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奥斯威辛集中营课件(70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奥斯威辛集中营课件(70张)

专题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奥斯威辛集中营 板块三   现代的世界和中国 知识 框架 内容索引 考点 突破 基础落实 考向聚焦 素养渗透 考点突破 基础落实 1. 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 ——(b) (1) 社会根源 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 市场供需矛盾:一方面市场的虚假繁荣,促使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贫富差距扩大,贫苦家庭比例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 ③ 投机狂热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知识排查 考点一 经济危机与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2) 主要影响 ① 经济方面: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② 政治方面: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③ 国家关系方面:大危机导致国际局势日益紧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和附属国之间。 ④ 应对举措方面: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方式和道路。 2. 德、日法西斯建立的原因、经过 ——(b) (1) 德国 ① 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垄断资产阶级的推动;法西斯组织的煽动。 ② 经过: 1932 年,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1933 年希特勒上台组阁,法西斯政权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 日本 ① 原因:经济危机打击;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军部推动。 ② 经过: 1936 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法西斯专政初步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c) 相同点 建立原因 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历史传统 在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中受到限制 都受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 政权性质 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不同点 建立原因 德国受极端民族复仇情绪影响;日本则无 上台方式 德国是通过合法途径;日本是通过军部政变 发展历程 德国先上台再扩张;日本先扩张再上台 4. 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 ——(b) (1) 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拉开了 14 年抗战的序幕。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 (2) 埃塞俄比亚军民抗意斗争: 1935 年 10 月意大利入侵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1936 年 5 月,意大利攻占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随后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 1941 年,埃塞俄比亚解放。 (3) 西班牙内战: 1936 年 7 月西班牙内战爆发,随后德、意进行武装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 1939 年佛朗哥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 5.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b) (1)1936 年 10 月, “ 柏林 — 罗马轴心 ” 正式形成。 (2)1936 年 11 月,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3)1937 年,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结成了 “ 柏林 — 罗马 — 东京轴心 ” 。 重点深化 1. 德、日与美国解决经济危机采取的不同方式及原因     德、日 美国 方式 同 国家干预 经济 异 建立法西斯政权 实行罗斯福新政 原因 历史原因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美国成立之初建立的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体,具有民主传统 原因 经济因素 德、日经济实力比美国弱,只有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复苏经济 经济实力雄厚,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缓和危机 国际因素 德国受凡尔赛体系严厉制裁,日本受华盛顿体系遏制,德、日急于打破这一体系 美国是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的受益国,不想破坏现有秩序 个人原因 德国有代表法西斯势力的希特勒,日本军部有许多军国主义者 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资产阶级民主势力,要维护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 2. 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败原因 (1) 对外扩张是法西斯国家的既定政策,它们为发动战争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而被侵略国家则往往不够重视,受到侵略后大多被动应付。 (2) 法西斯侵略往往是突然发动进攻,令被侵略国猝不及防。 (3) 法西斯国家属于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非常强大,而被侵略国家一般是落后国家,实力远不如法西斯国家。 (4) 当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时,有的国家并没有一致对外,有的国家统治者向法西斯势力妥协,有的国家内部还出现了与法西斯国家勾结的势力。 (5) 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对外侵略的军事同盟,而被侵略国家大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战线。 (6) 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麻木不仁,对其采取了姑息纵容的态度。 3. 二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主要原因 1929 ~ 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历史根源 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潜伏的各种矛盾;德、日的军国主义传统 对点训练 解析   1913 ~ 1950 年,德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变成一片废墟和萧条, ③ 属于此时期。 答案 解析 1.(2017·4 月浙江选考 ·23) 大数据分析为历史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 。 如 图 所示为德国在 1820 ~ 1870 年、 1870 ~ 1913 年、 1913 ~ 1950 年、 1950 ~ 1973 年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反映 1913 ~ 1950 年经济增长情况的 是 A.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 答案 解析 2.1932 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 · 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 “ 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 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 是 A. 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 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 日本发生 “ 二二六 ” 兵变 √ 解析   注意所给时间: 1932 年。 