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源自 A.《老子》 B.《论语》 C.《墨子》 D.《韩非子》‎ ‎2.“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可见孔子对这种理想人格的重视。下列符合孔子追求的“君子”人格特征的是 A.超越功利,逍遥自得 B.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C.合乎礼数,合乎忠信 D.实际功利,刻苦俭朴 ‎3.韩非嘲讽那些“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复古主义者,就像“守株待兔”的人那样 思想僵化,历史上所谓“圣人”都是根据当时的条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的。他意在说明 A.法术势相互结合的必要 B.社会进步根源是变法 C.孔子被奉为圣人的原因 D.儒家恢复周礼为倒退 ‎4.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 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C.建立了以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 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 ‎5.东晋南朝纸的种类很多,有赤纸、麻纸、敕纸、法纸、藤角纸等。王羲之为会稽内史,一次就给谢安9万多张,朝廷曾下令“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种现象 A.体现了区域专业化生产的特点 B.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C.说明了官营手工业主导造纸业 D.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 ‎6.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文化交流需要 B.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C.书法艺术不断发展 D.文字书写工具不同 ‎7.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经典名言道出了当时哲学家的使命。材料表明当时哲学家的真正使命是 A.应对北宋初年社会危机重建汉代儒学统治地位 B.为构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秩序奠定精神基础 C.彰显儒家文化继承者的家国情怀 D.重新恢复先秦儒学民本思想构建理学民生观念 ‎8.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 A.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B.“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C.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D.“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9.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厂古代科技发展 A.具有儒学化特征 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C.为封建统治服务 D.受益于儒学的推动 ‎10.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 花显得十分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 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儒者实现了积极干预政治的理想 B.儒者通过诗词以期提高政治素养 C.理学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 D.理学研究方式影响着诗词的创作 ‎11.王祯将自己对木活字工艺的改良写成《造活字印书法》附入《农书》中,这是最早记述木活字工艺的著作。书中记录了他独创的转轮排字盘,按韵字、杂字和字号进行分类(如下图)。对此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A.统一了各活字模大小高低 B.王祯最早记录活字印刷术 C.提高了活字印刷排字效率 D.木活字版印本出现于元朝 ‎12.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期间,恍然悟得格物致知之真谛,其不是向外格物而是向自己心上求,‎ 将心与理合而为一;而后进一步说明良知是心的本体,人人皆有。其思想 A.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B.强调理是万物的本原 C.有利于提升大众的独立人格 D.包含公正平等的理念 ‎13.明初杂剧除继承元杂剧的基本形式外,也以民间演出为主。到永乐年间,杂剧演出引起朝廷重视,政府的干预限制,使得杂剧以教化戏和神仙戏为主,并逐渐出现在皇室权贵文人活动中。该变化反映出杂剧 A.继续为官方正统戏曲 B.进入雅文化的行列 C.退出了民间表演舞台 D.是戏曲文化的主流 ‎14.王夫之著 《读通鉴论》,一方面认为“生民之生死”重于“一姓之兴亡”,不满意于君主“任独断”和“擅天下之士”;另一方面又提出尊君是治道的基石,需设君民之大防。这说明 A.新经济因素发展不充分 B.君权受到进一步的制约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D.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15.林则徐在广州期间“凡以海洋事进者,无不纳之,所得夷书,就地翻译”,使1839—1840年间广州出现了一个“海外图说毕集”的局面。这说明 A.广州最先出现了西学东渐 B.林则徐积极准备禁烟运动 C.广州主动对外开放的态势 D.林则徐逐渐打破思想禁锢 ‎16.魏源所作的《海国图志》中有根据“香港英夷公司所呈大宪图”绘制的世界和各国地图共78幅。这些地图的排列顺序先是地球正面和背面两幅总图,以标明各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然后是各洲总图,再是各国分图。这反映出魏源 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B.践行了“中体西用”思想 C.初步具有了近代世界意识 D.抛弃了“华夷有别”观念 ‎17.1875年,总理衙门官员郭嵩焘认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法”。这一观点 A.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B.批评了师夷长技的认知缺陷 C.反思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D.提出了变革政治的迫切要求 ‎18.甲午战败后,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物”的层面上升到“智”的层次,传统知识分子群体转向对近代人文主义和启蒙精神的觉悟,从而引起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开始了思想引领中国社会变革的时期。材料表明 ‎ A.维新思想承载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使命 B.知识分子完全传承了西方的启蒙思想 C.近代中国进入全方位社会变革的时期 ‎ D.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反思 ‎19.梁启超认为,法律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而形成的,中国的旧法由于不 是“生于契约”,而是“起于命令”,所以官民都不愿意遵守。据此可知,梁启超 A.要求社会公平 B.主张废君主制 C.倡导三权分立 D.反对专制独裁 ‎20.