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1.“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 A. 禅让制的结束 B. 商王朝的发展 C. 夏朝的建立 D. 西周的强盛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九鼎和九州体现了国家的建立,因此这一传说反映了夏朝的建立,故C项正确,BD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禅让制的结束,故A项排除。 2.西周时,周公带兵东征,平定叛乱,之后,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 A. 分封诸侯国 B. 进行封建改革 C. 实行宗法制 D. 推行郡县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涉及的是分封制,“封建”的意思是封土建国,即分封诸侯国,故A项正确。这里的封建不是封建社会,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材料论述的是分封制,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春秋战国时期实行,是按照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选项中“封建”一词的含义:即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 3. 西周宗法制中.周王室享受大宗待遇的是( ) ①周武王正妻所生之长子 ②周成王正妻所生之子 ③周公旦妻子所生长子 ④周宣王嫡长孙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依据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对“②周成王正妻所生之子③周公旦妻子所生长子 ”分析可知所生儿子并非长子,所以排除。周武王正妻所生之长子和周宣王的嫡长孙均为嫡长子,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4.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B.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C. 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 D.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故A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利,从而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故B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缘为主,这是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的,故C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宗法制的目的是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故D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5. 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尊祖认宗”,下列与此现象有密切关系的是( )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审题是做对的先决条件,注意“尊祖认宗”,与血缘有关系。依据所学宗法制是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的制度。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6.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 A. 丞相 B. 廷尉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丞相,故选A;太尉属于三公之一,掌管军事,排除C;B项是九卿之一,掌刑狱,排除B;D是三公之一,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排除D。 7.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选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 皇帝任命 D. 地方推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小。结合所学,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其主要长官由皇帝任免调遣,C选项符合题意;A 是世官制的特点,排除;B是科举制的特点,排除;D是察举制的特点,排除。 8. 下列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特征的是 A. 推行郡县制 B. 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 C. 制定法律镇压人民反抗 D. 建立起完善的中央政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控制权,地方听命于中央。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把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控制在自己手中。故选B。 考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必然性):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9. 秦朝之所以能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主要原因是( ) A. 生产力的大发展 B. 国家实现了统一 C. 秦始皇雄才大略 D. 秦朝推行了法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包含了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形制和统一文字等三项内容,之所以实行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的前提是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10.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 A. 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 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 肯定了秦朝的赋税制度 D. 肯定了秦朝的民族政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读材料能力。由材料中“裂天下都会而为之郡邑(县),废侯卫为郡守县令,郡邑(县)、郡守县令是秦朝郡县制和地方官制,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是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所以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11.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的意思是,分封制导致了周的灭亡。而秦朝的灭亡并不是推行郡县制,在于暴政,故A正确;周的灭亡主要是的分封制的弊端造成的,而不是宗法制,排除B、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造成秦朝暴政,导致秦朝灭亡,不符合题意,C错误。 1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 尚书被中书取代 B. 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 C. 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D. 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主旨是皇帝重用近臣,而削弱原来的大臣的权力,汉代推行中朝制度,符合这一主旨,故B项正确;A项不属于汉代的内容,排除A项;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不符合材料加强皇权的主旨,故C项错误;D项是唐朝的内容,排除D项。 13. 《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 B. 反映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 C. 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 D. 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藩镇自行任命官吏,不向朝廷交纳贡赋,反映的是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4.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中央取得关键性胜利,并且造成“三冗”现象的是在哪个朝代 A. 秦 B. 西汉武帝时 C. 北宋 D. 明太祖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冗”指的是冗官、冗兵、冗费,这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故C项正确;秦朝、汉武帝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没有出现“三冗”问题,故ABD错误。 15.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 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 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 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 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内阁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奏章,根本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唐代宰相是在皇帝的领导之下有一定的处理政务之权力,所以A是错误的;内阁不是政府的正式机构,所以也没有任免官吏的权力,故C错误;内阁不属于正式国家政权机构,协助皇帝处理章奏,只有六部才可以直接管理地方政务,故D错误;B表述符合事实,比较准确。 考点:中国古代史·隋唐·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史·明清·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 16.以下有关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演变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一种制度创新 ②都是以地域为纽带 ③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演变的共同点是:都是一种制度创新、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①③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分封制的纽带是血缘,②错误。分封制并未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④错误,因此ACD选项错误,排除。 17.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C.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D.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C项“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反映科举制的内容,科举制确立于隋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故答案为C。A项“立嫡以长不以贤”体现了宗法制的原则嫡长子继承制,与科举制无关,排除A;B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排除B;D项反映的是察举制的内容,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18.