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高二文科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Ⅰ卷交答题卡,Ⅱ卷交答题纸)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代有学者评论孔子“言行不一”,说他一方面主张维护“周礼”,另一方面又挑战周王统治,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治国方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孔子的行为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周王室的影响力日渐衰微 B.奴隶制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C.百家争鸣已成为社会主题 D.维护“周礼”是历史的倒退 2.《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易经》( ) A.是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 B.其思想广泛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 C.是古代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D.是后世著书立说的范本 3.“爱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春秋末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提出“兼爱”,两者相比,墨子更注重( ) A.调节人际关系 B.倡导重义轻利 C.无等级名分差别 D.讲求实际功利 4.“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里“民生在勤,勤而不溃”;《尚书》中记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子》里“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更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材料中所说的“民生”已应用于政治经济生活 B.这里统治阶级眼中的“民生”只能是以民众勤劳营生为基本要求 C.材料中“民生”与后来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本质相同 D.孙中山的“民生”上升到政治革命的范畴,与材料中民生本质不同 5.从董仲舒融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创造出新儒学体系,到北宋完成“三教合一”,形成理学,说明了儒家思想( ) ①是诸子百家思想精华的堆砌 ②与时俱进,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③不断理论化和思辨化 ④永远不会落后历史发展的主流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 6.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君臣、君民两个基本关系。(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 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反映出( ) A.孟子立论的基础是儒家的道德体系 B.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与孔子的观点截然不同 C.在君民关系上孟子秉承了孔子“礼”的学说 D.孟子用“民本主义”思想阐释君臣关系 7.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与法。这说明当时 ( ) A.当时出现了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B.荀子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8.法国学者皮埃尔·拉斯洛在《盐:生命的食粮》一书中说到,“盐税相当于王权”。有中国学者说,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不仅盐税相当于王权,而且食盐本身就是王权的体现,王权的象征。食盐真正开始体现王权的时候正是古代中国( ) A.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 C.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D.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9.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发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表明董仲舒( ) ①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②继承了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③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④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 B.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11.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休养 12.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下面不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客观上有利于求科学之真 B.重义轻利阻碍商品经济的转型发展 C.理学取代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D.官方哲学左右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 13.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14.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 ) A.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 B.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5.李贽说:“除欲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这表明他( ) A.将孔子树立为思想界的神圣人物 B.认为儒家经典神圣不可侵犯 C.主张是非的标准随时代变化而变 D.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而空谈道德 16.《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17.“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 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 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18.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 ) 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 B.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 C.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 D.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 19.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A.反对君主专制王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20.《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 ) 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B.强调等级尊卑,主张同罪异罚 C.法分贵贱,因人而异 D.强调以礼入法,忽视个人权利 21.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中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文中的意思是( ) A.四书、五经是儒学的根本 B.孔孟经典是儒学的根本 C.《论语》是儒学的根本 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22.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23.1876年,美国为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英国展出的是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的是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的是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说明( ) 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B.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手工业品 C.中国还没有跨过近代科学的门槛 D.中国生产工艺落后 2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是( )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25.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 ) A.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 B.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C.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 D.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26.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与之相应的成就有( ) ①魏晋时期形成的书法的发展 ②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③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 ④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 辞有术”。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 A.写字的笔法艺术 B.古人的治史态度 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 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 28.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极为神速。”这里反映的真实情况是( ) A.雕版印刷术麻烦,效率低下 B.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正比 C.印刷数量与印刷速度成反比 D.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效率高 29.杜甫的诗以反映现实主义为特点,被誉为“诗史”。他的“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与“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大文豪( ) A.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 C.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D.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 30.《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於皇武王,无兢维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注】於:叹美词。皇:美,辉煌。无兢:无人可以与他竞争。烈:光明显赫,功业伟大。允:诚然,信实。厥:其)该诗句应出自( ) A.《诗经·周颂》 B.《国风·周南》 C.《诗经·大雅》 D.《诗经·小雅》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31.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3分) 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3分) 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2分)据所学知识说明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2分)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务行。 (4)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分) 32.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五 右图是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于氏坊。传乾隆女儿脸上有黑痣,算命先生说:“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 (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的过程。(4分) 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变化)的认识。(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的理想。(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为打开“新风气”借鉴的理论。(1分)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说明什么问题? (1分)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兵器 轻工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9 ——《中国的世界记录》 材料二 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唐宋)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成就。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科技成就和古代社会生产中哪一领域的联系最为密切?(1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点?(2分) (2)请举两个例子说明唐宋时期科技取得“非凡成就”的表现。(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3分) (4)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的“问题”。(4分) 高二文科历史答案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Ⅰ卷交答题卡,Ⅱ卷交答题纸)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B B C B B A A C B A B C D B D A C C A D B D C D D D B D D A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31. (14分)(1)孟子: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爱民、重民,主张民贵君轻。(2分) 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1分) (2)原因: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②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③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3分) (3)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2分) 二者没有本质差别。(1分)二者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理”,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1分) (4)思想主张:经世致用。(1分) 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3分) 32.(14分)(1)过程: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在西汉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北宋时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否定和批判;清朝统治者对儒家思想推崇备至。(4分) 地位和作用:儒家思想在初期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但后来僵化保守,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2分) (2)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分) 原因:佛教、道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言之成理即可)(2分) 理论:佛教和道教的理论。(1分) (3)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3分) 33.(12分)(1)与农业生产领域密切。(1分)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中国古代以农为本,自然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科学发展。(2分) (2)唐代发明的火药,宋代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并相继传入欧洲,推动人类发展进程。(其他突出成就也可)(2分) (3)多民族国家一框架内的分合交流,整体上的统一稳定和发展。优越的地理自然环境。农耕经济、思想文化的高度繁荣。农本政府的为统治而重视。人民的勤劳智慧等(3分) (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君主专制制度;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实行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