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考试试题(解析版)

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模块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50分钟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司马迁编著《史记》时,以黄帝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篇。此后,历代统治者均祭祀黄帝,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要假托黄帝以明正朔。这些做法有助于 A. 纪传体例的推广 B. 君主权威的神化 C. 宗法观念的强化 D. 华夏文化的传承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题干提到历代统治者祭祀黄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要假托黄帝以明正朔,是为了神化君主权威,B项正确。《史记》是纪传体,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A;CD均不符合题意。‎ ‎2.据古文字学家研究,殷墟甲骨文中商王用于称呼死去的父王的“帝”,与金文的帝(啻)考的“帝”和见于典籍的嫡庶的“嫡”,是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属词。这说明 A. 人神共治是中国特色 B. 父系关系开始受到重视 C. 皇权来源于宗法祭祀 D. 古文字是文明重要载体 ‎【答案】D ‎【解析】“殷墟甲骨文中商王用于称呼死去的父王的“帝”,与金文的帝(啻)考的“帝”和见于典籍的嫡庶的“嫡”,是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属词”说明古文字是文明重要载体,D正确;A、B和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频繁,管仲提出:“国之所以为国者,民体以为国。”“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表明他 A. 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B. 推崇儒家的治国理念 C. 反对频繁的争霸战争 D. 代表平民阶层的利益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民体以为国”、“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可知,强调的人民的重要性,这是朴素的民本思想的表现,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推崇儒家的治国理念和反对频繁的争霸战争,故BC两项错误;管仲代表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D项错误。 ‎ ‎4.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属于 A. 强调赏罚分明的法家思想 B. 认为人生无常的道家思想 C. 提倡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 D. 主张选贤任能的墨家思想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官职从事于职事,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少),衡量功劳(的大小)而分配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于下位,这句话体现了墨子“尚贤”的主张, D项正确。材料是墨子“尚贤”的主张,与法家赏罚分明的思想无关,排除A。材料是墨子“尚贤”的主张,与道家人生无常的思想无关,排除B。材料是墨子“尚贤”的主张,与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无关,排除。所以选D ‎5.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同源于 A. 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B.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 ‎【答案】D ‎【解析】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儒家思想的这种特定价值内涵是根源于当时的自然经济的,即特定价值内涵是根源于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礼乐制度是等级制度,并不包括民本主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的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6.《国语》曾记载:“故有虞氏谛(音帝,祭祀)黄帝而祖颛顼;……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穆天子传》卷二也记载:周穆王“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这反映了中国早期 A. 贵族政治逐步形成 B. 宗法制度逐渐确立 C. 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 已有民族认同意识 ‎【答案】D ‎【解析】根据“有虞氏谛(音帝,祭祀)黄帝而祖颛顼;……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周穆王)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可知,有虞氏、夏后氏、周穆王都认同黄帝为祖先,说明中国早期已有民族认同意识,D正确;材料信息与贵族政治无关,排除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对祖先的认同,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排除C。‎ ‎7.《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A. 以民为本 B. 关注民生 C. 人性向善 D. 关注现实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言论说明孔子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关注社会现实人事,所以本题答案选D,“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人性向善”与材料无关。‎ ‎8. 《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 A. 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 B. 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C. 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 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表明法家思想源于道家,B正确;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黄老学说,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A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不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C项错误;材料只列举了道家和法家思想,不能体现道家是诸子百家思想的源头,D项错误。所以选B ‎9.“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偷偷的察看)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韩非子在此强调的是 A. 人性恶前提下的君臣之道 B. 推行改革变法的重重阻碍 C. 加强中央集权的艰难过程 D. 贵族政治体制的多种弊端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可以看出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 由“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可以分析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韩非子并没有参与变法;C、D选项与此无关。‎ ‎10.自汉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诸王纳士,著书立说,文化思想还比较活跃,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是继承《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这主要反映出汉初 A. 文学多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B. 百家争鸣局面得到持续发展 C 诸候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D. 统治者对思想控制尚不严厉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著书立说,文化思想比较活跃这是由于统治者对思想控制尚不严厉而带来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主要是继承《楚辞》的传统说明文学多以浪漫主义而非现实主义风格为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汉初百家争鸣局面未得到持续发展,选项B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正确,但材料未涉及诸候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1.自汉武帝开始使用“建元”年号后,汉代年号大量出现了“元”“始”“初”等字,即所谓“与民更始”就是说从头重来一次。然而一次一次的“更始”,使上帝的意志也慌忙得不亦乐乎。此年号现象说明汉代 A. 确立了“民本”治国原则 B. 新儒学影响了政治理念 C. 武帝后政治局势长期动荡 D. 崇尚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答案】B ‎【解析】“从头重来一次”等字眼体现了汉武帝要用新的儒学治理国家,即新儒学影响了政治理念,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本”方面的思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政治局势动荡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政治政策而不涉及经济政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2.