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试题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西周中后期,雅乐的体制化促使钟罄乐器的成熟;春秋战国时期,雅乐体制衰弱,新声的崛起使民间钟类的发展达到了先秦时期的顶峰;战国时期,竽、瑟等民间乐器异常繁盛。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乐器的发展( ) A.反映了传统礼制渐趋瓦解 B.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建立 C.表明礼器功能发生了变化 D.说明平民获得了政治特权 【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先秦;先秦的文明和社会转型;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材料“雅乐体制衰弱”“民间钟类的发展”“竽、瑟等民间乐器异常繁盛”可知雅乐体制在春秋战国时期衰落,原仅可供贵族使用的乐器在民间得到了发展,可体现强调等级的传统礼乐制度渐趋瓦解,故选A项;中央集权体制建立于秦朝,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提及的是乐器而非礼器,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并非平民获得政治特权,而是因礼崩乐坏而导致原有的特权规定无法维持,使用乐器不再是“特”权,排除D项。 【答案】A 2.战国后期的《魏户律》禁止无子嗣之家收养其他家的孩子,禁止无力娶妻者入赘女家。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维护宗法制度 B.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C.加强中央集权 D.树立法家思想权威 【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先秦;⑵宗法制;先秦的文明和社会转型;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无子嗣之家收养其他家的孩子”违背了血缘关系的传承,“无力娶妻者入赘女家”不符合父系家长制的传统,这些都是对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的破坏,故选A项;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材料并未提及有利于家庭发展的信息,因此无法体现促进小农经济发展,排除B项;战国时期并未建立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这一规定所处的地位及起到的作用,无法体现树立其思想的权威,排除D项。 【答案】A 3.《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这说明( ) A.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 B.秦并没有建立起全国郡县制管理 C.秦的暴政不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D.楚国旧地人民企图重新统一全国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㈡秦朝的暴政;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说明楚人并没有认同秦朝,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故选A项;秦朝把郡县制推广到了全国,排除B项;材料的内容是楚人亡秦,说明楚国人对秦朝没有认同感,没有涉及秦的暴政,排除C项;“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表明楚人的愿望是复仇,不是统一全国,排除D项。 【答案】A 4.汉十年“七月癸卯,太上皇崩……八月,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两年后,高帝逝世。即位后的惠帝下达诏书,“ 令郡、诸侯王立高庙”。这些做法意在( ) A.打击豪强地主 B.实行“推恩令” C.强化政权认同 D.推行“无为而治”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宗庙制度是中国古代各种祭祀礼仪中最重要的,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中这些做法的目的在于从宗法的角度强化政权认同,故选C项;材料中汉高祖和汉惠帝是为父立宗庙,与豪强地主无关,排除A项;“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无为而治”指的是汉初的统治思想,采取的是与民休息的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答案】C 5.唐代中期,枢密使只是负责皇帝和宰相之间传达诏旨的低级官员,由宦官出任,不参与朝政。到了唐代后期,枢密使有时甚至成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宰相议事时,枢密使亦得与闻。这表明,唐代后期( ) A.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可调和 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地方割据势力得到有效遏制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唐宋元变革;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中枢决策发生异变,与材料中从“ 枢密使只是负责皇帝和宰相之间传达诏旨的低级官员”“不参与朝政”到“枢密使有时甚至成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的变化相符,故选A项;不可调和,与材料中“宰相议事时,枢密使亦得与闻”不符,排除B项;C项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排除C项;枢密使在中央,材料中未涉及地方,排除D项。 【答案】A 6.962年,宋太祖下诏令,禁止新中进士到主考官那里谢恩;又命令进士及第的人不得称主考官为“恩师”“师门”,也不能自称“门生”。自宋太祖后期起,新中举人必须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这样,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此诏令旨在( )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防止选官结党营私 C.打击贵族特权利益 D.推进科举公平公正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㈠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唐宋元变革;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根据“宋太祖下诏令,禁止新中进士到主考官那里谢恩”“自宋太祖后期起,新中举人必须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等可知,宋太祖时期通过禁止进士“谢恩”以及亲自主持殿试来防止考官与新中举人之间形成裙带关系,导致选官结党营私,故选B项;题干未与削弱相权无关,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打击对贵族特权利益的信息,排除C项;推进科举公平公正不是题干中诏令的主旨,排除D项。 【答案】B 7.《元史》编纂者言:“ 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汉唐极盛之 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 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上述言论的含义不包括,元代 A.天下一统疆域空前辽阔 B.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 C.对边地的统治比较稳定 D.