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2讲 热点4 “一带一路”——承载中国梦实现民族振兴课件(33张)
热点 4 “一带一路” —— 承载中国梦,实现民族振兴 第二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第 2 讲 聚焦热点 关注四大社会热点,把脉高考前沿动态 新世纪,中国提出两个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即 “ 一带一路 ” 倡议。 实施 “ 一带一路 ” 倡议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举措。 链接 1 “ 中国梦 ” 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1 . 1840 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 “ 天朝之梦 ” 。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 2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 “ 中国梦 ” 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探索奋斗。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 “ 中国梦 ” 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诞生之日起,就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3 .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 “ 围剿 ” 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链接 2 “ 中国梦 ” 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1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建立起来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纽带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地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 大跃进 ” 和 “ 文化大革命 ” 的发生,就是这样的沉痛教训。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面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纠正国家当时存在的错误,实事求是地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一面应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格局。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随着道路的拓展、理论的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又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链接 3 “ 一带一路 ” 承载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1 . “ 一带一路 ” 的历史渊源 “ 一带一路 ” 构想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世人所熟知的 “ 丝绸之路 ” ,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后来不断演变为沟通中国与亚非欧多国的商贸、物流及文化大通道的古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交流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 . 秦汉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时期 (1) 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连接亚非欧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的总称。 (2) 汉武帝以后,国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与西域地区建立联系。 (3) 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加强了汉王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扩大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4) 开辟 “ 海上丝绸之路 ” : ① 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海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 “ 海上丝绸之路 ” 。 ②“ 海上丝绸之路 ” 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 ③“ 海上丝绸之路 ” 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海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 . 隋唐是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 (1) 隋唐时期,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社会环境稳定,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2) 唐初以后的两百年,是丝绸之路通畅、贸易发展、经济交往顺畅的全盛时期。自贞观以来,唐与位于西方的大食、印度等建立了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关系。 (3) 随着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求法等活动,丝绸之路在唐朝前期进入黄金时期。 4 . 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由低落到繁荣 (1) 宋代由于国家政权极为薄弱,与西域的联系受到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几乎废弃。 “ 海上丝绸之路 ” 发展迅速。 (2) 元朝统一中国,社会环境安定,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更是繁荣昌盛。 5 . 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趋于萧条,几近停滞 (1)15 世纪以后,丝绸之路不再作为东西方交流的要道,而是作为记录中外交往历史遗迹的标志而存在。 (2) 清代,随着封建王朝的日薄西山,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几近停止。 (3) 清朝虽然开设 “ 十三行 ” ,但是与西方的联系大为减少,因此,当西方正在革新政治体制,开展经济运动,大力发展教育的时候,古老的东方还沉浸在自己的文明里 “ 自我陶醉 ” ,此时的中国与先进的西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丝绸之路的价值已荡然无存。 6 . 丝绸之路留给人们的历史启迪 : 丝 绸之路的发展历史悠久,虽然发展历程复杂艰难,但是它在各个朝代都有发展和变化,其总体趋势是不断得到开拓和发展的,这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历史发展中的丝绸之路,更好地分析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的相关问题。 7 . “ 一带一路 ” 的机遇与挑战 (1) “ 一带一路 ” 的发展机遇: ①“ 一带一路 ” 倡议是我国加快发展,统筹国际国内关系,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 一带一路 ” 倡议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 推行 “ 一带一路 ” 倡议有利于我国审时度势,有效统筹国内关系,调整国内不协调因素,促进我国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拓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实现平衡的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大局面。 (2) “ 一带一路 ” 面临的挑战 ①“ 一带一路 ” 是我国着眼全球而提出的一项涉及面极广的重大对外倡议。在推进实施 “ 一带一路 ” 过程中,世情、国情将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② 历史经验表明,一国的重大对外政策,往往对区域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安全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涉及多个领域和多方利益的调整重构,既需要着眼长远,又需要考虑不同阶段的环境与目标,突出重点,务实推进。 1 . “ 一带一路 ” 是自东向西的东西经济交流共荣之路,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开辟的自西向东的新航路 ( ) A .