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12讲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化探索——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课件(113张)
考向揭密 • 素养突破 压轴大题 • 题型增分 通史整合 • 精要必备 目 录 ONTENTS C 4 精准练题 • 高分突破 第一部分 高考全能通关 模块三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 第一步 建通史 通史思维 —— 把握历史特征 第 12 讲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化探索 —— 现代中国 (1949 年至今 ) 过渡与曲 折 (1949— 1978 年 ) (1) 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 文化大革命 ” 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外交政策逐渐成熟,并取得重大突破 (2) 经济:开展 “ 一五 ” 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出现曲折; “ 文化大革命 ” 期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 文化:科技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逐步建立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改革与开放 (1978 年至今 ) (1) 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 “ 一国两制 ” 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 (2) 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 文化: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 考向一 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1 . (2015· 高考山东卷 ) 1950 年 1 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 1954 年 6 月,中英互派代办; 1972 年 3 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 A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 .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 .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 .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解析: 1950 年中美关系并没有好转,此时美国奉行的是孤立和不承认的态度,故 A 项错误;中英关系开始承认新中国,到互派代办,再到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演变都是从两个的利益和现实的需要出发,故 B 项正确;欧洲在这一时期主要是追随美国,孤立中国,故 C 项错误;中英两国意识形态的对抗依然存在,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 . (2017· 高考江苏卷 )20 世纪 50 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 “ 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 …… 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 ” 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 ) A. 参加万隆会议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出席日内瓦会议 D .签订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解析: 1954 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和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材料中的 “ 原则 ” 指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B 视角 1 中国外交不变的原则 (1) 改变的是心态,不变的是姿态: 1949 年,新中国遭到西方各国的孤立和遏制,内外交困、举步维艰,打破外部封锁是当时形势的迫切需要,获得外交承认则是开展对外交往的前提。现在,中国与全球超过 170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入了 1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 (2) 改变的是政情,不变的是政策: 1949 年,新中国的对外交往受到国际形势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外交上奉行“一边倒”,即使如此,在中苏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中国也没有在国家主权独立、政策立场自主问题上向苏联让步或唯苏联马首是瞻。 60 多年后,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开展全方位外交,主张“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与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的同时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3) 改变的是地位,不变的是定位: 1949 年,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上不被大多数国家承认,经济上一穷二白、千疮百孔,可谓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国际地位和影响无从谈起。 60 多年后,中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4) 改变的是战术,不变的是战略: 20 世纪 50 年代 “ 一边倒 ” 、 60 年代 “ 两面出击 ” 、 70 年代 “ 一条线、一大片 ” 、 80 年代以来 “ 全方位外交 ”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针、不同的战术,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始终不变的。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上升,实力也极大增强,但离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的状况并没有也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因而今日之中国只有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 [ 新题预测 ] 1 .周恩来提出: “ 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像人民解放军那样,是一支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 “ 文装的解放军 ” 。这个政策有利于 ( ) A .确立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 B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执行 D .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解析: 外交队伍必须 “ 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 ”“ 文装的解放军 ” ,说明周恩来主张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2 .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进行计量分析, “ 一边倒 ” 在 1949 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 1951 年和 1952 年开始下降,到 60 年代,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 1950 年至 1952 年, “ 帝国主义 ” 一词呈下降趋势。 “ 独立自主 ” 和 “ 和平共处 ” 使用频率从 1953 年到 1956 年出现迅速增长趋势。这说明 ( ) A .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放弃 “ 一边倒 ” 政策 B .中美关系逐渐缓和,中国开拓外交新局面 C .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积极融入第三世界 D .中国从革命外交向民族外交转变 解析: 根据所学中苏关系破裂是在 1960 年,而变化是在 1951 年就出现了,所以中苏关系破裂不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中美关系缓和是在 1972 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不结盟运动产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从以国家性质和阶级斗争为主的外交思想逐步转变为以国家利益出发的新外交思路,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视角 2 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影响 外交环境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 20 世纪 70 年代震惊世界的大事,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掀起与中国建交的高潮,美国围堵中国的联盟彻底崩溃。