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江苏专用)特别专题:第2讲 江苏卷非选择题题型研析与针对突破(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江苏专用)特别专题:第2讲 江苏卷非选择题题型研析与针对突破(学案)

第2讲 江苏卷非选择题题型研析与针对突破 ‎1.非选择题第21题 一、考情考向与命题规律 江苏卷21题5年考题统计 年份 材料段数 设问数 分值 考查主题 ‎2017年 ‎2段 ‎3问 ‎14分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 ‎2016年 ‎2段 ‎3问 ‎12分 汉代商业政策 ‎2015年 ‎2段 ‎3问 ‎12分 中国文化与国家稳定统一的关系 ‎2014年 ‎3段 ‎4问 ‎14分 中国历代王朝对中枢权力的调控 ‎2013年 ‎3段 ‎4问 ‎12分 家国同构的儒家伦理思想 ‎[命题规律分析]‎ ‎1.题型较为稳定。(1)材料段数为2~3段,文字阅读量不是太大。(2)设问数目基本3问,有时4问。(3)分值多为12分,最高达到14分。‎ ‎2.考查的内容皆是中国古代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模块。也就是说第21题定性为中国古代史范围的非选择题。‎ ‎3.从试题结构上看,基本上三段式:主题语——材料——设问。这种形式是比较固定的。‎ ‎4.从考查的内容看,第21题基本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设问;设问由易到难,从史实概括到理解升华呈递进关系,符合认识规范。考查的知识点没有大跨度的综合。‎ ‎5.从答案上看,基本上呈要点化,文字比较简洁,答案文字量较少。‎ 二、高考典例 ‎(2017·江苏单科,21)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 ‎,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7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三、答题流程 第一步 先浏览材料 ‎(1)浏览指快速阅读,先大体知道材料的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 ‎(2)题头语有考向的导向性。如本题中的“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海外贸易”,大体确定了材料内容与命题考向。‎ ‎(3)划出材料中的显性信息,抓住材料的主要意思。如材料一,美洲作物传入→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发展→商业发达。材料二,民间贸易兴起→开始海禁→中国出超→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第二步 设问要细审。对设问中的各个因素都不能忽略,最关键的是求答内容。如第(1)问要求回答“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时间限定在“明朝中后期”,关键在于理解“商品经济”这一概念的含义。答案来源限于“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第(2)问,有两个答题点:一是“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注意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结合;二是“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也要注意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第(3)问要求回答“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一要注意“积极”限定,二要注意答案来源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第三步 概括设问要求,调动知识,确定答案要点。答案来源,各问要求不一,不外乎试题提供的材料和所学知识。答案要点数要考虑该问所赋的分值数。分值低的要简,分值高的要多。江苏卷一般1个要点给1分,重要内容多至2分。这个过程可像写作文一样列个提纲。‎ 第四步 精心书写答案。根据所构思的答案提纲,精心组织答案,要做到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要点要全、叙述要有条理、文字要工整,概念要准确,要有逻辑性。‎ 答案 (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四、针对训练 ‎(2017·盐城模拟)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阶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称“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答案 (1)变化:市民阶级正式产生。‎ ‎(2)说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应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进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 解析 第(1)问,据材料“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可知宋代形成了市民阶级。‎ 第(2)问,设问要求是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进行说明,结合所学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科技在宋朝发展的表现回答即可。‎ 第(3)问,从材料反映的理学兴起的背景是“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结合材料中的“格物致知”“治国平天下”等可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以“仁、义、礼、智”道德规范行为;材料“‎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表明理学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 ‎2.