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第10讲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课件)(99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10讲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课件)(99张)

第 10 讲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世界 —— 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 主干排查 · 建通史体系 [ 主干排查 ] 时间 基础梳理 14 ~ 18 世纪 政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权利法案 》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美国独立战争、 1787 年宪法、联邦政府建立;法国大革命、 《 人权宣言 》 、 1791 年宪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 经济: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圈地运动、重商主义。 文化: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 人文主义的发展 ) ,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牛顿力学。 [ 体系建构 ] 政治: 英、美等国逐渐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民主共和制成为基本类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引发 “ 商业革命 ” 和 “ 价格革命 ” ,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进一步拓展。 [ 时段特征 ] 文化: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近代西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以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为旗帜,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下,欧洲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把脉高考 · 定考情考向 [ 考情分析 ] 1 . (2019 · 全国卷 Ⅰ ) 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 难辞其咎 ” 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 .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 .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 .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 .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 真题印证 ] 一、近代早期的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解析   据材料 “ 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 , 而是发展停滞 , 究其原因 , 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 并结合所学分析 ,拉丁美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 民地 ,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场手工业发达,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故选 D 项;北美的印第安人也受到奴役 , 排除 A 项;材料 “ 推翻了殖民统治 , 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 ” 说明殖民统治不是原因 , 排除 B 项;北美也有非洲和欧洲移民 , 排除 C 项。 答案   D 2 . (2018 · 全国卷 Ⅱ )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 .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 .导致 “ 日不落帝国 ” 的产生 D .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解析   由材料可知 16 至 18 世纪欧洲通过向美洲贩运大量的奴隶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 黑奴贸易成为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 故 A 项正确;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 与表格时间不符 , 故 B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以后 ,西班牙、法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纷纷参与殖 民争夺 ,而“日不落帝国”是 18 世纪后期的英国 , 英国成为 “ 日不落帝国 ” 的原因并不只是奴隶贸易 , 故 C 项错误;黑奴贸易是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 而不是因为开采白银的需要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 深化认知 ] 1 . 从不同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历史的特征 总体特征:从纵向看,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是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从横向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同亚非拉其他地区一样,渐趋衰落。具体表现: (1) 从一体化进程看: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看作人类一体化进程的开端。 (2) 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出现,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 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逐步向近代社会过渡。 (4) 从中西关系看:这一时期中西贸易频繁,中国的传统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广受欢迎,白银不断流入中国,但没有转化为资本,中国总体上处在传统社会的衰落期,逐渐落后于西方。 2 . 全面认识早期的殖民扩张 (1) 特点 ① 目的:掠夺财富。 ② 方式: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贩卖黑奴。 ③ 殖民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 ④ 方向:非洲、美洲。 (2) 影响 ①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 ② 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 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④ 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 核心素养感悟 唯物史观: 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掠夺和侵略史。 1 . 16 世纪 20 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这一技术的应用 A .推动欧洲海外殖民扩张 B .改变欧洲海战的性质 C .导致欧洲封建制度解体 D .促使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 变式训练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炮当然是运用于军事,对于军事扩张会起到推动作用, A 项正确;海战的性质不会因为武器的改进而改变, B 项错误; 16 世纪的欧洲仍然是封建社会, C 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是在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 D 项错误。 答案   A 近代早期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 . 形成过程与特征 [ 备考链接 ] 时期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显著特点 主要途径 影响 ( 世界市场进程 ) 工场手工业时期 (16 世纪~ 18 世纪中期 ) 新航路的开辟 商业资本 暴力手段残酷掠夺 殖民扩张和掠夺 初现端倪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8 世纪中期~ 19 世纪中后期 )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凭工业优势 以炮舰和商品进行不平等贸易 初步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9 世纪中后期以来 )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最终形成 2. 