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丹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 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人教必修3第1—6单元。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在谈到春秋时期的某学派时用以下言语归纳:“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跳出纷争归于自然的哲学”“守愚为智的人生哲学”。据此推知,这一学派 A.提倡破旧立新追求实现社会的进步 B.核心理念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C.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D.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2.“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 A.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 B.“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 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 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 3.下表先秦、秦汉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据此可知 观点 出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庄子·达生》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A.天人合一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 B.儒道两派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 C.古人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 D.思想家都有维护君主专制愿望 4.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对策》中建议设置太学,“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达到“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的效果。这反映出其建议的目的在于通过太学教育 A.提高臣民文化素养以稳定社会秩序 B.传播儒家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 C.提高儒学社会地位以消灭诸子百家 D.用儒家主张取代封建刑罚 5.如图书法作品的字体特征是 A.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B.兼具规矩和放纵,雅俗共赏 C.笔画详备,结构严谨 D.笔画简约,勾连不断 6.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B.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7.“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壁间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此诗描绘的书法字体是 A.小篆 B.楷书 C.草书 D.隶书 8.国际学术界认为,朱熹是孔、孟以来中国最大的思想家,也是孔、孟以后综合了新儒家思想,在新基础上建立哲学体系的最重要人物。下列选项跟朱熹密切相关的是 A.融合了佛教、道教、法家的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B.提出 “格物致知”,进而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认为人性的最高境界是天理,提出“天人合一”学说 D.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9.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称:“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强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其理人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苏轼也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文人绘画 A.擅长实体描绘 B.追求得意忘形 C.注重诗画结合 D.贴近百姓民生 10.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这句话反映的是 A.荀子的“君舟民水” B.朱熹的“理学” C.王阳明的“心学” D.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11.明末清初,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又出现一次高潮,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力主“复封建”,对有关“封建”问题的讨论,寓以了新的意涵。“新的意涵”是 A.提倡经世致用 B.反对君主专制 C.批判宋明理学 D.追求个性解放 12.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欣赏下图,下列各项对其表示错误的是 A.此类画作的灵魂是意境 B.该作品属于“文人画” C.此类作品注重逼真摹写 D.“画中有诗”是其特点 13.19世纪60年代以前,仅有少数学者译介西方物理学著作。此后,《格物入门》《电学全书》《格物测算》等物理学专著相继翻译出版,物理教育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C.科举制度的改革 D.近代大学的广泛建立 14.1902年,梁启超指出权臣于国有利有弊,但对于君主则病多于利,以宰相为例,宰相与天子共治天下,而非天子之私人,相权之尊类似近代之立宪国。梁启超此言旨在 A.提倡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否定丞相制度的历史作用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为袁世凯掌握国家权力辩护 15.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认为进化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这表明严复宣扬进化论的目的是 A.发展近代科技 B.提倡自由平等 C.反对专制迷信 D.推动社会变革 16.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他的主张 A.忽视了文化的传承性与民族性 B.找到一条合适国情的救亡之路 C.实质是无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D.促进青年觉醒,瓦解了传统文化的社会根基 17.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18.“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这里的“异端邪说”是指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枪杆子里出政权理论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城市武装起义理论 19.“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是都不能过多。我们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上述论述最有可能出自毛泽东的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的这一论断 A.系统梳理了新中国面临的复杂国际形势 B.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 C.抓住了错综复杂国际形势中的主要矛盾 D.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奠定理论基础 2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城邦中出现了教授演讲、雄辩之术和政治知识的职业人群。这一“职业人群” A.强调人的价值 B.强调教育对美德的重要性 C.重视人的道德 D.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 22.柏拉图说:“正义就是用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即各守本分,各司其职,所以正义的落脚点是一种秩序……城邦的正义就是城邦的每一个人都按照他的禀赋,安于他所属的位置。” 这从侧面反映了柏拉图主张 A.