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丨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年11月孔子博物馆在曲阜成立,该馆旨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和文化创造。以下主张能体现孔子思想的是 A. 克己复礼,为政以德 B. 道法自然,祸福相倚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答案】A 【解析】孔子提倡“仁”和“礼”,主张实行德治,A正确;B是道家老子思想,不符合题意。C是墨家墨子思想,不符合题意。D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 2.毛泽东指出“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为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为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材料中正派的路线和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符合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C 【解析】墨家主张“尚贤”,用人注重贤能,C正确;A主张无为思想;B主张“仁”和“礼”思想;D主张依法治国思想。 3.“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 A. 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 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 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董仲舒新儒学“君权神授”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是为了适应加强汉武帝中央集权的需要,故答案为D。A材料没有体现;B是孔子的思想,C是宋明理学思想。 4.历史学家樊树志认为,宋朝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宋朝时期“创造”的是 ①改革选官制度,破除大族垄断官场局面 ②抗衡佛老思想,建立和完善理学 ③放宽设“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 ④创制活字印刷术,推进文化传播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抗衡佛老思想,建立和完善理学、④创制活字印刷术,推进文化传播都发生在宋朝,B选项符合题意;①改革选官制度,破除大族垄断官场局面发生在隋唐、③放宽设“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因此ACD选项排除。 5.以下材料是钱穆先生对某位思想家观点的描述“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该思想家是 A. 孟子 B. 朱熹 C. 王阳明 D. 黄宗羲 【答案】C 【解析】王阳明是古代心学家,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故C项正确;孟子主张仁政思想,A错误;朱熹属于理学家,提倡格物致知思想,B错误;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思想,D错误。 6.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 强调社会责任感 B. 提倡知行合一 C. 构建新儒学体系 D. 重建伦理秩序 【答案】A 【解析】张载的思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国家兴衰成败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强调社会责任,故答案为A项;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排除B项;张载和顾炎武没有构建新儒学体系,排除C项;二者的观点没有涉及伦理秩序的重建,排除D项。 7.鸦片战争后,汉语开始大规模地输入外来词,其中英源外来词占了42.98%,音译是外来词的重要形式,例如:勃列西领(总统),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 对西方政治体制有所了解 B. 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C. 效仿西方代议制度 D. 西学为民众普遍接受 【答案】A 【解析】“勃列西领(总统),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涉及西方代议制,说明当时中国对西方政治体制有所了解,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B错误;材料中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并不是效仿西方代议制度,C错误;D中普遍接受说法绝对,排除。 8.冯桂芬主张“以中国伦理民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与该观点相符合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实业救国,设厂自救 D. 革新政治,变法维新 【答案】B 【解析】“以中国伦理民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意思是在不改变中国伦理纲常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属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B正确;A是抵抗派思想;C是民族资本家思想;D是维新派思想主张。 9.康有为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下列各项属于康有为“变政”主张的是 A. 学习西方技术 B. 创办近代工业 C. 实行君主立宪制 D. 推翻清政府统治 【答案】C 【解析】康有为属于维新派代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符合材料“变政”信息,C正确;学习西方技术和创办近代工业不属于“变政”内容,A和B项错误;维新派不主张推翻清王朝统治,D错误。 10.甲午战后,人们对儒学的意识形态和帝国的信心产生了严重的动摇,士大夫开始自觉而积极地改变以回应“西学”的挑战。下列属于这种改变的是 A.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B. 维新变法思潮逐步走向成熟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B 【解析】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深重,国人掀起挽救民族危机的救亡运动,此时维新变法思潮逐步走向成熟,B正确;A是鸦片战争之后;C是辛亥革命之后;D是新文化运动时期。 11.早在1873年进化论观念就已被江南制造总局的译作介绍到中国,但直到1898年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出版,进化论思想才成为社会最活跃的思潮。这反映了 A. 洋务运动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的 B. 严复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 C. 民族危机加深下救亡图存的爱国要求 D. 进化论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答案】C 【解析】1898年是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深重时期,“进化论思想才成为社会最活跃的思潮”说明进化论思想符合救亡图存的爱国要求,C正确;洋务运动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为目的,A错误;严复是维新派代表,B错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D错误。 12.1903年6月29日,上海公共租界发行的《苏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章太炎的文章,文中直呼光绪之名,称之为“载恬小丑”,清政府联和租界工部局,将章太炎等人逮捕入狱,制造轰动一时的“苏报案”。该案与哪一思潮的发展有关 A. 维新变法 B. 民主共和 C. 民主科学 D. 马克思主义 【答案】B 【解析】章太炎属于革命派代表,宣扬民主共和思想,“直呼光绪之名,称之为“载恬小丑””是对君主专制思想批判,说明受到民主共和思想影响,B正确;维新变法此时已经失败,A错误;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口号,C错误;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之后开始传入中国,D错误。 13.导致下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辛亥革命的推动 B. 新文化运动的促进 C. 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 D. 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 【答案】B 【解析】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文学革命”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导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故B正确;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不可能是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是外部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1919年左右没有明显的科技引进的史实,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14.