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解析版)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合计60分) 1.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示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A. 强化宗族认同 B. 继承华夏传统 C. 凸显贵族地位 D. 维护尊卑关系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姓氏代表着血统,名字代表长幼行辈可以看出,姓氏名字制度是宗法制度下体现血统尊卑地位的一种方式,从姓名中就能看出其身份地位,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名字制度的作用没有体现;B选项不能称为“最主要”的作用;C选项错误,本题没有涉及贵族与平民或者奴隶地位的对比。 2. 春秋时期,周王向诸侯“求赙(财礼)”“求车”等现象说明 A. 宗法制得到加强 B. 分封制遭到破坏 C. 诸侯势力得以削弱 D. 诸侯展开争霸斗争 【答案】B 【解析】根据分封制的内容可知,周王授民授疆土,诸侯对周王要尽一定的义务军事、贡赋、劳役等等义务,材料中出现了周王向诸侯“求赙(财礼)”“求车”,这说明诸侯不再履行自己的义务,分封制开始瓦解。故此题应选B项。 3. 秦半两钱(见下图)作为中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其形制外圆内方,以后被历代仿效,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统一形制。关于这种设计,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 A. 反映了统治者希望统治区域广阔无边的愿望 B. 体现了中央政权有序治理四方的中心地位 C. 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的理念 D. 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秦半两钱的形制外圆内方,是因为“圆”再古代的寓意是辽阔无边,“方”在古代的寓意是稳定有序,这与古代统治者追求大一统和皇权至上、统驭天地万物的思想吻合,故C项正确;AB项是对大一统思想的具体解读,不够全面,D项是一种宇宙观,被统治思想所包括,故ABD项排除。 4.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皇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 A. 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B. 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 C. 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D. 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 【答案】C 【解析】材料“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给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说明儒家经典已进入皇家子弟的教育内容,但是无法体现出“《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因此,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故C项正确,B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错在“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D项说法错误,错在“可以还原真相”。 5.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 征辟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可以分析得出此时门第高低把持了政治仕途,有才华的人士因为出身低微,不能受到重用。这种制度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AB项是在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D项是在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 6.《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写道:“王朝初年出现的中央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但这一机构的许多方面都是新的,已经预先呈现出唐代中央政府的轮廓。”材料中的“轮廓” A. 保证了皇权独尊 B. 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所讨论的时代是隋唐,所谓的“轮廓”就是对中央政府权力运行的一种概述。这种情况在汉代已经开始出现,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应该是君主专制制度,故A选项正确。B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官员的选拔,故排除B;C选项是地方和中央的关系,不是君权和相权的问题,故排除C;D选项错在中国古代是君主专制统治,涉及不到民主,故排除D。 7.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答案】D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变化来看,南宋时期宰相祖辈为官的人数大为减少,且在祖辈任官中所担任官职的级别也有下降,说明宰相多来自低级官员的家庭或祖辈没有担任官员的家庭,反映出社会阶层流动加强的趋势。故答案为D项。南宋时期宰相祖辈任官人数已少于无官职人数,说明世家大族的影响逐渐减小,排除A项;祖辈无官职担任宰相人数增多,说明科举制度功能增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 8.宋朝以前,丞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连站着都不行,必须跪着。这从本质上说明 A.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 丞相和皇帝的关系日渐疏远 C. 满族和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 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丞相与皇帝的关系由宋以前的君臣关系到明清时期主奴关系的演变,说明丞相的地位不断下降,皇权不断加强,因此A正确;BCD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故选A。 9.下面四张地图反映了湖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履行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注:画了椭圆地标记),下列选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①③②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②③ 【答案】D 【解析】①是西周时期的行政区划图;②是唐朝时期的行政区划图;③是明朝的行政区划图;④是汉朝的行政区划图,因此正确排序是①④②③,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D。 1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 D. 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答案】A 【解析】 材料“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强调了资本主义的侵略对当时落后的中国具有客观的进步性,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进了中国落后的思想和生产方式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使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体现了资本主义侵略带来的客观进步性。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中国的文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故B项错误;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激化了国内的矛盾,故C项错误;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严重侵犯了我国的主权,故D项错误。 11.《1873清廷礼崩乐坏元年》指出,“1858年《天津条约》签字之际,咸丰皇帝还念念不忘:‘一切跪拜礼节,悉遵中国制度,不得携带家眷’。他担心的是:一旦允许西方使节以西礼代替跪拜勤见,天子颜面尽失,将‘何以为天下共主’?”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 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 尚未有近代国际意识 C. 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D. 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答案】B 【解析】“一旦允许西方使节以西礼代替跪拜勤见,天子颜面尽失”这说明当时咸丰皇帝的观念还是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故B符合题意;题干所述是关于外交礼仪方面的,与经济侵略无关,故排除A;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2.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失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 革命任务不明确 B. 指导思想不科学 C. 革命目标不清晰 D. 具有空想性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反对西洋化、反对近代化,不顺应历史潮流即指导思想不科学而必然失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义和团运动的革命任务是明确的,革命目标也是清晰的,选项A、C不符合题意,排除;义和团运动是典型的反帝爱国运动,不具有空想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3.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B 【解析】从题干材料信息: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地方官员与列强签订条约中看出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地方势力的冲击,即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地方势力没有发展到与朝廷分庭抗礼的程度 14.1906年当时政府规定的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1912年政府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 国家政体发生巨变 B. 民族危机日益严峻 C. 儒家伦理遭受冲击 D.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近代中国教育宗旨的变化,1906年仍然强调传统的忠君、尊孔等,1912年辛亥革命后开始注重道德,追求实利及军事教育等近代教育的内容,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A符合题意;BC与材料无关;二者均处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期,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教育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时间信息的把握,据材料“1912年”的时间信息可以得出,新的教育宗旨的出现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密切相关,以此作答即可。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等事件,反映了“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当时并未成为人们内心的坚定信念。这些留给后世的借鉴意义是 A. 军阀割据是中国进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B. 政治民主化的基础是经济的现代化 C. 民众的皇权思想导致民主共和制度全面失败 D. 