )‎ A.秦汉时期         B.西汉初期 C.北朝初期 D.蒙元帝国 解析:选B。秦朝时废分封实行郡县制,不符合关键词“胶东国”,故A项错误;西汉初期实行郡县、封国并行,并且北方存在匈奴的威胁,故B项正确;北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当时是国家分裂时期,与“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不符,故C项错误;蒙元帝国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实行行省制,与关键词“匈奴”“胶东国”不符,故D项错误。‎ 视角2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比较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是如何重视地方秩序稳定的,从而认识社会稳定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对点2] (2017·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元朝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 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元朝这一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地方割据 B.创新管理体制 C.加强经济管控 D.体现因地制宜 解析:选A。根据“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知行省制能够防止地方割据,故A项正确;这种管理体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这一设置与经济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这一设置“犬牙交错”,违背因地制宜,故D项错误。‎ 提升点四 综合视点——综合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走向成熟 通过中央官制的变革考查君主专制的加强 君主专制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核心。复习备考时,一方面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国家决策大权集于一身,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另一方面,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即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1.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 ‎2.比较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不同点 推行时代 推行于西周,春秋时期走向瓦解 春秋战国时期至元建立前 确立于元朝 地方和中央的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诸侯的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 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点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针对训练] (2017·石家庄高三质检)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汉唐宰相“坐”到宋朝大臣“站”,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从汉唐宰相多出自“世家大族”到宋朝大臣多出自“科举”,体现了官僚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宋朝时选官依然存在“恩荫”现象,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唐、宋时期选官制度均是科举制度,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故D项错误。‎ ‎[随堂演练]‎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全面推广 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 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 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 解析:选C。提取关键信息“中枢权力机构变迁”和“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分封制和郡县制不属于中枢机构,故A错误;中书门下到内阁并未体现“放大、外迁”,故B错误;中外朝到三省六部正体现了题干的信息,故C正确;南书房到军机处未体现外迁,故D错误。‎ ‎2.《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 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C.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选C。材料中该朝设政事堂处理政务,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别管理军事、财政,推断符合宋代二府三司制。直到明朝朱元璋才废除宰相权力,故A错误;唐朝三省六部制下分工协作、相互制约,故B错误;宋代二府三司制通过分化事权的方式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与加强中央集权无直接关系,故D错误。‎ ‎3.有学者认为,自秦以来,虽然专制,“然而两汉之外戚,六朝之世家,唐代之藩镇,其权尚足与君勒,及宋而外戚、世家、藩镇无存矣……”这位学者的观点主要表明了(  )‎ A.与后世王朝相比秦朝专制的程度较弱 B.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外戚、世家和藩镇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D.秦汉至唐代并未实现真正的君主专制 解析:选B。材料中“自秦以来,虽然专制……及宋而外戚、世家、藩镇无存矣”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故选B。‎ ‎4.(2017·南平一模)古代经筵官对君主负有“辅导劝诫”的职责。元代“天下事……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表明元代经筵官(  )‎ A.比台谏和宰相的权力更大 B.是君臣沟通的主渠道 C.能有效避免帝王决策失误 D.与宰相台谏相互牵制 解析:选C。据题干“天下事……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体现了经筵官对君主“辅导劝诫”,可以有效避免帝王决策失误,故选C项。‎ ‎5.(2017·永州一模)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 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C.户籍制度不合理 D.移民制度的僵化 解析:选A。据题干可知,虽然“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却是“‘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政策的制定和违反都说明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故选A项。‎ ‎6.(2017·德阳一模)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解决这一“缺陷”,元代(  )‎ A.推行土司制度 B.建立行省制度 C.简化行政层级 D.实行省官互迁 解析:选B。据题干中“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的描述可知考查的是元代地方行政制度,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7.(2017·邢台高三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 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以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解析:第一步,归纳材料中秦朝、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央决策机构演变的基本史实。