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阜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份联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商朝统治者推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方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与商朝内外服制相比,西周的分封 A. 扩大了中央王朝统治疆城 B. 遏制了诸侯间的攻伐战事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 建立起了有效的官僚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商朝统治者推行内外服制,……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可见商朝的内外服制度之下,中央权力相对较小,而分封制的含义是天子把士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要对天子承担一定的义务,如缴纳赋税、朝觐述职等,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与材料相符,故C正确;通过材料“商朝统治者推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商朝中央地域的大小,也没有与西周的分封制疆域相对比,与材料不符,故A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诸侯间战争问题,所以分封制就不能体现遏制了诸侯间的攻伐战事,B错误。西周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世卿世禄制),世官制属于贵族政治,而不是官僚政治,与材料不相符,D错误。 2.西周时“通过严格区分血缘关系的嫡庶亲疏,建立了森严的上下、长幼、尊卑、贵贱等级秩序,并使之长期有条不紊地保持下去”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礼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宗法制是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故选B。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排除A;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王为了巩固统治而把王族,功臣,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的制度,排除C;礼乐制就是统治阶级为从事政治、社会活动所制定的一些规则和仪式,其实质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所形成的的等级秩序,因此礼乐制度并不是严格的区分血缘关系,排除D。 3.商人在攻灭了夏之后“因于夏礼”,继承了华夏文化并且将其发展壮大;起源于白狄的周在取代商以后,自称夏人之后,是中原文化正统,将自己族群与四周“蛮夷戎狄”区分开来。这种做法旨在 A. 形成华夏同源的文化心理认同 B. 确立起民族融合的观念 C. 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加强宗族文化传承意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商朝取代夏朝,周朝取代商朝之后都认为自己继承了正统,这种做法旨在确立政权的合法性,即形成华夏同源的文化心理认同,选项A正确;材料未体现民族融合,排除B;商周时期并不是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周朝起源于白狄,但是自称夏人之后,说明其并未继承本族文化意识,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从政权合法性角度分析商周统治者为什么要奉华夏为正统。 4.西周时期,朝廷百官的任命都要在王室宗庙前举行,作为王室家族总管的“宰”,要引领百官前往周王那里接受任职。这一任命程序反映出西周时期 A. 分封制推行促进了中央集权 B. 政权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 C. 选官任职以血缘关系为标准 D. 宗法制巩固了周王的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朝廷官员任命需要在代表宗族的宗庙前进行,而且仪式由王室家族总管引领主持,这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选项B正确;朝廷百官任命和分封制不属于同一概念,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官员选拔方式,排除C;选项D与题无关,朝廷百官不一定都和周天子有血缘关系,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能结合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理解宗室和朝廷官员任命仪式之间的关联性。 5.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措施是 A. 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 B. 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C. 明升暗降丞相的地位 D. 重用侍从建立“中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防止丞相“不自觉地越位”,即丞相越权,设置了御史大夫来监察百官,故B项正确;汉代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故A项错误;明升暗降丞相地位并不是秦始皇的措施,故C项错误;汉武帝重用侍从建立“中朝”,故D项错误。 6.春秋时期,楚、秦、晋等国在新扩张土地上设置县,战国晚期,“县”已经成为各国较为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这一变化表明 A. 贵族特权已被完全剥夺 B. 诸侯国强化对地方管理 C.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 D. 诸侯争霸战争逐渐平息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县制体制之下,官员由政府直接任命,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B选项符合题意。贵族特权被剥夺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C选项排除。诸侯争霸平息是在秦统一六国以后,D选项排除。 7.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土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A. 对政治事务的决策实行民主协商 B. 保证了中央机构的至上权力 C. 有利于减少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 D. 表明秦代中央官制发展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在朝议中允许更多的人来发表意见,这样能够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正确答案为C。虽然朝议允许各种人发言,但是没有体现对政治事务的决策实行民主协商,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央机构具有至上权力,B错误。材料只是讲了“朝议”制度,不能表明秦代中央官制发展完善,D错误。 8.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 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D. 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可知,从汉初到汉景帝再到汉武帝郡县制不断扩大,王国缩小,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正确答案为D。材料只是讲述郡增多,王国减少,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非君主权力的强化,排除B。材料中无法体现统治区域扩大,故C错误。 【点睛】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中解读出从汉初到汉景帝再到汉武帝郡县制不断扩大,王国缩小的信息。 9.西汉刘邦至吕后时期,汉朝以郡国并行方式实行过特殊的东方政策,即在要求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的同时,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治。据此可知,西汉初期 A. 