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三明一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选考)试卷 (考试时长:1.5小时满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 1.商代对神灵的敬畏是空前绝后的,周朝逐步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战国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A. 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 B. 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C. 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 D.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商朝是敬畏神灵的时代,周朝比商朝有了进步,周朝统治者意识到了人的力量,提出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荀子更加重视人,说明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D项。A项,敬天保民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而不是以神权维护统治,排除;B项,儒家天命观是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不能反映材料中商代、周朝的情况,排除;C项,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是为了维护统治而不是为了教化百姓,排除。 【点睛】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技巧: a.确定时间、空间范围。明确时限,弄清历史现象在历史空间和阶段中的特征,明确题目考查的时间、空间范围。 b.确定做题“导向”关键词。这类词一般从设问中寻找。根据条件限定词,要特别注意提取隐性信息——现象的本质特征。 c.根据“导向”要求,分析材料提供信息的本质特征。 d.分析、推敲备选项。通过比较,掌握备选项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间的关系。 2.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国子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 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A. 藩镇割据消弱了中央集权 B. 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 C. 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 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题干表述的是藩镇割据时担任国子祭酒一职的官员从基本上由大儒担任发展到部分由藩镇军将兼任,其重要性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故D符合题意。A项错。题干不能体现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C项错。题干未涉及佛道问题。B项错。科举制度在隋唐时创立并完善,有利于儒学发展,明清时才逐渐僵化。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藩镇割据时儒学的发展问题。唐初国子祭酒-职基本上都是大儒担任,而唐德宗以后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说明动荡时期,武将逐渐受宠,儒学受到冲击,其重要性降低,。 3.汉儒称赞《诗经》能够“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而朱熹称《诗经》为“淫奔之诗”,认为《国风》“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互歌咏,各言其情者也”。由此可知,朱熹 A. 宣扬《诗经》的教化功能 B. 否定《诗经》的经典地位 C. 比汉儒的看法更接近事实 D. 修正汉儒的纲常伦理观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体现宣扬《诗经》的教化功能,排除A;汉儒和朱熹的解释都没有否定《诗经》的经典地位,故B错误;由材料中“朱熹称《诗经》为‘淫奔之诗’,认为《国风》‘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互歌咏,各言其情者也’”可知朱熹对《诗经》的解释更生活化,更符合事实,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修正汉儒的纲常伦理观念,排除D。 4.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传统社会治理结构 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 A. 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 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C. 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 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和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对比来看,黄宗羲试图通过君臣平等来限制君权,而且其强化底层和顶层沟通的意图明显,说明其认为当时君主专制存在弊端,选项C正确;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从结构图来看,其依然将君主置于最高层级,只是增加了底层和顶层之间的沟通渠道,可见其并未从根本上认为要否定君主专制,排除A;黄宗羲的设想图中体现了君臣共治,君臣平等的理念,但是无法反映出君臣和谐关系。而且黄宗羲的构想并不是单独针对君臣关系,因此排除B;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两幅结构图进行对比,从中找出黄宗羲对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纠偏。 5.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判断下列四个选项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核心素养 内涵 唯物史观 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 时空观念 要将所认识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 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历史解释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 家国情怀 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A. 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 “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重大贡献 C. 《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应用于战争 D.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选项和五种核心素养可知,AB两项都强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属于家国情怀;C项是对火药的推理,属于史料实证;D项是对活字印刷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故C正确,ABD错误。 6.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学最为发达的时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书的增加,在数量上全面超越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救荒本草》等应用植物学著作的产生是明清农学发展的又一特点,这些著作不仅对野生可食植物的形态、功效、食用方法进行详尽的描述,还配以图画,方便辨识利用。这反映了当时 A. 政府重视科学研究 B. 人地矛盾突出 C. 经世致用思潮盛行 D. 赋税制度改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清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使人口迅猛增长,加之自然灾害频发,人地矛盾突出,导致这一时期救荒赈灾类农书的数量有所增加。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农书的态度,排除A项;经世致用思潮是指学术研究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材料中农学发展的特点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正确方法,排除C项;这一时期农学发达与税制改革无关,排除D项。 7.