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A. 前者基于部落选出,后者基于等级选出 B. 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 C. 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对所有公民开放 D. 前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 【答案】D 【解析】 克里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代替四个血缘部落,每个部落是一个行政选区,五百人议事会由每个选区选出50人组成,四百人议事会议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故D项正确。五百人议事会基于十个行政选区选出,四百人议事会只有前三个等级才可入选,故A项错误。四百人议事会基于财产多寡选出,故B项错误。四百人议事会只对前三个等级开放,故C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9.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与史实不符,不是全体雅典人都能参与国家管理,妇女、奴隶、外邦人等则被排除在公民之外;②抽签选举、轮番而治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表述正确;③抽签选举、轮番而治不能确保公民大会決策的公正无私,表述错误;④抽签选举、轮番而治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表述正确。综上可知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20. 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有一篇著名的《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其中讲到:“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对这两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A. 所有雅典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B.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C.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 不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将被放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伯利克里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21.《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 B. 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C. 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D. 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目中的信息“召开民众大会…将…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则被放逐国外十年”可知“陶片放逐法”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雅典民主制度,故B正确;A项中“严酷性”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某人票逾半数,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不符,故排除;C项题目中未涉及雅典物质文化水平低下,故排除;D项中“充分成熟”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D排除。 22.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梭伦改革是调和平民与贵族关系的话,伯里克利的改革则完全是有利于平民的,全体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使权势者操纵和对抗法律的难度和风险都增加了。下列改革措施支持“完全是有利于平民”这一观点的有( ) ①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向所有公民开放 ②十将军委员会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实行公职和公共参与活动的津贴制度 ④创立“陶片放逐法”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将军委员会为最高军事机关,由各部落首领担任,并推选一人轮流担任首席将军,并不是向所有公民开放,故②不正确;④“陶片放逐法”,是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并不完全有利于平民,故④不正确。综上,排除含②、④的选项,故,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的改革;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的改革 23.总的说来,经过改革,旧日的氏族贵族奴隶主不再成为一支政治力量,贵族特权也烟消云散,这就是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津津乐道的“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这意味着 A. 奴隶主贵族被赶出政治舞台 B. 雅典国家性质发生变化 C. 官职向全体国民开放 D. 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可知,公民享有参与均等的参与政治的机会;公民不等于全体国民。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4. 下图中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王朝初期君权强化,而后逐步陷于权臣与宦官之争; 同期西方开始近代化进程,出现东西文化和物种交流。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权臣与宦官之争”“同期西方开始近代化进程”可以判断为明朝时期。 25.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 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 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C. 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D. 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不符合史实。因为中国的封建王朝采用的都是君主专制,故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内阁没有决策权,故B 错误;根据材料“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可知,皇帝的权力一定程度上受大臣的制约,故C正确;内阁无实权,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6.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备得任其职焉。——《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唐三省六部分工图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国史新论》 (1)据材料一,概括丞相的地位并分析其弊端。 (2)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答案】(1)辅佐君主,位高权重。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易造成政局动荡。 (2)分工明确,提高效率;三省相互牵制,避免权臣专权。 (3)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军机处。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上佐天子理阴阳”,可见辅佐君主处理政务;由材料“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使卿大夫备得任其职焉”,可见丞相事无不总,位高权重。第二小问,丞相作为百官之长,权力过大,必然威胁皇权,专权乱政容易造成政局动荡。 (2)由示意图可知,三省分工协作,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扯皮现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三省职权明确,相互牵制,任何一省不能大权独揽,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权臣专权。基于此,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 (3)材料“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可见材料认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事实。结合所学,明代废丞相,解除相权对君权的威胁;设内阁,用一个无法定权力的机构辅政,君主专制大大加强了;清代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独裁,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处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 材料二 唐太宗为了提高中央行政效率,在以前的制度的基础上设立三个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审议执行,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 (2)材料一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何限制?说明了什么? (3)唐朝的制度是哪一个制度?与雅典民主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 【答案】(1)特点:民主程度高,人民拥有主权。 (2)限制: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广大妇女、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说明:雅典民主有很大局限性,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3)三省六部制。区别: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制,实质是皇帝个人独裁;雅典属于集体管理的民主政治。相似:两者都注意权力的制约。 【解析】 【详解】(1)“特点”,材料一信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说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民主程度高、人民拥有主权。 (2)“限制”,依据材料一信息“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以提出任何建议或批评公职人员,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投票并作出决议”可知,只有20岁以上男性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广大妇女、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说明”,依据所学知识从雅典民主的局限性角度说明即可。 (3)“制度”,依据材料二信息“唐太宗为了提高中央行政效率,在以前的制度的基础上设立三个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审议执行,处理全国政务”得出:三省六部制。“区别”,依据所学知识从两种制度的实质角度比较即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实质是君主专制,而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实质是集体管理。“相似”,依据所学知识从两者都注意权力的制约角度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