苏联也开始检讨对华政策,中国的外交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经济建设 中美建交后,中国执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祖国 统一 中美建交后,美国从台湾撤军,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 20 世纪 80 年代后,中国逐渐提出了 “ 一国两制 ” 的和平统一方针,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 教育 生活 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留学的目的地逐渐从苏联转向美国,促进了中美的文化交流,中国人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美国的影响 [ 新题预测 ] 3 . 1973 年,毛泽东主席在会见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时提出 “ 一条线 ” 构想, “ 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 ” ,建立国际统一战线。这个 “ 一条线 ” 战略构想是 ( ) A .与第三世界国家建立和平联盟 B .与美国共同领导国际统一战线 C .在外交上彰显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策略 解析: 从材料中一条线中的美国、日本等国家,可知并不是与第三世界国家联盟,故 A 项错误;中美关系缓和并不是要与美国共同领导国际统一战线,故 B 项错误;与美国、日本的缓和及构建统一战线,说明中国在淡化阶级斗争,故 C 项错误;中国此时与美国、日本缓和关系,主要是针对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及中苏关系恶化,所以其目的是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一种策略,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 . 2014 年 7 月,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 “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 ,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 “ 弘义融利 ” 。由材料可知,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 ( ) A .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B .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 C .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 .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解析: 材料中 “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 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 ” 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思想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故 A 项正确; “ 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 ” 说法绝对,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并未强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排除 C 项;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就已提出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 D 项 “ 开始 ” 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 A 视角 3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启示 (1) 外交工作的出发点是基于自己国家的利益。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从本质上都是国内政策的延伸,它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上层建筑、民族利益 ( 国家利益 ) 、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 (2) “ 弱国无外交 ” 。 (3) “ 尊严来自实力 ” 。 (4)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5)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 新题预测 ] 5 .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签订时,就中长 ( 中国长春 ) 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 ( ) A .实行 “ 一边倒 ” 的政策 B .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C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奉行 “ 求同存异 ” 外交方针 解析: 由 “ 中方作了让步 ”“ 要求苏联口头承诺 ” 可知,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平等谈判,以此来寻求苏联的支持,体现国家利益,故选 B 项; A 项忽视了 “ 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 ” ,未完整体现材料,排除 A 项; 1950 年初,双方签订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 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 C 项; 1955 年,周恩来鲜明地提出 “ 求同存异 ” 的方针, 1950 年初,双方签订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排除 D 项。 答案: B 6 .下表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1978 年 邓小平访问缅甸、尼泊尔、朝鲜、新加坡、日本 美国普赖斯科学家代表团访华 1979 年 邓小平访问美国 50 名中国留学生赴美 1980 年 世界银行代表团访华 A. 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B .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C .加速了历史性转折 D .确定了对外开放国策 解析: 由材料可知 1978—1980 年中美加强官方访问与民间友好往来,同时世界银行代表团也访华,说明中国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加强,有利于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进程,故选 C 项;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推动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材料中未涉及这三项内容,排除 A 项; 1978 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主要关于中美交往,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 B 项;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对外开放的国策,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答案: C 考向二 民族复兴富国梦的时代责任 ——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 1 . (2019· 高考海南卷 ) 1953 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上流行颇广的 “ 技术一边倒 ” 口号 “ 是不恰当的 ”“ 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 ” 。这一指示 ( ) A .推动了 “ 一边倒 ” 外交政策的调整 B .为 “ 科教兴国 ” 战略的施行指明方向 C .旨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D .有利于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 解析: 新中国建立后,外交上实行 “ 一边倒 ” 的方针,一切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加上苏联在各方面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因此在当时的国内,出现了不顾中国国情而盲目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故材料中的中共中央指示及时指出了这一问题,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方向,故本题选 D 项;材料中的指示并没有改变 “ 一边倒 ” 的外交政策,排除 A 项; “ 科教兴国 ” 是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排除 B 项;材料的中心在于提出科技工作的独立性 ( 定位 ) ,并没有涉及其地位问题,排除 C 项。 答案: D 2 . (2019· 高考海南卷 ) 1963 - 1965 年, 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 11% ;轻工业产值从 404 亿元增加到 703 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 ) A .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B .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 .