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常用字在逐步简化,产生了隶书,而且隶书已经遍及楚、秦、晋诸大国,使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法律的抄写、殉葬遗册、盟誓载书等,甚至有的私人印章也以隶书为之。但秦始皇以小篆为法定文字。此做法 A. 违背文字发展趋向 B. 阻碍了文化的交流 C. 使小篆取代了隶书 D. 不具有历史必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秦始皇以小篆为法定文字,而小篆比隶书繁琐,这违背了文字发展趋向,故A正确;统一文字并不会阻碍文化的交流,故B排除;小篆并未取代隶书,而是两者并存,故C排除;统一文字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具有历史必要性,故D排除。 8.南宋词人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里说:“公所作,大声鞺鞳(鼓声),小声铿鍧(声音洪亮状),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晏几道,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秦郎(秦观)之下。”刘克庄意在说明辛弃疾词作 A. 慷慨悲壮,反映时代特征 B. 题材宽泛,艺术风格多样 C. 豪气纵横,洋溢爱国之情 D 个性鲜明,集豪放词之大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公所作,大声鞺鞳(鼓声),小声铿鍧(声音洪亮状),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可知,辛弃疾的作品风格具有豪放派词风;据材料“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晏几道,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秦郎(秦观)之下”可知,辛弃疾的作品风格具有婉约色彩,因此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慷慨悲壮的特点,A错误;C片面;D只是材料的一方面,D错误。 9.1860年11月,英法联军从北京撤走,使奕訢大喜过望,在奏折中说:“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劝咸丰帝“尽可放心”回銮。1861年1月20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专门处理涉及外夷事务。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清政府未认清英法侵略的本质 B. 密切了清政府与外国关系 C. 推动近代中国外交现代化 D. 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通过材料,总理衙门的成立,专门处理外夷事务,实际上说明中国统治者仍然固守传统华夷观念,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外交观念,故D正确;在材料中,我们无法看出清政府是否认清英法侵略的本质,排除A;密切清政府与外国关系的说法错误,排除B;推动中国外交现代化的说法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 10.1901年,在戊皮政变不到三年后,曾经坚决反对和镇压过变法的慈禧太后宣布要实行“新政”,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学习西方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说明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推动政治革命 C. 促进西学东渐 D. 引领思想解放 【答案】D 【解析】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促进了当时的社会思想的启蒙,慈禧太后实现“新政”正是受到这一思想影响,D正确;A是维新变法目的,不是新政的目的;政治革命是辛亥革命主张,B错误;改革主要是晚清政府对内行为,不属于西学东渐,C错误。 11.1919年,陈独秀在文章中指出:无论是18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还是20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着它们极口痛骂;但是以后的历史学家会把它们当作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这一表述反映出陈独秀 A. 认为法俄两场革命的性质相同 B. 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 C. 对俄国十月革命态度发生变化 D. 已转变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陈独秀将俄国十月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并列,以及材料中的“但是以后的历史学家会把它们当作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可以看出,陈独秀肯定了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意义,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陈独秀认为法俄两场革命的性质相同,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陈独秀对俄国十月革命态度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陈独秀已转变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排除D项。 12.1921年2月,蔡和森在《新青年》撰文指出:“对于初期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社会主义,不识时务穿着理想的绣花衣裳的无政府主义,专主经济行动的工团主义,调和劳资以延长资本政治的吉尔特社会主义,以及修正派的社会主义,一律排斥批评,不留余地。”这一论述反映了 A. 中共成立初期的思想分歧 B. 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的思想分化 C. 早期共产党人的理论选择 D. 马克思主义传播早期的概念混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的相关信息,对当时的各种“社会主义”一律排斥批评,不留余地,这反映了早期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选择。故答案为C项。A项1921年2月中共尚未成立,故该言论不能反映中共成立初期党内思想状况,排除;B项蔡和森的言论立足于理清“社会主义”的概念,并不仅仅针对新文化阵营内部,排除;D项蔡和森言论可以反映“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在早期传播中的混乱和分歧,其目的在于理清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主义思想的不同,不能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混乱,排除。 【点睛】近代的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契机; b.近代中国所面临的现实以及中国人的“双重超越”理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c.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模式相类似; d.中国特色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内在的生机与活力; e.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随着中国的发展,本土文化意识的回归也越来越强烈。 13.1927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 A. 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 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 C.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D. 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对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因此D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的思想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不是发展;B选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建立是在1927年10月,与材料时间不符; C选项错误,1927年初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 14.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旨在 A. 重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C. 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 D. 