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广州市中科教育全程复读学校2020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中科·全程复读学校2019年秋季二次月考历史卷 2019.09.24 1.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讲到,“商汤前后,夏、商、周是三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并立,它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后人所想象的那种君臣隶属关系。……那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这说明 A. 周公东征前国家尚未正式形成 B. 分封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 D. 世袭制到周公以后才逐渐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题目关键词“商汤前后”“ 民族并立”“地位是平等”可知相互之间并立平等关系,“周公东征”“创立……分封制”“君臣上下隶属”逐渐形成,可知此时形成了君臣上下隶属关系,相比较商汤前后并立平等关系,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故C项正确。夏就是第一个国家,在周王东征以前已经建立,故A项错误。分封制只是形成君臣上下隶属关系,层层分封,无法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主要依靠宗法制来维护统治秩序,故B项错误。 世袭制从夏朝开始,故D项错误。所以选C。 2.汉初,刺史本是丞相派出监察人员,“丞相初置史吏十五人……九人出督州为刺史”(《汉旧仪》)。汉武帝时,废除丞相委任刺史的惯例,“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汉书武帝纪》),由皇帝直接派刺史监察郡国。这一变化表明 A. 中央集权制得到了完善 B. 皇权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C. 中央监察权日益走向独立 D. 王国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丞相初置史吏十五人……九人出督州为刺史”“由皇帝直接派刺史监察郡国”的信息可知汉武帝时期派刺史直接监察地方官,剥夺了宰相的监察权力,说明皇权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B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皇权专制的加强,不是加强中央集权,A错误;古代的监察服务于皇权,不是日益走向独立,C错误;材料中说明汉武帝采取监察王侯,此时王国问题并没有得到基本解决,D错误。 3.下图为经济学家刘逖对清代人均GDP的详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有清一代,人均收入也在其经济恢复后即开始下降,并在乾隆盛世时一度跌至最低点。”对此合理解释是 A. 封建经济持续衰落 B. 自然灾害的频发 C. 封建赋税盘剥沉重 D. 人口爆炸式增长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康雍乾时期,国家政局稳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更名田”“摊丁入亩”等政策的颁行,清代人口从五千万左右爆增至四个亿,人口爆增的同时生产力并未有大的提升,人均GDP下降,故D项正确。封建经济并未衰落,甚至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错误。自然灾害在古代发生频率是比较平衡,对历朝历代的影响差不多,不能作为清代人均GDP下降的原因,故B项错误。人均GDP未涉及赋税,故C项错误。所以选D。 4.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 A. 隶书的全面推广 B. 儒家思想的传播 C. 边患危机的解决 D. 大一统思想的宣传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统一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以巩固大一统王朝。材料中“县官”、“郡尉”、“郡司马”等称谓体现了秦朝加强大一统思想的宣传,故D正确。材料涉及称谓变化与隶书的推广无关,故A错。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对儒家“焚书坑儒”,故B错。C项与材料无关。 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绘画技术进步 C. 政治权力干预 D. 儒家思想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在服饰上比较保守。由材料中佛像的衣衫单薄到服饰整齐可知体现佛教塑像艺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D选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绘画技术及政治权力不属于佛像变化的主要因素,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对佛像的影响,ABC选项排除。 6.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一事件 A. 说明世界已经联成一个整体 B. 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C. 反映出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 D. 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天花、鼠疫和麻疹都属于传染病,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疫乱,说明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故C正确;结合所学可知,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疫乱,和政治体制无关,排除B;两个帝国人口数量下降,不能说明两个帝国分崩离析,排除D。 7.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春秋时期,祭神祀鬼虽仍是“国之大事”,而“天之爱民甚矣”。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祭祀活动巩固了宗法制度 B. 政治演变发展了天人关系 C. 天道权威萌发了民本思想 D. 神权观念强化了贵族政治 【答案】B 【解析】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出现瓦解趋向,贵族政治遭受冲击,A、D两项错误;民本思想的萌发并非源于天道权威,而是民众力量显现的产物,C项错误。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天”由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转变为人类的关爱者,这是当时王室衰微,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的现实逼迫人们修正传统的天人关系的反映,B项正确。 点睛:点睛: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宗法制走向衰落,贵族政治走向衰落。