董仲舒因君权不受约束而深感不安,后期闭门著书立说,作品《士不遇赋》表达了其在“不遇”的境遇下坚守儒者本色。董仲舒“不遇”可以反映出 A.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B. 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C. 时代大儒的顺势而为 D. 天人感应思想的淡化 ‎【答案】A ‎【解析】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实质上是君主权力的不受约束,董仲舒的“不遇”说明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A正确;汉代儒学在西汉时期确立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没有动摇,B错误;时代大儒的顺势而为不符合材料现象的原因,C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原因是天人感应思想的淡化,D错误。‎ ‎13.三国时期,官学一蹶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尊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A. 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 既“贵儒”又“尊道”‎ C. 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 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三国时期王昶教育子弟“尊儒”之教、“履道”之言和诸葛亮告诫子孙“修身”、“养德”,以“淡泊、宁静”成就“君子志向”为宗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当时家庭教育观念具有贵儒尊道的倾向,B项正确;材料提供的两个例子,都将儒学放在重要的位置,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三国时期人们继承了两汉时期重视儒学的文化传统,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佛教教义,不能体现三教并行,D项错误。‎ ‎14.秦代以后,大臣给皇帝的上书大都在歌颂君主圣明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贬损自己,上书一般都以“臣等昧死”“臣诚愚鄙”等开头。这说明 A. 孔孟礼的观念全面传承 B. “三纲五常”成为社会的普遍信条 C. 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 D. 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 ‎【答案】C ‎【解析】“歌颂君主圣明”是尊君,“贬损自己”是卑臣,所以材料说明尊君卑臣成为官场常态,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说法绝对,错在“全面”继承,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成为大臣的普遍信条而非社会的普遍信条,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5.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 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 B. 寺院开放顺俗倾向明显 C.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寺院对文人开放,顺应了读书的风气,故B选项正确;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并未融合佛教思想,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城市商品经济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寺院仍然属于佛教之地,材料说明儒生学者的追求是“应试以求闻达”,故D选项错误。故选B。‎ ‎16.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表明柳宗元 A. 抨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 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封建制 C. 反对家天下的皇权专制 D. 主张公正合理的选拔人才 ‎【答案】B ‎【解析】柳宗元的这段话意思是:秦朝用废除分封诸侯的办法来作为制度,是最大的公;它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自己,所以选B;材料所述是在肯定秦朝的制度,故AC与题意不符;题目在说郡县制,不是选官制度,故排除D。‎ ‎17.唐代韩愈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在此强调 A. 回归儒学本原 B. 儒释道三合一 C. 儒学传承断绝 D. 儒学传统久远 ‎【答案】A ‎【解析】韩愈的“道”指的是儒学的传承,即“道统论”,这是探究儒学的本源,故A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可知B项错误;韩愈在此强调的不是儒学传承的断绝,也不是传承的久远,而是强调儒学从哪来的问题,故CD错误。‎ ‎18.唐宋之前,《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不高。唐宋儒者出于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而自觉地抬升《孟子》的地位;《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人“四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孟子》‎ A. 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B. 构建了完整的儒学体系 C. 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D. 与佛教思想相冲突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了唐宋时期,出于和佛教斗争的需要《孟子》的地位有所提升,就其原因在于《孟子》具有较强的思辨性,适应了唐宋时期儒学复兴运动的需求,A符合题意;B说法本身不正确;C不能作为其地位变化的原因;D与其地位的提升无关。‎ ‎19.下表反映的现象表明,唐宋元时期 史料 出处 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 ‎《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 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 ‎《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令 A. 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B.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 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 D. 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二程和朱熹对颜子地位的论述到元代被官方确认,说明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故C项正确。唐代没有形成理学思想,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本思想,故B项排除。宋元时期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说法错误,故D项排除。‎ ‎20.宋儒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通过研究经典“本文”,直接探求圣人“本意”、经典“本义”,发掘经典中所蕴含的儒学价值,“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反映出宋儒 A. 否定传统经学 B. 重申儒家义利观 C. 强调主体意识 D. 批判周孔之道 ‎【答案】C ‎【解析】由“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可知强调主体意识,C项正确。材料“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直接探求圣人“本文”和“本义”,可知宋儒并非否定传统经学,排除A;B与材料无关,排除;宋儒探求“本文”和“本义”,可见并非批判周孔之道,排除D。‎ ‎21.宋代的“士”大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希望从朝廷发起改革,从上而下实现其政治理想。明代的“士”许多抛弃了“得君行道”的幻想,转向“觉民行道”,像王阳明“惟以开导人心为本”,并强调:“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种“士风”的变化基于 A. 明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B.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C. 儒学的哲学化、宗教化 D. 明朝“西学东渐”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士风”由宋代的“士”有“得君行道”的期待到明代的“士”转向“觉民行道”,这种变化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有关,B项正确。明朝“士风”的转变是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的产物,而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A。宋明理学从哲学的高度解析儒家思想,使其哲学化,与题干无关,排除C。明朝的“西学东渐”对明朝“士风”的转变没有产生影响,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22.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 A. 万物皆有天理 B. “灵明”是良知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D. 天人感应思想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材料中引文的大意为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我这样的人来认知,这个世界怎能存在呢?突出反映了其思想主张人心之灵明就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故不可在良知之外求天理。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23.