1929 ~ 1933 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解除经济危机对本国的破坏,各国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使各国之间矛盾和摩擦尖锐化, A 项是其背景 。 在 解决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导致了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B 项是在 1935 年, C 项是在 1933 年, D 项是在 1936 年,均应排除。 解析   注意材料信息 “ 凡是具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 ” ,联系希特勒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知识点,可知答案为 A 。 答案 解析 3. 以下是希特勒领导的德国纳粹党《二十五条纲领》中的第四点: “ 只有本民族的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分职业如何,凡是具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 ” 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纳粹党 的 A. 民族主义 倾向 B . 沙文主义倾向 C. 资本主义 倾向    D . 社会主义倾向 √ 知识排查 考点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1. 英、法、美绥靖政策 (1) 表现 ① 纵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② 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③ 纵容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 ④ 纵容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 —— 平静接受。 ⑤ 制造慕尼黑阴谋。 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法 “ 宣而不战 ” ,直到德国在西线进攻宣告绥靖政策破产 。 (2) 实质:西方大国仇视社会主义,无视弱小国家利益的极端自私的强权政治。 (3) 影响 ① 法西斯国家 —— 助长了侵略的气焰,增强了其实力。 ② 弱小国家和民族 —— 导致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 ③ 反法西斯国家 —— 暴露英、法的虚弱,作茧自缚;不利于团结,集体安全落空。 ④ 对战争进程 —— 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4) 历史教训 ① 对侵略行为不能姑息纵容,应及时制止。 ② 要肩负起大国责任和义务。 ③ 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2.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c) (1) 主要内容: 1939 年 8 月,苏德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规定双方互不使用武力,不参加任何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 (2) 后果: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构建落空,德国法西斯的气焰更加嚣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 ——(d) (1) 原因 ① 经济危机影响。 ②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③ 局部反法西斯战争的失败。 ④ 大国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 。 (2) 过程 ①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华。 ② 1935 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 ③ 1936 年,德国出兵莱茵非军事区,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④ 1937 年,日本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⑤ 1938 年 3 月,德国吞并奥地利, 9 月割占苏台德地区。 ⑥ 1939 年 3 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8 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b) 爆发 1939 年 9 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扩大 1941 年 6 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 年 12 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942 年元旦,中、美、英、苏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转折 中途岛海战 ( 太平洋战场 ) 、斯大林格勒战役 ( 苏德战场 ) 、阿拉曼战役 ( 北非战场 ) 胜利 1943 年,美英盟军在北非全面反攻,实现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投降。美、英、中三国召开开罗会议,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协调行动。 1944 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 年德国投降。 1945 年,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在中、美、苏的全面反击下,日本投降 重点深化 1.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1) 英、法等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大大削弱,不愿与法西斯国家正面交锋。 (2)1929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不想引发战争。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英、法等国国内兴起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 “ 和平主义 ” 思潮。 (4) 英、法等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本能仇恨和对弱小国家的蔑视。 (5) 希特勒以反苏反共的立场,投英、法等国之所好。 (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了负罪感。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 (1)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德、日经济的发展使其打破原来体系束缚的欲望愈加强烈。 (2) 经济危机: 1929 ~ 1933 年的大危机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经济危机最终促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把世界拖入战争的深渊。 (3) 主要原因: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因孤立少援而未能遏制世界大战的爆发 。 (4) 历史原因:凡尔赛 — 华盛顿体系下潜伏的各种矛盾;德、日的军国主义传统 。 ( 5) 外部因素: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给德国吃了一颗定心丸。 3. 全面认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1) 思想根源: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一部分日本人有一种强烈的 “ 危机感 ” ,一些 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认为只有通过战争和征服别国,才能表明日本的强大 。 (2) 矛盾激化:太平洋战争是美、日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结果。早在 19 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争夺太平洋霸权的斗争, 1940 年,日本正式抛出 “ 大东亚共荣圈 ” 的计划,不仅要占领中国,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激化 。 ( 3) 经济根源: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而 “ 南进 ” 可以获得大量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的贸易禁运,沉重打击了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促使日本对美发动太平洋战争。 (4) 外部动因:德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 1.(2018·4 月浙江选考, 21) 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 “ 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 …… 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 …… 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 ” 其演讲针对的事件 是 A.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B. 慕尼黑协定签订 C. 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 美国出台中立法案 √ 对点训练 答案 2.(2018·4 月浙江选考, 23 ) 如 图 所示为二战时期《苏军攻克柏林》海报。图中远处是柏林标志性建筑 —— 凯旋门 ( 勃兰登堡门 ) 。历史不会忘记这场神圣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中苏联军民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项中对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确的 是 ① 莫斯科战役使德军闪电战破产  ② 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 “ 霸王行动 ”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 光复巴黎,强渡莱茵河,会师易北河 A. ①② B . ③④ C. ①③ D . ②④ √ 答案 3.(2017·4 月浙江选考, 24) 《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 “ 平安 ” ,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 是 A. 德国吞并奥地利 B. 慕尼黑协定的达成 C.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 解析   “ 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 ” ,世界大战爆发于 1939 年,所以该事件发生在 1938 年, “ 一些大国为了自保 ‘ 平安 ’ ,竟出卖了小国主权 ” ,结合上述信息,可知该事件是指慕尼黑协定的达成,故选 B 项。 答案 解析 解析   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此之后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 4.(2016·10 月浙江选考 ) 下图所示事件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应对的举措 是 A. 发表《大西洋宪章》,反对纳粹 暴政 B .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建立反法   西斯 联盟 C. 开辟第二战场,实施 “ 先欧 后亚 ”   战略 D. 发布《波茨坦公告》,敦促 日本无   条件投降 √ 答案 解析 知识排查 考点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与奥斯威辛集中营 ( 一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 法西斯暴行 ——(b) 德 :屠杀犹太人和建立奥斯威辛集中营。 日:南京大屠杀和 “ 731 ” 细菌部队。 2.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 ——(b) 规模空前 ( 地区、国家、人口 ) 、损失惨重 ( 人员、物资、文化遗产等 ) 。 3.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 ——(c) (1)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2) 促进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社会主义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3) 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① 整体: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 ② 科技: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③ 经济: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④ 思想:人类理性进一步张扬,促进了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c) (1) 战败国的反思: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 —— 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2) 战胜国的反思: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侵略行为不能姑息纵容,应及时制止,肩负起大国责任和义务,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3) 战争受害国的反思:一些国家墨守成规付出沉重的代价,创新、发展才是出路,要与时俱进。 (4) 全世界人类的反思: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 二 ) 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 —— 奥斯威辛集中营【加试】 1. 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 罪行【加试】 ——( b) (1) 集中营建立的背景: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和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 (2) 集中营的建立: 1940 年,德国纳粹开始在奥斯威辛建立集中营。 (3) 集中营的罪恶 ① 1942 年,德国纳粹制定了消灭犹太人的 “ 最后解决 ” 方案。 ② 奥斯威辛集中营成为一个有计划屠杀犹太人的中心。 ③ 奥斯威辛集中营关押犹太人,有毒气室、焚尸间,残害犹太人。 ④ 据估计,奥斯威辛集中营被害人数至少有 110 万。 2. 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意义【加试】 ——( c) (1) 是德国纳粹在人类历史上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的一个罪证。 (2) 建立纪念馆表达对纳粹暴政的愤怒与对受害者的哀悼。 (3) 作为第一批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 3. 人类为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而做出的 努力【加试】 ——( c) (1)1947 年,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建为殉难者纪念馆,划定默哀区,表达人类对纳粹暴行的愤慨与对受害者的哀悼。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作为第一批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3) 战后,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始终以反面教材的独特形态向后人见证着曾发生的历史悲剧 。 重点深化 1. 多角度分析德、日对战争反省问题上的差异 (1) 历史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国对德、日法西斯的清算程度不同。战后,盟国通过纽伦堡审判等对德国法西斯进行了彻底的清算;而东京审判,由于美国的庇护,惩处日本战犯和消灭军国主义势力不彻底。 (2) 文化传统:德国思想文化有双重性,德国哲学中理性的一面有助于它对法西斯战争进行深刻的反思;日本则缺乏深厚的哲学文化传统,宣扬皇道精神,崇尚军国主义 。 (3) 地缘政治: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地区,周围有英、法、苏等世界性强国的包围和监视;日本是岛国,周边缺乏世界性强国的威胁,而且受美国的庇护和扶植,另外,日本因人口众多,国土狭小,国人的危机感比较强 。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 (1)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 人民终究是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者。 (3)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4) 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和平共处。 (5)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2) 促进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3) 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 ( 原子能、火箭技术、电子计算机 ) 。 4. 人类为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而应做出的努力 (1) 人类社会要铭记这一段惨痛历史记忆,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乃至全人类犯下了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人类社会只有从根本上认识纳粹德国种族理论的谬误与危害,才能避免种族歧视和种族迫害这一历史悲剧的重演。 (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勇于自我反省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原谅与尊重。日本应该像德国那样正视侵略的历史,以史为鉴,避免重走军事扩张和侵略战争的老路。欧洲警钟也提醒亚洲人民保持警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摒弃民族歧视和偏见,珍惜祖国的自强与独立才是发展的根本。 答案 解析 1.(2017·11 月浙江选考 ) 《大西洋宪章》向世界表达了 “ 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 ” 的决心。这反映 了 A. 英美苏开始联合对德意作战 B.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C. 英美对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 D. 英美联合反对法西斯暴政 √ 对点训练 解析   《大西洋宪章》是 1941 年 8 月 14 日由美国和英国共同发表的,没有苏联,故 A 错误 。 1942 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故 B 选项错误 。 日军 偷袭珍珠港第二天,英美对日宣战,故 C 选项错误 。 《大西洋宪章》 表达了美英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故答案为 D 。 2.(2016·4 月浙江选考 )1938 年 9 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 34% 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 1939 年 4 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 66% 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 是 A. 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 高涨 B. 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 “ 中立 ” 政策 C. 美国提出的 “ 先欧后亚 ” 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 D. 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 √ 答案 解析 解析   材料主题是 “ 民意测验 ” ,并不能反映美国官方立场,排除 B 、 C 项 ; 赞成 向英法出售战略物资并不是参战, A 项理解错误,排除 ; 数据 的变化体现美国民众对法西斯的扩张态度改变,故选 D 项。 3. ( 加试题 ) (2016·10 月浙江选考 )1942 年 10 月,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 25 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在 ( 苏台德及其所在国 ) 被出卖的日子里,别的大国粗暴地把它 ( 苏联 ) 排斥于欧洲协作之外,它就被迫同德国签订那不幸的条约。不同于西方大国,它从未犯过加强德国和日本冒险家力量的罪恶。据此判断,该 演讲 ① 发表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胶着之际  ② 表达了对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的遗憾  ③ 致力于协调英法苏等国的相互谅解与协作  ④ 肯定了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 A. ①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④ √ 答案 解析 解析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间是 1942 年 7 月至 1943 年 2 月, 1942 年 10 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处于胶着之际,故 ① 正确 ; “ 在 ( 苏台德及其所在国 ) 被出卖的日子里,别的大国粗暴地把它 ( 苏联 ) 排斥于欧洲协作之外 ” 表明对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的遗憾,故 ② 正确 ; 把 苏联排斥于欧洲协作之外,表明没有做好英法苏的协调工作,故 ③ 错误 ; “ 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 25 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 ” 表明肯定苏联二战前经济建设的成就,故 ④ 正确,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4. ( 加试题 ) (2018· 桐庐选考检测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建造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和灭绝营 是 A. 奥斯威辛集中营 B. 日内瓦集中营 C. 巴黎集中营 D. 慕尼黑集中营 √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建造规模最大 ……” ,符合题意的是 A 。 答案 解析 考向聚焦 素养渗透 高考考什么 ? 将会怎样考 ? 1.[ 史料理解 —— 绥靖政策史料实证 ] 罗斯福与丘吉尔交谈时曾提议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 “ The Unnecessary War( 不必要的战争 ) ! ” 可见丘吉尔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发生,主要是 由于 A. 德国法西斯势力的迅速膨胀 B. 英法等大国的领导人决策不当 C.1929 年经济危机的发生 D. 希特勒这一人类恶魔的出现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中立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苏联实行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也促使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局部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处于孤立无援、各自为战的困难境地,未形成强大的反法西斯同盟来遏制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行径。故选 B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时空观念 —— 重大战役 ] 如 图 所示二战中某次战役的主要作用 是 A. 为盟军反攻保存了实力 B. 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C. 宣告德军 “ 闪电战 ” 的破产 D. 使法西斯德国陷于东西两线 作战 √ 解析   由图示中 “ 英吉利海峡 ” 及进攻方向等信息,可知该战役为诺曼底登陆战,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结合所学可知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时空观念 —— 重大战役 ] 下图所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该战役 是 A . 莫斯科战役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库尔斯克会战 D . 柏林 战役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这次重要战役以攻打苏联南方伏尔加河下游的斯大林格勒,夺取苏联重要的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为目标。莫斯科位于伏尔加河上游,故 A 项错误; 库尔斯克位于苏联西部,故 C 项错误; 柏林战役以攻打德国首都柏林为目标,故 D 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解析 4.[ 时空观念 —— 重大战役 ] (2018· 温州选考评估 ) 二战期间,美日双方 在 如 图 所示地点发生过长达半年的激烈争夺战。该 战役 A. 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B. 导致太平洋战争开始出现转折 C. 