“凡有识见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绝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之鉴。”孙中山想在中国进行“社会革命”的目的是 A.不愿少数满洲人专权 B.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C.不愿少数富人专利 D.不愿欧美列强统治 ‎21.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自我疗伤”——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 B.“开颅洗脑”——确立起了民主科学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猛药重治”——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温药治疗”——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22.下表《青年杂志》第1卷封面人物介绍(节选)‎ 封面人物 人物介绍 ‎《青年杂志》的评价 屠格涅夫 俄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体现着不妥协的精神,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其文章乃咀嚼近代矛盾之文明,而扬其反抗之声者也 王尔德 作品影射了现实社会的困境与复杂 文学之才崭然出众 列夫·插尔斯泰 俄国作家。作品反抗暴力与奴役 以文明为人生之最大目的 ‎——整理于周维东、钦佩《〈青年杂志〉上的“青年偶像”——封面人物研究》‎ 以上人物入选《青年杂志》封面人物的原因是 A.文学革命弘扬优秀文学作品 B.为了寄托编者们对国民的期望 C.时代呼吁伟大人物的精神引领 D.符合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内涵 ‎23.新文化运动的“反孔”斗士们对于孔子本人的真实态度而言,可一言以蔽之,即坚决反对膜拜孔子的偶像,而对作为一代哲人的或伟人的孔子本人又是崇敬的。材料表明“反孔”斗士们 A.片面评价历史人物 B.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C.理性认识孔子本人 D.全面认同传统文化 ‎24.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大量反映新思潮的报刊在京津地区出现。周恩来在天津创办的《觉 悟》把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周恩来还亲自深入工人当中,参加宣传活动,并 著文抨击帝国主义与军阀政府。这 A.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条件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促使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表明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的选择 ‎25.“它是在中国革命转入低潮的形势下,在战略上把向敌人政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展开 进攻和从敌人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暂时退却两者结合起来的范例。”该范例 A.表明毛泽东思想理论的成熟 B.体现土地革命时期的道路探索 C.指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D.利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26.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如宋璞的《红豆》、邓友梅的《在悬崖上》、陆文夫的《小 巷深处》、丰村的《美丽》等一批文学作品。他们涉及了以往不敢轻易描写的爱情生活题材,‎ 揭示了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折射时代的变迁。这一现象 A.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B.得益于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方针 C.根源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D.说明文学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27.1956年,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听取了中央工业、运输业、农业、商业、财政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作了关于十大关系的重要报告:“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篇报告 A.致力于理顺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关系 B.探索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道路 C.总结了近代以来革命斗争中的重大问题 D.讨论了经济问题而非国家政治生活问题 ‎28.据统计,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4年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之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共有50个,而在此之后到1972年底,不到8年的时间内,就有43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说明中国 A.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B.推动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C.成为世界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 D.核武器研制成功提升国际威望 ‎29.1980年3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苏联搞社会主义,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六十三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我们确实还缺乏经验,也许现在我们才认真地探索一条比较好的道路”。邓小平意在说明 A.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B.要完整准确地研究清楚社会主义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体上是失败的 D.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本国国情结合 ‎30.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的意义在于 A.纠正了长期的“左”倾错误 B.实现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D.推动了上海浦东的对外开放 第Ⅱ卷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32题14分,第33题12分。‎ ‎31.(14分)儒家学说内涵丰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原始儒学在孔子之后就有性善性恶之争,董仲舒向往的是一个完善和谐的大一统官学体系,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争端的继续存在……率先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说。