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

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8月月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深受宗法影响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利于邻里和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可得出土楼的结构特点与建筑布局体现的宗法的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一个家族,谈不上皇权至上,故B项排除;材料中宗族与宗教是两回事,故C项排除;利于邻里和睦有其影响,但是反映不了题旨,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晴】土楼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客家土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的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尊师重教的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 ‎2.《明史·职官一》记载:“(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材料说明内阁 A. 可以干涉皇权 B. 成为中央一级决策机构 C. 可以劝谏皇帝 D. 成为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答案】C ‎【解析】‎ 据所学知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仅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所以内阁不可以干涉皇权,故ABD项均不合史实;据材料中“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主要说明了内阁可以劝谏皇帝,故C项正确。‎ ‎3.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C. 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 D.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A项说法错误,是君主专制导致军机处的出现;B项错误,军机处体现的君主专制的加强不可能借鉴欧美民主制度;C项说法错误,军机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没有约束能力;D项正确,军机处是清政府加强专制的工具。‎ ‎4.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 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 “万年永保臣天子”。这表明西周时期 A. 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 B. 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 C. 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 D. 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可知,官员是周天子的受命官员,但也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体现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D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等级秩序,而且儒家思想不是西周时期产生,A错误;材料中说的是册命仪式,没有体现血缘关系,B错误;材料说的是官员的册命仪式,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最高执政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排除C。‎ ‎5.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A. “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 “寒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C.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 “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可知,此制度可以防止等级的排他性和官位世袭,据此可知该制度为科举制,而“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恰是对科举制的描写,故选D。A项体现的是盛行于周代的世卿世禄制,不合题意,排除;B项体现的是汉代的察举制,不合题意,排除;C项体现的是九品中正制,不合题意,排除。‎ ‎【点睛】此类试题可以采用“回归教材”法,其实教材才是任何命题者的重要依据,因为无论高考命题怎么变化肯定都会有教材的痕迹。回归教材法就是利用试题的这一特点,紧紧抓住和教材相关的“蛛丝马迹”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的一种方法,例如,本题就是要回归到教材上的科举制度。‎ ‎6.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官学兴盛人才辈出 B. 贵族政治受到冲击 C. 土地兼并井田瓦解 D.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所给信息“出身耕稼的读书人”和“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可以看出由学在官府变为了学在民间,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也冲击了贵族的政治,故本题答案选B;A项错在“官学”;C项材料没体现;D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贵族政治受到冲击 ‎7.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 A. 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 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 肯定了秦朝的赋税制度 D. 肯定了秦朝的民族政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裂天下都会而为之郡邑(县),废侯卫为郡守县令,郡邑(县)、郡守县令是秦朝郡县制和地方官制,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是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所以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8.汉武帝时期,“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这主要出于 A. 限制封国官吏的权力 B. 限制诸侯王势力形胀 C. 废除郡国并行制度 D. 防止中央官吏与诸侯王勾结 ‎【答案】B ‎【解析】‎ ‎【详解】“左官律”和“附益法”均是规范诸侯王与王国官吏之间的关系,削弱地方王国势力,从而限制诸侯王势力形胀。故答案为B项。“左官律”限制封国官吏的地位是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废除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附益法”是防止封国官吏与诸侯王勾结,排除D项。