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A卷)试题
丰台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联考 高一历史(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关于中国早期农业文明的起源,著名史学家苏秉琦先生的论断是“满天星斗”。以下选项中,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 B. 在我国境内的湖南、江西、浙江等地都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存 C. 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我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 D.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存在高达120吨的稻谷遗存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满天星斗”即中华大地的各处地区,都有文明遗址的出现,湖南玉蟾岩,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渡遗址等遗址即可印证“满天星斗”的说法,故B项正确;北京人遗址并不能代表中华大地的各个地区。故A项排除;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我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只能表明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能印证中华文明的起源故C项排除;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存在的大量稻谷的遗存说明河姆渡地区的农业种植以稻谷为主,不能印证“满天星斗”,故D项排除。 2.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 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 B. 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 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 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答案】B 【解析】 【详解】 “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说明大多数墓葬中没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由此可证明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B项符合题意;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只能证明早其农业的出现,排除A项;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只能证明当时的城市建造技术,排除C项;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只能证明历史的悠久,排除D项。 3.《史记正义》记载:“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与此记载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反映的是分封制,故C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制度,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分配政治权利的制度,故B项错误;郡县制是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故D项错误。 4.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 B. 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 C. 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D. 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战国初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答案为B;战国时期掌握实权的为各国国君而不是卿大夫,A错误;工商业发展是达到富兵强国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不是各国变法的根本目的,C错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而周王室代表着落后的奴隶主,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错误。 5.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有 ①“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②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③民间的学术活动逐渐兴起 ④士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和私学的出现、民间学术活动的兴起、社会变革以及由于社会变革而带来的士受到重用有关,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选D项,排除ABC项。 6.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 商朝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正确;A项主要是骨器和石器;CD项都晚于B项。所以答案选B。 7.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见下图)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 A. 经济繁荣 B. 国家统一 C. 文化统一 D. 百姓安居乐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篆是秦朝统一后的通用字体,“海内皆臣”说明四海之内都臣服,体现出的是秦朝国家统一的信息,故B项正确;秦砖显然是歌颂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不是经济繁荣的体现,故A项错误;小篆是通用字体,不能说明文化上统一,故C项错误;秦朝的百姓赋税沉重,并不是安居乐业,故D项错误。 8.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作用解释准确的是 A. 加速了国家分裂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增强了诸侯势力 D. 扩大了王国疆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的信息“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子弟分封为列候,归所在的郡管辖”可知是推恩令,推恩令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选项符合题意。容易导致国家分裂的是郡国并行制而非推恩令,A选项错误。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选项错误。推恩令实施后,王国实际控制面积变小,D选项错误。 【点睛】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9.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中央官学的建立 A. 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 打破了依靠血缘垄断官职的局面 C. 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 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进一步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汉武帝时期”“培养《五经》博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官学的建立推动了儒学发展,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建立,故A项正确;中央官学不是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当时强调儒学的正统地位,而不是促进学生思想和个性的发展,C项错误;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D错误。 10.东汉后期,皇权逐渐失去了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礼乐制度破坏 B. 外戚宦官相互勾结 C. 以“柔道”治天下 D 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导致东汉后期全国政局失控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割据势力强大,选项D正确;选项A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选项B的破坏性主要体现在中央政府,排除B;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东汉后期地方割据势力膨胀,导致中央控制能力下降。 11.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 A. 三国鼎立 B. 西晋统一 C. 前秦统一北方 D. 隋朝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一举灭吴国,实现统一,故空白处应为西晋统一,B项正确;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故A项排除;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前秦攻灭前凉与鲜卑拓跋氏的代国,统一北方,故C项排除;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隋朝建立,故D项排除。 12.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A. 缓和民族矛盾 B. 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 平息阶级矛盾 D. 