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卓越班)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卓越班)试题

太和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历史)试卷 ‎(文科卓越班)‎ 考试范围:必修三(1-5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 A. 价值观念日益趋同 B. 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 C. 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D. 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可知,这体现了先秦诸子对传统文明的传承,说明先秦时期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先秦百家诸子价值观念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先秦诸子对“六经”的传承与守护,并未说明儒学影响力的不断增强;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统一的时代潮流。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墨子认为在未有国家之前,“一人一义,十人则十义,百人百义”,以致“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于,人们“选择天下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天子设立各级统治者,然后命令天下百姓以上之所是为是,以上之所非为非,这样国家才能得到治理。这表明墨子 A. 主张强化君主的权力 B. 强调共同价值观的培育 C. 代表平民阶层立场 D. 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墨子认为在没有国家之前,每个人都要自己的“义”导致天下大乱,然后选举出贤良的天子,天子统一思想、价值观,使国家得到治理,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强化君主权力,且天子是人民选举出现,排除A;材料中主要在强调价值观的统一,是站在整个社会的发展的立场上分析,故排除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命令天下百姓以上之所是为是,以上之所非为非,这样国家才能得到治理”,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孔子认为,认真对待那些适合于人民的东西,还要尊敬神灵并与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董仲舒则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上述变化表明儒学 A. 从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 B. 从关注现实转向关注神灵 C. 逐步披上浓厚的神秘色彩 D. 从反专制转而为专制服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从先秦孔子的民本思想到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 ‎【详解】据材料孔子“认真对待那些适合于人民的东西,还要尊敬神灵并与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可知,孔子不是唯物主义者,A项错误;董仲舒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是为加强君权,服务于君主专制的,B 项错误;无论是孔子还是董仲舒都是维护统治者利益的,D项错误;材料“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的是董仲舒将儒学神秘化,故C项正确。‎ ‎【点睛】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3)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4)针对统治秩序问题,提出“三纲五常”‎ ‎4.西汉时,社会上有一批人被称做“游侠”。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游侠坚守自己奉行的道义,为别人排难解纷,敢作敢为,信守言诺,值得称颂;班固在《汉书》中认为这些游侠不遵守制度,不尊重权威,身为小民而行使生杀大权,死有余辜。这反映出 A. 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因时因人而导 B. 司马迁与班固的思想境界有高下之别 C. 两汉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 D. 两汉时期游侠群体发生了质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游侠坚守自己奉行的道义,为别人排难解纷,敢作敢为,信守言诺,值得称颂;班固在《汉书》中认为这些游侠不遵守制度,不尊重权威,身为小民而行使生杀大权,死有余辜”可知司马迁和班固对“游侠”的态度出现变化,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人物,班固是东汉时期,变化的原因是大一统观念的加强,强调尊重权威即两汉时期主流意识发生变化,故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因为主流思想的变化导致对游侠评价的变化,A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司马迁和班固思想境界不同,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游侠出现质的变化,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西汉大一统思想的出现。由材料“司马迁……认为,游侠坚守自己奉行的道义……班固……认为这些游侠不遵守制度,不尊重权威”可知司马迁时代大一统思想并未成为主流,而东汉大一统思想是主流,所以强调遵守制度,尊重权威。‎ ‎5.宋代科举考试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据《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统计1106年州试录取率为3%,1190年下降为1.3%,到13世纪仅为1%。这一现象说明 A. 考试人数逐年下降 B. 录取总人数逐年下降 C. 精英教育不断强化 D. 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录取率逐渐降低,说明考试难度增加,对考生能力要求提高,绝大多数考生不能被录取,说明考试在于录取精英,即精英教育在不断强化,故C正确;录取率等于被录取的人数除以考生总人数,可见录取率降低不能说明考试人数在下降,A错误;录取率低不能说明录取的总人数在减少,B错误;科举考试有利于庶族阶层进入统治阶层,缓和社会矛盾,D错误。‎ ‎6.饮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习俗,早在唐朝饮茶之风已经形成。中国人饮茶讲究“酸甜苦涩调太和”的中庸之道、“朴实故雅去虚华”的行俭之德、“奉茶为礼尊长者”的明伦之礼、“饮罢佳茗方知深”的谦和之行。这体现了 A. 佛家静修觉悟的心性 B. 儒家思想渗入日常生活 C. 道家养生理念的盛行 D. 士人阶层追求享乐之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茶事过程中贯穿了儒家“中庸之道”“行俭之德”“明伦之礼”“谦和之行”,说明儒家思想对饮茶生活的渗入,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佛家静修觉悟的心性,选项A排除;材料强调饮茶过程中体现的理念,与道家养生理念无必然联系,选项C排除;材料中“饮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习俗”,未特指士人阶层,选项D排除。‎ ‎7.宋末元初人金履样提出:“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专其利以自私哉?”南宋思想家叶适也说:“有民而后有君,有天下而后有国。有国有君,而后有君与国之用。”这些思想主张是 A. 宋朝经济新气象的反映 B. 不同学派对程朱理学的严厉抨击 C. 社会各界思想大解放的体现 D. 