第二步,比较、概括尚书省职能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君主集权的措施。‎ 答案:材料表明:秦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汉武帝设立“中朝”任用亲信参与国家大事,尚书地位日渐重要,成为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分割相权,形成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隋唐时期创立三省六部制,尚书省转化为执行机构。‎ 以上内容表明:尚书省由中枢机构逐渐演变为执行机构,丧失了决策职能;秦至隋唐时期,统治者通过分割相权或任用亲信取代丞相职权的两种方式以加强皇权。‎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汕头二模)汉初,丞相照例都要由具有列侯爵位的贵族担任。到汉武帝时期,公孙弘以无爵之身拜相,并被授予侯爵,开创了以丞相封侯的先例。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B.汉初实行的分封制难以为继 C.官僚制取代贵族制的趋势较明显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激化 解析:选C。材料“汉初,丞相照例都要由具有列侯爵位的贵族担任”表明官僚制受贵族制的影响,材料“到汉武帝时期,公孙弘以无爵之身拜相,并被授予侯爵,开创了以丞相封侯的先例”表明贵族制成为官僚制的附庸,因此这种变化反映了官僚制取代贵族制的趋势较明显,故C项正确。‎ ‎2.(2017·宜宾高考适应性测试)汉昭帝死后无子,大将军霍光拟诏拥立昭帝兄弟昌邑王刘贺为帝,27天以后,霍光以荒淫之名,与群臣商议,禀告太后即霍光外孙女上官氏,‎ 废掉刘贺,遣返回封地,不久昌邑国降作山阳郡,刘贺降爵为海昏侯。刘贺的一生说明了(  )‎ A.外戚干政导致政局不稳 B.背离了父死子继的传统继位方式 C.宫廷女性势力不断扩大 D.郡国并行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解析:选A。根据材料“霍光……禀告太后即霍光外孙女上官氏”可知霍光的身份为外戚,其拥立、废除皇帝的做法体现外戚干政的现象,故A项正确。‎ ‎3.(2017·广东百所学校高三质检)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刺史改州牧,拥有赋政治民之权,州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反映出东汉末年(  )‎ A.郡县制最终形成 B.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C.已经取消监察制 D.刺史职能发生变异 解析:选D。从材料中“刺史改州牧,拥有赋政治民之权……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可知刺史职能转变,故D项正确。‎ ‎4.(2017·广州荔湾区高三调研)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下列最符合“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丞相制度 C.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 解析:选A。三省六部制之中,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之间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与材料“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相符,故A项正确。‎ ‎5.(2017·保定、唐山摸底)宋真宗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仁宗说:包拯的唾沫星子都溅到我的脸上了,却不得不取消原来的任命。这说明宋朝(  )‎ A.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B.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 C.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 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宰相李沆”,宰相不属于台谏制度,故A项错误;题目体现了李沆和包拯对宋朝皇帝的制约,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是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从汉到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包拯不是宋朝宰相,故D项错误。‎ ‎6. (2017·安徽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联考)宋神宗欲改革职官制度,曾讨论枢密院机构是否继续存在,有人建议将其权力合并于兵部。但神宗说:“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 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因而改制时唯独把枢密院保留了下来,枢密使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职有时用武人。这主要体现了宋朝政制的特点是(  )‎ A.文武分权 B.守内虚外 C.重文轻武 D.分化事权 解析:选C。材料中“副职有时用武人”显然是不注重武人,故A项错误;守内虚外是设置禁军的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枢密使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职有时用武人”体现重文轻武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分化事权的信息,故D项错误。‎ ‎7.(2017·临沂质检)汉朝初年,2 000石以上的大官僚可以送子弟京师为郎,称为“任子”;拥有资产十万钱而又非商人的人,也可以候选为郎,叫做“赀选”。其后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自此之后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宣告确立。这一变化表明(  )‎ A.地方政府的任用官吏权逐渐扩大 B.官僚富豪失去垄断官位的特权 C.大官僚大富豪不再支持中央政权 D.选官制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解析:选D。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知汉武帝制定的官员选拔标准注重道德领域中的“孝”“廉”两个方面,是儒家思想在政治官僚选拔上的反映,故D项正确。‎ ‎8.(2017·安阳调研)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材料表明唐代科举(  )‎ A.重视门阀士族的利益 B.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 C.社会基础得到了扩大 D.具有严格的参与标准 解析:选D。唐代科举制注重才能,不是重视门阀士族,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科举制对官吏素质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选拔的标准,没有涉及唐代科举制的影响,因此并未说明其扩大了社会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中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进行了严格的审查、规定,说明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要求比较严格,故D项正确。‎ ‎9.(2017·重庆高三调研)汉武帝时全国分设13个以“州”为名的监察区。《汉书》记叙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亦不见州之治所;而记叙东汉历史的《叙汉书》则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并将各州治所一一注处。这表明从西汉到东汉(  )‎ A.郡国并行从未改变 B.郡县制度遭到破坏 C.地方制度发生变化 D.