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 【答案】B 【解析】 孝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想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因而只有B符合题意;AC项包含在B项之中;D项错误,汉化政策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排除。 13.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都是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 周边少数的民族入侵 B. 统治集团的内讧变乱 C. 宦官擅权和外戚临朝 D. 横征暴敛及苛政黩武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二世与隋炀帝都实行暴政,故都是二世而亡,暴政往往表现为横征暴敛及苛政黩武,故D正确;周边少数的民族入侵并非秦朝与隋朝灭亡的原因,故A错误;统治集团的内讧也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宦官擅权和外戚临朝,也不属于主要原因,故C错误。 14.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②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 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的内容。唐代科举分为明经和进士等科,①正确;无论从考试内容的数量还是难度上看,进士科比明经科都要难,②错误;在三试的时候,两科考生都要对时务策,以考查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正确;明经或进士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查内容,考生要熟记文本,④ 正确;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科举制。 15.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转变发生在 A. 西周时期 B. 北魏时期 C. 唐朝初期 D. 唐朝中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是唐代两税法的特征,所以这一转变应该是发生在唐朝中期,故选D项;ABC项时期两税法尚未实行,与题意不符,排除。 16.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A. 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 B. 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C. 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D. 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答案】D 【解析】 依据表格中“西汉、西晋”等信息可判断“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与题意不合,经结合所学可知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应该是在南宋,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都城的分布数量可以看出西汉与西晋时期的都城都还在北方,政治中心没有实现南移,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疆域进行分析归纳,故C项排除;据表格中的秦岭淮河南北郡数的分布情况,即趋向于接近,可以得出南北的经济水平差距在不断的缩小,故D项正确。 17.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著作是( ) ①《黄帝内经》 ②《九章算术》 ③《齐民要术》 ④《千金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黄帝内经》为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与题意无关,①错误;《九章算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收有246个与生产、生活实践有联系的应用问题,其中就包括农业生产问题,②正确;《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③正确;《千金方》为唐朝孙思邈所著,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这与题意无关,④错误。综上,故选B。ACD均含有错误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解题的关键是把握题目的设问方向“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著作”。 18.唐朝政府改变了历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这说明 A. 唐朝国力十分强大 B. 唐朝支持少数民族建立政权 C.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 唐政府的目的在于保卫边疆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贵中华,贱夷狄”中的“中华”指的是中原的汉族,“夷狄”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歧视性的称呼。唐朝“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说明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促进民族交融具有积极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唐朝国力十分强大,故A项错误;“抚九族以仁”是对少数民族的管理政策,不代表唐朝支持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故B项错误;唐政府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体现不出目的,故D项错误。 19.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继承了魏晋的特点,又出现了新的趋向。隋唐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A. 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 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 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 D. 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汉武帝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得到统治者的推崇,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统治者用佛教和道教思想维护统治,故“始终”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道教在我国未取得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儒学遭遇危机,因此儒学不断吸收佛、道德合力成分,到宋明时期发展为理学,故C项正确;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不符合历史史实,故D项错误。 20.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 农业生产的发达 B. 对外交流的繁荣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泉州口岸的开放 【答案】B 【解析】 注意抓住材料中的提示语。来自世界各地的蔬菜大量种植,反映的是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发达、对外交流的繁荣。 21.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存在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朝建立后,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称二府,分别负责行政和军事。中央政府还设置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管理财政赋税,故C符合题意;秦朝、汉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汉武帝时还设立中朝,故AB不符合题意;明朝废除宰相,分权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还设置内阁,故D不符合题意。 22.《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 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B. 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 C. 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 D. 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答案】D 【解析】 【详解】两段材料说明国家赋税主要来自南方,以苏州和湖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经济地位上升,故D符合题意;材料无法判断东南地区的农民赋税负担是否沉重,且赋税比重要看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生产总量的比例,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故B不符合题意;我国种植原产美洲的农作物是在明清时期,时间上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 2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A. 建立元朝 B. 设置行省 C. 统一蒙古 D. 开凿运河 【答案】C 【解析】 【详解】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故C符合题意;1271年,铁木真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设置行省,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大运河。