明清鼎革之际,学者转入对儒学典籍的辑佚和校勘,以“礼学”代“理学”,希望重塑原始儒家关于“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的礼乐秩序。这种现象 A. 助长了心学空谈心性之风 B. 体现了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 C. 加剧了思想专制和文字狱 D. 导致程朱理学丧失统治地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塑原始儒家的礼乐秩序体现的是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心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重塑礼乐秩序不是思想专制,也不是文字狱,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程朱理学也是儒学,重塑原始儒家不会导致程朱理学丧失统治地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4.王夫之的著作在生前身后相当长时间内未曾整理出版。1840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18种150卷。1865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56种280卷。这主要体现了 A. 传统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 B. 洋务思想植根于湖湘文化 C. 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D. 王夫之唯物思想的先进性 ‎【答案】C ‎【解析】材料“1840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18种150卷。1865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56种280卷”反映的是近代知识分子对王夫之的著作的整理和出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C符合题意;A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的相关信息,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夫之的主张是否先进,D不正确。‎ ‎25.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道:“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答案】D ‎【解析】根据“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结合所学,“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明末清初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故D项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民本思想,时间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南宋时期陆九渊的心学主张,时间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是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提倡民主,反对孔教的主张,时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26.宋朝岳珂《愧郯录》卷九云:“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世以决科之学为先,故凡编类条目,撮载纲要之书,稍可以便检阅《检阅指考场检查》者,今充栋汗牛矣。建阳书籍。方日辑月刊,时异而岁不同.以冀速售。”这表明 A. 政制变迁与技术变革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B. 活字印刷术在宋代的普及 C. 宋代科举取士营私舞弊的问题非常严重 D. 政府对出版业的严格管理 ‎【答案】A ‎【解析】根据“自国家取士场屋,世以决科之学为先”“撮载纲要之书……今充栋汗牛矣”,说明通过科举选官,促进文化的发展,“方日辑月刊,时异而岁不同.以冀速售”说明以发售为目的的日辑月刊发行快,这和活字印刷术发明有关,故A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活字印刷术在宋代的普及,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取士营私舞弊的问题,排除C;D与材料无关。‎ ‎27.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 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B. 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 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 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来看,古代中国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天文观测,其原因是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以此维护统治。故答案为D项。中国古代天文学并非长期落后,排除A项;统治者不是从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角度重视天文观测的,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不符,政府天文机构可以观测天象,排除。‎ ‎28.两千多年前,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A. 历代气象的变化有规律可寻 B. 中国先人有“道法自然”的理念 C. 重农抑商政策对科技发展有影响 D. 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控性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的科技都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形成的,是道法自然的一种体现,故B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历代气象变化的规律,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古代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排除D。‎ ‎29.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 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的医学家将“仁”作为行医准则,而“仁”本身是儒家所倡导的价值观,强调关爱善待他人,这一思想融入到医学中,体现了医学浸润了儒家文化,故D项正确。“仁”是医学家对自己行医的要求,而非针对病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儒家伦理道德对于医学的束缚,故B项错误。C项过度拔高了儒家思想对医学的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0.《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这是由于 A. 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 B. 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 C. 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 D. 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李斯所编的《仓颉篇》以小篆书写,汉代流行隶书,小篆已是“古字”故而民间不识,这说明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文化没有中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涉及到教育的普及,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书法艺术,故D项排除。‎ ‎31.汉字“丁”的变化如图所示,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A. 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B. 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C. 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D. 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甲骨文中的状如竹丁、木楔;钉帽形状;金属质地”可知体现的是生产材料的不断变化,反映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甲骨文中的丁字并不繁琐,A选项排除。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汉字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书法艺术,D选项排除。‎ ‎32.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唐太宗不喜欢“无丈夫之气”的萧子云的书法,而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显然,王羲之的书法因为具有“丈夫之气”及其它艺术特色而“尽善尽美”,深得唐太宗及当时人民所喜爱。此一点,正是王羲之书法艺术高超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也和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的时代特点不无关联。故C项正确;材料中唐太宗并未明确规定整个社会要对王羲之的书法加以认同,故“决定”表述错误。且“皇帝的好恶”对“社会对艺术的评判”只能起浅层次的影响作用;王羲之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地位确立的深层原因应当从王羲之自身书法艺术的高超及历史的选择进行考虑。故A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较高,但“不可超越”材料并未提供足够信息支撑。故B项错误;‎ 材料所问为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只解释了太宗时期唐朝和南朝后期社会对艺术的认可风格不同。D项不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且不具备普遍性。故D项错误。‎ ‎33.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这表明宋代 A. 