朝廷在有意缓解文化冲突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激化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汉中央政府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而允许其“从俗而治”,说明尊重东方各国的风俗,明显是为了缓解文化上的冲突,故选A项;西汉的中央行政体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激化和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排除CD项。 10.魏晋时期,中央政务核心由秦汉的三公演变为决策、审议、执行三个职能明确的官僚体系。到东晋时,决策和审议部门的最高长官由士族担任,实际掌握政务的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基本由皇帝提拔的寒族充当。说明了当时 A. 统治阶层结构发生变化 B. 士族失去对实权的掌握 C. 寒族地主控制中央实权 D. 官僚政治取代门阀政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汉到魏晋,中央政务核心从三公决策演变为职能明确的官僚体系。东晋时期,政府政务分别有寒族和士族掌握。这种变化体现了统治阶层结构的变化,选项A正确;根据材料“决策和审议部门的最高长官由士族担任”可知,选项B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士族掌握着决策和审议,说明寒族地主并未控制中央实权,排除C;士族依然掌握权力,因此选项D排除。 11.唐朝前期,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从决策到实施涉及众多政府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是 A. 工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有关的基本知识。三省为中书、门下、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号令、审核、和执行。尚书省下设置工部、兵部、刑部、礼部、吏部、户部六部,负责相应职责。根据以上分析答案为B。 考点:三省六部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和运作程序。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朝时开始形成,宋元时期发展演变。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隋唐时期确立的科举制等制度也需要掌握。 【详解】 12.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唐睿宗时把节度使制度引入“道”,将军事建制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建制,到玄宗时“道”发展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唐代“道”的职能变化 A. 完善了地方行政机构 B. 增强了中央军事力量 C. 密切了各地经济交往 D. 使中央集权渐被削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是一种监察区划”“将军事建制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建制”中可以分析出,“道”由监察区变为军事区,这容易导致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威胁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行政机构的完善,故A项排除;“道”的职能变化仅增强了地方军事势力,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故C项排除。 13.唐代宰相之女大多嫁入王室。北宋宰相的女婿,则不乏有出身商家的状元、也有刚出科场入仕的八品小官。择婿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门阀制度的消亡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C. 重文轻武的影响 D. 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宋宰相之女择婿标准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变化,即科举制发展导致社会阶层流动加快,选项B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重文轻武政策实行于北宋,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唐宋之际宰相之女择婿标准变化,因为唐代王室并不都是武将出身,选项C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 14.下图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最有可能出现在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宋朝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并设参知政事分散相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即盐铁司掌工商收入,兵器制造;度支司掌财政收支,粮食漕运;户部司掌户口、赋税、榷酒等,故D符合题意;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太尉掌管军事大权,不符合题意,排除A;汉朝中央实行中外朝制度,B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皇帝下面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C不符合题意,排除。 15.北宋的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台谏官称为“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宋太祖曾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宋朝的这一传统 A. 保证了宋王朝长治久安 B. 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 C. 完善了古代的监察制度 D. 有效地制约了君主权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宋代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以及宋太祖时建立重视保护士大夫关心政治的积极性和“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的祖训,可知B项正确。但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这样做并不能实现A项的“长治久安”,C项“完善监察制度”的说法与材料的传统等不符;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核心是服务君主专制,D项与其史实不符。 16.史载:“六部以及总掌军政刑狱的地方衙门都是它的下属机构,所有给皇帝的奏报,都要先报告给它,一切以皇帝名义发出的诏令、谕旨也都经由它再下发。”材料中的“它”应是 A. 唐代的尚书省 B. 宋代的枢密院 C. 元代的中书省 D. 明代的内阁 【答案】C 【解析】 【详解】元代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宰相权势很大,地方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掌管所辖地区内的军政事务。故答案为C项。唐代尚书省负责执行,排除A项;宋代的枢密院掌管军事,排除B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关或决策机构,排除D项。 【点睛】元朝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中书省地位较前代尤为重要,中书令通常由皇太子担任。元朝的中书省除为决策机构外,还负责直接管辖首都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区。在腹里地区以外,在全国各地设置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为中书省派出机构,掌管所辖地区内的军政事务。 17.明朝中期以后,许多内阁重臣极力讨好有权势的宦官,如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尽管权重位尊,但也向司礼太监冯保投“晚生”帖。此现象本质上反映出 A. 皇权专制强化 B. 内阁权力削弱 C. 国家决策混乱 D. 中枢权力失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宦官的权势是由皇帝赋予的,其代皇权行事,权势巨大,这实质上体现了皇权的强化,没有任何权力可以有效地制约皇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内阁重臣讨好宦官实质上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大,不是内阁权力的削弱;C选项错误,这不能体现国家决策的混乱;D选项错误,明代中央最高权力仍由皇帝掌握,皇帝通过调控内阁和司礼监的关系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中枢权力并未失衡。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8.