监察制日趋完善 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东汉则是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可知西汉时期作为监察区的“州”在东汉时期成为了地方最高的行政区,说明地方制度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 ‎10.(2017·惠州高三调研)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唐朝政治与以前不同之处,‎ 则为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由此可见,唐代(  )‎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 C.君主权力空前强化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比较突出 解析:选A。“……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项正确;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君主专制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D项错误。‎ ‎11.(2017·广州荔湾区、海珠区调研)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D.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解析:选D。材料显示了地方长官有较大的独立性,但A项忽略了“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所显示的地方官员在行使权力时所受到的制约,故A项错误;材料与监察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而非专制主义皇权,故C项错误;“同时规定”表明此题的重点在强调后半部分,即强调地方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故D项正确。‎ ‎12.(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明人吴讷说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元贞、大德以后稍出。另有诗云:“宇宙喜一统,于今三十年。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上述现象反映出(  )‎ A.江南文人政见因时局而改观 B.元代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C.国家统一推动了科举制发展 D.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 解析:选A。题干提供了两则材料,分别为元初和元朝统一三十年后江南文人态度的变化,文人由消极遁世到积极入世,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了社会矛盾逐渐淡化而非尖锐,故B项错误;材料与科举制无关,故C项错误;元代并没有完善科举取士,而且开科取士很少,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7·常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 ‎——(清)永瑢《钦定历代职官表》‎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摘编自《朱子语类》‎ 材料三 议事已定,德彝(尚书仆射)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瑀(尚书仆射)而亲德彝,(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瑀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瑀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庚辰,瑀、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摘编自《资治通鉴》‎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6分)‎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8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11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从三省的职权、运行机制、三省的权力等角度来对比分析。第(2)问,“制衡”根据材料三中“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等信息归纳即可;“专制”根据材料三中“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说明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题中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等角度回答。‎ 答案:(1)不同: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地位平等。‎ ‎(2)“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专制”:议事过程中发生分歧或异议时,由皇帝最终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 ‎(3)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或从隋到唐,三省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评价: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帝国初期,执政者为了解决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对地方治理的困境,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中央政府经常性地派出特使巡省天下,以便监察州县”。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中宗发布政令“分天下为二十四都督府,察刺以下善恶”,这等于在州县之上另置一级机构,朝廷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最后以权重难制为理由取消上述改革,依然设置十道巡察使。“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改为按察采访处置使,至四年又罢,八年复置,十年又罢……这样置而旋罢、罢而复置的举措,充分说明了唐王朝既惧怕地方事权过重,又无力直接控制千百个郡县的矛盾心理”。‎ ‎——陆贽《集权与分权的相对平衡》‎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唐代的治国方略。结合史实,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展开讨论。(12分)‎ 解析:分析材料总结核心内容作为观点,结合从秦到清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论述,要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答案:示例:观点: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古代统治者不断调整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政策。‎ 论述:中国古代大多数王朝都是因为地方权力过大,导致地方势力割据一方,最终演变为战争,因而历朝统治者大都非常重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他们通常通过设立新一级的行政机构或者监察机构来管理地方郡县,如:两宋增设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路”;元朝设行省;明朝设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省”,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这是古代政治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解决管理幅度有限性与统治区域辽阔性之间的治理困境而长期探索的成果,体现出一定的必然性。(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符合设问且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