非选择题第22题 一、考情考向与命题规律 江苏卷22题5年考题统计 年份 材料段数 设问数 分值 考查主题 ‎2017‎ ‎1段 ‎2问 ‎12分 近代中国与日本、印度走上不同道路比较 ‎2016‎ ‎2段 ‎2问 ‎15分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015‎ ‎2段 ‎3问 ‎13分 甲午战争败因与影响 ‎2014‎ ‎2段 ‎2问 ‎13分 洋务运动指导思想及影响 ‎2013‎ ‎3段 ‎3问 ‎13分 国共关系的演变 ‎[命题规律分析]‎ ‎1.从考查的内容范围看,江苏卷第22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又以中国近代史为主,现代史很少。纵观近5年的江苏卷,第22题没有出现专门考中国现代史的题目。‎ ‎2.从考查的命题角度看,第22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的思想文化和政治模块的主题。没有从经济模块出题。并非经济模块不好命制大题,可能与命题专家的专业领域与偏好有关,经济模块今后有出大题的可能。‎ ‎3.从试题的分量看,第22题与第21题、第23题的分量基本平衡。材料段数为2~3段,设问数目为2~3问,分值多为13~15分,一般为13分,占非选择题总分40分的三分之一左右。‎ ‎4.从设问的形式上看,传统设问形式的占2次(2015年、2013年),传统设问与小论文结合形式的3次(2017年、2016年、2014年),带小论文形式的题目多集中在22题。小论文形式的题目全部出自近代思想文化模块。这些题目,史学前沿理念体现较突出,探究性较强,答案不固定,难度大,易失分。‎ ‎5.小论文设问,多为评价认识,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分值8至10分;字数要求250字或280字;论述要求为16字: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或表述通畅、表述清楚)。涉及四个方面学科能力:观点认识、史学方法、逻辑思维、文字表述。这都是历史学科必备的基本能力。‎ 二、高考典例 ‎(2017·江苏单科,22)民国年间,许多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地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势下,亚洲人民只有三条道路可走。其一,是效法列强的武备以自救,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卖灵魂以得邦国”‎ ‎,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其三,是凭着自己的天才,另去创造一条新道路。彷徨于这两条歧路之间,而又未能另自创出一条新道路者,则有我们的中国。‎ 帝国主义在我国所发生的不幸结果,我们都已知道。远者如鸦片战争及它的结果,近者如英国强占威海卫,俄国强占大连湾,德国强占胶州湾。在这丑恶的两条道路外,我们能另想出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路是可以找到的,但却不是容易找到的。‎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1924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说明日本和印度所走的是什么道路,指出二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共同背景。(3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作者提出的中国“道路”问题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三、答题流程 非选择题的答题流程并不是固定的,一般为三大步:‎ 第一步,审设问;第二步,审材料;第三步,定答案。关于第一步与第二步的顺序,教学中存有不同的意见,有老师认为先读材料是多余的,第一步应先审设问,第二步是带着设问读材料,这样更能节约审题时间。‎ 第一步 审设问。第(1)问,首先要说明“日本和印度所走的是什么道路”,然后要“指出二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共同背景”。第(2)问要求写小论文,围绕“中国道路”问题进行论述。另外注意关于表述形式的16字要求,字数的限制。‎ 第二步 带着问题读材料。与第(1)问相关的材料信息是:日本的道路是效法列强以武力自救,走对外扩张的道路(“卖灵魂以得邦国”),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印度的道路是不积极自救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两国的共同背景是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与第(2)问相关的材料信息主要是从中提炼小论文的观点:中国可以找到与日、印两条丑恶道路不同的“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但却不容易找到”。‎ 第三步 调动知识,组织答案。第(1)问“据材料”比较容易归纳出答案。第(2)问“小论文”则难度较大。首先要有明确并且正确的观点。其次要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第三要符合试题要求的“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的条件限制。19世纪后期,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先后进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均未取得成功,后来选择走俄国人的道路。中国的道路是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先实现民族独立,再建设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民主政治制度,经三大改造,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逐至富强。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既没有沦为殖民地,也没有对外扩张,这是一条既维护自尊又自救的新道路。