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教育联合体2021届新高三7月联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湖南教育联合体2020年7月新高三联考 历史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二里头文化遗址为人们了解夏代文明的发展程度提供了可能。二里头墓葬中有很多玉器,它们制作工艺相当精美;陶器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为以前所罕见。据此可推知 A.夏代的历史从此成为信史 B.当时粮食产量有很大增加 C.夏代奴隶制剥削非常残酷 D.当时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2.秦朝统一后,对原属燕国的辽西走廊和辽东地区采取设置郡县、开辟交通等措施,这与其统治中原内地的措施并无不同,且是同时进行的,增修燕之北长城与修筑北方的长城也没有区别。这些措施的施行意在 A.强化国家文化认同 B.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C.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D.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3.六朝隋唐时期盛行壁画,画作为宏伟建筑物的装饰物之用;卷轴盛行后,画成为可以随身携带享乐的一种物品。此变化 A助长了社会奢靡之风 B.迎合了人民大众的需要 C.促进了文人画的兴起 D.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普及 4.下表为《新唐书》中孔子称号的变化情况统计表(部分)。该表反映了唐朝 A.佛道思想兴盛 B.君主专制强化 C.儒学地位稳固 D.中外交流频繁 5.从嘉靖末年起,两浙地区虽已允许外省客商子弟附本地民籍入学应考,但其限制较多,规模亦不是很大;而到了万历中期,经巡盐官员呈请,外地商人通过编定商籍在浙江占籍应试终于获得了朝廷的正式批准。这反映明末 A.科举制发展繁荣 B.传统秩序被破坏 C江南是全国重心 D.抑商政策在调整 6.朱荫贵教授指出,在近代中国,辛亥革命引发了一场“经济突变”,虽不如政治变革那样激烈,但其带来的经济突变时间拉得更长。该学者作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否定君主专制统治的必要性 B推动“实业救国"思想的兴起 C使群众性爱国运动趋于高涨 D.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7.与同时代大多数的年轻知识分子一样,陈独秀刚开始倾心于康梁的变法维新主张。但在赴日留学接触了大量新思潮后,面对国内封建复古思想泛濫、袁世凯称帝的社会现实,他决定办一个“思想革命”的刊物,“革中国人思想的命”,于是《青年杂志》诞生了。据此可知,陈独秀 A.以维新思想为革命思想 B.在思想上推动革命发展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D.积极倡导民主科学思想 8.19世纪60年代起,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它们“传述各国之事,上自朝廷,下及闾里,尽情议论”。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上百种报刊先后创办,其中以上海为最,遍及各主要城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报刊成为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 B.近代中国开始走向主动开放 C.报刊成为当时反清革命的媒介 D.社会变局影响近代报刊发展 9.下表是1938年前后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相关言论。由此可知,两人 A.承认中国抗战具有长期性 B.对中国抗战前景持悲观态度 C.重在动员全民族联合抗日 D.主张中国借助外力持久御敌 10.2013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并先后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针对不同全球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反映出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A.形成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机制 B.不断调整以适应世界格局变动 C.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基础 D.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和奋发有为 1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法作为整体,作为一个统一国家的法律制度来说已经中断,但在日耳曼人所建立的各王国中,罗马法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中仍保持着效力。自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先后出现的研究、采用罗马法的热潮,提高了罗马法的地位,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据此可知,罗马法 A.鲜明体现出自然法精神 B.成为欧洲各国立法基础 C.重新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D.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12.英国1765年颁布法令禁止英国技工受雇于外国,违者剥夺国籍、没收家产。1788年,对输出工具或机器者处以500英镑罚金。这些措施 A.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B.动摇英国技术优势地位 C.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 D.阻碍了世界工业化进程 13.下图为1936年美国漫画《老树产量更高》,该漫画表明罗斯福新政 A.尚未扭转经济危机 B.牺牲了资产阶级部分利益 C.受到民众广泛认可 D.解决了工人社会就业问题 14.某学者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复苏乏力,陷入长期停滞状况。对此,各国政府在经济贸易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排斥外来民族的政策。去全球化充斥西方,已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该学者认为 A.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逐渐瓦解 B.逆全球化正成为世界潮流 C.贸易保护主义妨碍经济全球化 D.南北国家差距在不断缩小 15.下图为苏联时代反美宣传画《“自由”在美国》。此宜传画揭示了 A.苏联人民羡慕美国人民的自由 B.美苏之间意识形态分歧巨大 C.苏联的社会制度比美国更优越 D.“冷战”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55分) 1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上面的历史时间轴,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论从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因循岛》是晚清文人王韬于1887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出身于猎户家庭的项某,“改业读书,文名藉甚”,后到闽中做募僚。某日出海遭遇风暴,漯到“去中华九万里”的“因循岛”上,遇到的居民“披发被肩,形状不类中土,而面瘦肌黄,悴容可掬,如久病者”,“乃趋前问询”,因言语不通,无从交流。一位老人出面、告知项某:“此地本富厚,三年前不知何故,忽来狼怪数百群、分占各处”,“专爱食人脂青”。而岛上大小文官武将对横行无忌的射强百般巴结,以求荣华富贵。项某欲训斥豺狼,老人急忙劝曰:“君虽心怀忠义,必不能行,况客乡之民,例难越诉,倘遇择肥雨噬者,当有性命忧。”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钟义信在(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一书中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归纳为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互动理论,它的基本模型如下图所示: 根据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互动理论和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被动纳入世界贸易体系。当时清政府出口的商品,由国际市场行情决定,但以生产资料产品出口为主……洋货从19世纪70年代后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在1877年之前,清政府对外贸易顺差和逆差交替出现。但从1877-1949年,中国出现了连续长达72年的贸易逆差。 材料二 30多年来,对外经济开放在坎坷中走向前进,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80.1亿美元,进口额由108.9亿美元增加到9558.2亿美元。随着我国技术进步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超过90%,改变了用大量初级产品来换取工业品的不利贸易局面。特别是2001年以来,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高新技术产品比重逐渐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2002年的20.8%提高到2008年的29.1%,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以上材料皆摘编自曹令军《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开放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中国对外贸易与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同。(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能够取得伟大历史成就的原因。(8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