元朝建立后,为了将南方的财赋转运至北方,疏浚了大运河,故ABD不符合题意。 24.在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中,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这带来的影响有 ①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②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③增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 ④造成官僚队伍的膨胀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送“岁币”有利于边境安定,促进了贸易往来,但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故①②正确,C项符合题意;送“岁币”有利于加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交往,官僚队伍膨胀与“岁币”无关,故③④错误,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5.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取得一些成果,但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下列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 实现了富国强兵 C. 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D. 引发党争直接导致北宋衰亡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变法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并未真正使北宋富强,排除B项;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排除C项;党争并未直接导致北宋衰亡,排除D项。 26.在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其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东北部地区是金,北部与金接壤的是西夏,西夏西部是西辽,与金、西夏、西辽接壤的北部地区是蒙古,因此选项中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北宋时期,在东北地区的辽和西北地区的西夏对峙,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北宋时期,金灭辽后与北宋接壤,与金接壤的西北地区是西夏,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南宋时期,东北地区的金和北部的地区西夏的对峙,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7.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 年代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A. 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B. 北宋时期纸币成为市场流通的货币 C. 宋代加强农村契约租佃关系的管理 D. 边境榷场贸易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农业税收所占比例下降,非农业税收比例上升。非农业税收包括手工业和商业税收。手工业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大量销售,瓷器大量出口,直接增加了商税的收入,故A项符合题意;北宋出现纸币,但同时铸币量也较前代增加,还有金银等在市场流通,元朝时纸币才是国家发行的主币。农村契约租佃关系说明人身依附关系放松了,榷场贸易是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通过互市交换地区特产。表中无法反映使用货币的情况,也看不出人身依附关系的状态,也没有明确是城市贸易、边境榷场贸易还是海外贸易从而导致非农业税收的增加,故BCD不符合题意。 28.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 “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B. 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 “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 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答案】A 【解析】 材料“泉州客商李充……往日本国……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反映了宋代商人与日本的海上贸易,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故A正确;李充并不代表官府,材料不能体现官民互惠贸易,故B错误;“朝贡”贸易以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为主,“厚往薄来”,材料反映的是商人与日本的海上贸易,并不能说明“朝贡”贸易体制是否发展起来,故C错误;材料“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说明商贸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管,故D错误。故选A。 29.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从而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列主张最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 兼相爱,交相利 C.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选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理学家张载的名言,其主要内容就是寻找天地间的大道,为百姓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体现出了儒学家的社会责任感,故符合题意正确;B选项是墨家的代表名言表示要互相友爱互相得利,而非理学家强调的理想人格,故不符合题意错误;C选项强调人民要屈服于君主,而君主要服从于天,这符合汉朝董仲舒的“天人观”,故推知并非宋明理学,不符合题意;D选项是孔子对于“仁”的阐述之一,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而非理学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故错误。 30.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孙思邈著作《千金方》 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 ②①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③④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是在北朝时;②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③孙思邈著作《千金方》是在唐朝;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按照时间顺序为②①③④,故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31.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 汉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封建国家的中央政府组织由皇权与相权进行划分,相权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制度,制约皇权的相权消失,故C项正确;汉宋时期相权均存在,故排除AB两项;清朝时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不是开始改变相权与皇权划分局面,排除D项。 32.以下关于明朝对西藏地区管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政府设置奴儿干都司 ②设行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民 ③任用藏族上层人士管理 ④设置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明朝称藏族地区为乌思藏,采取封授当地僧俗首领,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方法管理军民事务。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的管理机构。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是在清朝前期。综上分析可知,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AC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①或④,排除。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33.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其学习的内容是 A. 郑和下西洋 B. 戚继光抗倭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雅克萨之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学习笔记的关键信息包括:时间、日本武士、东南沿海、台州大捷、倭患等,可以确认此事跟倭寇侵扰中国和戚继光抗倭相关。故答案为B项。A项,郑和下西洋的关键信息应该包括:印度洋、非洲东海岸等,排除;C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关键信息应该包括:荷兰、抗清等,排除;D项,雅克萨之战的关键信息应该包括:俄罗斯、康熙帝、黑龙江等,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34.1553年,一队商船借口在海上遇到风浪,请求到濠镜澳(澳门)晾晒“水湿贡物”,广东官员接受贿银500两,允其上岸。1557年,该国商人擅自营建房屋居住,设置官吏管理。侵入中国澳门地区的是 A. 荷兰 B. 葡萄牙 C. 西班牙 D. 沙皇俄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在中国东南沿海活动。