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主题1 古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课件(24张)
主题 1 古代史的中外关联视角 专题五 中外关联视角 视角 1 古代中外综合对比 视角 2 古代中外经济文明对比 ( 中国以宋代为例 ) 视角 3 古代中外思想文明对比 针对训练 古代中外综合对比 视角 1 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的比较 古代中国 古代雅典 政权 结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皇帝制、皇权至上 公民大会 ( 最高权力机关 ) 、五百人议事会 ( 参政 ) 、陪审 法庭 ( 司法、监察 ) 人民 地位 及 权利 专制统治下的臣民,无参政权 符合一定条件者享有公民资格,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成员来自公民群体 生产 方式 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形成了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农业落后,粮食缺乏,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文化 特色 宣扬 “ 忠君 ” 思想,重视封建道德的教育、颂扬个人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强调个人主义,主张个人的享受和 “ 人 ” 的价值尊严,反对专制 后世 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雅典民主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建设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古代中外经济文明对比 ( 中国以宋代为例 ) 视角 2 1. 表现 (1) 宋代:商业的时间、空间均不再受限制 ( 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 ) ; “ 草市 ” 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等。 (2) 西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贸易范围不断扩展;商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等。 2. 特点 古代中国 古代西方 发展水平 仍然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产生 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 市场范围 由于专制制度的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仍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对外贸易仍以官方贸易为主,官营手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比较狭小 已形成区域性贸易市场,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推动了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出现股份制、银行等经营现象 影响 没有推动封建生产方式 ( 生产关系 ) 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 迫使西欧封建制度瓦解和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贸易中心的转移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古代中外思想文明对比 视角 3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 孔子 苏格拉底 相同点 (1) 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 (2) 都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的善,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不同点 目的 为奴隶制度服务,恢复周礼 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不同点 主张 (1) 思想核心 —— “ 仁 ” (2) 主张为政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 (3) 主张 “ 克己复礼 ” (4) 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 有教无类 ” ,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 总之,孔子思想强调的是 “ 社会 ” 的人 (1) “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2) “ 美德即知识 ” (3) “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 总之,苏格拉底更 强调 “ 个体 ” 的人 不同点 影响 开创了儒家学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产生不同的原因 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工商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针对训练 四 1.(2017·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 ) 苏格拉底在和人交谈时,总会提出一连串问题让对方回答,鼓励对方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孔子经常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他也很乐于接受学生的提问,并通过回答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重 A. 平等相待 B . 启发引导 C. 辩证思考 D . 逻辑推理 答案 解析 √ 解析 材料中显示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用一种提问题的方法来促使学生思考,这种方法是启发诱导,故 B 项正确。 1 2 3 4 5 6 2.(2017· 湖南株洲一模 ) 在中国古代,韩非子曾对法的一般特点有精辟概括:法固 ( 法不朝令夕改 ) 、法显 ( 让百姓知法 ) 、法一 ( 法不阿贵 ) ,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在这方面异曲同工。但纵观世界古代史,后者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其他法系难以比及的,这 就是 A. 在私有制经济中最 完备 B . 贯彻公正平等的基本原则 C. 反对维护君主专制 制度 D . 维护绝对正义与公平精神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6 解析 根据史实可知,中华法系主要是公法,主要为强化君主统治服务;罗马法主要是民法,主要调整财产关系,因而两者相比较,罗马法维护财产私有的内容是中华法系所不具备的,故 A 项正确。 3. 公元前 6 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 10 个地域部落取代了 4 个血缘部落。公元前 3 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 是 A. 建立了官僚政治 B. 打击了贵族政治 C. 不利于中央集权 D. 改变了社会性质 答案 解析 √ 解析 嬴政建立了官僚政治,克利斯提尼建立了民主政治,故 A 项错误 ; 二者 都打击了贵族政治,故 B 项正确 ; 嬴政 的措施有利于中央集权,故 C 项错误 ; 克利斯提尼 的改革并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故 D 项错误。 1 2 3 4 5 6 4.(2017· 山东淄博高三摸底 ) 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 “ 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 ” 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 “ 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 清代乾隆年间的袁枚在《子不语》中有一篇 “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 ” 的故事,与 “ 绿鹅 ” 故事十分相似。两则故事 都 A. 体现了思想解放 潮流 B . 提倡男女平等思想 C. 否定压抑人性的 观念 D . 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6 解析 两则故事的主旨都体现出人性解放和思想解放的特点,而体现了思想解放潮流的是薄伽丘的《十日谈》,故 A 项错误 ; 提倡 男女平等思想是薄伽丘《十日谈》的思想观念,故 B 项错误 ; 这 两则故事强调的是反对压抑人性,故 C 项正确 ; 冲破 了传统观念束缚是近代中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故 D 项错误。 1 2 3 4 5 6 解析 郑和下西洋主要宣扬国威,与当地人民发展友好往来,哥伦布的远洋航行是以侵略为目的,给美洲人民带去了灾难和奴役,两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结果,故 A 项正确。 5.(2017·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 ) 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有着极大的声誉,关于郑和的祠堂、庙宇等当地纪念物,至今犹存。而美洲目前尚没有发现当地人为哥伦布修建的具有类似意义的纪念物。这反映 出 A. 两者航海的不同目的导致了不同结果 B. 郑和下西洋意义远大于美洲的发现 C. 东南亚人民的文明程度高于美洲地区 D. 美洲人没有认识到欧洲文明的先进 答案 解析 √ 1 2 3 4 5 6 6.(2017· 广东茂名一模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 ”“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 …… 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 …… 故法者,王之本也。 ” —— 《韩非子》 1 2 3 4 5 6 材料二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 —— 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 …… 用人为法 ( 人定法 ) 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 —— 西塞罗 ( 古罗马法学家 ) (1) 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有何不同?并分析两者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1 2 3 4 5 6 答案 答案 不同:韩非子: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主张严刑峻法,认为法律是统治者强化统治的工具。 西塞罗:强调自然法的理性、正义原则,认为自然法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和永恒性。 背景:韩非子:诸侯国变法图强,兼并战争;思想百家争鸣,文化繁荣;小农经济产生。 西塞罗:罗马法成为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工具;人文精神传播;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繁荣。 1 2 3 4 5 6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者法律思想的实践效果及启示。 答案 效果: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强化了统治,完成了大一统,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奠定了基础。但因其严刑峻法,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使其短暂而亡。西塞罗的法律思想指导了罗马法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维护了罗马的统治;成为近现代制定法律的基本原则。 启示: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律制定应体现公平和正义;在强调法治同时应强化道德建设,德治和法治是要互相补充;法律建设要和社会水平相符,要符合国情。 答案 1 2 3 4 5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