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存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
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检 高三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本部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 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 B. 诸侯国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 C.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D. 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材料“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表明中央派官员逐级将法律宣讲到地方,使全民都要知晓法律、遵守法律,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正确;材料不是反映文化传播,而是宣讲法律,A错误;材料与“诸侯国争霸割据”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派官员逐级将法律宣讲到地方,无法体现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排除C。 2.学者许倬云认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歌颂“三代”的观念。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对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 C. 是为了说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 D. 影射了春秋时时势不宁的现实 【答案】D 【解析】 孔子歌颂“三代”的观念,提倡西周初期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这从侧面反映了孔子对社会动荡现实的不满,渴望美好的过去,故D项正确;孔子的主张和文化交流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孔子思想的渊源,故B项错误;材料和西周代商无关,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孔子为什么要歌颂“三代”,为什么提倡西周初期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任何思想都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孔子的主张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现实的不满。 3.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A. 极大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 有效解决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 C. 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 D.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指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故D正确;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A错误;B不符合史实;秦朝打破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建立了封建官僚制度,C错误。 4. 《汉书•宣帝传》:“五凤夏四年四月辛丑晦,日有蚀之。诏曰:‘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以前使使者问民所疾苦,复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不改者’。”据此可知 A. 司马迁的历史撰述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具有限制暴政功能 C. 《汉书》当中关于日食记载没有任何科研价值 D.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东汉统治影响巨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可以看出,最高统治者在天象有异的情况下能够反躬自省,注意问民疾苦,反映出天人感应理论对皇权的制约作用,故答案为B。从材料来看,是宣帝诏书体现出天人感应思想,排除A;C项说法错误,《汉书》关于日食的记载对后世研究存在重要价值,排除C;材料难以反映“影响巨大”,排除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新儒学体系 5.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说明 A. 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 B. 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 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D. 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 【答案】B 【解析】 从“什么有了?南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自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就有了南方和北方的划分,一直持续到后世,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故选B;民族融合应该是双向的,那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融合,不可能是单向的,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没有最终阻碍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是我国的民族融合和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时期,排除C;五胡与其他民族融合,不能说明民族消失,排除D。 6. 唐朝元稹《估客乐》:“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伙伴,入户辞父兄……求珠架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该诗信息说明了唐朝( ) ①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商业繁荣 ②人们重利轻义,儒家仁义道德遭破坏 ③各民族经济交流频繁 ④长安是全国商业中心,汇集了各地特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自战国以来,古代统治者一般都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①错误,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②的结论,故排除B、C两项;③④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 7.明朝皇帝仁宗指出: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明朝实行这一办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 B. 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 C. 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的交流 D. 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演变。参加科举取士的不是富商大贾,故A项错误;据材料“南人十六,北人十四”可知南北科举取士人数大致均衡,有利于均衡政治势力,故B项正确;材料“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是指南方人文学有优势,北方人品行有优势,不能按同一标准取士,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是直接目的,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8.一方面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 A. 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 B. 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 C. 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 D. 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楷书规矩之森严”、“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中可以看出,唐代书法既有法度又狂放不羁,故C项正确;A项比较片面;B项 “完全”不符合史实;三教合一是指儒家、道教和佛教,而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9.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 记述 出处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A. 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 B. 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 C. 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 D. 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 【答案】D 【解析】 表格中《文献通考》是从积极角度说明地方制度被割除带来的积极作用,《朱子语类》从地方权力被收之后促使地方无权,导致外族入侵时地方没有足够对抗的经济实力,故D项正确;虽然实行分化事权并不能铲除割据基础,故A 项错误;宋初君臣的构想是加强中央集权,却失去了对抗外族入侵的实力,故B项错误;材料中信息显然没有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故C项错误。 10.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D.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的信息可知,作者认为行省制度增加地方与中央的隔阂,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容易出现地方割据,即行省制度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正确。A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B项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材料中作者并没有认为行省制度削弱了中央,而是认为“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故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11.