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时29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时29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作业)

课时作业(二十九) ‎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作业时间:  月  日 ‎1.15—16世纪,西欧专制国家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经济活力、技术进步、新教徒进取精神等等,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这说明西欧专制制度(  )‎ A.在早期发展中推动了社会进步 B.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强有力后盾 C.支持了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 答案:B 解析:开辟新航路所必需的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以及精神动力,这些都离不开专制政府的大力扶植,故选B。题干材料说明专制国家在推动西欧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海外扩张中积极影响,但并不是所谓的社会进步,A项错误;西欧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政治前提”相关信息,D项错误。‎ ‎2.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1451—1474年)在遗嘱里写道:“我们的目标是使印第安土著皈依我们神圣的宗教,派传教士、神甫和有知识的人去教导他们,培养他们好的品德。”由此可见,西班牙殖民扩张(  )‎ A.源于传播神圣的宗教 B.以宗教作侵略的敲门砖 C.不排除精神动力因素 D.培养了虔诚的新教信徒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早期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宗教的传播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敲门砖依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精神动力是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因素之一,故C项正确;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宗教只是推动因素,故D项错误。‎ ‎3.据统计,1492—1595年,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这说明西班牙(  )‎ A.确立殖民霸主优势 B.未完成工商业发展的资本积累 C.处于贸易中心地位 D.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没有涉及其是否已经是霸主,故A项错误;“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可见财富流向了其他国家,自己财富积累少,故B项正确;材料“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仅从掠夺财富的数量无法确定其贸易状态如何,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4.16世纪时,欧洲物价长期、普遍的上涨,史家称为“物价革命”。时人分析其原因,多认为是商人独占物资、政府大量发行劣质钱币所造成。但法国学者波丁主张欧洲物价上涨有更重要的因素,而他的见解也获得后世很多史家认同。波丁主张的“更重要的因素”是指(  )‎ A.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掠夺 ‎ B.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 答案:A 解析:15世纪末到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掠夺攫取了大量财富,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与材料中“16世纪时”“价格革命”相符,故A项正确。‎ ‎5.“在欧洲各国中,葡萄牙是最不宜于从事帝国冒险事业的。幸运、地理位置、航海技能和天赋勇敢等结合在一起,使葡萄牙人在初期领先,但是不能长期保持。”葡萄牙“不能长期保持”领先主要在于其(  )‎ A.从事冒险人员众多 B.未形成促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C.面临列强激烈竞争 D.深受海外殖民地独立斗争打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与葡萄牙的衰落。葡萄牙的统治阶层并没有能够利用从海外掠夺来的财富发展本国经济,而是大兴土木和购买奢侈品,因此也就未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所以葡萄牙国力日益衰落,导致在海外扩张方面的领先地位很快就被英国、荷兰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取代。故答案为B项。‎ ‎6.“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是结果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B.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C.把美洲纳入了世界家庭 D.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强调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更新人们的宇宙观,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本身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是与题干材料强调的重点无关,均排除。‎ ‎7.《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少数无关紧要的例外,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都是由史前时期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驯化出来的。它们从各自发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中间来回移植。”这表明(  )‎ A.地理大发现开启了物种间的流动 B.1500年以来,动植物的迁移趋缓 C.近代以来,全球生态平衡被打破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物种的交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以1500年为时间节点,1500年前物种交流缓慢,1500年后出现跨越大洲的物种交流,这是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故D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所反映的是物种的交流,并没有反映出全球生态平衡的变化,故C项错误。‎ ‎8.“这一事件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政治和经济领域,使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从此,全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影响下,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曙光。”据此可知,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在于(  )‎ A.