‎ ‎【点睛】汉初为了巩固统治,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造成了王国问题。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推恩令、附益法和左官律。附益法和左官律的颁布是为了孤立诸侯王,使其在财政上无法聚敛,在政治上无法组成自己的小集团。两法颁布后,诸侯王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开创创造了重要条件。‎ ‎9.顺治帝曰:“今后各衙门及科道各官本章,俱著于每日午时进奏,候朕披览,次日发下拟旨,以便详阅批发……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关于清朝内阁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与明朝内阁制度存在继承关系 B. 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C. 阁臣有权自主票拟供皇帝采纳 D. 内阁大学士参与中枢决策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尔等不过照例拟旨……皆朕亲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清朝内阁大学士没有决策权,完全听命于皇帝,这与明朝内阁制度存在继承关系,故A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是清代内阁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故B错误;材料说明阁臣无权自主票拟,故C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内阁大学士参与中枢决策,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职司票拟……尔等不过照例拟旨……皆朕亲裁”,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内阁制度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0. “夏、商以来的所谓诸侯,都是古代自然发生的部落,他们的存在既非天子所建,天子自己也不能无故地废去他们。于是周初列爵分土,只索明定一个办法,表示政由己出,所有锡土分茅的荣典,都是天子亲亲奖功的恩赏。我们只看当时的封建,便可明白周初的开国方略了。”由此可见 A. 三代分封的诸侯都是位高权重 B. 周朝代商并继承了商的分封制 C. “当时的封建”显示了王权至上 D. 周的开国方略侧重于广封宗亲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周初从“夏、商以来”“自然发生的部落”到“列爵分土”“亲亲奖功的恩赏”,根据以上现象可以看出,周初开国方略是“封建”即广封宗亲。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未涉及夏商周三代分封了哪些诸侯,更不能判断是否位高权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改变“夏、商以来”的“自然发生的部落”,继承了商的分封的表述与之不符,排除;C项,王权至上自夏已彰显,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1.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 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 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 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 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着重强调“战国时期”“曾国国君乙”“其他诸侯墓”中发现“编钟”或“九鼎八簋”等“象征天子权威”之物。根据所学可知,以象征天子权威之物陪葬诸侯是不符合周代礼乐制度的,表明战国时期天子与诸侯之间的等级秩序被破坏。故答案为D项。AB项,陪葬品丰富、刺激了精神生活需求的表述不是材料的主旨意思 ,材料强调的是诸侯墓中发现了象征天子权威之物的陪葬品,排除;C项,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的表述明显是对材料的曲解,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12.1382年,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终洪武朝阁臣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1573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部权尽归内阁”、“威柄之操,几于震主”。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后期的内阁 A. 开始拥有独立决策权 B. 已经威胁到皇权专制 C. 成为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D. 操控着军国大事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部权尽归内阁”、“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可知,内阁权势有所提高,已经威胁到皇权专制,故B项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机构,也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议定由皇帝决定,故排除ACD三项;‎ ‎13.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联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㒺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 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B.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C.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撒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点睛】清朝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跑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然后经皇帝批准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考生只要理解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再结合题干和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14.据《旧唐书·刘伟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则天借故下敕惩治他,祎之见敕文未经中书门下附署,遂说:“不经凤阁(中书)鸯台(门下),何名为敕?”对这一故事的阐释,正确的是 A. 武则天时期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中处于上风 B. 唐代三省六部制实现了对皇权的限制 C. 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权力中枢的运行程序 D. 