‎ 答案 (1)道路:日本:积极自救后侵略扩张。印度:不积极自救沦为殖民地。‎ 背景:遭受西方列强侵略。‎ ‎(2)略。‎ 江苏小论文答题法则 ‎(1)要有明确的观点。有些评分细则规定,没有观点该小题判零分。‎ ‎(2)观点要正确,不能与主流价值观唱反调。‎ ‎(3)观点的提出要符合材料表述的思想,不能与材料无关。‎ ‎(4)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实应支持观点,史实与观点要相一致。史实要正确,不能凭空捏造史实或歪曲史实。不能空发议论,没有史实。‎ ‎(5)逻辑严密,要做到推理与论证符合逻辑常识,合乎逻辑方法。‎ ‎(6)表述通畅是对语言文字的基础要求,不出现语句不通、概念混乱等现象。‎ ‎(7)字数限定有“280字左右”二字,不是严格限制,多几字或少几字不是问题。过少或过多则要减分。‎ 四、针对训练 ‎(2017·江苏省高考模拟考试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年来中国的新政,始终以海防为中心。经过长期经营,多以为纵不能抗衡西方大国,要足以与日本相敌,而事实证明大为不然。在此之前,已有人认为应该改进政治制度,至是倡之愈力,甚至……称道日本各项政治日新月异,中国亦宜于此致力。又指出中国人才无教,学非所用,偶然更置一二,并不能转移大局。——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吾乡李尚书端棻亦遭严遣,尚书学问渊雅,性情笃厚,徒以为人所累,致罹党祸,都人士莫不怜而惜之,新会某孝廉(注:梁启超),乃尚书典试粤东所得士,继之以婚姻……寓尚书宅,地近则言易入(指受到梁启超蛊惑)。当变政之前数月,新政逐日举行,朝野震骇,尚书时为仓场侍郎,封奏独伙,均系变法维新,与平素旧学宗旨大不相符,门生故旧,纷纷訾议。余目睹党祸已成,窃代忧之。——[清]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 知识精英也是通过不断反思失败的教训来寻找新路的。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忽然使人们发现:我们学习的西方的东西都是表层的、肤浅的;西方的制度是建立在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之上的;而中国文化、中国的国民性是我们建立西方政治制度的最大障碍,唯有对中国的文化进行彻底的、全面的改造,才能实现中国的富强。‎ ‎——高龙川《新文化运动与近代学习西方运动热潮的终结》‎ ‎(1)指出材料一中“新政”的具体事件,结合所学归纳该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李端棻在维新变法中的态度,据此分析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近代化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 (1)事件:洋务运动。‎ 影响: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2)态度:退出支持维新运动。‎ 原因:顽固派势力的强大。‎ ‎(3)不同:中国近代化:器物—制度—思想;‎ 西方近代化:思想—制度—器物。‎ 论证:中国的近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方的器物层面。戊戌变法开启中国政治近代化,戊戌变法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由于顽固派阻挠,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从民主共和的角度学习西方,由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民主进程受阻。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从思想角度推进中国的近代化。‎ 西方近代化从思想开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起到思想启蒙作用。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体现两种不同代议制模式。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为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奠定政治基础。可见,中西近代化完全是不同的两种道路。‎ ‎3.非选择题第23题 一、考情考向与命题规律 江苏卷23题5年考题统计 年份 材料段数 设问数 分值 考查主题 ‎2017‎ ‎2段 ‎3问 ‎14分 人文主义不同阶段的比较与评价 ‎2016‎ ‎2段 ‎3问 ‎13分 美苏“冷战”‎ ‎2015‎ ‎3段 ‎3问 ‎15分 美国工业生产流水线 ‎2014‎ ‎3段 ‎4问 ‎13分 英国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 ‎2013‎ ‎3段 ‎4问 ‎15分 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教训 ‎[命题规律分析]‎ ‎1.江苏卷第23题题型较为稳定。试题的材料设置2017年、2016年的题目为2段材料,之前皆是3段材料。设问数目从4问向3问变化。分值在13分到15分之间,最高为15分。与21题和22题的分量相比略大,基本平衡。‎ ‎2.从考查的内容上看,第23题主要针对世界史知识命制,内容主要考查世界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古代的希腊罗马文明和近现代的科技文艺内容从未命过非选择题。‎ ‎3.从命题思路上,第23题基本上从一个核心主题出发,围绕这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没有大的跨度和大的综合,问题相对比较集中。‎ ‎4.从设问方式上,有的题目采用问题回答与主题论述相结合的方式。开放式的论述占试题的一问,一般8~9分,占整题分值的一半以上。‎ 二、高考典例 ‎(2017·江苏单科,2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7分)‎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4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3分)‎ 三、审题思路 第(1)问,应从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历程思考,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不同时段的时代背景和人文主义的特征着眼,找出差异与原因。