社会平等 B.精英政治 C.等级秩序 D.主权在民 23.1490年,米开朗基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了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如图)。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24.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肯定王权高于教权 D.挑战教会权威 25.当爆发于18世纪的这场运动使“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时,它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是 A.推动了欧洲对罗马教廷的迷信 B.促进了欧洲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C.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 D.彻底摧毁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 26.格兰特在《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中写道:“研究物理世界意味着研究上帝的创造物,研究上帝则意味着了解世界。追求、发现、阐明自然规律的效果,足以显示上帝造物之奇妙与思虑周详,这一神学动机为整个近代早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大的驱动力。”作者意在说明 A.宗教改革影响了人类价值取向 B.基督教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C.科学研究促使人类思维转变 D.科学研究否定了宗教神学 27.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时指出:“上帝正是以自然律来治理世界,而在物种起源的问题上,这个自然律就是自然选择。”这表明达尔文 A.借助基督教神学宣传进化论 B.用自然选择思想反对基督教神学 C.推动了当时欧洲人的思想解放 D.旨在维护基督教神学的正统地位 28.上海世博园以色列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位与以色列渊源颇深的大师的手稿,曾有一位以色列官员在参观该馆时还阐述了自己对于手稿上一个公式的全新理解,他说:“E代表了能源,M则为大批量的制造业,C就是创造和智慧。”材料中“大师”的主要贡献是 A.认为外力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B.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正确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及其规律 29.19世纪中期,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进化论 D.量子论 30.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织厂,但短短的时间内棉纺织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2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31.(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特别是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不但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所有一切旧的“纳民于轨物”的东西都失去了约束力。在参加争鸣的诸子百家中,没有谁不提出一套社会改革方案的。经过百家争鸣,宗教、哲学、政治、伦理学说真正达到了结构化、体系化。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同时又是杰出的社会政治理论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无法逃避他们的时代使命。百家争鸣,代表着成熟形态的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 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以实现理性基础上的个人与自身、个人与城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古典人文主义的初衷是解决雅典城邦危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美。这种普遍性原则使希腊人文精神不仅属于希腊民族,而且成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续。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等 材料二 李贽是晚明浪漫思潮中的先驱者。他批判理学钳制思想:“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并以辛辣的笔法揭露“假道学”。李贽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众生地位平等,这是带有民主启蒙性质的萌芽思想。 从表面上看,路德是典型的离经叛道者,以至于教皇利奥十世宣布路德为“异端”。但实际上,路德的学说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继承了传统基督教教义。他摒弃天主教繁琐的圣礼和教阶制度,认为信徒凭着“信”就能与上帝沟通,得到拯救,斥责罗马教会道德沦丧。“经商、来往、吃喝、睡觉和其他一切于身体有益和有益的事都是善功,所有基督徒,在他们之间除了职务不同以外,没有其他差别……我们有同一个洗礼,同一个福音,同一个信仰。”路德建立新的信条,对保障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曾起过重大作用,得到反封建的各个阶层的拥护。 ——摘编自张品端《从朱熹、李贽到严复——兼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及作用。(1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李贽和马丁路德思想中的相同之处与实质区别。(12分)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提出观点,并运用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实运用合理;文字表述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B B A C D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A C D A B C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A D C B A C C B 31.【答案】(1)特点: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围绕社会变革展开;关注社会现实;注重整体利益。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着重塑造人的理性精神;关注个性的自由与发展。(8分) 作用: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传统文化的源头。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确立了个人发展的普遍性原则;持续影响了西方文化的发展。(8分) (2)相同之处:离经叛道,批判权威;宣扬个性,主张平等,强调人正当私欲;继承传统思想文化。(6分) 实质区别:李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但没有超出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马丁•路德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6分) 32.【答案】示例:观点: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达并领先世界。(2 分) 魏晋至宋元时期,中国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封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培养大批人才,政策开明,思想开放,民族间、国际间交流频繁,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科技,这是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由此带来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而西方科技不仅受制于战乱,还受制于教会的压迫,并没有加速发展科技水平。(8 分) 总之,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带动科技的发展和进步。(2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