文人学士对家国命运的深度思考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有民而后有君,有天下而后有国”等信息充分体现了文人学士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与反思,这是对家国命运的深度思考,故选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清时期,宋朝还并未具备新的经济生产方式,排除A;金履样为程朱理学的继承者,对朱熹的观点既有继承又有发展,B项说法错误,排除;仅从金履样和叶适两个人的观点无法看出社会各界的思想状况,排除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首先是将书本中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观点与材料中人物观点进行对照,帮助自己理解完全陌生的历史材料,然后再结合选项和所学知识作出判断即可。‎ ‎8.有专家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中“新见”是指 A. 保留君主制 B. 君臣分治 C. 以民为本 D. 民贵君轻 ‎【答案】B ‎【解析】‎ 黄宗羲是反对君主专制而主张君民共主,即君臣分治,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黄宗羲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所以不是保留君主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以民为本,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民贵君轻是孟子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9.普罗塔哥拉持约定论,以为众神用土、水两种元素……创造出了所有生物。人类为了避免野兽攻击便聚集在一起过群居生活,城邦进而形成,人们用尊敬和正义治理城邦,避免为争权而相互残杀。对普罗塔哥拉预定论解读正确的是 A. 否定了神明创世说 B. 认为神明制定了城邦制度 C. 为西方社会契约的先声 D. 为“因信称义”主张的先声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众神用土、水两种元素……创造出了所有生物”,可见没有否定神明创世说,排除A;由材料“人类为了避免野兽攻击便聚集在一起过群居生活,城邦进而形成……人们用尊敬和正义治理城邦”,可见没有认为认为神明制定了城邦制度,排除B;“因信称义”认为虔诚的信仰灵魂才能得救,排除D;材料“人类为了避免野兽攻击便聚集在一起过群居生活,城邦进而形成,人们用尊敬和正义治理城邦,避免为争权而相互残杀”实际是揭示国家的起源问题,故选C。‎ ‎10.苏联学者涅尔谢相茨在其著作中说:“苏格拉底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的万能;有一次,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人民大会,用表决方法把驴变成马。”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A. 主张用其他的政治形式代替民主制 B. 认为必须加强公民政治修养 C. 认为不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 D. 认为有钱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人民大会,用表决方法把驴变成马”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对雅典公民政治素养低下的讽刺,其强调的是公民政治修养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中苏格拉底并非否定公民参与政治,排除C;材料中苏格拉底并非认为有钱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排除D。‎ ‎11.修昔底德在分析雅典民主时指出,普通人常常容易不用批判的方式去接受所有古代的故事,“事实上,大多数人不愿意找麻烦去导求真理,而很容易听到一个故事就相信它了”。据此可知,修昔底德 A. 主张雅典城邦实行精英政治 B. 否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功绩 C. 认为雅典民主忽视个体权利 D. 认为民众已失去政治热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事实上,大多数人不愿意找麻烦去导求真理,而很容易听到一个故事就相信它了”,在修昔底德笔下,大多数人容易受人蛊惑、煽动,性情多变,政策缺乏连续性,普通民众缺少政治智慧和判断能力,只能接受拥有智慧的精英人物的领导,故A正确;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弊端,并非否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功绩,排除B;材料反映出普通民众缺少政治智慧和判断能力,并非说明雅典民主忽视个体权利,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众已失去政治热情”,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事实上,大多数人不愿意找麻烦去导求真理,而很容易听到一个故事就相信它了”,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分析解答。‎ ‎12.“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基本在寻求将基督教义与世俗思想做出更紧密相连之神学综合的思想运动。”该观点主要 A. 反映文艺复兴的目的是强化宗教信仰 B. 反映了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融合共同性 C. 表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源于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D. 表明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比中世纪思想更为“人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基本在寻求将基督教义与世俗思想做出更紧密相连之神学综合的思想运动”可知,早期人文主义依附于基督教,两者有许多融合的共性,故选B;文艺复兴批判宗教神权,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要求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排除A;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6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要早于这个时间,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的共通性,而非差异性,排除D。‎ ‎13.16、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大学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欧洲大学的世俗化和民族化进程加快,大学不再是教会的附庸,逐渐成为世俗政权的工具,并为国家政权服务,除此之外,大学学术自由开始萌芽。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基督教精神信仰的崩塌 B. 唯物主义思想产生 C. 宗教世俗化运动的开展 D. 文艺复兴走向质朴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16、17世纪欧洲”、“逐渐成为世俗政权的工具”可知,欧洲大学的变化与宗教改革有关,因为宗教世俗化运动的开展导致欧洲大学世俗化和民族化的进程也逐步加快,故选C。迄今为止基督教都未出现精神信仰崩塌的状况,排除A;唯物主义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产生,这无法解释16、17世纪欧洲大学的变化,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在16、17世纪逐步地从质朴走向了高雅、精致,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宗教改革,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16、17世纪欧洲”、“逐渐成为世俗政权的工具”然后联想到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14.如表为三位思想家有关理性主义的叙述。据此可知,三者都认为 公元5世纪 苏格拉底 坚持理性的指引,追求知识的确定性 ‎17世纪 笛卡尔 相信只要运用人的理性,就可以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不是人、自由、还是上帝。‎ ‎18世纪 康德 在外延上包括所有高级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内涵上指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 A. 人类能完全认识自己 B. 