《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它以清晰、精确的白话文代替言约义丰的文言文,用精确性、严密性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人们常把新文化运动称为“白话文运动”或“文学革命”。这说明 A. 白话文只是文学形式上的变化 B. 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载体 C. 白话文全面取代文言文 D. 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通过《新青年》传播思想,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提倡文学革命,这说明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载体,B正确;白话文并非只是文学形式上的变化,A错误;C中全面取代说法绝对,排除;新文化运动此时仍然是宣传民主科学思想,D错误。 15.孙中山认为“民族革命”只能推翻清政府,却不能铲除“恶劣政治的根本”。为此孙中山主张 A. 推翻清王朝统治 B. 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C.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 改善民众生活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恶劣政治的根本”是指君主专制体制,为此孙中山在民权主义思想中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正确;A是民族革命内容;B是维新派主张建立的政体;D属于民生主义思想内容。 16.一位中国专家曾说,如果中国不奋起直追,就会和美俄等太空技术先进国家产生“时代性差距”。我国开始缩小这种差距的标志是 A. 东方红一号 B. 神舟五号 C. 原子弹试制成功 D. 嫦娥探月 【答案】A 【解析】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宣告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A正确;B和D标志我国迈入航天先进国家行列,不属于开始缩小差距时期,排除;原子弹试制成功不属于“太空技术”,C错误 1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有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的自由。下列各项能充分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向科学进军” C. 提出“三个面向” D.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答案】A 【解析】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指科学领域允许百家争鸣,艺术领域允许百花齐放,材料中“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的自由”属于这一思想体现,A正确;"向科学进军"体现不出“文化活动的自由”信息,B错误;“三个面向”属于教育方针,C错误;“科教兴国”战略属于教育和科技问题,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18.但丁认为“教皇并非上帝在人世的全权代表,由上帝执掌天国和尘世的大权是不能授予教皇和教会的,体现世俗权力和神圣权力的‘两把刀’并不掌握在教会手中。”该主张不能说明但丁 A. 反对教权至上 B. 主张政教分离 C. 发动宗教改革 D. 发展人文思想 【答案】C 【解析】“教皇并非上帝在人世的全权代表”说明但丁反对教权至上,A正确;“体现世俗权力和神圣权力的‘两把刀’并不掌握在教会手中”说明主张政教分离,B正确;但丁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倡导人性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D正确;但丁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材料不能说明但丁发动宗教改革运动,C错误,符合题意。 19.近代某一运动的领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该运动的旗帜是 A. 人是万物尺度 B 顺应自然 C. 因信称义 D. 理性主义 【答案】D 【解析】“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属于启蒙运动思想主张,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是理性主义,D正确;A是智者运动思想主张;B是道家思想主张;C是宗教改革者思想主张。 20. 达尔文的革命是19世纪科学中的主要革命,它“在人的思想中引起了一场,比自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得以再生以来任何其他科学的进步更伟大的变化”。这主要因为“达尔文的革命” A. 建立近代科学 B. 提倡人文主义 C. 开启工业革命 D. 否定上帝造物 【答案】D 【解析】达尔文的革命是提出进化论思想,给上帝造物说予以沉重打击,D正确;达尔文并不是近代科学创立者,A错误;材料中不是说明达尔文倡导人文主义思想,B错误;工业革命开启是18世纪60年代,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是一个世纪后,C错误。 21.1914年奥匈皇储被刺事件发生后,美国芝加哥一家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也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这一态度促使美国 A 釆取中立政策借机大发战争 B. 超脱战争之外而严格恪守中立 C. 倡议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和平 D. 采取绥靖政策纵容德国法西斯 【答案】B 【解析】“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暗指光荣孤立政策,而“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指美国要严格恪守中立,故选B;材料无关大发战争财,排除A;巴黎和会上威尔逊提出建立国联,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绥靖政策,排除D。 22.某国际条约昔日处境坎坷,被人视为鸡肋, 但却主导了整个纽伦堡审判。在审判过程中,四大国的起诉人无论如何旁征博引,他们都无一例外的求助于这一条约。“这一条约”是指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洛迦诺公约》 D. 《非战公约》 【答案】D 【解析】材料由“被人视为鸡肋, 但却主导了整个纽伦堡审判”指《非战公约》由于缺乏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但倡导和平解决争端,奠定了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故选D;《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是大国宰割战败国或弱小国家的工具,排除AB;《洛迦诺公约》改善了法德关系,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排除C。 23. 【加试题】1942年10月,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25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在(苏台德及其所在国)被出卖的日子里,别的大国粗暴地把它(苏联)排斥于欧洲协作之外,它就被迫同德国签订那不幸的条约。不同于西方大国,它从未犯过加强德国和日本冒险家力量的罪恶。据此判断,该演讲 ①发表于斯大林格勒战役胶着之际 ②表达了对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的遗憾 ③致力于协调英法苏等国的相互谅解与协作 ④肯定了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据材料提到,1942年10月……苏联在战争中的行动显示出它在一切工业和技术领域里的伟大成就。过去25年里,它惊人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在(苏台德及其所在国)被出卖的日子里,……它就被迫同德国签订那不幸的条约。……它从未犯过加强德国和日本冒险家力量的罪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正值斯大林格勒战役胶着之际,故①正确;材料反映了慕尼黑阴谋的史实,反映了对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的遗憾,故②正确;材料未涉及英法苏等国的相互谅解与协作,故③排除;材料体现了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故④正确。故①③组合错误,故A排除。①②④组合正确,故B正确。①④组合错误,故C排除。②③④组合错误,故D排除。 24.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 A. 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 B. 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 C. 具有不均衡性特征 D. 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并结合所学可得知,决定国家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因此美苏冷战实质争夺的是国家利益,B项正确。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可得知,美苏冷战之中有意识形态的体现,但意识形态的分歧实质是国家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争夺的不均衡性,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说明美苏两国的争斗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的传统的大国行为,故D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本卷共3道题,25题16分,26题16分,27题20分,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巳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是什么。