延续羁縻实行民族平等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元朝通过行省和驿站制度加强了国家内在的各种联系,使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行政管理达于各地,连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故没有延续享羁縻政策,同时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遂下江南,而天下为- ...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可知元朝天下一统,疆域空前辽阔,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元朝边疆治理与内地体 七, 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历来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对边地的统治比较稳定,故C正确。 【答案】D 8.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根据材料“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可知“粮长制” 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故选B项;材料涉及主旨为“粮长制”,是加强地方管理的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项;根据材料“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可知“粮长制”的推行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改革,并非“完善”,排除C项;根据材料“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可知“粮长制”的推行适应了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排除D项。 【答案】B 9.研究18世纪中国物价、人口膨胀这些重大经济问题,难以避免会碰到一个十分荒谬的现象:一方面长期温和的通货膨胀的积累效应严重地削弱了国家的财力,使国计民生和吏治遭遇空前困扰;另一方面朝廷明知症结所在,却以权宜之计苟且敷衍。这种现象反映了( ) A.通货膨胀导致了王朝衰落 B.人口膨胀导致社会物价飞涨 C.统治阶级拒绝经济改革 D.统治者重视统治稳定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明清社会转型(27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朝廷明知症结所在,却以权宜之计苟且敷衍”说明对统治阶级而言,国家稳定是最重要的,其之所以这样做的主要出发点就是维护政治稳定,故选D项;通货膨胀确会影响朝廷税收,但A项属于对材料的过度解读,排除A项;人口膨胀与物价飞涨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排除B项;朝廷使用“权宜之计”并不等同于拒绝经济改革,排除C项。 【答案】D 10.古代雅典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都终身研究学问,很少人愿意去担任官职而从政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雅典( ) A.有较为严密的监督机制 B.知识分子对民主制度彻底失望 C.自由信仰环境较为宽松 D.知识分子对社会道德沦丧不满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雅典实行"陶片放逐法",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这些严密的监督机制,与材料中“很少人愿意去担任官职而从政”相符,故选A项;公民仍然是民主制度下的公民,材料“很少人愿意去担任官职”不等于对整个民主制度彻底失望,排除B项;自由信仰环境较为宽松,有利于雅典民主制度下“从政”,排除C项;从政可以改变社会的道德沦丧,两者内在联系不明确,排除D项。 【答案】A 11.罗马《十二铜表法》中的破产法以债务人的人身作为责任手段,导致债奴甚至杀害债务人的残酷现象。凯撒大帝颁布法律,放弃了破产惩罚论,采用实物抵债,命令债务人通过让与自己的全部财产满足债权人。这一变化表明,罗马法( ) A.将诚信的原则融入法律条例 B.渗透了自然法的思想理念 C.解决了平民和贵族间的矛盾 D.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考点】罗马法;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材料中“以债务人的人身作为责任手段”和“命令债务人通过让与自己的全部财产满足债权人”都蕴含着“欠人财务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的自然法思想,故选B项;材料中仅涉及债务关系,无法代指诚信原则,排除A项;平民和贵族都有可能成为债权人、也可能成为债务人,材料中规定债务纠纷的处理办法无法体现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中凯撒大帝的立法是对原有相对过分的法律的理性修正而非主管随意的,排除D项。 【答案】B 12.英国著名宪法家戴雪说:“(议会)根据英国宪法有制定或废除法律的权力;……英国法律不承认任何人或机构有推翻或废止议会立法的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B.英国议会的权力不受制约 C.责任内阁制已在英国形成 D.体现英国议会主权的原则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㈡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判断对错型选择题(精选);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材料认为英国议会拥有最高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体现英国议会主权的原则,故选D项;材料强调英国议会的地位,没有反映出议会权力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议会)根据英国宪法有制定或废除法律的权力”可见,议会权力受到宪法制约,排除B项;材料强调英国议会的地位,没有涉及责任内阁制,排除C项。 【答案】D 13.有学者指出,革命时期美国人所寻求的政体,乃是介于“绝对专制”和“绝对民主”之间的某种“温和的形式”,它“最适宜于人的权利和对同等自由的享有”,“这种自由在独立性之上添加安全,在最为充分的选举性权利之上添加政府的力量和活力”。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 A.开启西方代议制民主先河 B.人民主权原则得到广泛的认同 C.追求合理配置政府的权力 D.强调公民在地位和权利上平等 【考点】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㈡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根据“革命时期美国人所寻求的政体,乃是介于‘绝对专制’和‘绝对民主’之间的某种‘温和的形式’”等信息可知,美国民众认为应该加强政府的权力,但同时也要防止政府过度集权,最终目标是追求合理配置政府的权力,故选C项;开启西方代议制民主先河的是英国,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美国民众所寻求的一种政体,不能说明人民主权原则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政府在维护公民权利上的地位和作用,排除D项。 【答案】C 14.1879年,法国将诞生于大革命期间的《马赛曲》定为国歌。从1880年开始法国政府将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定为国庆日,又要求将“自由、平等、博爱”三个词语镌刻在各政府的门楣上方,办公大楼也必须悬挂国旗——三色旗。这些做法旨在( ) A.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 B.推动民主共和政体在法国建立 C.探索抨击宗教神权的全新形式 D.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材料继承法国大革命成果的做法,均是为了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封建专制思想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1875年民主共和政体已经在法国建立,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抨击的是专制制度,与宗教神权无关,排除C项。 