理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 C. 理性能正确认识上帝 D. 人们对理性主义没形成共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追求知识的确定性”“理性……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高级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表明,三位思想家都认为理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故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相信人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认识你自己,但却没说人类能完全认识自己,A项材料不能得出,排除;由材料“相信只要运用人的理性,就可以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不是人、自由、还是上帝”可知,上帝不属于认识的范畴,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三者对理性主义有一定共识,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需要掌握苏格拉底、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关于理性主义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对“追求知识的确定性”“理性……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高级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分析理解。‎ ‎15.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 A. 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 B. 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 C. 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 D. 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显示,启蒙运动中,三者以截然不同的态度来评价中国这一现象,都是为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三者为了同一目的。故答案为C项。A项,三者立场相同,排除;B项,三者所用材料都来源于他人,并不完全可靠,都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排除;D项,材料表明,孟德斯鸠对中国有贬、卢梭大力批判中国,说明二者并未受中国文化影响,排除。‎ ‎【点睛】解答比较型选择题的基本方法有:a.排除法,找准比较角度,从同中找异或从异中求同,逐个“肯定”或“否定”。b.正误判断法,注意各备选项表述的正误,再结合“选项”进行比较和鉴别,得出正确答案。很多情况下是两种方法同时并用。‎ ‎16.据记载,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这说明唐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 A. 朝贡贸易体制的盛行 B. 政治格局的稳定统一 C. 中央集权制度 D. 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反映了唐代中印、中阿医药学交流频繁,说明唐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中外医药学文化的交流,故D正确;朝贡贸易体制的虽然在当时盛行,但是材料主要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立意,而非朝贡贸易,排除A;政治格局统一是医药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也是唐代文明昌盛的政治前提,但是材料并未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制度,排除B;材料并未涉及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7.在启蒙理性鼓舞下,工业革命所显示的巨大力量,将上帝从最后的一块领地上(生物界和有机界)赶了出去。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牛顿物理学成功地解释了自然现象 B. 达尔文确立了有机界的“发展”观 C. 启蒙思想家揭露了宗教神学的虚假 D. 浪漫主义思潮激发了对未来想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将上帝从最后的一块领地上(生物界和有机界)赶了出去”,结合所学可知,达尔文的进化论颠覆了上帝创世说,将上帝从最后的一块领地上(生物界和有机界)赶了出去,故B正确;1687年牛顿经典力学成功地解释了自然现象,而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765年,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启蒙思想不符合“将上帝从最后的一块领地上(生物界和有机界)赶了出去”,排除C;浪漫主义思潮与“将上帝从最后的一块领地上(生物界和有机界)赶了出去”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将上帝从最后的一块领地上(生物界和有机界)赶了出去”,结合所学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分析解答。‎ ‎18.格兰特在《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中写道:“研究物理世界意味着研究上帝的创造物,研究上帝则意味着了解世界。追求、发现、阐明自然规律的效果,足以显示上帝造物之奇妙与思虑周详,这一神学动机为整个近代早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大的驱动力。”作者意在说明 A. 宗教改革影响了人类价值取向 B. 基督教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C. 科学研究促使人类思维转变 D. 科学研究否定了宗教神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研究物理世界意味着研究上帝创造物,研究上帝则意味着了解世界……这一神学动机为整个近代早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大的驱动力”反映了基督教的上帝造物学说以及对基督教的研究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教改革,也没有反映人类价值取向,A错误;材料主旨是反映宗教对近代科学的促进,而不是科学研究促使人类思维转变,C错误;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科学发展否定了宗教神学,D错误。‎ ‎19.“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经世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较之先前的“古时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的“外来药”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B. 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C. 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 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没有动摇中国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A。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想萌发,推动了中国人民重新对世界的认识,对当时的思想有启迪作用,B项正确。早期维新思想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排除C。 林则徐、魏源等人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可能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排除D。‎ ‎20.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他提出的制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体现了西方的公举和公论的某些色彩。