主要影响 (1) 对欧美:攫取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率先迈入文明时代。 (2) 对亚非拉:一方面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在客观上极大地冲击了当地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当地社会的进步发展。 (3) 对世界: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联系与交往,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1. “ 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 ( 葡萄牙首都 ) 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 ” 这说明 A .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 B .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 C . “ 地理大发现 ” 引发西欧商业革命 D .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 [ 新题速递 ] 解析  据材料中 “ 里斯本 ( 葡萄牙首都 ) 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 ”“ 引起上流社会关注 ”“ 个人化纹章的瓷器 ” 表明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 . (2019 · 全国卷 Ⅲ ) 16 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 17 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 .促进信仰自由 B .巩固君主立宪 C .强化专制统治 D .落实 《 权利法案 》 [ 真题印证 ] 二、近代英美的民主政治建设 解析   材料 “ 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 ”“ 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 ” 说明均是强化了君主的地位 ,故选 C 项; “ 17 世纪六七十年代 , 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 , 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 ” 可见其重点是突出君主权利 , 而非信仰自由 , 排除 A 项; “ 16 世纪 ” 英国尚未确立君主立宪的政体 , 排除 B 项; 《 权利法案 》 颁布于 1689 年 , 属于 17 世纪后期 , 与材料时间不符 , 排除 D 项。 答案   C 4 . (2016 · 全国卷 Ⅰ ) 1702 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 .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 《 权利法案 》 遭到破坏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安妮女王对议会的干预 , 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 B 项正确; 1689 年通过的 《 权利法案 》 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法律性文件 , 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 , 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故排除 A 、 D 两项; 1721 年 , 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 , 经常主持内阁会议 ,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 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 故排除 C 项。 答案   B [ 深化认知 ] 1 . 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 (1) 特点 ① 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 《 大宪章 》 到 《 权利法案 》 ,从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 ② 渐进性:英国君主立宪制在 17 世纪末确立,以后逐渐发展完善,民主不断下移。 ③ 创新性: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 (2) 趋势 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②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2 . 美国政治体制中分权制衡原则的表现 (1) 从联邦政府的设计上,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授予议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形成了典型的三权分立体制,有效地降低了专制政体出现的可能性。 (2) 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实行联邦制,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另一方面保留了地方自治的权力,中央与地方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与平衡关系。 (3) 美国的两党政治也是分权制衡原则的重要表现,两党轮流执政、互相监督,防止了独裁政权的出现,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4) 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代表社会的上层,众议院代表社会的下层,两者相互牵制,有利于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是分权制衡原则在立法领域的表现。 2 . 2017 年 7 月,美国参众两院以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总统选举为由,分别以 98 ∶ 2 和 419 ∶ 3 通过了制裁俄罗斯的决案,尽管总统特朗普认为对俄制裁法案有 “ 明显缺陷 ” ,但他并没有否决此法案。据此可知,美国 A .总统无权否决参众两院法案 B .总统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 C .参众两院拥有一定的外交权 D .总统与参众两院立场一致 [ 变式训练 ] 解析   1787 年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否决参众两院的立法,故 A 项错误;材料中 “ 分别以 98∶2 和 419∶3 通过了制裁俄罗斯的决案 ” ,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根据宪法总统只能接受,故 B 项正确;参众两院拥有立法权而非外交权,故 C 项错误;立场一致与材料中 “ 总统特朗普认为对俄制裁法案有 ‘ 明显缺陷 ’” 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正确认识西方民主政治演进中的政治妥协 1. 政治妥协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 2 .权力制衡制度催生政治妥协。 3 .代议制包容政治妥协。 4 .渐进 — 妥协被认为是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最典型的模式之一。 [ 备考链接 ] 5 .一方面有人认为妥协是一种美德,甚至政治的核心就是妥协;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人把妥协与 “ 投降 ”“ 背叛 ” 等同起来,认为妥协是可耻的。其实,政治妥协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不结合具体场景很难对其价值进行评判。但可以肯定的是,妥协是现代民主制度内生的一种常见现象,现代民主社会需要的是一颗对待妥协的平常心。 核心素养感悟 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君主立宪制度得以确立的经济基础。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 2 . 马克垚在 《 世界文明史 》 中说: “ 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 ‘ 原则民主 ’ 与 ‘ 程序民主 ’ 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 ” 引文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 .美国照搬了英国、法国的民主模式 B .美国的民主突出了民权 C .政治妥协对实现民主的重要性 D .主张继续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 新题速递 ] 解析   由 “ 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 可知美国民主不是照搬英法民主模式,故 A 项错误; B 项所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 “ 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 ” 说明政治妥协对民主的重要性,故 C 项正确; “ 主张继续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 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 (2019 · 全国卷 Ⅱ ) 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 .