‎ 第(2)问“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主要从材料二中概括。‎ 第(3)问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主要着眼点在它比之前的人文主义有何进步,克服旧人文主义的哪些不足之处。答案来源于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要注意材料中的评价性语言,如旧人文主义缺乏“科学的基础”“没有人文情愫关怀”“唯科学主义”等。科学的人文主义注入了“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等。同时要注意不要照抄材料,要对材料的主要观点加以提炼。‎ 答案 (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 ‎(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3)评析: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 四、针对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范围之内。‎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人的信仰就是人的一切,它正是我们的生命。人只要有信仰,无须任何中介人或代表者,就可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信仰使得人与上帝面对面,“没有任何受造之物居于其间”,人只要有信仰,无须外在的律法和戒律的约束、无须善功和赎罪,就可得到基督的公义和永恒的生命,信仰使人摆脱了一切外在的束缚。——摘编自李平晔《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而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人灵魂得救的问题上,天主教会和路德的观点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答案 (1)特点:限于社会上层;崇尚个人主义。‎ 因素: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统治;资产阶级追求现世的幸福。‎ ‎(2)不同:天主教会主张“因行称义”,(或灵魂得救必须通过买“赎罪券”,为教会做贡献);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或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完全可以通过对《圣经》的认识,直接同上帝对话,只要信仰上帝、信仰《圣经》就能得救)。‎ ‎(3)含义:理性主义。‎ 影响: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4.选考题第24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考情考向与命题规律 江苏卷24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年考题统计 年份 材料段数 设问数 分值 考查主题 ‎2017‎ ‎1段 ‎3问 ‎10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 ‎2016‎ ‎2段 ‎3问 ‎10分 俄国农奴制改革 ‎2015‎ ‎2段 ‎3问 ‎10分 明治维新·文明开化 ‎2014‎ ‎3段 ‎3问 ‎10分 梭伦改革 ‎2013‎ ‎3段 ‎3问 ‎10分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比较 ‎[命题规律总结]‎ 从2013年至2017年五年考题分析,江苏卷24题A具有以下特点:‎ ‎1.考查的内容固定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2.分值是固定的,总分10分;设问也是固定的,每题3问。因此,每个设问的分值都不大,多在3分上下。材料多为2段或3段,2017年减少为1段,文字阅读量不大。‎ ‎3.从考察的内容主题看:2013、2014年主要考查的是古代的改革,2015、2016两年考查的是近代的改革,2017年又循环到古代的改革;考查的重点是古代的改革和外国的改革,孝文帝改革和梭伦改革考过2次。‎ ‎4.在江苏考纲规定的范围内,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还未考过,应值得重点关注。‎ ‎5.江苏卷对改革模块的考查,基本上以每次改革为主题设计题目,对两次改革比较和综合命题的情况只有2013年一次。对每个改革主题的考查是命题的主流。‎ ‎6.从命题的视角看,考查改革的原因、背景、措施、特点、影响等基本知识要素是命题的重点。因此要注意对基本知识的把握。‎ ‎7.江苏卷与全国卷有明显不同。全国卷对改革的考查基本不考教材显性知识,主要通过材料和隐性知识解答问题。江苏卷对教材的知识依托较大,教材知识对解答问题有较大的作用。答题时要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结合。‎ 二、高考典例 ‎(2016·江苏单科,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三、答题流程 第一步 浏览材料。‎ ‎1.题头语很重要,帮你快速定位考点考向。如本题,首先将考点指向“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指向考查的问题,材料应与俄国改革的“局限性”有关,或阶级的局限性、或时代的局限性等。‎ ‎2.材料内容要快速看,看懂材料的主要信息所说明的主要问题,如材料一反映了农民对“解放宣言”失望,材料二反映了沙皇在改革中对贵族的态度是一种矛盾心态。‎ 第二步 细审设问。找出设问语中的求答词与限定词。如第(1)问求答词是“农民”“不满的原因”,限定词主要是答案来源,没有其他限定。