该主张 A. 属于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 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落篱 C. 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 D.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是要求统治者和人民不能隔绝,要有沟通和互动;“他提出的制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即实行民主政治;据上分析可知,此论点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中体西用”只学习技术不学制度的范畴,故B正确,A错误;仅仅依据“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等信息,不能判断其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C错误;材料强调的冯桂芬“之说”,结合所学可知,冯桂芬“之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D错误。‎ ‎21.1875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时,将其沿途见闻编成《使西纪程》,但因多有对西方政治等方面的记述,出版第二年就遭到了清政府的毁版,禁其流传。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国内传播西方文明。‎ B. 严禁官员私自著书出版。‎ C. 极力维护“中体”的地位。‎ D. 无意于了解西方的国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期间郭嵩焘出使英国的时候正值洋务运动开展时期,“因多有对西方政治等方面的记述,出版第二年就遭到了清政府的毁版”说明清政府极力维护“中体”的地位,不让国内宣传西方政治方面的内容,说明不想改变“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故C选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技术,技术也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故A选项错误;“因多有对西方政治等方面的记述,出版第二年就遭到了清政府的毁版,禁其流传”说明清政府想要维护“中体”的地位,与禁止官员著书出版无关,故B选项错误;这时期中国在坚持“中体”的基础上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技术,材料没反映无意于了解西方的国情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22.1897年,山西举人刘大鹏得知省城都会的士子读的多是“时务书”,遂指定了一批书目:“御纂七经共十六套,御批通鉴辑览两大套,皇朝经世文编四套,皇朝经世文续编二套,康熙字典一部”,托人从京城买回,用心钻研时务。这一现象说明 A. 维新变法思想影响遍达全国 B. 社会精英积极投身救亡运动 C. 思想变革中区域发展不平衡 D. 社会进步促使科举制影响弱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省城都会的士子读的多是‘时务书’”和“皇朝经世文续编二套,康熙字典一部……”可知,山西举人刘大鹏对于时务理解的偏差,说明思想变革中区域发展不平衡,故C正确;山西举人刘大鹏用心钻研时务,不等于维新变法思想影响遍达全国,并且A项错误,“御篡七经共十六套,御批通鉴辑览两大套”并非维新书籍,排除A;山西举人刘大鹏用心钻研时务,是出于应试的目的而不是救亡目的,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影响依然存在,而不是影响弱化,D错误。‎ ‎23.1902年梁启超提出要进行“史学界革命”,他认为应该改变历史只记述“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而应该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并“求得其公理公例之现象”。梁启超此举意在 A. 宣传达尔文进化论 B. 鼓吹维新变法 C. 培植国民精神 D. 宣传革命思想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应将历史研究的范围从帝王将相扩展到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并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他的意图是通过史学界革命,重塑国民精神,以救亡图存。故C正确。A 宣传达尔文进化论不是梁启超的最终目的,故排除。B项鼓吹维新变法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宣传革命思想不符合史实,排除。‎ ‎24.下图为新教教会在华设办的最大文化机构广学会的译书收入变化表。据此可知 A. 西方教会加强对华文化侵略 B. 中国文化转型借力西方文化 C. 清末新政促使国人崇拜西方 D. 广东地区民众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数据表明,1898-1911年新教教会在华设办的最大文化机构广学会的译书收入大幅增长,说明西方文化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中国文化的转型,故B正确;材料反映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无法体现西方教会加强对华文化侵略,排除A;1901年清末新政,无法说明1893-1898年译书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排除C;广学会是英﹑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和外交人员﹑商人等在中国上海创立的出版机构,和广东地区民众心态更为开放无关,排除D。‎ ‎25.西汉起,历代不断给孔子加封追谥,如清朝顺治皇帝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维新变法时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此后袁世凯也“尊孔复古”,但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孔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运,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了孔子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曲折沉浮,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历史中寻求合理的理论和史实依据,从这一角度出发,“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符合题意,A正确;“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强调历史的客观性,不符合题意,B错误;C强调历史是要经过人的理性思维和判断的,不符合题意,排除;“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强调历史研究的主观性,不符合题意,排除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涵极其丰富,基本含义是“仁者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尊、互助、互爱的意思,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礼之用,和为贵”。儒家讲“和”、讲“礼”,仍以“仁义”为本。守“礼”的实质,乃在于归“仁”。只要人们按照“和”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就能造就人与人之间的仁爱相亲,社会和谐,《中庸》称之为“天下达道也”。‎ ‎——摘自季明《古代中华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近代中国价值观的变革,一方面表现为对传统的批判;另一方面表现为新价值观的建构。不过,此批判与建构经过了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对此过程进行回顾,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启示:其一,中国近代价值观的确立是继发性的,而继发性说明“自由”、“平等”、“民权”等观念的普世意义。其二,中国近代价值观的变革与法国大革命前的思想一样,是一种启蒙性质的思潮。