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6讲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作业
跟踪检测评估6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德州高三期末考试]19世纪末,革命党人基本上以翻印《扬州十日记》《嘉定屠杀日》(清军入关后在扬州、嘉定屠杀当地反抗的军民)以及从黄宗羲的《原君》《原臣》等旧籍进行革命宣传。这说明当时革命党人( ) A.将救亡图存与争取民主相结合 B.重视与改良派争夺舆论阵地 C.将民生主义诉求置于次要地位 D.利用排满思想进行革命宣传 解析:根据材料“清军入关后在扬州、嘉定屠杀当地反抗的军民”“黄宗羲的《原君》《原臣》”,革命的宣传均是针对满清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革命党人的宣传,与改良派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世纪末”,结合所学,此时尚未提出三民主义,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清军入关后在扬州、嘉定屠杀当地反抗的军民”,革命党人将革命与反对满清政府统治联系在了一起,故D项正确。 答案:D 2.下表是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最高军政长官来源统计表,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新军将领 革命党 咨议局议长 巡抚 布政使 提督 督练公所总参议 13人 5人 3人 3人 1人 1人 1人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解析:材料中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在政权中占少数,除此外的立宪派与旧官僚投机革命,不能代表广泛的社会基础,故A项错误;革命党人对立宪派与旧官僚妥协,让他们进入革命政权,反映出辛亥革命具有明显的妥协性,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材料没有体现出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不能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的特征,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的方式,故D项错误。 答案:B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总纲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在上述四大权力构成中,学界认为其中之一是“因人设法” ,是专门为限制特殊人物的野心而增设,这一增设指的是( ) A.参议院 B.临时大总统 C.国务员 D.法院 解析: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代议制都有,与材料中“因人设法”不符,故A项错误;共和制设立,与材料中“因人设法”不符,故B项错误;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与材料中“专门为限制特殊人物的野心而增设”相符,故C项正确;三权分立规定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与材料中“因人设法”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4.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告诫同盟会会员说:“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时代,但只是民族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是成功。”孙中山之所以如此告诫,反映了他( ) A.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惋惜 B.辞去临时大总统的无奈 C.对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思 D.对实现民主政治的担忧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孙中山对太平天国教训的吸取,故A项错误;材料“民族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是对政治革命不彻底的警惕,与辞职的无奈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民族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是对政治革命不彻底的警惕,是对民主革命思想的反思,故C项错误;民主政治已经确立,材料反映出对巩固民主政治的担忧,故D项正确。 答案:D 5.1927年10月,国民党在纪念辛亥革命宣传中提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这一态度旨在( ) A.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 B.突出辛亥革命反帝的内涵 C.有意淡化民生主义的宣传 D.委婉承认辛亥革命的失败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27年10月”,此时国民大革命已经结束,革命统一战线解体,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民权革命的确立……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得出凸出辛亥革命反帝的内涵,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民生主义,以及对民生主义的态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6.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的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由此可知( ) A.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 B.爱国主义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旋律 C.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 D.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 解析:材料中陈独秀强调爱国“有事竟全然不合乎理性”,也就是说他也肯定学生大多数的爱国行为,只是反对不合理的爱国,故A项错误;材料中陈独秀说“自山东……十万八千丈”,爱国“天经地义”,这直接体现了在当时爱国是社会的主流意识是主旋律,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强调山东问题后爱国声浪越来越高,并不是山东问题才激发爱国主义,由于近代民族危机,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早就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反对不合理性的爱国行为,并非否定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因此不能体现五四运动阻碍了社会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B 7.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近代中国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中国民粹主义、近代中国三民主义、近代中国科学主义、近代中国实用主义、近代中国改良主义。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 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 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 D.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前后带来的思想解放,而不是侧重于五四运动产生的原因,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是反帝反军阀,实现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多种思想,并非单独强调马克思主义,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社会思潮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人们急需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这充分体现了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与加强。故D项正确。 答案:D 8.[2019·四川绵阳模拟]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 ) A.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 B.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 C.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 D.