民众启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了由于民众缺乏“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的启蒙而导致了袁世凯于1915 年称帝等的发生,所以留给后世的借鉴意义就是民众启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军阀割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政治民主化的基础是民众启蒙而非经济的现代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全面”失败的说法过于绝对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6.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 A. 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 B. 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 C.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答案】C 【解析】题目考查五四运动的阶级基础。做本题要找准关键词“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进行游行的爱国运动,从中则体现了五四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故C项正确。A项新文化运动兴起是在五四运动之前,时间错位。B项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该项表述不准确。五四运动主要是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D项材料中未体现。所以答案选C。 17.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 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B. 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 C. 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存有“左”倾激进主义错误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据材料“1931年”.“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敌我力量悬殊,这反映了“左”倾激进主义错误,故D正确。“左”倾激进主义不可能正确分析当时的革命形势,故A错误。当时敌我力量悬殊,但中共中央部分领导人没有认识,故B错误。当时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被打击,故C错误。所以答案选D。 18.近代某政党曾发表宣言:“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本党为民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该宣言发表于 A. 北伐战争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文字出自《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发表于北伐战争时期,A正确,BCD排除。故选A。 19.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 中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C.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D. 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材料可以看出,a年下半年较上半年党员数量大幅减少,而在b年6月又得到较大发展,党员成分构成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先以工人占主导发展到以农民占主导。联系各选项,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a年指1927年,b年指1928年,1927年大革命由高潮转向失败,中共党员人数大幅减少,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革命队伍的壮大,1928年党员人数又大幅增加,而且农民占多数,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20.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 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政府抗战准备。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7年,在沿海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从防范的地理方向来看,不是针对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和红军,也体现不出“削弱各地军阀”的意图;这实质上反映出国民政府针对日本作出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21.“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次会议 A.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 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 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D. 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答案】C 【解析】“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说明是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生死攸关转折点会议,这一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地位,明确了长征新的方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C正确;A是国民党一大;B是八七会议;D是井冈山时期。 22.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 A. 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 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C. 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D. 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结合所学可知,1939年以来日军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对华北形成封锁之势,共产党应国民党要求积极配合作战,发动百团大战,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故C项符合题意;远征军赴缅作战发生于1941年且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徐州会战处于东南地区,排除B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并不具有打通了海外援华物资通道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 23.淮海战役后,毛泽东高度评价说:“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然,硬是被你们一 口一 口 吃 下 去 了。”这 里 的“夹 生 饭”是指 A. 我军实力未占优势 B. 战略反攻尚未开始 C. 决战时机还不成熟 D. 土地改革尚未开展 【答案】A 【解析】淮海战役时期时期,国民党投入80万,共产党投入60万,显然共产党军队并不占据优势,故A正确;战略反攻是1947年,淮海战役是1948年,B错误;三大战役标志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B错误;土地改革属于经济不符合材料中军事,D错误。 24.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时代》周刊如此描述:“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 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这说明当时 A 解放军战略反攻全面展开 B. 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纲领》 C.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文字“解放战争后期”、“意味着和平”、“进入了北平”可知,材料称赞毛泽东是因为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故选C项;AB项在进入北平前,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北平,而不是南京,排除D项。 25.1954年6月,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完成,参加选举的选民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6%。6月至8月,逐级召开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出出席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最后选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26人。这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 建立在直接民主基础之上 B. 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 C. 标志着中国迈入社会主义 D. 发扬了政治协商的优点 【答案】B 【解析】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时经过逐级选举选出来的,属于间接民主,而非直接民主,故排除A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经由全国大多数人民逐级选举选出,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故选B项;标志着中国迈入社会主义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故排除C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是政治协商会议,故排除D项。 26.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投票表决进行明确规范。这表明我国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探索中前进 B. 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 C. 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 依法治国逐渐成国家意识 【答案】B 【解析】材料“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票决进行明确”表明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和法制建设在逐步完善,故B项正确;人大在文革时期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力,文革后人大恢复了其原来的权力,故A项错误;政治体制改革不仅仅是要完善民主程序,故C项排除;投票方式与依法治国理念无关,故D项错误。 27.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 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 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1953年......周恩来说......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即可选出D项;A项召开于1955年,晚于题目中时间“1953年”,故排除;B项签订于1950年、C项发生于1949年,均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53年”,故排除。 28.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 中国、美国、苏联 B. 英国、美国、苏联 C. 中国、苏联、美国 D. 美国、中国、苏联 【答案】D 【解析】本体关键是弄清楚时代。50年代中苏关系良好,两国与美国对立,所以甲代表的是美国。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丙代表苏联,那么乙表示中国,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9. “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旧中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B. 