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 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 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答案】B 【解析】 农民通过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使得自身的生存体系更加完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系愈发完善,增加了小农经济的韧性,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小农本身的性质没有变,不会对地主所有制经济有所冲击;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身自由的问题;D选项错误,这一内容实际上对小农经济是一种维护。 12.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途,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A. 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B. 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C. 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 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历代封建政府皆奉行文化专制政策,排除B项;根据柳永一人的行为得出 “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未免过于绝对,排除C项;D项的叙述更是偏离了材料,是无关项。以词为代表的宋代文学逐渐世俗化和平民化,柳永等词人的出现代表了这一倾向,A正确。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词 【名师点睛】宋词兴盛的原因: 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13.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 A. 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 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 C. 出现近代内阁雏形 D. 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答案】D 【解析】 “内阁如不同意、拒绝拟旨”等字眼足以证明在明代内阁对皇权还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明代君主专制是加强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根本就没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的内阁和近代的内阁有质的区别,明代内阁并非近代内阁的雏形,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内阁如不同意、拒绝拟旨”体现的是内阁对皇权的制约。 14.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官中。能在府中。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但“官府分离制”最终被“官府合一制”所替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A. 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 B. 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 C. 政治开明程度日渐降低 D. 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 【答案】C 【解析】 根据“官府合一制”,结合所学,皇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削弱相权,直至明朝废除丞相,造成政府完全被皇帝控制,专制主义日益强化,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官府合一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排除B;“官府合一制”加强了君主专制,D错误。 15.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而商贾往往以是牟大利”;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鬻之”。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B. 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C. 区域之间市场需求有很大不同 D. 商品交换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明景德镇瓷器远销国内外市场,佛山镇的铁锅全国各地均有销售,说明此时商品交换不再局限于本地方市场,故D项正确。 材料中商品交换突破了区域之间,并不是论述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仅仅说明景德镇和佛山两地市场交换,并不是较为普遍,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是商品交换突破地域限制,并不是说明市场需求的问题,故C项错误。 16.有资料表明:“英国输华货值,鸦片战争前为数十万英镑,战后增至二百多万英镑,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年)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 B. 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 C.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 D. 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所学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而材料中的数据说明英国通过战争并没有实现其目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鸦片战争以后,中英贸易并没有很明显的增长,故C项正确;据材料中战前战后的数据比较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并没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故A项排除;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道光与咸丰并没有反对中英贸易,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当时的中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国家,不具备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故D项排除。 17. 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A. 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 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 D. 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的背景是 《 马关条约 》 签订后,清政府需要向日本支付巨额的赔款,财政压力较大,为此清政府希望改革税则以扩大税源,故答案为 C 项;1896年甲午中日战争已经结束,故 A 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的说法错误,故 B 项排除;此时西方国家仍采用自由主义政策,“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 D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18.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 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B. 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 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D. 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清朝末年国家对奏请开埠通商十分的认可,这与清末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有一定的关系,故A项正确;此时的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内部自身的需求,故C项错误;D项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故排除D项。 19. 1908年,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学生规程:自退款(庚子赔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据此及所学推断可知 A. 中国开始由学习英日政体转向美法政体 B. 美国试图以教育为工具增强对华影响力 C. 列强对《辛丑条约》赔款的分配有分歧 D. 中美合作开启了中国人赴美留学的历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20世纪初,资产阶革命派已开始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学习美法的民主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美国以庚子赔款资助清政府派遣赴美留学生,故B项正确;题干涉及的只是中美两国,没有涉及美国和其他列强的关系,故C项错误;中国人赴美留学早在19世纪60、70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已经开始,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 【名师点睛】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侵华战争 签订的条约 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下表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 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 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 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 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与了工商业。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与工商合一的趋势,冲击了传统强调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故答案为B项;部分名人参与工商业是个人行为,不是科举取士选官标准变化的结果,排除A项;C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排除;近代中国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排除D项。 