【答案】D 15.学者陈旭麓在评价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两广总督叶名琛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传统英雄主义观时说道:“叶名琢的悲剧是一种时代的悲剧。”关于“时代的悲剧”成因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根深蒂固的夷狄观念 B.陈旧破落的武器装备 C.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D.战和不定的战术策略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被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打败,因此对“时代的悲剧”的成因理解最恰当的是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故选C项;A项是导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B项是导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D项是导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 【答案】C 16.晚清时期,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族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材料表明太平天国的兴起得益于( ) A.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兴起 B.乡村宗法社会瓦解导致成员贫困化 C.传统政治的社会控制机制衰落 D.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由材料“贫困和破产的宗族成员日渐增多,他们开始脱离宗教庇护,到民间宗教组织和秘密会社中寻求庇护和活路,家庭成员间的冲突日渐撕裂笼罩在这些地区上空的和谐宗法社会之网” 可知传统宗教信仰的淡化及社会控制机制的衰落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之一,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而非民间宗教组织的兴起,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是农民的贫困和破产使得乡村宗法社会的瓦解,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的是阶级矛盾而非民族矛盾,排除D项。 【答案】C 17.下图中日本人已将“赔款二亿两”收入囊中,正在抢夺清朝官员手里“贸易的钥匙”。下列条款体现此意图的是 ( ) A.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B.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通埠 C.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D.日本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征内地税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人抢夺清朝官员手里“贸易的钥匙”,这体现了日本想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故A项正确;“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通埠”不符合贸易的“钥匙”,故B项错误;“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体现的是割地,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日本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征内地税”也不符合贸易的“钥匙”,故D项错误。 【答案】A 18.陈旭麓说:“近代经济改组的过程,来自西方的轮船火车夺走了船夫、纤夫、脚夫、水手、店员的饭碗。据估计,1900年前后,仅北京周边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4万人以上。”据此分析,义和团运动( ) A.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反洋教斗争激化的结果 B.蕴含着以“争权利”为诉求的反抗意识 C.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清朝政府的统治能力 D.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考点】义和团运动;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解析】材料义和团运动的参加者大多数“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外的文化冲突,与反洋教斗争激化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失去利权,加剧底层民众的贫困,义和团运动蕴含着以“争权利”为诉求的反抗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因民众的生存需求而起,与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19.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其无法控制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地区。即使在革命派掌权的地力,也往往各自为政,不完全服从中央的号令。这种情况表明( ) A. 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各自为政 B.三民主义在理论上存在最大缺陷 C.同盟会尚不能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 D.列强支持地方军阀形成割据局面 【考点】辛亥革命;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由材料“但其无法控制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地区。即使在革命派掌权的地力,也往往各自为政,不完全服从中央的号令”可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故选C项;由材料“全国性的中央政府”可知“各自为政”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强调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非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排除B 项;列强支持军阀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排除D项。 【答案】C 20.1919年,上海《申报》刊登了《青岛问题之外论》(1月5月)、《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2月4日)、《中日青岛问题之紧急》(5月3日)、《青岛问题警讯志》(5月6日)、《都人对青岛问题之奋起》(5月7日)、《巴黎中国代表之抗议》(5月16日)等一系列报道。这些报道( ) A.直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B.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和约签字 C.促进了中日外交争端解决 D.