葡萄牙人借口晾晒被海水打湿的货物,贿赂广东香山县的地方官,获得在澳门的居住权。明朝政府始终没有与葡萄牙签订协议,放弃领土主权。后来,明朝的地方官在地峡处修建关寨,限制葡萄牙人的活动范围,事实上承认了他们对澳门的占据。故答案为B项。ACD项,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被郑成功驱逐;西班牙人也曾侵略过台湾;沙皇俄国在清朝前期侵入黑龙江流域,此三项都与题干中的“澳门”不符,排除。 35.下图中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其中发生在③处的历史事件是 A. 赢政创立皇帝制度 B. 汉武帝设置州刺史 C.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 D.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①为西安,②为开封,③为北京,④为杭州,雍正帝清朝以北京为都城,故D项正确;秦朝统一后以咸阳为都城,故A项排除;汉代为长安为都城,故排除B项;明太祖时期明代都城在南京,故C项排除。 36. 某班同学撰写关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研究性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没有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 《专制皇权的创立者——周武王》 B. 《隋唐时期中枢权利体系的发展》 C. 《元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影响》 D. 《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利制衡》 【答案】B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周武王时期尚未建立起专制皇权,元朝用中书省取代了三省六部,清代设军机处,此时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ACD都存史实错误;隋唐时期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枢权力体系出现发展变化,故选B。 37.1684年,清政府设立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A. 辽东郡 B. 伊犁将军 C. 军机处 D. 台湾府 【答案】D 【解析】 【详解】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故答案为D项。ABC项,辽东郡不可能属于福建省,伊犁将军设在新疆,军机处设在中央,此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38.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高产农作物引进,江南地区经济作物相比传统农业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有利于推动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故D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明清江南农业生产衰退,排除A项;明清时期人地矛盾突出,粮食需求增加,排除B项;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排除C项。 39.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是( ) A. 反对礼教 B. 抨击君主专制 C. 提出“致良知” D. 注重实学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黄宗羲强烈反对君主专制,故选B。AD与题意内容不符,排除。C是王阳明提出的,排除。 【详解】 40.2010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形成于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京剧的形成,中国戏剧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京剧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故选D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剧正式形成于清朝道光年,不是宋朝,故A选项错误;京剧形成时间不是元朝,而是清朝,故B选项错误;京剧形成于清朝,而不是明朝,故C选项错误。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41.民族意识和国家治理。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 “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秦统一中国以后,统一的国家机制更加规范及完善。在民族融合与同化中,华夏民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自秦汉以来,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并形成民族与国家的一种深沉的、绵延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理想。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国家形态和民族意识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中央权力机构发展演变的趋势,并任选一图简述其运作机制。 材料三 建隆二年(961),(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案】(1)变化:打破邦国体制(或分封制瓦解),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打破宗族壁垒(或宗法制破坏),华夏民族不断壮大;国家强大、统一与民族和睦成为华夏民族的不懈追求。 (2)规律:相权日益削弱并最终被废除;皇权日益加强。 说明: 秦朝: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位高权重。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三公之下,设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事务。 西汉:内外朝制度。内朝由皇帝的亲信近臣构成,位卑权重,参与决策;外朝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组成,决策权被剥夺,变成执行机构。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三省相互牵制。 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皇帝直接掌管六部。明成祖设内阁。内阁有“票拟权”,最终裁定取决于皇帝“批红”。 (3)述:宋初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上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经济上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大部分上缴中央;军事上将地方精兵编入中央禁军,定期换防。 评:利:削弱地方权力,巩固国家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弊:官僚队伍日益庞大,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逐渐产生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打破 “邦国”“宗族”壁障…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从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华夏民族壮大、国家统一追求进行分析。 (2)结合所学可知,图一为内外朝制;图二为三公九卿制,图三为内阁制度,图四为三省六部制度,四图反映了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二问结合内外朝制;三公九卿制,内阁制度,三省六部制度的运行机制回答即可。 (3)一问根据材料三“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军事进行阐述;二问结合所学从集权统一角度分析其积极作用;从北宋军事、财政角度分析其消极作用即可。 42.经济发展是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 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江南经济发展的成就。结合所学分析发展原因。 材料三 (2)依据上图,从布局、功能的角度比较唐宋都城的异同,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四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1)成就:土地大量开垦,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纺织、造纸、陶瓷、冶铸、造船等手工业发展;商业城市发展。 原因:江南自然条件优越,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南方相对和平;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水利工程的修建。 (2)同:都依水而建;布局体现皇权政治在城市中居于核心地位; 异:唐长安城整齐划一,体现人力规划,坊市分离;北宋东京城突破坊市界限,市场沿河而兴,商业区不规则,出现娱乐场所。 认识:唐宋都城功能与布局的变化,反映了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3)变化:清政府从实行海禁政策到开放四处口岸,再到允许开放广州一口通商 影响:妨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一岁或稔(rěn, 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及材料二江南开发的分布情况从农业、手工业、商业进行分别概括即可;二问结合所学从江南自然、社会环境、水利发展、人口因素进行分析阐述。 (2)一问从唐代居民区、商业区及宋代娱乐场所的兴起、统治中心结合所学从城市依水而建、皇权中心进行概括二者相同点,从坊 、市分布变化、娱乐场所出现概括阐述二者不同之处;二问结合所学从城市功能角度的演变进行回答。 (3)一问根据材料四“即开放海禁,…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进行概括;二问结合所学从经济交流受阻、中国落后于世界的角度进行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