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 14 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基础巩固 1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瑞士“不设君位,惟立官长贵族等办理国务”,是“西 土桃花源”。这说明魏源( ) A.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 B.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D.看到了中西制度的差异 解析:用“西土桃花源”比喻瑞士的政治制度,这说明魏源已经认识到中西政治制度的 不同,但是他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并不系统,A 项错误,D 项正确。魏源主张“师夷 长技以制夷”,并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 项错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 徐,B 项错误。 答案:D 2 参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戈登曾说:“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 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最进步的思想。”李鸿章“进步的思想”是指( ) A.最早在中国提出“师夷长技” B.最早在中国提出进行政治改革 C.最完备地论述了“中体西用” D.主张大力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解析: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D 项是洋务派的核心主张。 答案:D 3“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 户的。”该观点主要认为“中体西用”理论( ) A.旨在中国实现政治变革 B.目的是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 C.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D.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环境 答案:D 4 郑观应曾这样批判洋务运动:“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 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他指出洋务运动的弱 点是( ) A.片面依赖西方,缺乏自主创新 B.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C.没有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学习西方 D.忽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企图 解析:郑观应指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在于没有学习西方的“体”——政治制度。 答案:B 5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解析: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核心主张是实行君主立宪。 答案:C 6 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 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解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著作。康有 为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力地冲击 了封建顽固势力。 答案:D 7 万木草堂是 19 世纪末康有为开办的新式学堂,它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 创办的新式学堂的共同点是都( ) A.讲授西方的政治思想 B.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 C.弘扬中国的传统伦理 D.引导学生研究新式制度 解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目的是培养洋务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康有为开办万木 草堂的目的是传播维新思想,培养变法人才。因此,双方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 答案:B 81897 年,梁启超编辑出版《西政丛书》,其内容分史志、官制、学制、公法、农 政、工政、商政、兵政等,“凡书三十二种,都是当时讨论西洋政事的切要之书”。这 反映了维新派( ) A.反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抵制学习日本 C.主张建立共和制度 D.重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共和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 主张,维新派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排 除 A、B、C 三项,正确答案为 D 项。 答案:D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数千年之腐败……皆必自奴隶性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 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箝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 能愈此病。 ——梁启超《致康有为书》 材料二 欲兴民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等既开后,湖南 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 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简要指出材料一中“病”与“药”的含义,并说明梁启超的核心思想。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参考答案:(1)含义:“病”指奴隶性,“药”指自由。核心思想:兴民权,救亡图存。 (2)宣传了维新变法理论;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推动了维 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能力提升 1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出:“《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 维新’起了巨大影响。”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海国图志》之所以对日本产生 了较大的震动,是因为它使人们( ) A.认识到封建统治的腐朽 B.开阔视野,摆脱闭塞保守的思想 C.了解欧洲发生的巨变 D.深受鼓舞,立志改造旧的社会 解析:《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的人文地理,它的作用在于启迪人们注目 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而不是认识封建统治的腐朽,它也没有产生改造 旧社会的作用。 答案:B 21866 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 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 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 ) A.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C.开留学教育的先河 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科目,西学主要指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 学科,中学是儒家的学说,这充分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答案:A 3“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 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解析:根据材料“仅摭拾泰西皮毛”,可排除 A、B 两项,顽固派固守传统,因此他们不可 能批评洋务派“仅摭拾泰西皮毛”,也不可能成为材料中被批评的对象。洋务派“仅摭 拾泰西皮毛”,即仅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即 “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因此 D 项正确,C 项错误。 答案:D 4 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提出了“变法之本,在育人才”的观点,指出:“政治习惯不 养成,政治道德不确立,虽有冠冕世界之良宪法,犹废纸也。”由此看来,梁启超“育人 才”的目的是( ) A.培养实用型的科技人才 B.培养法律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C.提高民众的道德素养 D.培养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解析:从梁启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其主张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政治习惯”和“政治道 德”,以增强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使宪法不至于成为废纸。A、B、C 三项都没有抓 住“政治习惯”和“政治道德”的基本内涵。 答案:D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0—1899 年的 567 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 40%,自然科学占 30%,历史、 地理占 10%,社会科学占 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 3.5%。……英美国家著 作……占全部译著的 85%,而日本作品仅占 15%。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02—1904 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 573 篇著作的 62.2%,而来自英国 的减少到 10.7%,美国的占 6.1%。在 573 部译著中,社会科学占 25.5%,历史和地理占 24%,自然科学占 21%,应用科学占 10.5%,哲学占 6.5%,文学占 4.8%。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走向世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但在近代中国迈出这一步,并把这一步 向前推进,却是坎坷的。尽管那些主张学习西方的早先的中国人,大都是激于外国侵 略,耻己之不如人,要把别人打痛了自己的东西学过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报仇雪恨。……还有一层,为使中国放眼世界,不要徒以“汉官威仪”自诩,而要看到西 方国家的发展,有所借鉴,改变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落后状况。 ——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在向外国学习上所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先进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的原因。 参考答案:(1)变化:学习重点从自然科学和科技工程转向社会科学、哲学和文学;日 本代替英美成为思想的主要来源地,这表明中国向西方的学习已从军事科技转向了 社会研究和人文学科。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洋务运动破产,迫使中国先进知识 分子开始从制度层面思考、寻求救国道路;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使中国向日本学习救 国道路,到日本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多;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 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思想与资产 阶级革命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2)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科技,抵抗外来侵略;放眼世界,借鉴 西方先进文化,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