21.清末废科举的举措加速了儒学的解体,儒学失去了基本的信仰群体。人们因挣脱了制度文本的约束,心灵获得极大的解放,各类主义纷纷涌现,思想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乱象。这说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 A. 加快了清末立宪运动的进程 B. 促进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 为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各类主义纷纷涌现,思想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乱象”中可以看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后思想界乱象纷呈,各类主义纷纷出现,说明科举制度废除后思想界出现日趋活跃的局面,这位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故C项正确;A项的叙述与材料的主题不相吻合,预备立宪这股潮流在废除科举制之前已经存在,科举制度的废除对清末预备立宪的影响很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于1894年,《辛丑条约》签订后逐渐进入高潮,B项从时间上不符;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 点睛:材料“各类主义纷纷涌现,思想界出现了前所未有乱象”是关键信息;从分析出科举制被废除后的社会状况。 22.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 A. 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 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C. 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D. 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1919”“愚昧”“革命者”“悲哀”等关键词可知,群众对革命毫无认识,思想非常愚昧,所以中国人必须进行思想解放运动。而这个时候中国已经进行了新文化运动,这是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所以答案选B。材料并没有提到封建统治的愚昧政策,所以不选A,材料也没说实现真正的民主,所以不选C,D选项包含在B选项中,所以不选D。《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 23.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 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 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时代的潮流影响下,也不得不抬出“民主”这块牌子,即说明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民主思想深入人心,C的表述符合题意。A“各界思想趋同”表述有误;B“主要手段”表述有误;“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反映了不是真意接受三民主义,D也不合题意,故选C。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影响 24.1929年2月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这说明 A. 中共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B. 中共中央坚持走苏俄道路 C. 中共当时存在性质转变的危险 D.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领导岗位 【答案】B 【解析】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观点,和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盲目照搬苏联经验,坚持“城市中心论”的观点。题干中的引文就体现了城市中心论的观点,认为不要城市,共产党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就会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反对乡村包围城市。中国革命历史实践证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因此,A、C错误,B正确;D与材料无关。 25.1931年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日军侵华的形势制作了“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地图”,要求将地图画于学校、学习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并吸引附近的群众前来观看,向群众解释地图所包含的意义。这一做法 A. 扩大了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B. 为红军战略转移提供了条件 C.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 促进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 【答案】D 【解析】 1931年中共尚未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故A错误;红军战略转移在1934年,材料内容与红军战略转移无关,故B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故C错误;中国共产党将“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地图”向群众宣传,这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931年后,中国共产党……吸引附近的群众前来观看,向群众解释地图所包含的意义”,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范围和民族意识等方面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6.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共十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答案】A 【解析】 “双减双交”是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的条件下,为完成反帝任务实行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和“耕者有其田”均是为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采取的措施。因此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随着不同时期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而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政策的变化,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 27.对于任期内的官员,雅典主要通过定期的“信任投票”和“告发”两种程序来监督官员,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要在公民大会上接受10次信任投票,大概平均36天一次,年满20周岁的公民均有资格参加,会议固定的议题之一是对官员的任内表现进行审查,并投票表决其去留。材料中体现了 A. 直接民主确保了司法公正 B. 公民有依法审查的权利 C. 平民有较大监督和问责权 D. 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会议固定的议题之一是对官员的任内表现进行审查,并投票表决其去留”充分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属于人民主权的原则,D正确;直接民主难以保证司法公正,A错误;材料中并不是依法审查,B错误;平民没有监督权和问责权,C错误。 28.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哪项表述符合材料表达的含义 A. 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 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 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可以看出,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中体现的理性原则、平衡观念也非常适合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D正确;罗马法是奴隶社会的法律体系,A项表述错误;BC两项是罗马法的特点和作用,但不能体现“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排除。 29.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 A. 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 D. 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 【答案】A 【解析】 “1493年,……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这说明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故选A;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排除B;材料是划分势力范围,无关国际分工,排除C;材料无关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排除D。 30.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1500—1600年,小麦在英格兰价格上涨了425%,在法国涨了650%,在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 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C. 封建地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物价上涨,封建领主财富缩水,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B项正确,C项错误。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是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不是后果,故A项错误;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属于商业革命,不是价格革命,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的设问词“这种现象导致”,据此可以分析题干的要求是回答结果或影响,而不是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发现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是价格革命的原因。 