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六安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 ‎1.在我国古代传统家族观念中,有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家族社会和睦 B. 贵族王位世袭 C. 宗法观念浓厚 D. 分封等级森严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是宗法制的影响,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浓厚,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家庭和睦,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是宗法制的影响,和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无关,故BD错误。‎ ‎2.西周“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天子,日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反映了西周诸侯对周天子要尽的义务是( )‎ A. 帮助镇守疆土 B. 随时派兵作战 C. 及时缴纳贡赋 D. 按时朝觐述职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诸侯朝天子”可知西周诸侯对周天子要尽的义务是按时朝觐述职,故D项正确。帮助镇守疆土、随时派兵作战、及时缴纳贡赋都是诸侯的义务,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BC项。‎ ‎3.张岂之认为,“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分封制即狭义的封建,但不等同于封建。西周的“封建”‎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②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③确立君主专制制度 ‎④中央权力得到了高度的集中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故①正确;分封制依靠血缘关系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故②正确;分封制是地方分权,还未实现君主专制,故③错误;分封制是地方分权,还未实现中央集权,故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③④错误,排除BCD。‎ ‎4.西周建立后,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殷商后代徽子于宋。古代中国讲究“同姓不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鲁宋可以通婚 B. 燕晋可以通婚 C. 鲁燕可以通婚 D. 宋晋不可以通婚 ‎【答案】A ‎【解析】‎ ‎【详解】“周王室贵族召公奭封国燕”“成王弟叔虞封国晋” “周公长子伯禽封国鲁”说明燕国、晋国和鲁国是姬姓封国;“殷商贵族微子启封国宋”说明宋国不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燕鲁不能通婚,故BC项错误;宋晋、 鲁宋可以通婚,故排除D,选A。‎ ‎5.《礼记》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这表明当时 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 实行礼乐制度 C. 权力高度集中 D. 体现了民主色彩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天子、诸侯、卿大夫等级分明,享受不同的待遇,表明当时实行具有严格等级秩序的礼乐制度。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还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民主”无关,排除D项。‎ ‎【点睛】礼乐制度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借以维护统治秩序的制度。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以此倡导和固化人们的等级观念。礼乐制度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礼乐制度本身就是等级制度,具有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和加强统治的作用。‎ ‎6.据《左传》记载,为缓和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周与郑国交换人质以示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这表明 A. 分封制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B. 周天子的权威削弱 C. 郑庄公没有履行诸侯的义务 D. 君臣关系走向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的管理,材料“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说明周天子的地位下降同诸侯,说明周天子的权威削弱,故B项正确;A项“完全退出”绝对化错误,故A项排除;材料主要是强调周天子的权威削弱,而不是强调诸侯的义务,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不可能走向平等,故D项错误。‎ ‎7.据史载,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 A 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 B. 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 C. 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 D. 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恭行天罚”“天命殛之”“子畏上帝”“天命诛之”这里都体现出借用上天意愿来加强统治思想,这体现出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的特点,故D项正确;材料中是借助神权思想加强统治,不是迷信活动盛行,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等级的信息观念,故B项错误;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 ‎【点睛】“恭行天罚”“天命殛之”“子畏上帝”“天命诛之”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8.下列文献记载,按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②“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 ‎③“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④“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A. ④①③②‎ B. ④①②③‎ C. ①②④③‎ D. ③④①②‎ ‎【答案】A ‎【解析】‎ 反映的是秦朝的皇帝制,②反映的是清朝的军机处,③反映的是明朝废除丞相,④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正确的顺序是④①③②。故排除BCD,选A。‎ ‎9.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 B. 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C. 明升暗降丞相的地位 D. 重用侍从建立“中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防止丞相“不自觉地越位”,即丞相越权,设置了御史大夫来监察百官,故B项正确;汉代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故A项错误;明升暗降丞相地位并不是秦始皇的措施,故C项错误;汉武帝重用侍从建立“中朝”,故D项错误。‎ ‎10.秦汉时期,当皇帝难以决断军国大事时,便召集群臣,商谈解决方案,并由丞相领衔上奏,供皇帝做出决策,这被称为朝议制度。朝议制度 A. 说明国家大事由群臣决议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 有利于决策做到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有利于皇帝听取不同意见,做到集思广益,故选D。“最终决断权归皇帝所有”,说明不是由群臣决议,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B。材料反映出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并非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排除C。‎ ‎11.秦朝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 A. 反对郡县制 B. 反对分封制 C. 确立三公九卿 D. 实行科举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可知,该大臣认为郡县制不利于中央的统治,故A正确;据材料“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说明该大臣主张仿效古代推行分封制,故B错误;据材料“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可知,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不是中央官制,故C错误;据材料“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可知是主张分封制而不是选拔人才方式,并且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联系所学秦朝推行郡县制的背景分析解答。