所以抓住“变革”的特征容易排除AD。 8.1854年8月,英、美公使乘兵船北上,要求面见皇帝和大学士,提出修约要求。清政府派官员到大沽口外拦阻,并认为“所开各条,均属荒谬已极,必须逐层指驳,以杜其无厌之求”。清政府这一做法 A. 反映了部分官员民族意识觉醒 B. 实际上是否认了《南京条约》 C. 体现了“天朝上国”的外交理念 D. 有效遏制了欧美大国的侵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清政府拒绝列强在京接见和修约要求。这体现了“天朝上国”外交理念:如周边国家定期朝贡,不可互派常驻使节,主次有别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是在甲午战后,时间不符,且材料是清政府行为,A项排除;B项常识性和史实性错误,是拒绝修约,而非废除不平等条约,排除;D项史实性错误,违背中国近代史史实,排除; 9.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 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时间“1898”及内容可知本题考查是戊戌变法,由材料“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对慈禧太后干预变法持讽刺态度,侧面反映了部分洋人对变法的赞同,D选项符合题意。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缺乏广泛群众基础,A选项排除。清政府进行排外活动的力度是加强还是削弱,材料无法体现,B选项排除。一份报纸的一篇报道不足以揣测列强有干预中国内政的意图,C选项排除。 10.天干地支记年法是我国古代常用的记年法。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在1861年,年轻的慈禧联合恭亲王发动了一场政变,从此清政府的中央权力机构发生了变动,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走向。“1861年”这一年用干支记年法应该是 A. 庚酉年 B. 辛酉年 C. 庚子年 D. 辛丑年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材料中1894年是甲午年,1861年从1894年超前推算23年,可知是辛酉年,B正确;庚酉年是1860年,A错误;庚子年是1840年,C错误;辛丑年是1841年,D错误。 11.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历史起点,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B. 中共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C. 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D. 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D 【解析】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以后的90年间,虽然仍有曲折和反复,但是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中国人民的斗争走的是一条上坡路。故选D。由于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的不同决定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彻底性,故排除A;B突出的是领导力量的不同,排除;C没有揭示的只是指导思想的渊源,排除C。 12.1926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说:“在城市中退却并收缩工人争取改善其地位的斗争的政策是不正确的,必须在农村中展开斗争,但同时必须利用有利的时机来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法权地位,用一切方法使工人的斗争具有组织性。”这说明共产国际 A. 忽视中国工人阶级领导地位 B. 关注中共工农联盟政权的建设 C. 比较关注中国城市革命战略 D. 主张中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C 【解析】 “必须在农村中展开斗争,但同时必须利用有利的时机来改善工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法权地位”说明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指导,C正确;A中忽视说法错误;B中工农联盟出来没有提及;农村根据地此时尚未开始,D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中前期,国家实行朝贡贸易和“海禁”政策,中国民间海外贸易商人沦为非法的私商。隆庆元年(1567年)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以后,中国才正式形成了合法的民间海外贸易商人。这一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主感掌握在闽广商人手里”史载,广东“民之贾十三,而官之贾十七……近而广之十郡,远而东西二洋,无不有也。”……以伦敦公会大商人为主的英国特许贸易商人在这一时期英国海外贸易商人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1500年他们控制了英国出口贸易量的一半,到16世纪中叶甚至达到90%,但是16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学徒法案》(1563年颁布)的实施,来自绅士、骑士、贵族以及农民等各个阶层的人员都参与了海外贸易。 ——摘编自张乃和《15——17世纪中英海外贸易商人主体权利之比较》 材料二:1903年3月,上海绅商集会反对俄国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即曾公开表示“我辈同为国民,休戚与“共”、“应”“合心协力,团结一气”。不仅如此,当时的商人已不再拘泥于士农工商的传统定位,他们将自己誉为社会的中坚,自豪地表示:“今日实业之世界,论人数以商界为至众,论势力以商界为最优”。有的声称:“今日之商家,实操我支那民族存亡起废之权者也。”有的指出:“近文明进步,出产丰富,器用繁多,万国交通,因利生利。而商人居中控御,握一国之财政权,而农、工之有大销场,政界之有大举动,遂悉唯商人是赖。”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给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英两国海外贸易商人在社会成分变化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的旧式商人相比与近代中国商人群体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答案】(1)同:社会来源日趋复杂;两国都存在着职业化的自由商人。异:中国:地主、豪富和官僚居于主导地位;职业化的自由贸易商人开始出现,但是往往处于非法的私商地位;商人局限在沿海部分省份。英国:职业化的海外贸易商人占据主导地位;伦敦公会商人是职业化的海外贸易商人的主力,他们在政治上与王室关系密切,英国通过立法保护商人。 (2)新特点:具有时代使命感;抵抗外来经济侵略;始终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束缚;商人群体的地位不断提高;商人群体意识增强;开始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资不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西方民主思想和经济思想的传入;近化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解析】 (1)关于中英两国海外贸易商人在社会成分变化上相同方面,根据材料“中国才正式形成了合法的民间海外贸易商人” “随着《学徒法案》(1563年颁布)的实施,来自绅士、骑士、贵族以及农民等各个阶层的人员都参与了海外贸易”等信息可从社会来源日趋复杂、都存在着职业化的自由商人方面概括即可。