“六部”作为中央机构,其地位与职权最高的时期是在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六部”作为中央机构,其地位与职权最高的时期是在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以后,C项正确;隋唐时期中央地位和职权最高的机构是三省,AB两项错误;清代军机处是中央机构中地位最高的,D项错误。 19.《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 A.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 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 C. 杜绝了地方的吏治腐败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反映了明代巡按对地方官员的监察职能,有利于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正确答案为D。材料显示考查地方官员,不能显现“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故A错误。材料是考察地方官,而不是完善地方监察制度,B错误。对地方官员考察,可以治理地方吏治的腐败,但是不能杜绝,故C错误。 【点睛】明代监察制度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而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备。中央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 下设13道监察御史,负责具体监察工作。监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但直接受命于皇帝,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担任总督和巡抚的官员,其权力比一般巡按御史要大,有“便宜从事”之权。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 20.有学者认为“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皇权的进一步强化”。下列对军机处特点的叙述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有 A. 它直接削弱内阁权力,使内阁成为虚设机构。 B. 它设在宫内,外界干扰少,提高了决策效率。 C. 它直接听从皇帝指挥,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D. 军机大臣权高位重,实际地位等同于宰相。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处地处机密,直接听命于皇帝,秉承皇帝旨意传达政令,这体现了皇权的进一步强化,选项B正确;选项A体现了军机处和内阁的关系,不能说明皇权的进一步强化,排除;军机处并不是总览全国军政大权,排除C;军机大臣并不是位高权重,排除D。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过应该注意到,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之一邦。……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主从关系。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以北制南,各省北向门户洞开和人为实行形格势禁的政策,在汉地诸行省表现最为突出,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分析该措施与西周分封制相比有何进步性。 (3)据材料三,概括元朝划分行省区域的主要原则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行省制度的历史地位。 【答案】(1)特点: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或地方分权;分封多为同姓子弟;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措施:全面推行郡县制。进步性: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控制;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推动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原则:犬牙交错。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或地理上降低地方与中央对抗的可能性。地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之一邦”可知,当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或地方分权;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多为姬姓贵族,因此分封多为同姓子弟;根据分封制的结构可知,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实行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措施:根据材料材料中“新皇帝”可知,这是秦朝,其全面推行郡县制。进步性:根据材料“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郡县制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控制;从统一多民族国家角度看,郡县制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根据所学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根据材料“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郡县制意味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原则:根据材料“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可知,元朝行省区划的原则是犬牙交错。目的:根据材料“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可知,这种划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或地理上降低地方与中央对抗的可能性。地位:根据所学可知,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也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被元朝以后的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三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概括科举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特点。 【答案】(1)察举制:以德行为主;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2)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新王朝对人才的客观需求。 影响: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大大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3)特点: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 【解析】 【详解】(1)选官制度及标准:根据所学可之,科举制诞生之前,汉代实行察举制,以德行为主;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2)原因:根据材料“随着门阀世族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可知,科举制产生的原因是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根据所学可知,选官制度是为政府选拔人才,而隋朝新立,因此科举制诞生是新王朝对人才的客观需求。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社会阶层流动、中央集权加强、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基础等角度回答即可。 (3)特点:根据材料“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可知,古代选官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根据材料“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可知,文官选拔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根据材料“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可知,具有择优录取的选拔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