改变了世界的贸易格局 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致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普遍确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题干“使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说明该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该事件导致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并使国际贸易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地,故A项正确;D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项出现在新航路开辟之前;D项是19世纪以后。‎ ‎9.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海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因,正是英国人的商业进取心以及由此引起的争夺殖民地的意识。这说明英国成为殖民霸主(  )‎ A.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以强大的海军力量作为根本保障 C.基于制度创新带来的政治优势 D.基于地理空间狭窄的危机意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英国殖民扩张。材料“正是英国人的商业进取心以及由此引起的争夺殖民地的意识”,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市场和原料要求的必然结果,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根本动力,海军力量并非根本保障,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英国成为殖民霸主,与制度创新、危机意识无关,故C、D项错误。‎ ‎10.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收复台湾后荷兰失去对华贸易基地 B.清政府鼓励商人与英商开展茶叶贸易 C.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拥有了贸易优势 D.荷兰海上霸权丧失,与华贸易遭英国排挤 答案:D 解析:收复台湾是在17世纪60年代,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但从1765年开始,英国已逐渐拥有对华贸易优势,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英国掌握了海上霸权,夺得与华贸易的主导权,故D项正确。‎ ‎11.16世纪的“价格革命”‎ 并没有使所有商品价格同样上涨。地租是所有价格中增长最迅速的,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快于工业品价格,实际工资水平却在缓慢下降。据此可知,16世纪的“价格革命”(  )‎ A.租地经营的农场主获得较多利益 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长较缓慢 C.采用租佃制的地主日益走向没落 D.城乡劳动者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革命”的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快于工业品价格”说明从事租地经营的农场主获利高于工业生产者,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工商业者实力的迅速增长,故B项错误;由材料内容无法得出C项结论;工资水平下降,说明城乡劳动者生活水平下降,故D项错误。‎ ‎12.在历史研究中,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又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探索时代”“大航海时代”等。这些表述(  )‎ A.丰富史料实证 B.含有时空观念 C.彰显家国情怀 D.属于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地理大发现”、“探索时代”、“大航海时代”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表述都是历史解释的体现,故C项正确。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与材料强调历史解释不符,排除B项。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与材料强调历史解释不符,排除A项。彰显家国情怀主要是属于历史价值观的培养,与强调历史解释不符,排除C项。‎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重新发现古代地理学者如托勒密和斯特拉波的著作,欧洲人的视野扩大到欧洲以外,甚至想跨过海洋,环绕圆形的大地,最终还能回到本土。由此开始了远洋航海,也由此开始了欧洲的殖民主义。罗盘使人在一望无际的海上也不致迷失方向;火枪则使航海冒险家不论到达哪里也不害怕。从此,欧洲展开双翅,去征服大部分世界。首先走上这条道路的达·伽马,是葡萄牙国王差遣的;哥伦布是受西班牙国王差遣的,表明这种行动是国王的意图。‎ 材料二 当时有句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杭州以及附近地区之所以特别富庶,当然可以有种种不同的解释,可是海外市场对中国丝与丝绸的需求非常大,因而刺激这个地区蚕丝生产事业的发展,使白银货币所得大量增加,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1540年 葡萄牙人勾结中国沿海商人,在宁波双屿港建立据点,开始大规模走私贸易 ‎1575年 西班牙人自马尼拉来中国,袭用吕宋(今菲律宾)名号与中国通商 ‎1607年 在华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书成 ‎1642年 荷兰和西班牙争夺台湾,西班牙战败,荷兰侵占整个台湾 ‎(1)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2)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材料三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对中欧关系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3)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国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导致此后数个世纪内东西方发展的巨大差距。试以16—18世纪中英两国的经济及对外政策为例,说明此观点。‎ 答案:(1)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技术的进步;火枪的运用;欧洲王室的支持。‎ ‎(2)作用:市场扩大;丝织业发展;工商业城市繁荣;金属货币增加。影响:中欧贸易扩大;欧洲科技传入中国;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 ‎(3)中国: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社会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 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工商业不断发展,工业革命兴起。‎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 ‎《世界:一部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给“哥伦布交流”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并评价“哥伦布交流”。‎ 答案:定义:历史上的“哥伦布交流”是指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的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 评价:促进了物种的相互交流,改变了世界的生态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了人口的交流,但也改变了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印第安人锐减);使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