有助于读者了解山东问题进展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根据史实得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而非国内的新闻报道,后者不过是新闻宣传工具而已,故A项错误;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是以顾维钧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而非北洋军阀政府,故B项错误;最终解决中日青岛争端的是华盛顿会议而非巴黎和会,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19年,上海《申报》刊登了《青岛问题之外论》(1月5月)、《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2月4日)、《中日青岛问题之紧急》(5月3日)、《青岛问题警讯志》(5月6日)、《都人对青岛问题之奋起》(5月7日)、《巴黎中国代表之抗议》(5月16日)等一系列报道”可知,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报道有利于国人及时了解青岛问题的具体进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21.土地革命时期,各地苏维埃政权推行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广大的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借贷合作社;实行了消灭文盲的运动,并开始普及免费教育;工会、贫民团、妇女代表会、少先队等组织纷纷建立。这表明( ) A.新型社会体制萌芽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 C.苏区政权日益巩固 D.革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 【考点】国共十年对峙;㈡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从材料“各地苏维埃政权推行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广大的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借贷合作社”、“实行了消灭文盲的运动,并开始普及免费教育”、“工会、贫民团、妇女代表会、少先队等组织”,可知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权都带有了民主、平等的共产主义政权特点,故表明在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进行了新型社会体制的尝试,故选A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斗争方式,与材料中体现的是革命根据地中政权建设情况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革命根据地中政权建设的情况,不能体现出苏区政权日益巩固,并且当时是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始终受到国民政府的围剿,排除C项;革命统一战线是指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材料中土地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对峙局面不符,排除D项。 【答案】A 22.抗战期间,存在着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城市向乡村的文化转移,大批城市知识青年随着八路军和新四军来到乡村,为面向农民的大规模民族主义宣传提供了条件。这表明( ) A.中国文化重心已转移到乡村 B.农村文化的重塑推动了民族解放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蓬勃开展 D.中共已经取得抗战文化的领导权 【考点】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由材料“一次大规模的城市向乡村的文化转移,大批城市知识青年随着八路军和新四军来到乡村,为面向农民的大规模民族主义宣传提供了条件”可知城市知识青年将先进的思想学说带到农村,有利于农村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抗日战争的民族解放运动,故选B项;“已转移” 表述过于绝对,中国的文化重心以城市为主,排除A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排除C项;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由国民党领导,敌后战场由共产党领导,“已经取得领导权”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答案】B 23.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材料表明( ) A.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 B.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 C.中共在内战中处于弱势地位 D.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 【考点】解放战争 【解析】从抗日战争胜利后直至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崩溃,美国对国民党政府始终采取的是扶植与支持的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有关美国舆论对中共的态度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可知,这一时期国共全面内战还尚未正式爆发,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可知,南京谈判破裂而引起的国共关系紧张和一触即发的内战,这些都引发了美国的高度关注并对中共给予了有限的支持和帮助,故D项正确。 【答案】D 24.一位西方史学家在《全球文明史》中写道:1750年到1914年西方社会错综复杂的历史有三个主题:一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工业化。二是1789年到1848年的革命年代中的政治剧变。三是西欧的制度和价值观输入到诸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移民社会中,扩展了西方文明的地理范围。对这个时期的历史可以补充的主题是( ) A.人文主义开始复兴 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考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出现于1871年,这些都属于社会主义运动的范畴,故选B项;人文主义在欧洲复兴是在14世纪,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形成于二战之后,即1945年之后,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 【答案】B 25.段治文等指出:它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在民主原则和公仆原则基础上建立了初步完整的无产阶级政治制度,塑造了政治文明的新形态。材料中的“它”( ) A.第一次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 B.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了政治基础 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尝试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巴黎公社;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它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指的是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选C项;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理论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A项;巴黎公社革命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排除B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十月革命,不是巴黎公社革命,排除D项。 【答案】C 26.