31.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上述材料体现了 A. 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 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 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经济不可能发展 D. 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A 【解析】 “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实际上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了神圣的宗教外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B、C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2. 178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宪法应由人民(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自己来制定,然后把它交给政府,而不应该预先由政府制定它,然后把它“恩赐”给人民。如果一个政府能够制定自己的宪法,那么这个政府也就可以任意改变宪法,从而堕落为暴政。这反映了马萨诸塞州民众认为 A. 反复无常的政府易走向暴政 B. 制定宪法要遵循民主的程序 C. 联邦宪法的内容要体现民主 D. 制宪会议要由地方选举产生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中“通过自己选出的制宪会议”“由……制定……然后……然后”“一个政府能够制定自己的宪法”等信息可得出民众注重的是宪法制订的方法和程序,没有谈到政府的多变性,故A项排除,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联邦宪法的内容,故C项排除;材料强调宪法必须体现人民的意愿,保证民主的程序,故D项排除。 33.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谷物法案》,规定粮食价格未达到特定价格时,绝对禁止进口粮食,借以保护英国农业免受外国进口的廉价粮食冲击。1846年,该法被废除。这一政策调整的根源是 A. 土地贵族丧失政治的主导地位 B. 工业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壮大 C. 自由贸易理念在英国广泛传播 D. 近代英国注重妥协的政治机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英国议会通过《谷物法案》,规定粮食价格未达到特定价格时,绝对禁止进口粮食,借以保护英国农业免受外国进口的廉价粮食冲击”说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该局面出现,B正确;A、C和D错误。 【详解】 1846年《谷物法》被废除正值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时期,此时英国工业资本强大,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实行贸易保护不利于英国倡导自由贸易,故B正确;A、C、D错误。 34.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相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写进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些研究成果 A. 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问题 B.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学说 C. 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D. 论述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特征 【答案】A 【解析】 从题干所述内容看,《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端及其社会问题,这时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将开始的时期,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社会主义理论的问题,B不选;C项应该是在斯大林时代,不选;D项的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不选。 35.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远方来信》中指出,临时政府不可能给人民和平、面包和自由,目前俄国处于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工人阶级团结农民,团结各国无产阶级,准备在革命的第二阶段取得胜利。这表明列宁的观点是 A. 社会主义革命将满足俄国人民意愿 B. 俄国的二月革命基本实现了民主政治 C.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必然产物 D. 列宁放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幻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强调过渡时期“给备受战争折磨的各族人民以和平、面包和自由的社会主义”,将满足俄国人民对民主和平的期盼,故A项正确;材料中俄国的二月革命后仍然面临实现真正民主政治的历史任务,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尚未发生,列宁不可能先知先觉,故C项错误;七月流血事件发生以后,列宁才放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幻想,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36.学者罗素说:“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原因则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A.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 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 C. 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 德俄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叙述了罗素关于一战持续发展的看法,从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对各自势力范围的不满造成了战争的爆发,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是强调持续发展的原因;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强调这一内容;D 选项错误,民族主义的内容不是材料叙述的主要关键,除此之外还有波兰自身的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清统治者创痛巨深的鸦片战争是由政府一向漠视的对外贸易问题引起的,于是外贸被夸大地和国家的生存问题联系起来,这就迫使人们去重新估量商业的作用。……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工商业精英集团——绅商阶层。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民间投资热潮中,不仅到处闪现着绅商翎顶辉煌的身影,而且在许多工厂和路矿公司中,他们还充任着主要创办人以及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角色。下表提供了张謇等绅商创办、投资的企业情况(1913年以前)。 姓名 身份 创办投资企业数 资本额(千元) 张謇 状元、翰林院修撰 27 7087.7 严厚信 贡生、道员 14 8064 沈云沛 进士、翰林院修撰 13 4118 许鼎霖 观察、二品顶戴候选道 10 5547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材料三 执掌上海总商会的绅商头面人物和绅商领导体制下的上海商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以其介于官、商之间的特殊社会身份,为消除有碍于商务发展的官商隔阂,沟通官、商联系,曾经起过一些积极的作用。从解决历史进程中的突出社会矛盾来说,这也是为近代化扫除障碍。 ——徐鼎新《上海总商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绅商阶层形成的主要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晚期推动绅商阶层发展的近代化运动。 (2)据材料二,指出晚清绅商推动近代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概括绅商阶层的显著特征。 (3)据材料三,分析绅商阶层在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历史作用。 【答案】(1)背景: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冲击;重商主义思潮的兴起;清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变革。 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2)表现: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参与近代企业的管理。 特征:既从事近代工商业活动,同时享有传统的功名和职衔。 (3)作用:沟通官府与商人之间的联系;缓解妨碍商务发展的官商隔阂;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令清统治者创痛巨深的鸦片战争……迫使人们去重新估量商业的作用……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鸦片战争的冲击、重商主义思潮、“重农抑商”政策的变革等方面概括近代绅商阶层形成的主要背景。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等方面指出19世纪中晚期推动绅商阶层发展的近代化运动。 (2)本题据材料二“民间投资热潮中,不仅到处闪现着绅商翎顶辉煌的身影,而且在许多工厂和路矿公司中,他们还充任着主要创办人以及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创办近代企业、参与近代企业的管理等方面指出晚清绅商推动近代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商业、传统的功名和职衔等方面概括绅商阶层的显著特征。 (3)本题据材料三“消除有碍于商务发展的官商隔阂,沟通官、商联系,曾经起过一些积极的作用……这也是为近代化扫除障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沟通官府与商人、缓解官商隔阂、社会的近代化等方面分析绅商阶层在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历史作用。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思想文化领域 19世纪 欧洲: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9世纪70年代后电力工业开始出现,电灯、电报等相继问世。 