强调应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废墟上不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意在强调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重要性,故D选项正确;《论联合政府》是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毛泽东强调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重要性,材料内容没有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与否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翻后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C选项错误。 15.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下表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 A. 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 B. 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 C. 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 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可知,是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的总结,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的本质思考,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故A项正确。“北方谈话”是经济领域的意见,故B项错误。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C项错误。“南方谈话”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故D项错误。 16.苏联的解体使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重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遭受的挫折归因于西方和平演变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此后不久,邓小平 A. 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D. 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为此.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故C项正确。A出现在1978年,故排除. B最早出现在1982年,故排除. 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故B项错误。 1981年邓小平首次公开提出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故D项错误。 17.中国社会科学院从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和“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赴欧美和日本的高等院校留学,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 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B. 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 社会发展水平极大提高 D. 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对人才的需求受到经济发展的驱动,故选A。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还未达到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程度,排除B;越是社会发展水平低的国家越需要人才的支撑,从对人才的渴望无法得出社会发展水平是否极大提高的结论,排除C;与C项同理,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改革开放是否取得重大成果的结论,排除D。 18.2000﹣2009年间,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由26万人上升到639.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12.6%.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回应 B. 多样化办学推动高校的普及 C. 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D.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由26万人上升到639.5万人”可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故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回应,选A。材料没有体现“多样化办学”的信息,故排除B。C项“满足了”表述不科学,故排除C。“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其内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 19.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的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材料表明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A.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B. 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C. 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D. 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中国氢弹爆炸后英国对中国态度发生转变,主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地位,反映了中国国家实力提高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极大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中国重返联合国得益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而非英国,排除。B 项,此时两极格局已经形成,排除。D项,材料现象不能反映中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排除。 20.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的音乐教学由以往的“训练人的心灵”转向追求演奏音响的华丽,音乐中的诗词逐渐消失,音乐演奏日益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并为专业艺术家所垄断。雅典音乐教育的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 民众艺术品味提升 B. 人文精神影响式微 C. 文化水平快速提高 D. 智者教育理念普及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雅典的音乐教学由以往的‘训练人的心灵’转向追求演奏音响的华丽,音乐中的诗词逐渐消失,音乐演奏日益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并为专业艺术家所垄断”可以看出雅典音乐教育由强调训练人的心灵转变为职业化和专业化,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影响式微,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的音乐演奏日益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并为专业艺术家所垄断,不能提升民众整体的艺术品位;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音乐教育及演奏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不是文化水平的提高;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的音乐演奏日益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并为专业艺术家所垄断,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智者教育理念。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1.《回忆录》中写到,“苏格拉底说,既然正义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苏格拉底这一观点 A. 