关于俄国二月革命,苏联时期的观点认为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俄国一些学者提出二月革命后各地几乎没有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地方的实际权力没有转到临时政府新任命的委员手中。这一变化反映出( ) A.观点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B.苏联时期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C.历史认识受到时代的影响 D.详实史料会得出正确历史评价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㈡十月革命的胜利;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题干反映对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问题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认识,说明历史认识受到时代的影响,故选C项;历史真相是由众多的史料证明的,不是由观点的新旧程度决定的,排除A项;题干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不能表明苏联时期的评价更客观公正,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对二月革命的政权并存问题的不同认识,并没有提供“详实史料”,排除D项。 【答案】C 27.1954 宪法总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反映出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标志着三大改造完成 D.中国第一部成文宪法 【考点】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⒊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与1954年宪法;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根据材料“1954 宪法总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可知宪法的突出特点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选B项;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排除A项;1956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标志着三大改造完成,排除C项;《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排除D项。 【答案】B 28.表1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 年代 省数 道数、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 ——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 —— ——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道 ——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路 288 ——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 97 1425 表一 A.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B.州郡等地方行政机构权力变化不大 C.调整地方行政层级减轻中央负担 D.调整地方行政层级加强对地方控制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古跨朝代选择题;表格逻辑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朝到元朝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结合所学可知,增设地方行政层级有利于分化地方事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不符合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而不是地方行政机构权力的变化,排除B项;地方行政层级设置过多,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而且加重了中央的负担,排除C项。 【答案】D 29.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 “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间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 A.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B.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C.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D.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与材料无关。C项倡导理性是启蒙运动。D项“灵魂获救”没有体现。材料中财主因酒后亵渎耶稣获刑,却因贿赂获释,说明教会的禁欲与腐败,因此,正确答案是B。 【答案】D 30.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由此可知( ) 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考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解析】由“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等信息可知D符合题意;清代儒学是传统儒学在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新发展,故B不符合史实;理学就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对道德人心的一种巨大的约束,故A的说法不对;清代理学和心学在思想领域相继占统治地位,故C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 【答案】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31.疫病防治关系民生福祉,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28分) 材料一 408~1643年间,中国爆发全国性大疫19次之多,局部性疫情不计其教,致使“万户萧疏鬼唱歌”“饥民抢掠四起”。文献记载每当瘟疫发生时,皇帝往往派人去祈祷,采取施咒的办法安慰百姓。明宪宗曾下诏在京城崇文、宣武等六门1城外,各置漏泽园一所,收殓遗尸。1587年明神宗谕旨礼部:“尔部便行太医院精选医官人等,多发药材,分头诊视施给”;还强调“此后各省直有与重大灾疫,须令各府州县……即许便宜动支社仓积谷,及本部事例义输等银、病者或给衣食”。对此时人评论:“今之人皆知教荒,而不知救疫。防疫较为有效的隔离、禁止人员流动等措施,朝廷并没有推行,文献也没有记载。” ——摘编自甘海根《明代北京的瘟疫与政府应对》 材料二 英国首都伦敦由于人口集中、卫生环境差而成为鼠疫频繁光顾的城市之一,15~17世纪频繁发生严重鼠疫。针对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为确保隔离措施的落实,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暑法案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被认为是社会保障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在1604年索尔兹伯里瘟疫期间,整个镇1/5的人口被纳入到国家救助中,因此群众愿意配合隔离。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郡治安法官作为总负责人,教区牧师和执事作为配合机构每周要报告相关情况。 ——摘编自陈凯鹏《十六、十七世纪中英两国防疫对策比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代防疫措施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英政府与明政府防疫措施的不同点,并分析不同的原因。(1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防疫的认识。(4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卫生疾病主题;全国卷25分题(真题和模拟题) 【解析】(1)根据材料一“每当瘟疫发生时,皇帝往往派人去祈祷,采取施咒的办法安慰百姓”可得缺乏系统、有效的救济措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皇权色彩浓厚;根据材料一“即许便宜动支社仓积谷,及本部事例义输等银、病者或给衣食”得出重在赈济救助,忽视防治等 (2)第一小问不同点,根据材料二“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可得英国措施有一定的的群众基础;根据材料二“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暑法案”可得英国呈现法制化特点;根据材料二“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可得英国政府防更加制度化、系统化,总体来看,英国防疫方法更科学、理性等;根据材料一“局部性疫情不计其教,致使‘万户萧疏鬼唱歌’‘饥民抢掠四起’”可得明政府的措施很难得到民众的有效配合;根据材料一“今之人皆知教荒,而不知救疫。防疫较为有效的隔离、禁止人员流动等措施,朝廷并没有推行”可得乏有效的针对疫情的防治体系等。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可得明政府敬天畏神思想观念浓厚;施政的重点在维护封建统治;英国经历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科学技术进步;英国关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等。 (3)政府防疫的概念是以国家为组织者进行防疫,那就要求能调动民众积极参与,政府要有系统的方案,既要防也要治,还得有强有力的领导和对民生的关注等。 【答案】(1)特点:缺乏系统、有效的救济措施;防疫侧重在赈济救助,忽视防治;皇权色彩浓厚;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8分) (2)英国措施有一定的的群众基础;英国呈现法制化特点;英国政府防更加制度化、系统化;英国防疫方法更科学、理性。明政府的措施很难得到民众的有效配合;缺乏有效的针对疫情的防治体系。(每点两分,至少英国和明朝政府各说两点。8分)原因:明政府敬天畏神思想观念浓厚;施政的重点在维护封建统治。英国经历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科学技术进步;英国关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每点两分,8分) (3)疫病流行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综合治理;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预防与治理相结合;要有强有力组织的领导;防疫事关民生(每点两分,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500—1800年,海洋的开通和欧亚大陆频繁的陆路交通,将中国纳入世界经济秩序之内。贸易上的顺差,使中国经济持续成长三百年之久,并使中国在近代以前跃升为世界最繁荣的地区。外来的刺激,也促使中国的知识界尝试重新思考中国文化的本质——这是历史上相当于欧洲启蒙时代的努力。可惜,这一努力竟中途夭折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西方,进入世界体系后的中国,发展过于缓慢。曾经出现知识界对中国文明的重新思考,竟也不能在此时延续下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政治制度,还能运作的最后一段岁月。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1500—1800年的中国与西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中西对比,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近代科学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全国卷12分题(真题和模拟题) 【解析】由“1500—1800年”可知,本题考察的是新航路开辟后,“进入世界体系后”的中国的发展历程,材料涉及当时中国的经济、思想文化以及中西对比等方面的信息,因此本题的论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展开。由材料“贸易上的顺差,使中国经济持续成长三百年之久,并使中国在近代以前跃升为世界最繁荣的地区”,可以定论题为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由材料“外来的刺激,也促使中国的知识界尝试重新思考中国文化的本质”,可以定论题为新航路开辟推动西学东渐;由材料“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西方,进入世界体系后的中国,发展过于缓慢”,可以定论题为新航路开辟后中西差距渐显,再结合“贸易上的顺差,使中国经济持续成长三百年之久,并使中国在近代以前跃升为世界最繁荣的地区”,还可以定论题为1500—1800期间中国与西方国力逐渐易位。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时,注意要观点明确,中西对比,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一: 论题:新航路开辟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论证:1500年,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各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掠夺大量财富,对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的需求大大增加。新航路的开辟也便利了中西经济交流。明清时期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政府实行严格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因此在中西贸易往来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欧洲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由此可见,1500—1800年期间,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中西贸易往来,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示例二: 论题:新航路开辟后中西差距渐显 论证:新航路开辟以后 ,西欧各国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促进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最终推动了西欧社会转型。新航路的开辟虽然推动了中西贸易往来,刺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明清政府坚持“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加上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和传统理学的主导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中国从此逐渐落伍于西方。 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使中西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中西差距逐渐拉大。 其他: 论题:新航路开辟推动西学东渐;1500-1800期间中国与西方国力逐渐易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