他认为,性善与王道教化有看不相容的矛盾……对于荀子主张的……‎ 圣人性恶论,他认为这必然会破坏君主专制赖以成立的重要支柱,即圣人代天立道和行道的灵符,所以他舍弃孟子和荀子的说法,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 ‎——屠承先陈增岳《论董仲舒对原始儒学的改造和发展》‎ 材料二 主张 来源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朱子文集》‎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对前贤人性论思想的态度及其用意。(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为什么说宋明理学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5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清时期儒学有何新发展?(5分)‎ ‎32.(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 《春秋》之义,有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子张(孔门弟子之一)受此义,故因三世而推问十世,欲知太平世之后如何也。孔子之道有三统三世,此盖藉三统以明三世,因推三世而及百世也。……人道进化皆有定位,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为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此为孔子微言,可与《春秋》三世、《礼运》大同之微旨合观,而见神圣及运世之远。 ‎ ‎——康有为《论语注》 ‎ 材料二 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接受)。惟自汉武以来,学尚一尊,百家废黜,吾族聪明,因之锢蔽,流毒至今,未之能解。又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斯二者,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不于报章上词而辟之,则人智不张,国力浸削。吾恐其敝将只有孔子而无中国也。即以国粹论,旧说九流并美,倘尚一尊,不独神州学术,不放光辉,即孔学亦以独尊之故,而日形衰落也。 ‎ ‎——陈独秀《通信》(《新青年》第2卷6号)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思想与传统儒学的关系,该思想有何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对儒学的态度,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6分) ‎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儒学持不同态度的原因。 (4 分)‎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左宗棠(1812—1885)十分注重“耕读家风”的保持,他写下“纵读数千年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要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还是耕田”的楹联,“悬刊祠中,以示族子弟”。他据“儿求训甚切”之况,遂书“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的家训以“诏其子弟”。 ‎ 在他人生尽头仅一个月前,左宗棠以豪迈的气质作诗回顾了他出关持节和坐镇东南的历历征程:如“提戎敌忾效前驱,马蹄蹴破天山雪”、“海防善后事孔急,将士还须猛着鞭”,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所以说,时代造就了左宗棠,而左宗棠也没有负于他所处的时代。‎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材料二 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指出:“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将“爱劳动”列为国民五项公德之一。……1954年,因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仍普遍存在,部分小学和初中毕业生不愿毕业后成为劳动者,对无法如愿升学产生不满。在此背景下,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提出要加强劳动教育,提高生产技术水平。……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要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右倾思想和教条主义,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中共中央首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的教育方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耕读家风”的内涵并分析其被倡导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劳动教育地位的变化,并简评其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30 ABDAB ABCAD CCBAD CBADC DBCAB BADDC ‎31.(1)态度:批判。(1分)理由:实现政治、思想的“大一统”,加强专制主义统治。(3分)‎ ‎(2)内涵:①“理”是世界的本源;核心是“三纲五常”(或儒家伦理道德)(2分)原因: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吸取了佛道思想的精粹,将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③宋明理学上升到思辨化阶段,形成论证严密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哲学化的儒学。(3分)‎ ‎(3))问题:理学走向僵化;思想文化专制。发展: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32.(1)关系:改造利用 (或借用、借鉴;继承发展不给分,2分)。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2)态度:彻底 (或全盘)否定(反对不给分)。(2分)评价:陈独秀等激进主义者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了全面的进攻,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其对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共4分 ) ‎ ‎(3)原因:康有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借孔子的名望减轻变法的阻力。(2分) 陈独秀——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2分) ‎ ‎33.(1)内涵:经世致用、品端学优、洁身自好。(3分)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儒家思想的影响;个人的家国情怀。(3分)‎ ‎(2)变化:劳动教育由培养国民基本公德到成为教育方针的中心内容,地位明显上升。(2分)影响;有利于扭转歧视体力劳动者的观念;有利于树立劳动光荣和吃苦耐劳的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技术人才;(3分,任意三点)但受到当时政治上左倾思想的影响,过度强调劳动教育的比重会影响文化知识的学习时间。(1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