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步 B. 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 C. 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 D 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 ‎【答案】B ‎【解析】儒家思想到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倡导格物致知的求理方式,就对事物进行精细的研究,材料中“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说明这种绘画精神与理学求理方式比较类似,受其影响,故B正确。材料表述的是绘画艺术,不是自然科学发展,排除A项;宋代山水画并不是平民化的艺术形式,其侧重的是文人画,需要较高文化素养,排除C项;材料中绘画表现受理学思想影响,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34.南宋李唐的《村医图》描绘了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他们的绘画 A. 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情趣 B. 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C. 反映了唐宋社会变革 D.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描绘了一乡村医生在田边为患者治病,救护及围观者紧张的神态跃然纸上”等信息可知,从这些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基本情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因此B选项正确。根据对画作内容的描述可知这是风俗画,主要不是体现文人墨客的情趣,也无法反映唐宋社会的变革,A、C选项错误;D选项错误,《村医图》体现不出商品经济的发展。‎ ‎35.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 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 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 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可知,元曲等剧种逐渐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所以答案选A。B不正确,通俗化不能说明素养的低下。C明显错误。D是原因,材料中无法体现。‎ ‎36.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A. 南北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王世贞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是元曲,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创作而形成的新诗体,因此D选项正确。元曲形成并兴盛于元朝,不是南北朝、唐朝和北宋,其他选项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7.“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湖北公安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这表明明代文学 A. 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B. 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C. 开始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D. 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动摇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这是对儒家传统温柔敦厚诗教的反抗;汤显祖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两者都体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A项正确;“公安三袁”与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无关,排除B;CD项史实错误,排除。所以选A ‎38.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釵为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 A. 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 B. 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 C. 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 D.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 ‎【答案】C ‎【解析】正统的社会秩序强调男尊女卑,而反映民间思想观念的小说却塑造出文武双全的女性形象,说明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故答案为C项。A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没有实现男女平等。‎ ‎39.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 B. 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 C. 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 D. 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 ‎【答案】C ‎【解析】清代严格限制"商业"戏园,说明忌惮商业文艺影响其统治,达官贵人“城外看戏”说明艺术魅力巨大。材料无关矛盾缓和,A项错,戏剧不等于启蒙思想,当时文化专制仍旧盛行,BD两项有违史实,只有C项符合题意。‎ ‎40.【加试题】清代有《都门竹枝词》写到:“鼠尾钉头力不坚,竖觕(粗)横细四方肩。逢人便说欧公体,糟蹋欧公太可怜。……但将二两银交去,看戏何须问主人。谱得燕兰韵事传,年年岁岁出新编。……公会筵开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閧(哄)传四喜班。”据此判断 ‎①京剧艺术的特点已经形成 ‎②徽戏进京为京剧形成助力奠基 ‎③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该竹枝词折射出“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京剧艺术的特点在材料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故无法判定这时候其特点已经形成,故①错误;根据所学,材料中的“四喜班”是四大徽班之一,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徽班进京给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正确;根据材料“公会筵开白昼间,嗷嘈丝管动欢颜”,可以得出戏曲已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故③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书法艺术如何出神入化的信息,故④错误;综合以上可知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20分)‎ 二、非选择题: ‎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 材料三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汉代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促使了“它们最终流行开来”?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的政治主张和认识论。南宋以后儒学居于怎样的地位? ‎ ‎(3)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的影响。‎ ‎【答案】(1)原因:儒家学说不符合当时社会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的需求。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巩固了大一统国家,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 地位:官方哲学。 ‎ ‎(3)观点: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或“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影响: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解析】(1)原因: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儒家学说不符合当时社会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的需求。措施:依据所学从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回答。影响:依据汉代儒学思想巩固了大一统国家以及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等回答。‎ ‎(2)主张:依据材料二““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可知存天理,灭人欲。认识论:依据材料二“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可知格物致知。地位:结合所学从南宋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可知答案。 ‎ ‎(3)观点:依据材料三“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以及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影响: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明清之际儒学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以及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回答。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