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 .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 .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 .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 真题印证 ] 三、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 解析   由材料 “ 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 ” 可知在启蒙思想家关于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更注重于追求社会平等,故选 D 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开创性,美国已经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排除 A 项;材料强调法国大革命较之英美的不同点,美国和法国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民主政治,排除 B 项; “ 根除了 ” 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法国大革命后多次出现封建王朝的复辟,排除 C 项。 答案   D 6 . (2017 · 全国卷 Ⅲ) 雨果在小说 《 九三年 》 中描述 1793 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 “ 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三权分立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法律至上 解析   题干中雨果描述的是法国唯一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无法体现三权分立,更不能体现法律至上,排除答案 A 、 D 两项; 1792 年法国已成立共和国,排除 B 项; 从国民公会 “ 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 ,体现出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因此 C 项正确。 答案   C [ 深化认知 ] 1 . 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1) 文艺复兴: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追求现世幸福,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伦理观;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 (2) 宗教改革:强调信仰即可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 启蒙运动: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 2 . 启蒙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 (1) 对近代世界的影响: “ 社会契约论 ” 和 “ 人民主权说 ” 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 “ 三权分立 ” 学说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思想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 (2) 对各国政体的影响 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通过了 《 权利法案 》 和 《 王位继承法 》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制内阁,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分权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 ②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了 1787 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 ③对法国:在 19 世纪 70 年代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 3 .张岱年教授认为: “ 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 17 、 18 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 对 “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 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 B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C .描绘了 “ 理性王国 ” 的蓝图 D .鼓舞了民族独立的斗争 [ 变式训练 ] 解析   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是指文艺复兴,故 A 项错误;启蒙运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这一发展与 “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 并不契合,故 B 项错误; “ 理性王国 ” 就是对资产阶级建立国家的设想,与 “ 近代社会 ” 是相契合的,故 C 项正确;民族独立的斗争和 “ 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 不契合,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多元史观理解人文精神 1 . 唯物史观: 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变革结合起来,明确精神层面与经济、政治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2 .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关注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及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政治变革之间的比较、联系,形成对欧洲文化、世界文化的整体性认识。 3 . 革命史观: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没有否定宗教,也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只是批判了封建社会,主张把封建势力从宗教中驱逐出去,特别是力图通过宗教改革建立起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 [ 备考链接 ] 核心素养感悟 家国情怀: 我们要善于吸收和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近代以来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对西方文明我们要借鉴、批判,以更好地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 3 . 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 A .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 B .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 C .复古风格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 D .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 [ 新题速递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文主义,意在考查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材料介绍了文艺复兴后建筑样式的变化,由原来中世纪哥特式到恢复古希腊罗马的建筑样式,尤其指出其目的是 “ 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 ” ,这表明突出人的地位, D 项正确; A 、 B 、 C 三项不能体现材料中的 “ 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 ” 的人文主义要求,排除。 答案   D 7 . (2019 · 全国卷 Ⅱ )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 真题印证 ] 四、世界近代化与社会文明的转型 15 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 A .文化趋于活跃 B .政治变革加速 C .市民阶级出现 D .