关于中英两国海外贸易商人在社会成分变化上不同方面,找出各自的内容,比较即可。关于中国,根据材料“民之贾十三,而官之贾十七”“明朝中前期,国家实行朝贡贸易和“海禁”政策,中国民间海外贸易商人沦为非法的私商”“近而广之十郡,远而东西二洋,无不有也”可从商人的成分、商人的地位和商人局限在沿海部分省份等方面概括即可。关于英国,根据材料一“以伦敦公会大商人为主的英国特许贸易商人在这一时期英国海外贸易商人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等信息可从英国商人的地位、商人与政府关系、英国通过立法保护商人等方面概括即可。 (2)关于近代中国商人群体的新特点,根据材料二“我辈同为国民,休戚与‘共’、‘应’‘合心协力,团结一气’”“今日实业之世界,论人数以商界为至众,论势力以商界为最优” “今日之商家,实操我支那民族存亡起废之权者也。”等信息可从具有时代使命感、抵抗外来经济侵略、深受双重压迫、地位不断提高、意识不断增强、成立独立的社会力量等方面思考作答。关于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自身因素等方面思考作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示例1:赞同材料中的观点:民族复兴是指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运动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客观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冲击了封建思想,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变法后,慈禧尝试通过立亲王为储的方式试探外界对于光绪废立的态度,结果引起各界的不满,于是慈禧太后纵容义和团灭洋,使义和团力量壮大,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屈辱的签订了《辛丑条约》,成为列强在华共管的有利工具,中国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被进一步激化,为了满足帝国主义在华共管的需要,缓和民族、阶级矛盾,笼络人心,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清末“新政”部分地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辛亥革命兴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所以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 示例2: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并非只有革命与改良,其中还应有列强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被激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列强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激化。所以推动民族复兴是冲击和改革改良反应的结果。 示例3:不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像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这样的“革命”,更多的是破坏,甚至是反现代化的,从长远看,对民族复兴大业是不利的。太平天国运动为期十几年,对中国社会是个大破坏,土地大量荒芜,长江中下游人民死亡流离过半,经济、人口数十年不能够恢复;义和团焚烧紫禁城,劫掠北京,破坏文物,造成中国的巨大损失。农民阶级因为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并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所带来的破坏性从长远来看对民族复兴大业是不利的。 【解析】 【详解】本题是历史探究型题。题干要求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首先解读材料,明确关系。根据图示,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关系:革命和改革共同推动民族复兴;第二个关系: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的关系;第三个关系:戊戌变法推动义和团运动;第四个关系:清末新政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然后提出观点,一:赞同材料中的观点:民族复兴是指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二: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并非只有革命与改良,其中还应有列强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被激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三:不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像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这样的“革命”,更多的是破坏,甚至是反现代化的,从长远看,对民族复兴大业是不利的。最后对观点进行论述,得出结论。论述时可分别阐述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要求论从史出,试论结合。 15.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鉴于州郡重叠极其严重,隋文帝没有采取杨尚希“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建议,而是采取更加彻底的措施,干脆取消郡这一级机构,扫除实行约六百年的州、郡、县三级制,恢复秦时的二级制。这一决定,撤销了几百个郡,免去了成千上万官吏的职务,直接触动了地方豪族阶层的利益,确实需要非凡的气魄与胆略。从地方行政机构裁减下来的人员,成为“不知时事”的乡官,而州县机构则“别置品官,皆吏部除受,每岁考殿最。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这是中国地方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令,它将地方官吏的任用权统统收归中央,而且还规定官员任期,每年考核,以为去留晋级的依据。 ——摘编自韩昇《隋文帝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答案】(1)原因:地方机构重叠混乱;大量闲散的地方机构严重影响了国家行政效率;隋文帝夺取政权后巩固统治的需要。 (2)特点: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较大;改革地方行政与整顿吏治相结合。