唐代皇帝诏令、制救需经中书门下批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代的政治制度以及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大意是: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下敕令惩治他。刘祎之见敕文并未经过中书、门下省,遂说:“不经过中书、门下,怎么能叫做敕呢?”A、C项,从刘祎之的话可以看出,在当时“未经中书、门下省的敕”不能叫做敕,并不能得到像刘祎之这样的大臣的认可,在刘祎之看来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当时权力中枢的运转程序。但是上述事例并没有指明刘祎之事件的后续发展结果如何,因此我们无法从中看出武则天时期相权与皇权的关系。故A项错误,C项正确。B、D项,题干所讲的仅仅是武则天时期的个例,无法看出整个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与皇权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及唐代皇帝的诏令、制敕需经中书门下批准等问题,B、D两项明显属于以偏概全、以点带面。故B、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15.《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A. 周天子建立起绝对权威的统治秩序 B. 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蛮夷之间关系 C. 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 D. 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力与义务的差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可知西周加强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实行各级贵族集体统治的方式,C项正确。周代未建立君主专制,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蛮夷的相关信息,B项错误;异性诸侯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贵族集体统治 ‎16.宋初,朝廷重用士大夫,对宗室子弟优以爵禄,却严格限制其应举,宗室由此逐渐成为朝廷的负担,被讥讽为豢养。后期朝廷转而鼓励宗室子弟应举和补官,使其融人士大夫群体,凭学识、品行赢得认可。宋朝这些措施 A. 体现了理性施政的精神 B. 维护了科举程序公正性 C. 扩大了平民入仕的机会 D. 防范了宗室交结士大夫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却严格限制其应举,宗室由此逐渐成为朝廷的负担,被讥讽为豢养。后期朝廷转而鼓励宗室子弟应举和补官,使其融人士大夫群体,凭学识、品行赢得认可”结合所学可知,这使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宗室成员也有机会凭借自身的努力参加科举考试,从而赢得了士大夫的认可,并逐渐融入士大夫群体,体现了宋朝理性施政的精神,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朝允许和鼓励宗室子弟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进入士大夫群体,与科举程序的公正性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涉及的是宗室子弟,与平民无关;D选项错误,这些措施不能防范宗室结交士大夫。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7.初唐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和“进士”六科,除了最后的进士一科外,皆可以上溯至汉代,只是以前是察举,现在改用考试登进而已。汉唐的这些科目设置:‎ A. 体现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在不断扩大 B. 说明了科举制对察举制的完全继承 C. 印证了古代选官标准重专业技能 D. 反映出汉唐的选材标准较为宽泛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进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汉唐时期的选官标准多元化,较为宽泛,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权的社会基础扩大的信息,故A排除;科举制并不是对察举制的完全继承,故B排除;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古代选官标准重专业技能,故C排除。‎ ‎18.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届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代 A. 地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B. 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C. 中央能够有效节制地方 D. 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官员的任命权都集中到了中央政府(吏部、中书省、皇帝)手里,这说明中央能够有效节制地方,故选C。为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地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材料涉及行省官员的任命,并未提及地方的行政区划,排除B;材料没有说明行省制对疆域管理的作用,排除D。‎ ‎19.西周至春秋时期,自天子至士,他们虽有等级之分,但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却是同一性质的,也就是说,从天子到士,都贯穿着反映政治关系的“君统”和反映宗法关系的“宗统”。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宗法制以分封制的分封关系为基础 B. 宗统和君统的相互关系拓展到平民 C. 宗法制维持了亲族间的忠诚 D.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A项错误。宗统和君统只是贵族间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没有拓展到平民,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同时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D项正确。‎ ‎20.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 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信息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C错误。‎ ‎【点睛】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选举制度,在三代以前,是与世袭并行的。之后,由于上级的腐化和下级的进步,主持国政者,为求政治整饬起见,不得不逐渐引用下级分子。乡间的贤能,渐有升于朝廷的机会。汉代的用人,是比较没有什么阶级之见的。但是,贵族的势力,本来潜伏着;而是时的选举,弊窦又甚多。遂至激成九品中正之制,使贵族在选举上,气焰复张。结果,就酿成晋初刘毅所说的,“惟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进士科始于隋,科举之制兴于唐,在取士上,是比较公平的。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明经所重的是帖经、墨义。