由此推断他的治国理念是什么。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2)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材料三 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所窃而永世。……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严复《辟韩》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观点的思想来源。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答案】(1)诚信;以德治国。 (2)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条件: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程朱理学的束缚。 (3)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政治。用西方启蒙思想唤醒民众。 (4)树立:传承、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借鉴、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解析】 (1)关键:根据材料一“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出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是诚信。理念:根据所学从孔子以德治国的角度推断出他的治国理念。 (2)主张:根据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也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总结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和程朱理学的束缚等方面分析。 (3)观点:根据材料三“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可知严复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政治,成为人们的公仆。根据材料三“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可知严复利用西方启蒙思想唤醒民众。 (4)根据所学对于本民族的文化,首先要确立一个传承,吸取精华,进行创新,以及从借鉴学习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角度来分析。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苏格拉底 材料二 这个国家(指意大利)看上去天生是要复活已死之物的。 ——马基雅弗利《战争艺术》 材料三 科学家发现自然界有“自然定律”,那么,类似的自然“定律”是否也可能治理所有道德、社会和政治活动?如果真是这样,许多人相信,只要运用理性思考,那些定律也可以被发现,并且为人类谋利益。 ——(美)雷·斯潘根贝格《科学的旅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指的是当时哪场思想运动?“复活”的内涵是什么? (3)17世纪科学家发现的“自然定律”主要成果是什么?列举18世纪人们发现的有关“道德、社会和政治活动”的定律。 (4)以上三则材料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该主题的关键词是什么? 【答案】(1)主张:美德即知识。 (2)运动:文艺复兴;内涵: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 (3)成果:经典力学体系;定律:自由平等,民主共和、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分权制衡等。 (4)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主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可以得出是美德即知识。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这个国家(指意大利)看上去天生是要复活已死之物的”可以得出文艺复兴;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内涵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 (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经典力学体系;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启蒙运动思想家主张可知是自由平等,民主共和、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以及分权制衡等。 (4)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是人文主义。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贷款和出租或器法蒙》又称《租借法》,是美因保证英国和所有被轴心势力侵略的国家予以战时援助的法蒙。1941年1月10日,美国政府将《租借法》草案提交国会审议,国会讨论并通过了此法。罗斯福总统于1941年3月11日签署了《租借法》。该法规定:任何国家只要总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为重要,就有貴格通过美国的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方式取得任何防御物资。 ——《历史上的今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该法案的原因。 材料二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袅咨文。说明要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全,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郡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者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氏族”。他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并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三 尼克松说: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咨文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所说的“转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3)对比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4)依据上述所有材料,指出其对现实国际关系领域有何启示。 【答案】(1)原因: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为了美国自身的安全防御体系考虑并扩大势力范围;罗斯福所做的巨大努力。 (2)核心:反对苏联扩张(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表现:美苏由战时同盟转变为敌对营垒:美国发起对苏冷战:美国由反法西斯同盟的员转变为要担当“世界警察”的责任,称霸世界。 (3)变化: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原因:经济陷入困境;国内反战和平运动高涨(深陷越战泥潭);霸主地位动摇。 (4)启示: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应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解析】 (1)美国之所以出台租借法案,主要是由于法西斯在全球扩张,威胁到了美国在全球的利益,30年代德意日结成军事同盟,日本制定了大东亚共荣侵略计划,这些都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的利益。美国实施租借法案,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为二战胜利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了美国自身的安全防御体系考虑并扩大势力范围;罗斯福所做的巨大努力。 (2)核心:根据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者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自由民族”“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就是要遏制共产主义,进而称霸世界。转折点:主要是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言的,谈表现主要从反法西斯阵营的破裂和美国国际角色的转换,发动冷战,担当起“世界警察”,称霸世界的角度去分析。 (3)变化:材料二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根据材料三“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变化表现为从战略进攻到战略防御。原因:从材料三尼克松时期的国际形势、美国的经济状况、国内反战等方面进行分析。 (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影响一个国家对外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从政治、经济、国家利益等方面考虑。因此可以联系各国实际,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应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