意义: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打击了地方豪强;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发展;对以后地方行政体制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鉴于州郡重叠极其严重”可知地方机构重叠混乱;依据所学可知大量闲散的地方机构严重影响了国家行政效率以及隋文帝夺取政权后巩固统治的需要。 (2)特点:依据材料“干脆取消郡这一级机构,扫除实行约六百年的州、郡、县三级制,恢复秦时的二级制”的信息可知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较大;依据材料“它将地方官吏的任用权统统收归中央”可知改革地方行政与整顿吏治相结合。意义:依据材料“这一决定,撤销了几百个郡,免去了成千上万官吏的职务,直接触动了地方豪族阶层的利益”和所学从地方行政效率提高、国家财政负担、地方豪强、中央集权以及社会发展回答。依据材料“中国地方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令”可知对以后地方行政体制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日同盟》是1902年英国和日本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军事同盟。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的、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骚乱”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在秘密条款中还规定: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 1905年两国签订了第2个同盟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1911年签订第3个同盟条约,增加了一条重要的规定,即同盟条约的效力不能及于日美两国间的战争。1921年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压力下,《英日同盟》为英、法、美、日《四国公约》所取代。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结合史实分析1902年英日结盟的原因。 (2)根据材料提供的英日同盟发展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前期亚太地区国际格局的变化。 【答案】(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的狂潮;英国在远东中国和中亚的殖民霸权地位受到俄国的挑战,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国发起“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日俄矛盾激化;两国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军事同盟。 (2)同盟订立后,日本加紧扩军备战,发动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打败俄国,独占朝鲜,在华势力大增。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门户开放”,美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随着英国在华势力的衰退,英美逐渐接近。一战期间,日本暂时独霸中国,英国在华利益受损。1921年华盛顿会议,在美国拉拢和压力下,英日同盟为英、法、美、日《四国公约》所取代。接着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共同控制的局面。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为对抗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而结成的军事同盟…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结合所学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远东利益争夺、日俄矛盾及军事对抗需要进行分析阐述。 (2)根据材料“1905年两国签订了第2个同盟条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保护权”结合所学可知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独占朝鲜;根据材料“增加了一条重要的规定,即同盟条约的效力不能及于日美两国间的战争”结合所学从美国在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对日本在华利益的影响及英美日三国利益争夺进行分析;根据材料“《英日同盟》为英、法、美、日《四国公约》所取代”结合所学从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中国由日本独霸至国际共同控制的命运进行分析阐述。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今属陕西),“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将领。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朝廷军队溃败,玄宗奔蜀。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后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回纥首领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后代史家称赞他为“大雅君子,社稷纯臣”,认为“自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 ——据《旧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子仪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简析郭子仪取得功绩的原因。 【答案】(1)平定安史之乱;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国家统一;培养人才。 (2)身逢时势,勇于担当;忠于朝廷;身强体健,善于领兵,英勇善战;富有政治智慧。 【解析】 【详解】(1)功绩:根据材料“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可知体现的是平定安史之乱;根据材料“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可知体现的是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国家统一;根据材料“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可知体现的是培养人才。 (2)原因:根据材料“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可知体现的是身逢时势,勇于担当;根据材料“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可知体现的是忠于朝廷;根据材料“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可知体现的是善于领兵,英勇善战;根据材料“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可知体现的是富有政治智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