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D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解析: 1953 年至 1962 年的 “ 一五 ” 计划和 “ 二五 ” 计划,迫于国防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则发展缓慢,造成了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 1958 年开始的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 年至 1961 年的三年自然灾害,给农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1960 年冬天开始,党中央实行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的八字方针,至 1962 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才会促进材料中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故本题选 B 项;这一时期,经济所有制结构没有变化,没有进行合作化运动,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没有解决,故排除 A 、 C 、 D 三项。 答案: B 3 . (2019· 高考海南卷 ) 1988 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 20 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 B .海南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C .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D .国有企业改革全面铺开 解析: 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1988 年海南单独设省,并确定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跨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题干中的现象,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故本题选 C 项;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是 2018 年,排除 A 项; B 项属于因果关系倒置的问题,排除 B 项;国有企业改革是从 1992 年全面展开的,排除 D 项。 答案: C 解析: 从图片材料中 “ 总路线 ” 说明评价不是很客观,故 A 项错误;图片中反映不出 “ 拨乱反正 ” 的信息,故 B 项错误;图片中 “ 光辉照耀 ” 的信息说明 “ 左 ” 倾错误思想仍然有影响,故 C 项正确;材料图片中反映不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下图为 1956 年的一幅漫画 《 两把尺 》 ( 画中字: “ 奶奶的尺 —— 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 —— 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 ) 该漫画反映了 ( ) A. 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D .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解析: B 对:漫画以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为焦点,体现了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A 错:说法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中 “ 量布做新衣 ” 的信息不符; C 错: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 1958 年,与漫画中 “ 1956 年 ” 的时间信息不符; D 错:不是漫画的主旨且与史实不符。 答案: B 6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 ( 单位:万个 )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 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解析: A 对: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的领域多元化,农业类企业减少,而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类增长很快,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 B 错:材料中未体现城市与乡镇的联系; C 错: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 21 世纪初初步确立,与题目时间不符; D 错:材料中反映的是乡镇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没有反映工业结构的变化。 答案: A 视角 1 建国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 1 .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特点及原因 (1) 特点: ① 实行五年计划建设。 ② 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④ 在立足于中国国情基础上,借鉴苏联的经验,走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 (2) 原因: ① 工业基础薄弱,国内资金短缺,只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工业化体系建设。 ② 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③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政策,使中国实行 “ 一边倒 ” 政策倒向苏联。 ④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2 . 苏 ( 俄 ) 中两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异同 (1) 相同点: ① 政治上:都是无产阶级政党通过暴力方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排除内忧外患,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安定的国内环境。都以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成果确立下来。 ② 经济上:都采取过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都开展有计划地国民经济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后盾。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完成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都曾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一定程度上促进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都把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收归国家,由国家经营。 ③ 思想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依据国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 不同点: ① 国际背景不同:十月革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面临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新中国是在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中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② 过渡的时间相差较大: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基本上经历了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近 20 年的时间;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大致经历了建国初期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和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两个时期,仅用近 7 年的时间,与苏联相比,时间要短。 ③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赎买政策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④ 国民经济中农、轻、重比例不同:苏联比例失调;中国比例较合理。 ⑤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方式不同:苏联是通过农业集体化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是通过合作化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 新题预测 ] 1 .下表为 1952—1957 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领域的计划目标。这主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 ) 领域 增长目标 年均增长率 工农业总产值 51.1% 8.6% 工业总产值 98.3% 14.7% 农业及副业总产值 23.3% 4.3% A. 国家工业基础薄弱 B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C .出现经济冒进思想 D .