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B. 强调以德治国 C. 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D. 主张思想自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智者学派的过分强调对人性放纵的弊端,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来进行修正,故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民主政治,A选项排除。材料不单纯是强调美德,B选项排除。材料和思想自由无关,D选项排除。 22.13世纪,佛罗伦萨出现供不同行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文艺沙龙及节日庆典。这些活动倡导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并以大众化、通俗化的具体形式,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直观地、大众化地加以呈现和表达。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 人文精神逐渐流行 B. 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C. 古典文化走向复兴 D. 教会势力趋于衰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佛罗伦萨出现供不同行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文艺沙龙及节日庆典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市民阶层扩大有关,B选项符合题意。人文精神逐渐流行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古典文化走向复兴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间是在14—16世纪,C选项排除。此时西欧的天主教会势力仍然占据统治地位,D选项排除。 23.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同样,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 A. 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 B. 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 C. 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 D. 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宗教改革。依据材料“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可知这体现了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会,并不反对基督教,没有削弱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B选项错误,“彻底摧毁”一词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宗教改革主要是反对罗马教会的统治,与欧洲的民主政治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4.伏尔泰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由此可知伏尔泰 A. 偏离了理性思考的轨道 B.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 未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D. 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等信息可知,伏尔泰认为宗教有助于维护统治,为政治服务,这说明伏尔泰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思想武器,他并未偏离理性思考的轨道;B选项错误,启蒙运动提出理性,反对天主教会,但不反对宗教,他并未背离启蒙运动的宗旨;C选项错误,伏尔泰反对天主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蔚然大宗)的理由。 (2)材料二中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世界观?从理论来源角度,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新特点。董仲舒的“道”与先秦道家的“道”在内涵上有何区别? (3)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理学家们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 【答案】(1)理由:在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世界观:天不变、道亦不变。(自然界不变化,则伦理道德不变。) 特点:以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改造儒学,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区别:道家的“道”是指世界万物的本原(自然法则),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董仲舒的“道”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社会法则)。 (3)理学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表现: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注重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解析】 【详解】(1)理由:依据材料一“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可知在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结合所学知识从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对于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进行回答。 (2)世界观:依据材料二“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可以归纳出答案。特点:结合汉代儒学的新特点从综合其他家思想改造儒学,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回答。区别: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道家的“道”的含义以及董仲舒的“道”上升为社会法则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理学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可知答案。表现:依据材料三“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归纳答案。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家庭首先是物质性实体,其次是社会性实体。房子和家中的物品是私人生活的物质基础。随着家庭空间的扩大和日益功能化,人们对住宅的态度和感觉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卧室的增加是一种隐蔽和亲密意识发展的标志。当家人和被邀请的客人想聚在一起聊天、弹奏音乐的时候,厅的扩大,就使得这种更加丰富的休闲时光变得可能。书房也作为富人和知识分子寻求阅读与思考的空间出现了。只有最富裕的人,才住在拥有多个专门房间的大宅里,他们的吃饭和睡觉都有专门的家具和饰品。 ——据【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初,“革命”观念冲击了时人对家庭的思考,1904年丁初我就号召闺阁中的女子革命!革命!家庭先革命!"秋瑾不仅提倡“革命当自家庭始”,而且身体力行——她随后与丈夫离婚,东渡日本,实际参与政治革命。 章太炎观察到:“今信仰国家者”“惟信仰国家为文明”。在“国”的地位急剧上升的时代,爱国心的层级大为提升,而爱一己一家一乡的观念则渐被视为偏私。 ——摘编自赵妍杰《为国破家:近代中国家庭革命论反思》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家庭的主要变化及其反映的社会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欧洲和中国家庭的特征有何明显不同,并说明中国家庭特征形成的原因。 【答案】(1)变化:空间扩大,日益功能化;装饰和用品越来越考究;注重知识追求 特征:早期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对现世享乐的追求。 (2)不同:欧洲的家庭注重个体(首先是物质性实体,其次是社会性实体);中国的家庭社会性大大加强(或回答国家、民族的角度)。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近代经济发展的推动;西学东渐和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家庭空间的扩大和日益功能化”“更加丰富的休闲时光”“阅读与思考的空间出现”“专门的家具和饰品”等材料信息,可得出欧洲家庭发生的变化;特征:根据材料说明上述变化反映的社会特征。 (2)不同:根据材料“家庭首先是物质性实体,其次是社会性实体”等信息,以及材料二中“‘革命’观念冲击了时人对家庭的思考”“爱国心的层级大为提升,而爱一已一家一乡的观念则渐被视为偏私”等信息,对比可得出二者的不同;原因:可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分析中国家庭特征形成的原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语文教科书的演变 时期项目 1908年吴曾祺版 1935年叶圣陶版 2013年版人教版 0 86 120 语体 白话文 文言文 704 58 60 作者性别 男 267 108 166 女 0 3 17 核心思想 以“八条目”修身为主,“八条目”指的是《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民国“新修身”为主,包括孝道、兄弟、慈幼、公益、守法律、服兵役、纳税等 以新时代“素质教育”为主 ——摘编自吴婷婷《百年语文教科书选文文化分析》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语文教科书演变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从不同角度提取信息,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信息1:语文教科书中白话文篇目增多,文言文篇目减少。 说明:中华民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为了促进文化的传播与普及,白话文越来越流行。 信息2:语文教科书有以修身为指导思想,转向以素质为指导思想。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思想的更新,人才观的变化,教材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素质。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得出的信息如语文教科书文体的变化;白话文数量增多,文言文数量减少;教科书作者性别的变化;女性作者的数量增多;核心思想的变化;由以修身为指导思想,转向以素质为指导思想等。然后结合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促进了白话文使用的增加。中国近代社会思想解放,女性地位提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思想和人才观的发展变化强调重视学生素质等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验与理性两方面,18世纪更强调理性,以理性来考察一切如果说17世纪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那么18世纪就是“我在故我思,18世纪成了“以头立地”的理性的世纪。启蒙运动主要用理性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以及要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是17世纪后在近代科学精神感召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观念,在有社会前,人即处于自然状态,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同样,自爱、自由也是每个人应享受的自然权利。启蒙运动者以此反对第一,第二等级,主张人人平等。拉美特利强调人是机器,王公贵族概莫能外,目的也在于此得出人的“自然状态”,显然体现了近代科学的分析和还原方法,由“自然状态”进而得到的启蒙运动理念,成为人类行为普适的底线(并不是全部)。 ——摘编自吕乃基《启蒙运动中的近代科学精神》 材料二 科学精神被引进和大规模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科学传播突破了科学的物质层面和科学方法的局限,开始出现了科学精神层面的内容,科学精神由此进入了中国科学的殿堂在新文化运动的诸多传播者中,以《新青年》为中心的人文思想家和以《科学》月刊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起了主导的作用。由于背景和理论旨趣的不同,这两股主力科学传播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新文化运动中的自然科学家致力于阐明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观,并在此基础上准确而系统地揭示了科学精神丰富而深邃的意蕴。以《新青年》为代表的人文思想家,更注重运用科学精神改造文化,开启民智并通过传播科学来推进中国的民主科学派和人文派的科学传播者都触及到了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总体上说,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传播者,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科学精神的启蒙作用。 ——摘编自张炎、郝苑《科学精神的启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中所体现的近代科学精神并指出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传播科学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答案】(1)体现:祟尚理性;顺应自然。作用:推动启蒙思想家破除迷信,宣传人人平等;为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社会提供了帮助。 (2)相同之处:都以科学思想为武器反对迷信与专制;都崇尚科学精神。不同之处:启蒙思想家把科学思想加以改造并融会贯通,为实现民主服务;新文化运动则分为两大阵营,即人文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其传播科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原因:启蒙运动目标相对单一,即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新文化运动目标相对复杂,一方面要在自然科学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普及科学,另一方面还致力于实现真正的民主。 【解析】 【详解】(1)体现:根据材料“强调理性”“顺应自然”和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中所体现的近代科学精神是祟尚理性;顺其自然。作用:根据材料“用理性来解決社会政治问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主张人人平等”“在有社会前,人即处于自然状态,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同样,自爱、自由也是每个人应事受的自然权利。”结合所学知识从破除信仰、宣传人人平等、构建理想社会等方面分析作答,即推动启蒙思想家破除信仰,宣传人人平等;为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社会提供了帮助。 (2)相同:根据材料二“出现了科学精神层面的内容,科学精神由此进入了中国科学的殿堂”“运用科学精神改造文化,开启民智并通过传播科学来推进中国的民主”“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传播者,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科学精神的启蒙作用”和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传播科学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以科学思想为武器反对迷信与专制;都崇尚科学精神。不同之处也可以通过材料和所学分析得出,根据材料“用理性来解决社会政治问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以及要顺应‘自然’”“在有社会前,人即处于自然状态,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同样,自爱、自由也是每个人应享受的自然权利。启蒙运动者以此反对第一、第二等级,主张人人平等。”可知启蒙思想家把科学思想加以改造并融会贯通,为实现民主服务;依据材料“以《新青年》为中心的人文思想家和以《科学》月刊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以《新青年》为中心的人文思想家,更注重运用科学精神改造文化,开启民智并通过传播科学来推进中国的民主。科学派和人文派的科学传播者都触及到了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可知新文化运动分为两大阵营,即人文主义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其传播科学侧重点各有不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二者目标的不同展开分析,即启蒙运动目标单一,即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新文化运动目标相对复杂,一方面要在自然科学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普及科学,另一方面还致力于实现真正的民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