新教传播广泛 解析   由材料可知 15 世纪欧洲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印书坊的城市,印刷术的发展推动文化的繁荣,这是欧洲文化发展活跃的表现,故选 A 项; 17 、 18 世纪欧洲各国纷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变革加速,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 B 项;中世纪伴随欧洲城市兴起出现了市民阶级,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 C 项;新教传播是在宗教改革后,而宗教改革开始于 16 世纪,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答案   A 8 . (2017 · 全国卷 Ⅱ) 13 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 “ 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解析   佛罗伦萨市政府扩建 “ 小而简陋 ” 的教堂,且要与 “ 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 ,突出了市民的要求,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地位更加重要,故 A 项正确;人文主义广泛传播开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文艺复兴开始于 14 世纪,故 B 项错误;依据材料 “ 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 ” 且与 “ 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 ,说明教会权威在下降,故 C 项错误;新教产生于 16 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 深化认知 ] 世界近代化与社会文明的转型 1 . 概述: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被称为 “ 近代化 ” ,近代社会的特征包括 “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 法治取代人治 ”“ 公民取代臣民 ” 。 2 . 表现 (1) 经济领域:新航路开辟后的 “ 商业革命 ” 和 “ 价格革命 ” ,打击了封建旧贵族势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成为潮流。早期殖民扩张为西欧准备了资本原始积累。 (2) 政治领域:随着代议制的确立,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成为时代潮流。 (3) 文化领域:在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下,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并长足发展,科学思维逐渐兴起,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分别在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取得巨大成果,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向近代化的转变。 (4) 世界联系:相对隔绝的地区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 4 .丘吉尔在 《 英国民族史 》 中谈到英国革命时说: “ 这场斗争从来不是专制和共和制的斗争,用 19 世纪德国史学家兰克的话来说, ‘ 一方维护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另一方维护有议会存在的君主制 ’” 。这场斗争的结果是英国 ① 保留传统并进行制度创新  ② 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③ 国王成为 “ 统而不治 ” 的虚君  ④ 明确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权力划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变式训练 ] 解析  指本题主要考查光荣革命,意在考查唯物史观。材料中的英国革命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1688 年的光荣革命,而英国的虚君政治形成是在 18 世纪中期,因此③错误, ①②④ 表述正确, B 项正确。 答案   B 科学革命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1 . 社会进步推动科学革命 (1)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的社会前提。 (2) 政治革命为科学革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技迅速发展。 [ 备考链接 ] 2 . 科学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 科学革命彰显了理性的价值,破除了迷信和盲从,推动了科学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激起了人们探索社会规律的热情,启蒙运动随之兴起。 4 . 17 世纪中期至 18 世纪,欧洲著名的科学机构有巴黎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丙芒托学院和德国柏林学院等。它们旨在 “ 把先前分散孤立的科学家集合起来,以便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帮助,并且使不论是政治或者商业势力都感到科学的实际重要性。 ” 这些机构的成立 A .配合了欧洲的政治革命 B .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C .推动了实验科学的产生 D .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展 [ 新题速递 ] 解析   材料中科学机构的成立推动科学革命的出现,但不能推断它与政治革命的关系,故 A 项错误;科学革命的出现,推动了启蒙运动兴起,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故 B 项正确;实验科学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出现,如伽利略的实验,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科学机构的成立推动科学革命的出现,但不能推断它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 1  挖掘认知的深度:英国君主立宪制 [ 例 1]   (2015 · 全国卷 Ⅰ) 18 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 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 …… 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题型探究 · 学解题方法 [ 选择题型 ]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 题型特点 】 强调主干知识 英国君主立宪制中君主 “ 统而不治 ” 的真正含义。 注重回归现场 以 18 世纪中叶英国内阁成员的发言为依托创设情境 ,带着问题设身处地去分析问题。 【解题指导】  本题关键信息是 “ 18 世纪中叶 ” 。材料信息 “ 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 ”“ 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 , 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 体现了 18 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掌握媾和与开战的权力 , 但是国王做出决定要有议会的参与 , 这说明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 , 故选 D 项。 A 、 B 、 C 三项不符合 18 世纪中叶英国的情况 , 排除。 【 答案 】   D 视角 2   拓展教材的宽度:美国 1787 年宪法 [ 例 2]   (2014 · 全国卷 Ⅰ ) 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 “ 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 。这一规定违背了 《 独立宣言 》 中提倡的 A .主权在民原则 B .天赋人权原则 C .各州自治原则 D .各州平等原则 【题型特点】 突出知识综合 将美国 1787 年宪法与 《 独立宣言 》 的内容加以联系。 强调历史解释 通过美国 1787 年宪法中众议院名额的分配 , 认识其局限性。 链接时政热点 美国经常以人权问题企图干涉中国内政。 【 解题指导 】   美国 《 独立宣言 》 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这体现的是天赋人权的原则。而美国 1787 年宪法中关于 “ 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 ” 的规定,显然违背了 《 独立宣言 》 中天赋人权的原则,故选 B 项。 【 答案 】   B 视角 3   延展知识的长度:近代早期的世界市场 [ 例 3]   (2015 · 全国卷 Ⅱ ) 17 世纪 60 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 18 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 .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 .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 题型特点 】 导入贴近生活 以英国日常生活中茶叶的消费群体的变化作为命题切入点。 核心素养凸显 注重对考生的时空观念 ( 大时段的时空变化 ) 和历史解释等素养的考查。 