其三,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潮是一种“救亡型启蒙”,即它深深打上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烙印。‎ ‎——程志华《批判与建构——价值观在近代中国的嬗变》‎ 材料三: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2014年10月、2016年5月,总书记分别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两次重要讲话都已成经典文献。2018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也对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9年3月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参加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联组会,再次彰显了对相关工作的高度重视。在这次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可以说是抓住了根本、说出了关键。“四个坚持”反映了当代中国价值观。‎ ‎——人民日报《“四个坚持”,习近平对文艺创作、学术研究提出新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价值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主要意义。‎ ‎【答案】(1)主要特点:以“仁”为最高道德价值标准;追求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强调社会各阶层的等级秩序。‎ ‎(2)变化:以追求人的自由、平等代替了封建等级性;追求民族独立富强成为近代社会价值观的主题。‎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影响;知识分子的探索;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推动。‎ ‎(3)意义:有利于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自强。‎ ‎【解析】‎ ‎【分析】‎ 本体第(1)问考察古代儒家思想的特点,根据材料基本可以找出答案要点,但概括难度较大;第(2)问考察近代中国价值观变化及其原因,根据材料可以找出变化内容,但变化原因应当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回答;第(3)问考察构建当代价值观的意义,根据材料内容结合当下热点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代化经济建设、文化自信等角度回答。‎ ‎【详解】(1)特点:“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礼之用,和为贵”“儒家讲‘和’、讲‘礼’,仍以‘仁义’为本”。“守‘礼’的实质,乃在于归‘仁’。“人们按照‘和’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要点。‎ ‎(2)变化:“继发性说明‘自由’、‘平等’、‘民权’等观念的普世意义”可以概括出以追求人的自由、平等代替了封建等级性;材料中“深深打上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烙印” 可得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成为近代社会价值观的主题。原因:根据所学,近代中国的思想变化与当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思想的影响以及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有关,再加上近代不同社会阶层推动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也促使价值观的变化。‎ ‎(3)“四个坚持”反映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属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结合所学从当下热点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代化经济建设、文化自信等角度回答。‎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整理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留学热潮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阐述: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选派留学生,前往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有利于中国工业与国防近代化。甲午战争的惨败让国人深受刺激,一些知识分子看到了日本的变革与强大,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日本留学,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培养了精英骨干,推动了中国民众的思想解放和政治民主化进程。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促使五四前后更多的人奔赴美、法、苏留学,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总之,近代中国的留学热潮几乎和中国近代的历史相始终,和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相伴随。‎ ‎【解析】‎ ‎【详解】首先依据材料得出相关结论即拟定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拟定论题时,依据表格涉及的相关人员有詹天佑、宋教仁、秋瑾、鲁迅、胡适、竺可桢、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人物在政治、科技、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利于中国近(现)代化,故得出如下论题:留学热潮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然后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事件如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进行分析论证,主要从促进思想解放、民主、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促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的角度进行。最后总结、升华,近代中国的留学热潮几乎和中国近代的历史相始终,和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相伴随。其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28.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广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答案】(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 ‎(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3).评析: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 ‎【解析】‎ ‎(1)差异:文艺复兴:根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得出: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启蒙运动:根据“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杨”得出:强调理性;强调科学。‎ 原因:根据所学,分别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等方面分析总结。‎ ‎(2)内容:根据“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额福祉”概括得出: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3)评析:根据“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概括得出: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