新中国之初打破资本主义阵营 C. 新中国游离于世界外交舞台之外 D. 新时期外交致力于维护和平与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题干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排除C;“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排除B;同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不正确,故选D。 30.据中国网刊载:1973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事宜;1975年,年迈的蒋介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这些做法 A. 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B.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C.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D. 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当时国共两党的这些做法反映出海峡两岸盼望祖国统一,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故A项正确;1979 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标志着海峡两岸实现了真正停火,故B项排除;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交流限制逐渐放宽,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故C项排除;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宣告了和平统一的方针,故D项排除。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31题12分,32题22分,33题6分,共40分) 31.中国古代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和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材料二 汉之刺史、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自辟”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郡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增订本) 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答案】(1)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形成了二元体制。 (2)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地方仍有较大权力)。 (3)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4)地方自主性(或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解析】 (1)意图:依据材料一“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可以概括出是加强对地方统治的答案。影响:依据材料一“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可以归结出是二元制体制。 (2)特点,依据材料二“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可以得出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关系:结合所学从加强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组织答案,即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答地方仍有较大权力)。 (3)特征:依据材料三“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可以归纳出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 (4)趋势:结合材料从中央集权加虽的角度概括作答即可,即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 ——摘编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 材料二 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贞观七年,戴胄卒。太宗认为戴胄“性贞正”,又以其“宅宁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高宗永徽二年)政府颁布《唐律疏议》规定: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 ——摘编自主春瑜《中国反贪史》 材料三 1927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对监督权利规定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涉及到《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在监督和行政法院机构的设置上,有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但南京国民政府的以竞治国、一党专政窒息了监督权利的发展空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利予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控告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 ——于洪生《权力监督——中国政治体制运行的调控机制》 (1)材料一中,历代封建统治者均利用监察制度反腐,但反腐效果不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归纳唐朝反腐败的重要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国民政府与中共监督制度的异同。 (4)“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反腐败的认识。 【答案】(1)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人治色彩浓厚,监察和处罚体现君主个人意志。 (2)举措:实行高薪养廉;褒奖清廉官员(或树立清廉典型);采用严刑峻法。 (3)同:监督法制化(或依法监督);法律、政策具有连续性、不“以人易法”。异:主体不同:国民政府主要依靠政府相关机构;中共建立人民监督的机构,保障了人民监督权的发挥。效果不同:国民党以党治国、一党专政限制了监督权的发挥,使国民党日益腐败;中共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使中国共产党日益壮大。 (4)认识:建立监督机构;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等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结合所学可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人治色彩浓厚,监察和处罚体现君主个人意志进行分析原因。 (2)据材料二中“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可知实行高薪养廉;根据材料二“贞观七年,戴胄卒。太宗认为戴胄‘性贞正’”可知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死时‘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可知褒奖清廉官员;根据“《唐律疏议》规定: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百,一匹加一等”,可知采用严刑峻法。 (3)同:根据材料三“监督权利规定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涉及到《太原约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可以得出监督法制化(或依法依规进行监督) ;根据材料三“在监督官吏的机构设置上,有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行政法院”、“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可以得出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实施监督。异:根据材料三“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行政法院”可以得出国民政府主要依靠政府相关机构实施监督;据材料三“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可得出中共建立人民监督的机构,保障人民监督权的发挥;据材料三“但南京国民政府的以党治国党专政室息了监督权利的发展空间”可以得出国民政府以党治国、一党专政限制了监督权的发挥,国民党日益腐败;根据材料三“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利予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可知中共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使中国共产党日益壮大。 (4)“一切历史都是当代”是指历史要为当代服务,根据以上材料,可以从建立比较健全的监督机构;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监督权的发挥国民政府以党治国、一党专政限制了监督权的发挥等方面谈谈认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眼中你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围绕“危机与觉醒”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论题:民族危机促进了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 阐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随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为救亡图存,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民主政治学说相结合,积极宣传维新思想,号召进行维新变法,变革封建的政治制度,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由此可见,先进的中国人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奋起救亡图存,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示例二论题:危机和希望是民族觉醒的两个条件 阐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随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中看到了希望。他们把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民主政治学说相结合,积极宣传维新思想,号召进行维新变法,变革封建的政治制度,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由此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时,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登上历史舞台,倡导变法维新,促进了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围绕“危机与觉醒”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依据材料可得出民族危机促进了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的论题。然后结合所学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进行维新变法,变革封建政治制度、促进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等方面进行论述。还可依据材料得出危机和希望是民族觉醒的两个条件的论题。然后结合所学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维新派从日本明治维新中看到希望,宣传维新思想,进行维新变法,变革封建政治制度,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等方面进行分析,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