注重知识联系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既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 , 也是其结果。 【解题指导】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18 世纪 60 年代 , 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 , 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 , D 项符合题意。 17 、 18 世纪的英国 , 等级观念明显 , 故 A 项错误。仅从英国茶叶消费群体的变化 , 无法得出英国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 , 且这一结论与史实不符 , 故 B 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 , 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 故 C 项错误。 【 答案 】   D 视角 4  转换思维的角度:法国启蒙运动 [ 例 4]   (2018 · 全国卷 Ⅲ ) 18 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 .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 .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 .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 .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题型特点】 情境设置之巧 沙龙聚会 , 一个信息交流、思想交锋、集体批判、讨论学术的场所。以此创设情境 , 更易让考生置身其中去思考问题 , 彰显命题之巧。 角度转换之妙 题目考查的是思想传播的氛围 , 而非传统的 “ 启蒙思想的内容、影响 ” 等 , 独特的视角体现了高考命题之妙。 【 解题指导 】   根据材料时间 “ 18 世纪前半期 ” 可知当时法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 ,启蒙思想发展;根据“沙龙聚会 …… 不再局限于传统 …… 思想极为活跃 ” 可知 ,这一时期的法国沙龙聚会宣扬思想和言论自由,而里面聚集了很多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得到传播;“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反映了启蒙思想的听众扩展到统治阶级,逐渐流行, A 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宫廷文化的发展传播 , B 项错误。 18 世纪前半期的法国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贵族和平民的关系问题 , D 项错误。 【 答案 】   A 非选择题 (12 分 ) [ 例 5]   (2018 · 全国卷 Ⅰ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 《 鲁滨逊漂流记 》 出版于 1719 年 , 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 , 小说梗概如下: [ 大题导练 ]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 , 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 , 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 , 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 ,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 然 “ 过得很富裕 ” 。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 ,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 《 圣经 》 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2 分 ) 【解题指导】   第一步 解前读 —— 明确答题方向 第二步 解中找 —— 获取解读信息 显 性 信 息 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 , 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鲁滨逊在巴西开办种植园 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殖民掠夺 鲁滨逊去非洲贩卖黑奴 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 “ 三角贸易 ” ) 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过得很富裕 ” 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人文主义思想 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 , “ 通过自己阅读 《 圣经 》 无师自通 ” 反映出近代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 隐 性 信 息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展开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 在美洲依靠武力强占殖民地、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奴、开办种植园。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 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近代西欧资本主义萌芽 , 文艺复兴运动产生 , 其核心是人文主义 , 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 , 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 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的精神 , 崇尚理性和科学 , 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探险奠定了基础 封建天主教阻碍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 宗教改革运动产生 , 其核心是因信称义 ( 信仰即可得救原则 ) , 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 《 圣经 》 的权利 , 这就挑战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 解放了思想 ,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近代化 【 答案 】  示例: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 示例 ” 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 视角一 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 , 考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 , 突出了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 1 . 在 《 十日谈 》 中,薄伽丘通过一个个故事来讴歌自由的爱情和婚姻,只要是人本身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就予以支持和歌颂。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自由的爱情成为唯一主题 B .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C .密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 .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 预测押题 ] 解析   对自由的爱情和婚姻的讴歌、对人本身个性的支持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 这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 故选 D 项。 《 十日谈 》 反映了意大利各个方面的面貌 , 自由的爱情不是唯一主题 , 故 A 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 “ 理性 ” , 故 B 项错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 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视角二 设置新情境 , 考查宗教改革的影响 , 符合高考重视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要求 2 .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 欧洲人民觉悟的提高 ” 体现在 A .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的束缚 B .更加追求摆脱教会禁锢 C .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D .强烈地追求自身的幸福 解析   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 , 抨击教会的腐败 , 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 于是出现了宗教改革 , 在其影响下 , 民众逐渐打破对天主教会的迷信 , 更加追求摆脱教会精神禁锢 , 故 B 项正确。