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提升版)专题十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成就(学案)
专题十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成就 线索一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新时期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基本确立。 线索二 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出了光明的前景。 线索三 现代中国的外交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第一次建交热潮,参加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并开展新型区域合作。 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题点:新中国成立的背景)1949年4月,周恩来说:“最跟我们接近的是工人、农民、学生和劳动知识分子,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我们要分别对待,争取他们,教育他们。”周恩来这一言论意在( ) A.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B.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筹建新中国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 根据“1949年4月”“我们要分别对待,争取他们,教育他们”等关键信息可知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恢复民主党派的组织,A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在1956年才提出来的,C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是在1953年,D项错误。 答案 B 2.(题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33年,出生于昆明的普通工人王德厚,因其有丰富的锻造技术经验,改造锻造设备,改进工艺工装,年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1954年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 ) A.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 B.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 C.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 D.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解析 王德厚属于普通工人,因其技术精湛而超额完成任务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体现了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故B项正确。 答案 B 3.(题点: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代表来自5个方面(党派、区域、军队、团体和特别邀请人士)、45个单位,共有662人。这主要表明政协会议( ) A.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 B.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C.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能 D.超越了阶级和党派的性质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协会议的性质。解读材料信息,依据会议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分析可知,B符合题目要求;A、C本身说法正确,但与材料反映的情况无关,故排除;D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 B 4.(题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65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设立西藏自治区。这一举措的重大意义有( ) ①开创了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 ②实现了西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③促进了西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中央人民政府最早设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区是1947年的内蒙古自治区,故①与史实不符,排除含①选项,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5.(题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China 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B.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C.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解析 从“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可知该事件是“文化大革命”。其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与“文化大革命”不符,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破坏了文化教育事业,故C项错误;“文化大革命”破坏法纪、民主,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 6.(题点:基层民主制度)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己选举基层领导的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中共群众路线和民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故B项正确。 答案 B 视角1 从职能演变角度命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变化及原因。 视角2 从国家统一与民族政策角度命题,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为前提和基础,体现了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条件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基确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创立: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 ②内容: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步确立:1949年9月,新政协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正式确立:1954年一届人大后,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③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4)职能 ①建国初期,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②1954年一届人大后,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 (5)作用:调动了民主、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前提:各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完善 (1)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修订宪法和颁布重要法律: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出台了《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4)基层民主选举 ①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②成就:村委会、居委会干部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展。 考点二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题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是特区实现“良政善治”的根本原因,是特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和“压舱石”。“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 ) A.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 C.原殖民国家势力必须退出特区 D.特区享有司法、行政、外交等权利 解析 “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故A项正确。 答案 A 2.(题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影响)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主要表明“一国两制”( ) A.符合中阿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 C.是反对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 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解析 在香港回归之际,阿根廷利用中国的“一国两制”来解决马岛主权问题,故B项正确。 答案 B 3.(视角:台海关系)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都( ) A.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 B.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 C.以“一个中国”为前提 D.说明了国共两党对抗激烈 解析 据题干材料,无论武力统一,还是和平统一,都统一在一个中国之下,故选C项;材料“一年准备,两年反攻” 不利于和平统一,故A项错误;前一份反映了国共关系的对立,故B项错误;后一份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故D项错误。 答案 C 4.(题点:海峡两岸关系)2018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和平统一”方针 B.“一个中国”原则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 解析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B项正确。 答案 B 视角1 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策略角度命题,结合港澳历史与现实的状况进行分析。 视角2 从历史潮流和民族观念角度命题,结合两岸时政热点进行分析,缓和、发展、统一是海峡两岸发展的必然趋势。 1.“一国两制”构想 (1)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提供宪法保证。 (3)成功实践:中国对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正式恢复行使主权。 (4)意义: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2.两岸关系的发展 (1)紧张对峙期(1949~1979年):两岸关系是一种隔绝、敌对、对抗的关系,人为地将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 (2)民间接触期(1979~1992年)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标 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 ②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回家探亲,大陆积极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 (3)和平交流期(1992年至今) ①1992年底,“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②1993年,在新加坡实现了“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交流从民间接触升格为政府授权机构层面。 ③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到大陆访问,有力地遏制了“台独”的嚣张气焰。 ④2008年,两岸“三通”实现,为两岸关系揭开了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考点三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题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团结了更多的国家,让新中国摆脱了被孤立的状态,改变了周边国家对新中国政权的敌对立场。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B.使周边国家与中国的社会制度趋同 C.淡化了与周边国家的意识形态分歧 D.使周边国家不再对中国敌视和封锁 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不同性质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此种原则之下,不同性质的国家可以友好地相处,这样就淡化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故C项正确。 答案 C 2.(题点:万隆会议)1955年亚非会议上,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拉开了南南合作和不结盟运动的序幕,当时万隆会议( ) A.推动了亚非各国在实现政治独立斗争中相互支持 B.实现了亚非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 C.建立起亚非国家联合反殖反帝反霸区域政治集团 D.形成为亚非国家开放的多边贸易区域性官方论坛 答案 A 3.(题点:中美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特意请教法国著名作家马尔罗,希望获得更多毛泽东的印象,马尔罗说:“你将会晤的是一个命运奇特的人。”尼克松此举意在( ) A.打开中美两国民间交往的大门 B.实现中美两国建交的夙愿 C.通过中国推行美国的霸权主义 D.促成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解析 1971年的“乒乓外交”已经开始了两国民间交往,故A项错误;中美两国建交是1979年,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美国的霸权主义,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反映的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情景,结合所学可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故D项正确。 答案 D 4.(题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2017年4月,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接到一艘外籍货船遭海盗劫持的紧急通报后出动救援,7个小时后救出了19名叙利亚籍船员。这体现出中国( ) A.重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B.开始登上国际军事舞台 C.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D.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 解析 中国军队在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救助外国船员,反映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安全,故A项正确。 答案 A 视角1 从创新性角度命题。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按照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到按照国家利益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视角2 从国家利益角度命题,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关系的基础和载体。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正是符合中美双方国家利益的最好体现。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外交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提出(1953年),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步入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1954年)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亚非友谊:万隆会议(1955年)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友谊。 2.60年代的外交 (1)背景: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第三世界诞生。 (2)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侵略扩张和霸权主义政策。同时,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3.70年代的外交 (1)扬眉吐气: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 (2)跨洋握手: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冰释雪融: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这对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4.新时期的外交 (1)政策原则:新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就是不结盟。 (2)外交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题线1 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追溯高考1】 (2018·全国Ⅲ卷,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解析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因此在政治上需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在此背景下,中共八大提出健全法律制度建设,故C项正确。A项“开始”表述错误,在此前已经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开始了制度化建设,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的方针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推进的,排除D项。 答案 C 『知识拓展』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一个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2.两个宪法性质的文件: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三个发展阶段:1949~1956年,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确立时期;1956~1976年,是民主政治的挫折时期;从1976年至今,是民主政治的健全完善时期。 4.四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 5.五大特点 (1)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3)实行新型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实行新型的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实施依法治国。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程序化。 【对点训练1】 (2018·湖北荆州高三质检)1953年4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办法》,决定开展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这次人口普查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B.作为实行普选的基本数据 C.为三大改造做准备 D.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依据 解析 据题干可知,当时的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在筹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进行全国人口的普查是在为各个地区的人大代表数目提供依据,故选B项。 答案 B 题线2 从时代变迁角度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追溯高考2】 (2016·课标全国Ⅰ,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解析 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这一时期,中国在毛泽东“两个中间地带”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发展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形成建国后第二次建交高潮,外交形势的变化也推动了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的变化,故选B。A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全方位外交”出现在新时期,排除C;D项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排除。 答案 B 『知识拓展』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阶段特征及调整 1.新中国成立初期 (1)特点:“一边倒”。 (2)原因:两大阵营对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敌视、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政策。 (3)作用: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 (1)特点:采取“两只拳头打人”、“一大片”。 (2)原因和作用:①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②50年代末起,中苏关系紧张,外交环境恶化。 (3)作用:与20多个国家建交,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3.20世纪70年代 (1)特点:“一条线、一大片”,既重视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2)原因:①美苏争霸,美国趋于守势;②苏联陈兵中国北部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3)作用: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4.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新时期 (1)特点:实行“无敌国外交”、“不结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原因:①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世界结束。世界向多极化发展。②我国认为战争的危险虽然存在,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改革开放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基本国策。 (3)作用: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对点训练2】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实现了从“中国之世界”到“世界之中国”、从世界体系的“局外者”到“局内者”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我国( ) A.全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B.