第(2)问要求分析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其中“原因”是求答词,“保守倾向”是原因的限定词,答案来源限定在“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第(3)问要求总结改革因“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答题点落脚在“教训”。‎ 第三步 调动知识。从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寻找答案方向和要点条数。‎ 第四步 逐问写出答案。尽力做到要点不漏,表述清晰,逻辑严密,文字准确,书写工整。‎ 答案 (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5.选考题第24题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一、考情考向与命题规律 江苏卷24题B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5年考题统计 年份 材料段数 设问数 分值 考查主题 ‎2017‎ ‎1段 ‎2问 ‎10分 华盛顿的品质及对美国政治制度确立的作用 ‎2016‎ ‎2段 ‎2问 ‎10分 李时珍《本草纲目》‎ ‎2015‎ ‎1段 ‎3问 ‎10分 唐太宗的“君道”‎ ‎2014‎ ‎2段 ‎2问 ‎10分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路径 ‎2013‎ ‎3段 ‎3问 ‎10分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 ‎[命题规律分析]‎ 从2013年至2017年五年考题分析,江苏卷24题B具有以下特点:‎ ‎1.考查的内容固定为“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 ‎2.分值是固定的,总分10分;材料多为2段或3段,文字阅读量不大;每题的设问多为2问或3问。因此,每个设问的分值也都不大,多在3分上下。‎ ‎3.从考察的内容主题看:六类历史人物中考查了五类,除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未考外,东西方的先哲、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亚洲觉醒的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科学家依次出过考题。‎ ‎4.在江苏考纲规定的范围内,除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外,还有系列人物未曾考过:秦始皇、康熙帝、亚里士多德、甘地、牛顿。命题考点的轮动性告诉我们这些人物应值得重点关注。‎ ‎5.江苏卷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的考查,2013年是对同类两个人物的综合对比考查的形式命题,2014~2017年考查的单个人物,这在难度上有所降低。采取单个人物考查的方式可能成为命题的主流。‎ ‎6.从命题的视角看,考查的人物都是教材和考纲所规定的范围。命题材料与教材内容有较大的联系。解答问题也多是要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答。这与全国卷有很大不同,全国卷所考察的人物很多是教材未讲的人物。江苏卷对教材的知识依托较大,教材知识对解答问题有较大的作用。平时复习要把握教材的基本知识体系,答题时要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 二、高考典例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4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三、答题流程 第一步 审试题设问,明确题目求答的内容。‎ 第(1)问,有3个审题关键点:其一,“据材料一、二”,限定了答案来源于材料一、二;其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限定了答题的范围;其三,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 战略意图”,“战略意图”是答题的关键,要从政治意图、经济意图、军事意图三方面分析。第(2)问,“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此问有3个审题关键点:其一,答题依据为“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较第一问多了“所学知识”,主要是教材知识;其二,“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关键点是“措施”二字;其三,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 确定答案来源和调动知识的方向。‎ 第(1)问,主要依据材料一、二。从中找出有关 “政治意图”“经济意图”“军事意图”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信息有“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经济信息有“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岁赋可增”;军事信息有“台湾……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等。第(2)问,答案来源于材料三的信息与所学知识。措施方面的材料信息有“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作用方面的材料信息有“人倍至……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等,反映了人口、贸易、安定等方面的概况。另外,要把所学知识补充进去。 ‎ 第三步 组织答案,规范书写。‎ 组织答案要注意:对材料信息要提炼加工,不要照抄材料原文。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要互为补充,有机结合,不要重复罗列。‎ 答案 (1)政治:维护国家统一;威慑海外诸国。‎ 经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军事:保证沿海诸省安全。‎ ‎(2)措施:设置地方行政机构;驻军;免除税役。‎ 作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