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开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25题,共50分) 1、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 A. 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 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 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 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3、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称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 ) 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源 B.“天理”是不是 “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4、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模越庞大,组织越严密。”由此可知( ) A. 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 B. 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 C. 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 D. 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5、 著名学者余英时在论及科举时说:无论是东汉“孝廉”还是宋、明、清“进士”,都是在各地区均衡分配的大原则下产生的。而且地区分配的要求来自“士”阶层的内部,也不能归之于皇权的片面操纵。东汉“孝廉”与人口成比例出于“公卿会议”;北宋“逐路取人”则经过南北士大夫长期争论而获致;明代分南、北、中卷也起源于洪武时北方落第举人的抗争。……各地“孝廉”或“进士”往往在政府中为自己地方的利害说话。这当然谈不上是代议制,但不能否认科举制有时也发挥了一点间接的代议功能。这里余英时强调的是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真正的人才 B.没有坚持“取士唯才是择”的标准 C.遵循了地域均衡分配的原则 D.具备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功能 6、对清朝雍正帝时期大规模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最全面的评价是( ) 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②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 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近代大学者王国维(浙江海宁人)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迫求。”这段话意在说明( ) A. 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一定弊端 B. 雅典公民具有自由平等精神 C. 当时的雅典不具备建立民主政体的条件 D. 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 9、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 A.开始实事求是地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0、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这正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一切。”这说明他( ) ①反对信仰基督教 ②推崇自由、平等、博爱 ③追求现世的幸福 ④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代表人位,三位思想家被称为法兰西“自由三剑客”,主要是因为他们( ) ①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 ②抨击天主教,提倡“民主共和” ③反对专制主义、等级制度 ④主张“法治”取代“人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为协调双方矛盾,《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 ) 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B.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 C.构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 13、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的颁布,体现了( ) A.共和政体在欧美范围内广泛确立 B.法治取代人治,公民取代臣民 C.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D.各国由邦联制发展为联邦体 14、所有观赏金鱼的品种都直接或间接地起源于我国野生鲫鱼,而金鱼的外部形态有如此显著的丰富多彩的变异,这在动植物的变异中恐怕是罕见的。这说明了( ) ①金鱼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证据。 ②生物的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从一个形状简单的类型可以逐渐进化成多种多样的形态。 ③不同物种的变异是遗传的结果。 ④金鱼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历史学家郭廷以认为:“两千年来,中国施之于日本者甚厚,有造于日本者甚大,百年来日本报之于中国者极酷,为祸于中国者独深。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的是( ) A.明治维新后,随着日本国力的增强,日本制定了侵略中国的计划 B.在近代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 C.由于日本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D.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被迫中断,延误了中国的工业化和民主化 16、武昌起义以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规定实行总统制;1912年3月8日,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根据宪政原则,参议院的行为( ) A.变更了政体使社会动荡 B.因人设法违背了法治精神 C.防止了专制维护了共和 D.分散了权力导致效率低下 17、《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 A.小农经济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确立 B.秦统一六国、清帝下台、新中国成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8、19世纪中后期以来,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随之消亡 19、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状况,他其后地努力是( ) A.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经济 B.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 C.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军阀统治 D.提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 2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制度,也就是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建成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已经建立 B.和平改造所有制的指导方针正式确立 C.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21、1949年,新中国建立,美国不承认新中国政权,中美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1971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列各组政策或口号与上述“开始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时间分别相符的是( ) A.“求同存异”、“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D.“另起炉灶”、“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22、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 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惊人”创举有( ) ①“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③“一五”期间成功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2012年是俄国十月革命95周年,在当时,列宁曾多次强调:“(俄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是容易的,而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却比欧洲各国困难。”列宁作此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俄国落后,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不充分 B.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将会受到欧洲干涉 C.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 D.告诫同志们做好思想准备,革命道路还长 24、2014年3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冷战”的幽灵卷土重来了。在乌克兰政治危机的激发下,一些保守派人士要求奥巴马总统勇敢面对普京,保持美国之前的总统同斯大林和戈尔巴乔夫等苏联领导人剑拔弩张的伟大传统。“冷战”在现代史上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名词,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利益之争是根本成因 B.“冷战”期间世界没爆发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期间孕育着结束“冷战”的因素 25、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二战后的英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这些流派( ) A. 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 B. 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C. 均带有反传统反理性的色彩 D. 体现二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8分) (2)从社会近代化的角度指出《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中华民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7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汉代儒学,有明显不同:就学术内涵而言,汉儒把阴阳五行之学,纳入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就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儒则遇而求其次,转变为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包括承认皇帝凌驾于天下臣民之上的专制地位。 ——摘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在黄宗義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義,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据【裴钰《改变中国》】相关内容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为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而进行的理论创新。(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过程中有何作用?(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民主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妥协也是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化的过程也是政治家们学会如何掌握妥协艺术的过程。妥协意味着,在政治过程中尤其是在政治冲突中,发生意见和利益冲突的政治家们通过彼此在谈判过程中,共同做出让步来和平解决冲突,而不诉诸暴力。 ——摘编自刘军宁《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民主是妥协的制度》 提取材料所反映的关于政治斗争的若干因素的观点,并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进行探讨。 (说明:提取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B B D D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B D B D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A B C 二、材料题 26、(1)趋势:分封制、宗法制瓦解。(2分)原因:诸侯享有较大独立性,实力日益壮大,周天子势力衰微。(2分)建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4分) (2)进步意义:《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的原则,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3分)不同: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维护君主专制;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则反对专制,维护民主政治。(4分) (3)观点: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张由君主来完成革命;中央集权制适应了大革命后的新社会。(3分) 趋势:走向共和,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共和制逐步取代了君主制及帝制)。 (2分)根本原因: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3分) 27、(1)①“君权神授”理论;②“三纲五常”思想;③“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④“春秋大一统”理论。(3分) (2)表现:由强调道德修养转向关注社会现实;主张建立制度限制君权;实事求是的考证学术风气兴起;提出工商皆本思想。(3分)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理学的僵化;儒学经世思想传统的影响。(3分)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或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或民主共和)。(3分) 作用:推动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3分) 28、答案一:观点:政治斗争是暴力冲突与妥协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史实论证:英国通过暴力冲突,把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此后,统治者争权夺利,英国政局动荡,斯图亚特王朝乘机复辟,复辟势力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反攻倒算,竭力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这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极大不满,他们发动宫廷政变,与旧贵族妥协,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避免了政局的剧烈动荡. 答案二:观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是妥协的结果. 史实论证: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说明,它是南方州与北方州、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妥协的产物.法国1875年宪法,是君主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也可以用英国的光荣革命来为例说明. (历史评述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在做评述时要注意方法,首先要分析材料,厘清材料的观点或明确自己的观点;其次要利用材料或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围绕观点进行多角度的进行论证,切忌对材料的照搬照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