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 解析: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需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民主革命纲领以实现民主共和国为目标,没有涉及建立共产主义事业,故B项错误;直接推动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的是中共三大党内合作方针,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革命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故D项错误。 答案:A 9.据中共北方局机关刊物《政治生活》周刊记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 ) A.中国共产党的妥协让步 B.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 C.国共合作的强有力推动 D.国民党得到民众的支持 解析:“(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时期处于国共合作的时期,不存在中共的妥协,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主要原因是国共合作的成果,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可得出其主要源于国共合作的成果,故C项正确;“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可以看出国民党不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而民众的支持主要是由于中共与工农群众的紧密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10.1925年1月,中共中央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 A.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 B.预见到国民党背叛革命 C.试图纠正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D.坚持社会主义革命路线 解析:“ 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反映了无产阶级要掌握领导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的问题,故B项错误;1925年没有出现“左”倾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与社会主义革命路线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11.有人在考察武昌时说: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按户悬挂,布旗不备,以纸代之;政治口号之多,超于国内各香烟公司广告之上,譬曰:“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拥护革命中心力量”。这一场景出现( ) A.印证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得益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解析:材料体现国民大革命时期在武汉宣传革命的场景,有利于宣传革命和革命的开展,而不能反映出人们的民主共和观念,故A项错误;北伐不到半年时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推知,建立武汉国民政府,得益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故C项错误;此时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B 12.国民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 ) A.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B.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方向 C.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D.不利于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争取 解析:材料并没有涉及农民革命的问题,也没有提出中国革命发展的战略方向,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中苏联的指示与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联给中共的指示忽略了工农阶级革命力量的强大,认为国民革命胜利后中共的地位只能有所改善,但还是很低,不能建立全国性政权。这影响了中共对形势的判断,中国共产党最终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故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5月5日和6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件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5月7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5月20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6月5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二,“这场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6分) 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从五四运动的进程,归纳其特点,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分析原因。第(2)问“这场革命”指国民革命,结合材料说明国民革命的主要任务。第(3)问应从民族觉醒的角度指出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 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13分) (2)主要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6分) (3)实现国家统一;获得民族独立。 主要因素: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不断高涨。(6分) 14.[2019·四川南充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党政的序幕,但历经十余载而归于失败。其失败的原因,除了当时政治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低下外,临时约法本身的缺陷,如制定缺乏代表性、行政权力划分与现实政治状况相背离、权力划分混乱等,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临时约法的缺陷及其失败,充分昭示了中国从传统专制国家向近代民主国家过渡的进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摘编自张辉《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缺陷》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华民国的相关史实,围绕“宪政的实践”自行拟订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党政的序幕,但历经十余载而归于失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宪法与宪法的实施之间的关系,即宪法的制定要切合实际,否则,宪法不可能得到成功实践,考生可据此确定论题。对于不能成功实践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除了当时政治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低下外,临时约法本身的缺陷,如制定缺乏代表性、行政权力划分与现实政治状况相背离、权力划分混乱等,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等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论题要明确,论证时要注意史论结合,要有史实依据。 答案:论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不可能成功实践的。(2分)阐述:《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第一个宪法性质的文件,是在社会动荡、市场经济不成熟的条件下产生的,缺乏稳定的社会基础。它虽效仿美法宪政,但由于其设计本身的缺陷,最终在实践中失败。《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袁世凯专权,具有一定的主观主义色彩。它的权力架构混乱,将管理权分配于数种机关,违反了国家原理。赋予国会(参议院)权力过于广泛,总统内阁权限不明,内阁缺乏制衡国会的手段,回避“中央、地方关系”,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临时约法》的缺陷成为袁世凯攻击和修改的借口,取而代之的是其颁布的追求专制的《中华民国约法》。《临时约法》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仅以立法机关制定宪法,缺乏代表性。所以《临时约法》是不可能成功实践的。(10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