忽视农业基础地位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 1952—1957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的目标远远高于农业及副业总产值的增长目标,说明国家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反映了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故 A 项正确;表格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部分领域的计划目标,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无关,故 B 项错误;经济冒进思想出现在 1958 年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 1952—1957 年我国的农业发展相对较快,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2 . 1953 年至 1955 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 “ 四马分肥 ” ,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 34.5% ,职工福利费占 15% ,企业公积金占 30% ,资本家红利占 20.5% 。这一措施表明 ( ) A .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代购代销制度 B .工人阶级获得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权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已经完成 D .这类企业已带有明显社会主义性质 解析: 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代购代销曾被作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之一,用于对私营商业的改造,是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故 A 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利润分配,非资本家与工人的所有权、管理权的关系,故 B 项错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的标志是 1956 年底全行业掀起公私合营的高潮,故 C 项错误;国家利润居第一位,资本家利润不再是第一位,体现国家占主导,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视角 2 20 世纪 50—70 年代我国经济建设产生失误原因及经验教训 1 . 失误原因 (1) 国际因素:在美苏冷战和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领导人急于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要 “ 赶英超美 ” ,也隐含着 “ 超苏 ” 的动机。 (2) 历史因素:封建专制时间长,民主观念淡薄,易盲目服从;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用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 (3) 主观因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尤其是对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在成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 (4) 根本原因:未能充分认识国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2 .经验教训 (1)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2) 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国情出发。 (3) 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4) 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5) 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国内外环境。 (6)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7)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8) 经济发展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9) 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政策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 [ 新题预测 ] 3 . 1960 年 9 月 7 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淮河以南直到珠江流域地区,应当维持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六十斤,遭灾的地方应当更低些;淮河以北地区口粮标准应当压低到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斤左右,东北等一部分严寒地区可以稍高一点。这种普遍降低口粮标准的指示意在 ( ) A .最大限度地缓解经济困难压力 B .优先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 C .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市场压力 D .为恢复农业提供充足劳动力 解析: 1959—1961 年中国遭遇三年严重经济困难,这种普遍降低口粮标准的指示意在最大限度地缓解经济困难压力,故 A 项正确;材料的指示意在缓解经济困难压力,与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粮食供应的压力主要是经济建设中的 “ 左 ” 倾错误导致的,故 C 项错误;材料的指示不利于提供充足劳动力,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 .下表为我国部分年度的 GDP 增长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 A.GDP 下降是国家政策失误造成的 B .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国际环境 C .市场经济最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D .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年度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GDP 增长率 11.6% 11.2% 4.1% 3.84% 9.3% 解析: 从 1988 年到 1990 年 GDP 增长率变化是改革开放遇到阻力的结果,故 A 项错误;从 1987 年到 1991 年国际环境没有太大变化,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 1991 年之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从 1987 年到 1991 年,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视角 3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变化 1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 (1) 政治上: ① 纠正 “ 文化大革命 ” 中 “ 左 ” 倾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促进国家政治民主化、法律化。 ② 祖国统一问题上,对台湾政策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 “ 一国两制 ” 的策略,香港、澳门回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 经济上: ① 抛弃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的错误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② 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 发展思想从片面盲目发展向全面科学发展的方向转变。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 外交上: ① 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② 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 思想上: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并发展。 (5) 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等技术逐渐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教育全面发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及体制的变动 时间 经济模式 特点 1949—1956 年 新民主主义经济 (1) 市场调节和计划调控同时存在,国家计划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 (2)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主体,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共同存在 时间 经济模式 特点 1956—1978 年 计划经 济体制 (1) 国家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排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 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时间 经济模式 特点 1978—1992 年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1) 市场调节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同时,国家计划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 (2) 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私营经济迅速发展 1992 年至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2)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新题预测 ] 5 . 