‎ ‎12.出土于云梦县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语书》是南郡郡守腾给本郡各县、道官员发布的一篇文告,其强调“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据此可知,郡守 A. 可以任免属县的官员 B. 权力类似西周诸侯 C. 有地方民风教化之责 D. 掌管地方的监察事务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说明郡守不仅要负责对辖区的行政管理,还有负责对治下百姓的民风教化。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郡守权力远小于西周诸侯,排除B项;郡守掌管行政事务,排除D项。‎ ‎1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郡36(后增至41)设县约1000左右。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以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士建邦”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 A. 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 B. 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C. 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 D.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管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可知郡县制下地方长官都由皇帝任命,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和管理,故选D项;郡县长官是行政官员,而非监察官员,故排除A项;秦统一六国是实现了实际统一,而非形式上的统一,故排除B项;“以贵族世袭为特征”与题意相悖,故排除C项。‎ ‎14.学者钱穆指出,其实“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系封建贵族的家臣,但到秦汉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这反映了 A. 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 B. 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 C.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转变 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宰相从家臣到成为政府执政官,说明在宰、相的职能上所体现的宗族血缘色彩逐渐淡化,这是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的体现,故D项正确;宰相职能的及地位的变化与中央集权无关,中央集权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故A项错误;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不符合秦汉时期的特征,故B项错误;科举制是隋朝开始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15.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 加大了荐官的随意性 B. 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 C. 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 D. 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曹魏时期选官在程序上要求“中正”出据书面的正式材料,选拔内容包括家世、品行和道德才能等,反映了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注重公正合理的一面,C项正确;要求“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等,表明其并没有随意,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以家世为先,不能促进社会阶级流动,也无法摒弃门第间的差别,排除BD项。‎ ‎16.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A. 汉朝、清朝 B. 唐朝、元朝 C. 唐朝、清朝 D. 宋朝、元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解题关键是仔细读图。依据“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依据“一出中书左右丞相”可知这是元朝的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故B正确。‎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7.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形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后者的措施是 A. 汉代实行中外朝制 B.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 明朝设内阁 D. 清朝设军机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武帝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内朝”或“中朝”,让他们参与到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中,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不符合题意,排除A;唐朝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属于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符合题意,故选B;明朝起废除丞相,明代内阁大臣和清代军机大臣均没有实权,无“宰相”之实,排除CD。‎ ‎18.汉武帝设刺史,唐设御史,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 分割地方权力 B. 对地方官的监督 C. 发挥文官的作用 D. 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宋太祖设置通判的本来目的就是让通判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从而最终达到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最终目的。故B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对地方官的监察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9.下表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名称 士族子弟 寒素子弟 小姓子弟 比例 ‎71%‎ ‎16%‎ ‎13%‎ A.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B. 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C.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在进士中也占据一定比例来看,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到了多个阶层,但很不完善,因为“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比例很小。故答案为C项。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与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不同,排除A项;科举制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排除B项;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20.假设在如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刑部 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示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首先要弄清楚三省的具体作用和程序,中书省负责决策计划,之后门下省负责审议计划,之后尚书省负责执行计划,而后交给相对应的各部来具体落实,负责工程的是工部,D符合三省六部制的决策程序,故选D;中书省应在第一位,尚书省应该在第三位,AB项错误;中书省应在第一位,门下省在第二位,尚书省应该在第三位,故C错误。‎ ‎21.下表反映了秦至南宋浙江地方行政区划情况。据表可知 时期 秦代 西汉 三国 西晋 隋朝 南宋 浙江区划 ‎1郡16县 ‎1郡23县 ‎2郡25县 ‎4郡33县 ‎6郡46县 ‎2府5州59县 A. 郡县制在浙江的实施始于西汉时期 B. 宋代淅江基层管理体制有本质变化 C. 秦代至南宋浙江经济逐渐得到开发 D. 浙江历代地方管理机构为两级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代至南宋浙江的郡县逐步増加,表明浙江经济逐步得到开发,地位越来越重要,故C正确;郡县制在浙江的实施始于秦朝,故A错误;宋代浙江基层管理体制实行府州县制度,和郡县制没有本质变化,故B错误;南宋浙江实行府州县三级地方管理机构,故D错误。‎ ‎22.