中国: 1845年,英商约翰·柯拜在广州创办柯拜船坞;1863年英国人赫德出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1873年华侨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欧洲: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1871年德意志统一。 中国: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95年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 欧洲: 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完成组诗《唐璜》;l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同年,英国自由主义大师约翰·穆勒发表《论自由》。 中国: 1842年《海国图志》成书;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办;1894年郑观应编成《盛世危言》;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上表为19世纪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部分历史事件。从表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历史术语运用准确) 【答案】示例一:工业革命引起了中西方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 论述: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工业革命继之而起。工业革命在经济上推动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工业资本主义崛起; 政治上以英国议会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掀起高潮,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思想文化领域出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自然科学突飞猛进。这一切预示资本主义将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统治。 另一方面,为了开展工业革命,开辟世界市场,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加紧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通过鸦片战争等用武力迫使中国打开国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而造成东方从属西方的局面。同时,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也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但如何实现近代化,是传统且落后的中国面对的重大课题。 总之,工业革命促进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而封建落后的中国则成为西方侵略对象,落后于世界潮流,中西方差距逐渐拉大。 示例二:西方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后,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国门洞开,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民族伤害,造成政治经济主权丧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另一方面,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经济上,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相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化进程;政治上,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新的阶级力量崛起,提出建立民主政治要求并付诸实践,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旧有的封建制度和统治秩序;思想文化上,伴随西方思想涌入,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题。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和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尽管如此,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殖民利益,而决不是为了传播近代文明、帮助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因此,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才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 【解析】 这一题需要考生先就题干中的表格提供的信息进行解读和分析,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19世纪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信息进行比较,然后得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观点,比如,19世纪中欧历史发展的不同方向、工业革命引起了中西方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西方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双重影响等。然后在确定论题之后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阐述时一般要说明论题的含义、解释和分析出现论题所述结果的原因、这种结果带来的影响。 点睛: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概括,提取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论题,然后用所提取的信息来进行阐述,与2017年全国卷一的第42题很相似。关键是考查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9.【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军初入关,连年战乱留下滿目疮痍,地荒人亡,赋税无征。顺治三年(1646年),摄政王多尔襄渝户部曰:“国计民生首重财赋,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清前期的赋税制度,基本上承继了明代的“一条鞭法”。朝延几度刊行修订《赋役全书》,明确章法条令,采取有效办法催促课税,制止乱行摊派。建立了一套张榜公布税收标准、百姓纳粮自行概量、官更共同监督税银税粮入库和解送国库等措施。到雍正元年,开始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 【答案】(1)背景:清初社会矛盾尖锐;连年战乱使经济严重破坏;借鉴明代相关经验教训。 (2)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经济恢复与发展。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清军初入关,连年战乱留下满目疮痍,地荒人亡,赋税无征。”、“国计民生首重财赋,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结合所学从清初社会矛盾尖锐、经济的破坏、借鉴明代经验教训等方面说明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 (2)依据材料“明确章法条令,取有效办法催促课税,制止乱行摊派。建立了一套张榜公布税收标准、百姓纳粮自行概量、官吏共同监督税银税粮入库和解送国库等措施”结合所学从缓和社会矛盾、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角度分析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 40.【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中美盟国体制的建构是二十世纪世界大事,更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势的大事。……中国的政治面貌、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中国人的价值观都因为中美结盟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成为到世界四强,进而从国际边缘走向世界政治舞台中心,成为联合国创始发起国,成为联合国五常。不仅扔掉了积贫积弱的帽子,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且开始参与战后秩序的安排,开始将中国智慧奉献给二战后的国际体系。……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改变和提升。 ——马勇:《寻找盟友——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美结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时代中美关系的期待。 【答案】(1)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中美两国利益双赢;改变和提升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 (2)彼此尊重;平等交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国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成为到世界四强,进而从国际边缘走向世界政治舞台中心,成为联合国创始发起国,成为联合国五常。”、“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改变和提升”从世界和平发展、中美共赢、改变和提升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等角度分析指出20世纪中美结盟的主要影响。 (2)依据材料“开始参与战后秩序安排,开始将中国智慧奉献给二战后的国际体系”及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从彼此尊重、平等交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作答对新时代中美关系的期待,言之有理即可。 4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刷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到移风易俗作用。 (1)根据材料,概括张赛的主要经济、社会实践。 (2)结合所学知识,分评价张謇的上述经济、社会实践。 【答案】(1)兴办实业;发展教育;力行公益。 (2)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难免最终失败的悲剧。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可概括得出张謇主要的经济、社会实践是兴办实业、发展教育和力行公益。 (2)依据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从移风易俗、促进中国经济和教育近代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难免失败等方面分析评价张謇的经济和社会实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