全方位地展开了多边外交活动 C.结束了与美国等国的长期对抗 D.开始放弃意识形态的外交导向 答案 B 题线3 从国家统一角度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追溯高考3】 (2015·江苏单科,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万隆会议期间”。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故A项错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故B项错误。1955年时,中国尚未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故C项错误。“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这些信息说明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故D项正确。 答案 D 『知识拓展』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三大阶段及特征 (1)两岸关系紧张对峙期(1949~1979年):两岸关系是一种隔绝、敌对、对抗的关系,两岸隔海对峙,人为地将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 (2)两岸关系民间接触期(1979~1992年):1979年元旦,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为标志,两岸关系进入了“冷和”阶段。随后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回家探亲,大陆方面积极推动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使得两岸关系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学术、体育等方面得到发展。 (3)关于台湾问题的认识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②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 ③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 【对点训练3】 (2018·江西南昌期中)据中国网刊载:1973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事宜;1975年,年迈的蒋介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这些做法( ) A.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D.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解析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是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故A项错误;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是在1987年,故B项错误;宣告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是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故C项错误;70年代,台湾和大陆的接触表明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故D项正确。 答案 D 新视角(一) 从唯物史观角度,探讨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史论储备] 二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形成原因 1.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主要原因:美国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期间,支持蒋介石反共内战、侵朝、入侵台湾海峡。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最终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并正式建交。原因:美国侵越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相互削弱并处于劣势,迫使美国调整对华政策;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美国霸权政策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主要原因:美国“和平演变”在东欧、苏联得逞,使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增长;再加上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经济摩擦等分歧和矛盾的存在。 [考题感悟] 【考题1】 (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联考联评)(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到远东。这时,东方与西方(两大阵营)在欧洲已成均势,但是,远东的均势却为一个重大发展——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所打破。正如布尔什维克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副产品一样,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副产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政府对中国现实和未来的认识和判断促使其调整对华政策,但又始终受到美国国内亲蒋势力和中共对美政策的制约和影响。在美国全球战略出台、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强硬的政策,麦卡锡主义既是一份警告杜鲁门政府在东亚不得再退却的最后通牒,又是一帖促使它步入军事干涉中国之路的刺激剂。 ——摘编自《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冷战格局的变化,分析成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成立之初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因素,并谈谈你对二战后初期中外关系的认识。(15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可以依据材料一中的“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到远东”得出冷战的焦点从西方转移到东方;第二小问成因,可以从材料一中“在欧洲已成均势”“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等信息得出:新中国的成立、欧洲均势的形成;再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第(2)问,第一小问因素,可以从材料二中的“始终受到美国国内亲蒋势力和中共对美政策的制约和影响”“美国全球战略出台”“朝鲜战争爆发”“麦卡锡主义”这些信息综合得出:美国国内对国共两党的不同态度;美国全球战略;麦卡锡主义的冲击;杜鲁门主义的影响。第二小问认识,可以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二战后的冷战格局来谈一下认识。 答案 (1)变化:冷战的焦点从西方转移到东方。 成因:新中国的成立;朝鲜战争的爆发;欧洲均势的形成。 (2)因素:美国国内对国共两党的不同态度;美国全球战略; 麦卡锡主义的冲击;杜鲁门主义的影响。 认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决定中外关系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冷战政策阻碍了中西方的交流。(言之成理即可) 新视角(二)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及趋势 [史论储备] 项目 时间 美国对华政策 表现 第一阶段 20世纪 50年代 ①1950年6月,组织“联合国军”,发动侵朝战争,中国发动“抗美援朝”运动,于1953年7月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② 50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敌视中国,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新中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1950年,把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③支持台湾国民党当局,时刻准备反攻大陆 第二阶段 20世纪 60年代 害怕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继续敌视中国,中美关系降到新低点 ①插足越南战争,不断扩大对越南的侵略;②中国发动“抗美援越”战争,1973年美国在侵越战争中失败,被迫撤军 第三阶段 20世纪 70年代 谋求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 ①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②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主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③1978年,同意在对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的三个原则,签订《中美建交公报》;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第四阶段 20世纪 八九十 年代 以来 不断干涉中国内政,制造中美摩擦 ①对中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散布“中国威胁论”;②1999年5月8日,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③2001年4月1日,在南海上空制造了撞毁中国空军军用飞机事件;④中美关系在摩擦中曲折发展 规律性认识 ①中美之间目前仍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这主要是由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所造成的,而根本因素取决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②中美这种利害关系主要表现为: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称霸与反称霸。两国关系将在斗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斗争,在斗争中发展;③中美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即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④中美两国在政治上保持合作、对话和磋商,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地,也符合两国利益;⑤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理应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美国只有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切实履行双方已达成的有关协议,按照有关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国际准则来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考题感悟] 【考题2】 (2018·湖北武汉模拟)中美分别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世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材料二 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 答案 (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竞争;美国国内的呼声;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维护美国霸主地位。 (2)影响:提高国际地位;遏制苏联;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文化发展。 (3)因素: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综合国力;国内形势;国际局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