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A. 叙说清朝的民族政策 B. 论中央集权的加强 C. 试析封建专制的强化 D. 论丞相制度的废除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结合所学可知,康雍乾是清朝皇帝,清朝时期,通过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来加强君主专制,故论文的题目可能是试析封建专制的强化,故选C;《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与民族政策无关,排除A;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B不符合《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排除;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不符合《康雍乾三朝实录》,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联系所学清朝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知识分析解答。‎ ‎23.明成祖时特选拔杨荣、胡广等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关于对明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内阁设定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B. 六部逐步沦为内阁下属机构 C. 内阁的票拟意见为最终决策意见 D. 内阁的地位有变但职责基本未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代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排除A,选D;六部作为执行机构,按不同职责根据皇帝旨意分理全国政务。内阁在形式上六部与内阁仍是独立的行政机构,故B错误。明太祖时殿阁大学士很少参与政务;到明太祖时内阁正式成立,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地位不断提高,内阁的票拟意见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排除C。‎ ‎24.针对军机处的“有官无吏”现象,清朝赵翼说:“枢廷义取慎密,有官无吏。”也有学者指出“始密且速矣。”军机处名义上虽然有官,但实质上除了皇帝,其他人全都是吏,是真正的“有吏无官”。对军机处“有官无吏”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便于严格保密 ‎②有利于提高效率 ‎③加强君主专制 ‎④其实是有吏无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枢廷义取慎密”说明便于严格保密,故①正确;据材料“始密且速矣”得出有利于提高效率,故②正确;材料“实质上除了皇帝,其他人全都是吏”可知,加强了君主专制,故③正确;据材料“是真正的‘有吏无官’”表明其实是有吏无官,故④项正确;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BCD不全面,排除。‎ ‎25.谏议制度是监察制度的一部分,“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唐代的门下省具有谏议和封驳职能……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唐代谏议制度对皇权不起作用 B. 明清谏议机构消失是服务于皇权需要 C. 明清监察制度对君臣形同虚设 D. 谏议制度能够从根本上限制皇权至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材料中“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相符,故B项正确;A选项说法与材料中“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不符,唐代谏议制度应该起一定作用,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对“臣”监察绝非形同虚设,故C项错误;谏议制度是从属于皇权,不可能从根本上限制皇权,故D项错误。‎ 二、材料阅读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的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作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清代内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 材料二 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仅令其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与国政。迨仁、宣之世,创设票旨制度之后,大学士已参预政事,其后又有首辅、次辅之分,票拟仅决于首辅一人。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参掌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明清两代的制度比较》‎ 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要求:‎ ‎(1)完善上述材料出处中“”,并据材料简要概括这一制度从明到清的发展变化。‎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导致这一制度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发展变化的影响。‎ ‎【答案】(1)制度:内阁制度;发展变化:成员人数上,从没有严格规定到阁员人数的相对固定;组织机制上,由较为简单到组织较为庞大,分工更加细密;权力上,呈现由小到大但最终不断被削弱。‎ ‎(2)主要原因:出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3)影响: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减轻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也强化了君主专制;同时内阁分工的细化易造成各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出处的“”处应为“内阁”。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内阁由明代人数无定额、无属官发展到清代的人数相对固定,拥有一定数量的阁员,并下设十二个小机构;由组织结构简单发展到组织庞大,分工细密;清代的内阁相对明代的内阁来说权力被进一步削弱,甚至出现权责不明的情况。‎ ‎(2)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清代设立军机处,而且清代军机处相较明代内阁来讲权力更是被进一步削弱,清代内阁权力同样也是被不断削弱,而君权则进一步加强。由此可知导致这一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出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3)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发展变化的原因是社会形势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所以该制度的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强化了君主专制。但分工的细密,权责不明,也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行政图(局部)‎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 ‎【答案】(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唐中后期: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节度使权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措施: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将地方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收交中央。‎ ‎(3)特点:行省权力较大;行省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点即可)‎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汉初行政图的信息“北海郡”、“胶东国”等信息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方面分析作答。根据材料一中图二唐代中后期形势图的信息“河东节度使”、“卢龙节度使”等信息可知唐中后期在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方面分析作答。‎ ‎(2)根据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等信息即可概括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3)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三“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等信息即可概括特点。关于影响,根据材料三“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行省制度的开端等方面分析作答。‎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 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北海郡”、“河东节度使”、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