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 B .使欧洲的农民深受其利 C .推动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D .很快就使中国融入欧洲市场 解析: 新航路开辟以欧洲为中心的,最大的受益者是欧洲,因此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故 A 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受益最大的是欧洲的资产阶级,故 B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以后,通过早期的殖民扩张,欧洲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故 C 项正确;中国在新航路开辟时还没有融入欧洲市场,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在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中国首倡的 “ 一带一路 ” 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 “ 丝路基金 ” 、金砖银行也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一举措 ( ) A .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 .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C .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隶属地位 D .摆脱了全球经济危机痼疾 解析: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材料中 “‘ 一带一路 ’ 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 ” 有利于打破这种国际经济旧秩序,故 A 项正确;区域集团,与材料中 “ 得到五大洲诸多国家 ” 不符,故 B 项错误; “ 改变了 ” 与材料中 “ 合作构想 ” 不符,故 C 项错误; “ 摆脱了 ” 与材料中 “ 合作构想 ” 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 .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变迁基本上可以以 18 世纪作为分界线, 18 世纪的中国热将中国文化的魅力推向顶峰。之后,随着西方现代性的成熟,中国形象逐渐跌落,影响到西方人甚至中国人自己的 “ 中国文化观 ” 。这主要是因为 ( ) A .明清时期中国文化逐渐走向衰落 B .资本主义崛起推动西方文化发展 C .闭关政策阻碍中国对外文化交流 D .中国社会性质改变促成了分界线 解析: 中国形象的逐渐跌落本质上是中西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即中国经济文化的逐渐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崛起是具体原因,但是,中国未能紧跟时代潮流的原因是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故 C 项是主要原因。 答案: C 4 . 16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藉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 ( ) A .引起了菲律宾的 “ 价格革命 ” B .完成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 .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D .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解析: 材料强调太平洋丝绸之路经济往来,并未提及菲律宾,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美洲物品的传播,并未提及美洲资本积累,故 B 项错误;由材料 “ 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 ” 可知经济往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中国工商业市镇经济的繁荣,故 C 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新世纪以来,中国提出的 “ 一带一路 ” 倡议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将其命名为 “ 丝绸之路 ” ,其实是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张骞通西域本身是出于军事、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贸易。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国丝绸在中亚的影响,引起了更远地方人们的兴趣。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罗马帝国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是丝绸唯一来源。 —— 摘编自葛剑雄 《 历史上中国没有动力进行丝绸贸易 》 材料二 “ 近代丝绸之路 ” ,既是任人宰割的悲剧,也是否极泰来,走向振兴的前奏。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 “ 西学东渐 ” 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 …… 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从晚清民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 …… 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 —— 据王健 《“ 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到 “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 》 材料三 “ 一带一路 ” 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精髓,秉持 “ 讲信修睦、弘义融利、协和万邦 ” 的理念,致力于再筑东西方利益交融、文明辉映的盛世。 “ 一带一路 ” 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推动相关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构建更强劲、更有效、更具亲和力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大格局,实现人类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 —— 据厉以宁、林毅夫、郑永年等 《 读懂一带一路 》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 近代丝绸之路 ” 贸易的新特点,并说明 “ 近代丝绸之路 ” 贸易发展的意义。 (3)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答案: (1) 条件: ① 西汉建立,张骞通西域,交通条件较好; ② 中国丝织技术先进,丝绸影响扩大; ③ 罗马帝国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特点: ① 历史悠久; ② 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商品; ③ 贸易动力主要来自罗马帝国; ④ 以中亚为桥梁; ⑤ 区域范围广。 (2) 新特点: ① 政府腐朽衰落,支持力度小; ② 在民族危机背景下进行; ③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压制; ④ 主要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推动; ⑤ 以近代工业商品为主; ⑥ 外贸港口多; ⑦ 贸易量和规模及区域更大。意义: ① 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边疆的交通联系; ② 加速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 ③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④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⑤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⑥ 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⑦ 为后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3) 践行: ① 传承古代和近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商贸精神; ② 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③ 作为倡议国,面对风险挑战,需要有大国心态,积极面对; ④ 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共赢、共建共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