2017 年海南省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30 817 元和 12 902 元,较之于 1987 年,分别增长了 30.3 倍和 7 倍。此外,海南环岛高铁已全线开通,旅游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医疗健康产业等 12 个重点产业均有重大发展,特色产业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也蓬勃兴起。海南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 A .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 B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D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解析: 题干中反映 2017 年海南城镇和农村收入较之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前,大幅增长,这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故选 D 项;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是其优势之一而已,排除 A 项;题干中未提及乡镇企业的崛起,排除 B 项;深圳才是科学技术中心,题干未提及海南科技发达,排除 C 项。 答案: D 6 . 1978 年 10 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委、省政府选择了不同行业有代表性的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等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率先进行 “ 扩大企业自主权 ” 试点改革。材料中国有企业 “ 放权让利 ”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增强企业活力 C .扩大对外开放 D .提高区域工业地位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的目的是增强企业活力,故选 B 项;放权让利的具体内容就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排除 A 项;放权让利是对内改革而不是对外开放,排除 C 项;放权让利与提高区域工业地位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D 项。 答案: B 主观题素养抢分模板 ( 十一 ) [ 命题聚焦 ] 国家治理与乡村振兴 为何考 ① 时政热点:如七十周年国庆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 一带一路 ” 倡议、中美贸易冲突、科技创新等; ② 史学研究新成果:如制度的沿袭与创新等,选取不同时期具有类似性质的国家政策、方针等。 考什么 ① 联系近代民主政治的重大事件和法律文献,考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及经验教训; ② 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特别是中美关系的一波三折对中美两国的影响和启示; ③ 结合改革开放,探讨经济结构和体制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考什么 ④ 从振兴乡村和民生主义视角,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考查农村社会结构出现的新趋势、新现象; ⑤ 联系中国共产党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代表大会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必 备 知 识 ①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制建设; ② 新中国外交方针、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关系正常化、台湾问题; ③ 改革开放、建国后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④ 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等。 [ 典例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 “ 圣谕 ” 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 《 上谕十六条 》 ,内容包含 “ 重农桑以足衣食 ”“ 训子弟以禁非为 ” 等。 —— 据杨开道 《 中国乡约制度 》 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 “ 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 …… 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 。 1909 年,清政府颁布 《 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 ,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 据张海鹏主编 《 中国近代通史 》 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 1997 年底,全国共有 91 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 90% 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1998 年颁布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 据郭德宏等主编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 跟踪训练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1980 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 ( 单位:万吨 ) 年份 中国 美国 苏联 日本 1950 61 8 785 2 733 484 1955 285 10 617 4 527 941 1965 1 223 11 926 9 102 4 116 1975 2 390 10 582 14 134 10 231 1980 3 712 10 080 14 800 11 141 —— 摘编自 《 1949—1984 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 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 1983 年达到 4 002 万吨, 1986 年达到 5 205 万吨,至 2002 年达到 18 224.89 万吨,钢产量已连续 7 年保持世界第一。 2002 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 2001 年增长 39.30% , 2002 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 2001 年增长 33.82% 。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 摘编自 《 中国统计年鉴 》 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 (1) 问,第一小问 “ 总体发展趋势 ” 结合表格中四国的数据进行纵向分析得出,注意美、日、苏三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呈下降或放缓趋势;第二小问结合各国的经济政策及 20 世纪 70 年代的国际经济形势分析。第 (2) 问,由材料时间 “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 2002 年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由材料 “ 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 …… 大幅增加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由材料 “ 钢材品种结构继续完善 ” 等,可得出科技水平提高;由材料 “ 2002 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 2001 年增长 39.30% ” ,可得出投资大幅增加。 答案: (1) 趋 势: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 70 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 70 年代放缓。 苏联:稳步增长, 70 年代中后期放缓。 中国:快速增长。 原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 70 年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70 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 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 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2) 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 精准练题 • 高分突破 点击进入 wor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