要求摆脱封建专制束缚的是启蒙运动 ,故 A 项错误; 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 故排除;追求自身的幸福属于文艺复兴的内容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三 以形象化的事件考查启蒙运动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主张 , 角度新颖 , 且能加深考生印象 3 . 纽约的齐亚斯乔尔村为摆脱美国最 “ 贫穷 ” 村庄的帽子,根据 《 村民公约 》 选举乔治亚为村长,建立了一家日产四万只鸡的禽类屠宰场,由于经营不善,屠宰场面临倒闭,这导致村民不满,乔治亚最终辞职。这个事件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哪一思想主张 A .天赋人权 B .君主立宪 C .人民主权 D .三权分立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 , 由于村民的不满 , 乔治亚最终辞职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人民主权 ” 思想认为 , 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 政府的权力由人民授予 , 如果不按人民的授权办事 , 人民有权将其推翻 , 所以此事件体现了 “ 人民主权 ” , 故选 C 项。 “ 天赋人权 ” 强调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 与材料无关 , A 项错误; B 项明显错误; “ 三权分立 ” 主要体现在政权架构方面 , D 项错误。 答案   C 视角四 从 “ 马尼拉大帆船 ” 切入 , 考查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 角度新颖 4 . “ 马尼拉大帆船 ” 是 16 世纪下半叶至 19 世纪初航行于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货运船只,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自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这一贸易活动 A .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B .促进了中国江南市镇的发展 C .得益于郑和下西洋航线开通 D .使西班牙出现了 “ 价格革命 ” 解析   根据材料 “ 16 世纪下半叶至 19 世纪初 ”“ 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自中国 , 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当时处于明清时期 , 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江南市镇的发展 , 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欧洲的情况 , 故 A 、 D 两项排除;从时间及贸易活动范围来看 , 这一贸易活动主要得益于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 故 C 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五 考查近代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 ,其为高考考查的重点 5 . 有学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串成一张复杂的商业网。之前从未有过这样跨全球的体系,也从未有过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作支付工具,到非洲购买奴隶,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生产农业产品供欧洲消费者使用的现象。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 A .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 B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 .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 D .促进了欧洲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革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材料 “ 拿印度织布工的产品当作支付工具 , 到非洲购买奴隶 , 让这些奴隶到美洲农场耕作 , 生产农业产品供欧洲消费者使用 ” 反映的是三角贸易 , 它给欧洲带来了巨额财富 , 加速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进程 , 故选 A 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 排除 B 项;材料并未体现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导致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落后 , 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是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现象 , 这一时期欧洲生产方式并未发生巨大变革 , 排除 D 项。 答案   A 视角六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 , 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6 . 有学者认为,议会下院的 “ 中心 ” 地位在 “ 光荣革命 ” 后的一百多年中事实上是虚假的,因为下院受上院控制,上院主要由世袭贵族组成,所以 18 世纪被称作是 “ 贵族的世纪 ” 。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 《 权利法案 》 遭到破坏 B .宪政体制仍有待完善 C .行政权尚未发生转移 D .代议制机构形同虚设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政权仍控制在贵族手中,这说明当时英国的宪政体制仍有待完善,故 B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 《 权利法案 》 遭到破坏 , A 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权 , C 项排除;当时英国代议制有了一定的发展 , D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答案   B 视角七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是由当时美国的国情决定的。考生要对这一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7 .在 《 邦联条例 》 下,美国各州有权发行纸币。各州滥发纸币导致纸币贬值,资产阶级放债人蒙受巨大损失,所以他们对 《 邦联条例 》 极为不满,要求加强中央权力。到西部从事土地投机的商人经常受到印第安人的袭击,但是 《 邦联条例 》 下的中央政府无权维持军队,无力保护他们,所以他们也要求加强中央权力。这体现了 A .联邦宪法具有严重的弊端 B .经济集团推动了美国宪政改革 C . 1787 年宪法充分代表人民意志 D .美国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 解析   材料中的 “ 资产阶级放债人 ”“ 到西部从事土地投机的商人 ” 是当时美国两种利益集团的代表 , 他们都要求加强中央权力 , 这说明当时经济集团推动了美国宪政改革 ,故 B 项正确。材料中现象出现时美国还不是联邦制国家 , 没有制定 1787 年宪法 , 故 A 、 C 两项错误;资产阶级放债人和到西部从事土地投机的商人要求加强中央权力不等于美国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 , 且美国最终建立的是联邦制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八 以学者的观点为切入点 , 考查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 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8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 全球通史 》 中说: “ 牛顿已发现了一个数学上能证实的根本的宇宙定律;这一定律可适用于整个宇宙,也可适用于最微小的物体 …… 人们开始把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整个思想和知识领域,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而且应用于人类社会。 ” 这说明 A .自然科学理论具有普适性 B .科学思维深刻影响了启蒙运动 C .科学思维方式逐渐普及 D .人类社会可以移植物理学理论 解析   材料表明 , 牛顿经典力学具有深刻的影响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牛顿经典力学理论使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 其科学分析方法被应用到思想领域 ,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推动作用,故选 B 项。 A 项是对材料的误读; “ 逐渐普及 ” 在材料中未体现 , 故 C 项错误; “ 可以移植 ” 说法错误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