诗赋固然与政治无涉,经学在政治上,有用与否,自今日观之,亦成疑问。明清,考试关防,日益严密。此似不尊重人格,但利禄之途,应试者和试之者,都要作弊,事实上亦是不得不然的。‎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下列图片所示为唐代前后期高级官员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贵二代”以及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的比例情况。‎ ‎——摘编自代谦、别朝霞《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来自唐代中国的证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汉代到唐代,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利与弊,并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案】(1)原因: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选官之权逐渐被世家大族支配;隋唐时期,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要求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国家统一,要求把选官权力从地方豪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 ‎(2)利:标准客观,打破了家世、门第的选拔标准;考试程序严格体现公平、公正,考试制度严密;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弊: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易造成士人忽视实用性的学问。‎ 趋势:从重血缘到重才能,由世袭到考试选拔。‎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汉代的用人,是比较没有什么阶级之见的。但是,贵族的势力,本来潜伏着;而是时的选举,弊窦又甚多。遂至激成九品中正之制,使贵族在选举上,气焰复张。”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东汉后期选官权力被世家大族支配、隋唐时期庶族地主兴起要求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国家强化中央权力的要求等方面分析从汉代到唐代,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一中“进士科始于隋,科举之制兴于唐,在取士上,是比较公平的。”等信息及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可从打破了家世门第的选拔标准、考试程序严格体现公平公正,制度严密、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等方面指出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依据材料一中“诗赋固然与政治无涉,经学在政治上,有用与否,自今日观之,亦成疑问。”、“明清,考试关防,日益严密。此似不尊重人格,但利禄之途,应试者和试之者,都要作弊,事实上亦是不得不然的。”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易造成士人忽视实用性的学问等方面指出科举制的消极影响。依据材料一中信息及材料二中“唐代前后期高级官员中,贵族出身的‘官二代’‘贵二代’以及平民出身的非‘官二代’的比例情况”的变化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从重血缘到重才能,由世袭到考试选拔。‎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请完成:‎ ‎(1)柳宗元认为秦朝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1)过失:滥用民力,严刑酷法。观点:实行郡县制是正确的,秦朝的过失不在于实行郡县制。‎ ‎(2)相同点: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不同点: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君主专制;顾炎武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君主过于专制。‎ ‎【解析】‎ ‎【详解】(1)过失,据材料“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即可从滥用民力、严刑酷法等方面回答柳宗元认为秦朝的过失是什么。观点,据材料“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秦朝过失与郡县制的关系回答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相同点,据材料“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郡县制的进步性回答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的弊端回答不同点。‎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 入宋,门阀势力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武人势力依然不可小觑,宋太祖十分重视文治,将“重文抑武”作为国策,并形成为有宋一代的祖宗家法。为了重用文臣,必须通过科举取士,但唐代以来的科举制度,积弊甚深,达不到选拔人才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所以有必要对科举进行改革。北宋初期的科举改革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严禁“公荐”,严禁知贡举与所取进士结成座主、门生关系。二是殿试成为定制,进士殿前唱名、皇帝亲赐及第之制。从此以后,进士及第直接成了“天子门生”。三是实行考官锁宿,分散并限制知贡举的权力。知贡举固定由礼部侍郎出任改为皇帝临时任命,称权知贡举。四是实行封弥、誊录制度。考生试卷密封,且专门命人依原文誊录,誊录卷交考官评判。五是扩大取士,从优任命进士合格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北宋初期科举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初期的科举改革对中国古代政治有哪些有益的借鉴?‎ ‎【答案】(1)背景:强化中央集权需要;宋太祖“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唐代科举的弊端;科举结党舞弊现象严重。‎ ‎(2)借鉴:严禁“公荐”、加强对进士的控制,强化了皇权;严格考试程序,打击舞弊,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科举的公平与质量;扩大录取名额,有助于笼络士人之心,扩大统治基础。‎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重文抑武……祖宗家法。为了重用文臣,必须通过科举取士,但唐代以来的科举制度,积弊甚深,达不到选拔人才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唐代科举弊端、结党舞弊等方面分析北宋初期科举改革的背景。‎ ‎(2)借鉴,根据材料“严禁知贡举与所取进士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实行考官锁宿,分散并限制知贡举的权力……实行封弥、誊录制度……扩大取士”并结合所学从进士控制、强化皇权、考试程序、公平与质量、扩大统治基础等方面指出北宋初期的科举改革对中国古代政治有哪些有益的借鉴。‎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