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 使美军此后牢牢掌握太平洋战场 主动权 √ 解析   根据地图可知这次战役是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此美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解析 5.[ 时空观念 —— 重要国际会议 ] (2018· 绍兴适应性考试 ) 如 图 为《二战后期重要国际会议召开地分布图》。其中 “ 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 ” 的会议地点是 在 A.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决定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是德黑兰会议,会议地点在 ③ 。 二战后期重要 国际 会议 召开地分布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1943 年参加开罗会议,共同发表《开罗宣言》的是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中国蒋介石,故 D 项符合题意。 6.[ 家国情怀 —— 领土完整意识 ] 1943 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三个主要国家签署了《开罗宣言》,向世人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三个国家 是 A. 美国、苏联、中国 B . 苏联、美国、英国 C. 中国、苏联、英国 D . 美国、英国、中国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历史阐释 · 对世界战争的反思 ] (2018· 杭州七校选考抽检 ) 某论文的关键词为 “ 奥斯威辛集中营 ”“ 南京大屠杀 ”“ 纽伦堡审判 ”“ 东京大审判 ” 。下列选项中,最可能作为其主题的 是 A.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B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C. 人不犯我,我不 犯人 D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 南京大屠杀 ”“ 纽伦堡审判 ” 可知,该论文意在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作为后来的借鉴,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符合题意,故 A 项正确。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热点链接 · 钓鱼岛主权法理依据 ] (2018· 绍兴选考评估 )2015 年 9 月 7 日上午,首个钓鱼岛主权馆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开馆,纪念馆从 “ 享有主权、宣誓主权、捍卫主权 ” 三方面阐述了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下列哪些国际法文件能够从法理上证明中国对钓鱼岛的 主权 ① 《开罗宣言》  ② 《德黑兰宣言》  ③ 《波茨坦公告》 ④ 《联合国家宣言》 A. ①④ B . ①③ C.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归还其侵占中国的所有领土,故 ① 正确 ; 《德黑兰宣言》 没有涉及中国领土的内容,故 ② 错误 ; 《波茨坦公告》 声明中、美、英三国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故 ③ 正确 ; 《联合国家宣言》 没有涉及中国领土问题,故 ④ 错误,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人文情怀 · 法西斯暴行 ] (2018· 定海教学评估 ) 二战中,德、日法西斯罪行罄竹难书。其共同的罪行 是 ① 在占领区疯狂掠夺,屠杀无辜平民  ② 宣扬狭隘的民族观,疯狂地屠杀其他民族  ③ 使用残酷的手段,包括生物化学武器  ④ 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活人做试验 A.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解析   ①②③ 是二战中德日两国共同的暴行 ; 而 ④ 只适合于日本,日军在中国东北成立了专门研制细菌武器的 “ 731 ” 部队,惨无人道地在活人身上进行细菌试验。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价值观引领 · 历史使命意识 ] (2018· 温州选考评估抽检 ) “ 针对法西斯轴心国的猖狂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最终组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打败法西斯。 ” 由此给人类留下的最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是 A. 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B.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制止侵略,维护和平 C. 必须发展高科技武器才能最终战胜法西斯主义 D. 法西斯是当前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题干中明显反映出反法西斯国家通过联合打败了法西斯, B 项与之最相符 。 A 项过于笼统,与题干不太相符 ; C 项与题干完全不符 ; D 项与当前客观事实不符 。 A 、 C 、 D 三项均可排除,故选 B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价值观引领 · 战争反思 ] (2018· 临海教学评估 ) 下列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启示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A. 对法西斯恐怖势力的侵略行径绝不能姑息养奸 B. 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合作共处 C. 团结对敌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D. 世界战争是推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析   战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但不可能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 √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综合能力 —— 历史阐释理解 ] ( 加试题 ) (2018· 义乌选考测评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 “ 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 ——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 上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材料二  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 ——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 (1938 年 9 月 28 日 ) 材料 三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 张伯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原因: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 结果: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 “ 二十一条 ” 中的一些条款。 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上山东问题解决的原因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解析   据材料一第一句话分析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结果 ; 从 《九国公约》的规定中分析其实质。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做法:英、法、德、意在慕尼黑会议上签署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的协议 ( 慕尼黑协议 ) 。 政策:绥靖政策。 实质: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 结果: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 “ 各项允诺 ” 是如何 “ 立即付诸实现 ” 的,英法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政策的实质及导致的最终结果。 解析   结合所学以及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内容、具体的事件和影响上概括分析。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