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历 史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在先秦的地名来历中,因方国、部族对口有地名的沿袭而出现过“异地同名”的现象。如西周懿王曾一度都于犬丘(今甘肃天水境内),后来的卫国和宋国均有地名犬丘。秦先祖非子居地远在陇西,却也把其居住地命名为火丘。这些史实表明,探寻“异地同名”现象有助于了解 A. 自然环境的演变 B. 朝代更迭的状况 C. 疆土扩展的情形 D. 移民迁徙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方国、部族对口有地名沿袭”可知,根据“异地同名”能够探寻方国、部族的迁移和沿袭,故D项符合题意;地名的变化并不一定能够了解自然环境演变、朝代更迭和疆土的扩展,排除ABC项。故选D。 2.韦伯在《儒教和道教》一书中谈到古代中国社会具有中央集权的权利高度集中与地方政治控制的脆弱涣散两重性。而权威对社会的渗透能力很难得到完整兑现,中央权利只能控制到县一级。作者认为,地方政治控制“脆弱涣散”的主要原因是 A. 官僚体制的腐败 B. 农民起义对皇权的反抗 C. 皇帝对地方长官的猜忌 D. 中央权威对社会渗透能力有限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央权利只能控制到县一级”说明古代社会对地方的控制涣散在于政府未能建立基层的有效控制,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从官僚体制的腐败、农民起义和皇帝的猜忌等角度分析问题,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完善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受西周分封体制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战国时期,与秦国墓葬独尊君王不同,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表明东方六国仍受西周分封体制影响,D项正确;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是瓦解分封制等旧的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因,A项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的是贵族特权和分权体制,并非君主集权,B项错误;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完善集权统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 4.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知杭州。刚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随即“湿疫”疫情四起。他带头并号召富豪捐款修建名为“安乐坊”的医院,“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续资治通鉴长编》),可见 A. 宋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 B. 宋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 C. 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 D. 宋朝开始中药治疗疫疾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苏轼任杭州知府时杭州发生的“湿疫”疫情,他组织富豪捐款修建医院抗击疫情,说明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故C正确;材料只是体现1089年这一年的疫情和自然灾害,故A说法错误; B与材料无关; 早在东汉张仲景就用中药治疗疫疾,D说法错误。 5.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这反映了唐代科举 A. 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 B. 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 C. 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 D. 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科举制度虽然形成在李唐,但在草创时期不可避免地保留了部分魏晋以来的荐举制度的弊病,因此B选项正确。A、C选项不符合科举制的特征,排除;D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故选B。 6.明初废除丞相后,一切中央大权集中到皇帝,但是保留了前代“廷推”、“廷议”的传统。重要官员由六部长官等中央官员及巡抚、总督等开会公开推举,各部不能决定的大事,由中央各部长官“廷议”公决。这说明 A. 明朝政治制度相比前代大大退步 B. 官制调整使得中央决策更加完善 C. 废除丞相并未导致皇权完全独裁 D. 中国古代有集体决策的民主传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但是保留了前代‘廷推’、‘廷议’的传统”“中央官员及巡抚、总督等开会公开推举,各部不能决定的大事”等信息可知,虽然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但保留了“廷推”、“廷议”等传统,决定部分国家大事,说明废除丞相并未导致皇权完全独裁,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对明朝政治与前代相比,无法得出明朝政治制度相比前代大大退步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除宰相加强了皇权,而不是中央决策更加完善,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废除丞相后保留了“廷推”、“廷议”等传统,并未导致皇权完全独裁,没有强调中国古代有集体决策的民主传统,故D选项错误。 7.据清皇家族谱《玉牒》记载,在1612~1912年300年间,满蒙联姻共559次,其中清廷嫁给蒙古的公主、格格432人次,娶蒙古王公之女163人。另据清《宗人府则例》载,每年年底,蒙古王侯、八旗衙门需上报符合条件的满蒙贵族子弟,面呈皇帝指婚。这说明,在清朝 A. 贵族子弟的婚姻需经宗人府批准 B. 继续实行前代的民族和亲政策 C. 满蒙联姻是长期坚持的政治制度 D. 以联姻方式促进各民族的融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满蒙联姻时间长,而且写入《宗人府则例》,说明已经是一项政治制度,故选C;A项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排除;和亲政策与满蒙联姻属于不同性质,排除B;材料仅仅涉及满蒙两个少数民族,D错误。 8. 下列四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②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术,选人以书判殿,最不尊人物 ③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乘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④③②① D. 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①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②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以诗举士;③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格式呆板;④反映的是汉朝实行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B正确。 考点:古代选官、用官制度 点评: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门第,不重才能。 3.科举制的发展。 (1)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发展壮大,世家大族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推行下去。 (2)发展演变: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办法。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制。 【详解】 9.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做了规定。这反映出 A. 清廷舍弃了传统外交观 B. 该条约体现友好协商原则 C. 英国谋求扩大侵华权益 D. 中英间形成平等外交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可以看出,英国想通过《天津条约》扩大自己的利益诉求,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该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不是友好协商,两国也没有形成平等的外交关系,排除BD项。 10.1860年11月,太平天国政权在常熟贴出告示:“谕各业户,各粮户,不论庙田、公田、学田等俱要造册,收租、完粮。”第二年再出告示:“勒令百长司马,细查田数,尽数补出,如再隐匿,察出二罪俱罚。”这些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政权 A. 重视地方经济的恢复 B. 力图恢复传统的经济秩序 C. 注重削弱地主的实力 D. 与农民的关系在日趋紧张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征收租税,这表明其“力图恢复传统的经济秩序”,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征收租税,ACD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不论庙田、公田、学田等俱要造册,收租、完粮。”,考查的是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土地政策的理解,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照旧完粮纳税”,《天朝田亩制度》并未实行。 11.如表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 内容 出处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天朝田亩制度》 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 洪秀全《幼学诗》 当我们行走在(南京)街上时,沿途可以看到不少的女子……许多人骑着马,其余的人则是步行,大多数人都是天足 《慕维廉牧师的一封信》(1861年) A.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 C. 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 D. 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可知,在分田上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可知,洪秀全对妇女观念上又深受理学影响,强调妻子要服从丈夫,强调“妻道三从”,这是其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据材料“当人们行走在街上时,……大多数人都是天足”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禁止妇女缠足;综上分析,太平天国冲击了妇女的固有角色定位,故选C;《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是由于处在战争环境,没有实现,A排除;据材料“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分析可知,没有实现男女平等,妇女仍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排除BD。 12.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便利了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D. 导致了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等可知,新约是割让台湾等地、允许日本开放工厂的《马关条约》,这一条约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C项正确;结束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的《南京条约》,导致了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辛丑条约》都不包括“设机造货,夺我生产”的内容,ABD三项错误。 13.下列是有关黄海海战细节的记述,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致远弹药尽,适与倭舰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 (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 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 浅野正恭《日清海成史》 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舰奋然挺进,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最终舰首先行下沉。 1895年出版《普拉茨塞海军年签》 A. 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 B. 致远舰欲与吉野同归于尽 C. 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 D. 致远舰直冲日舰被击而沉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而致远中其鱼雷……顷刻沉没”“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遂沉没”“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舰奋然挺进,连连轰击……最终舰首先行下沉”可知,三则史料都明确了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直冲日舰被击而沉,故D正确;三则史料中只有姚锡光的《东方兵事纪略》中提到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故A错误;三则史料中只有姚锡光的《东方兵事纪略》、浅野正恭的《日清海成史》提到致远舰欲撞击吉野,同归于尽,故B错误;三则史料中也只有姚锡光的《东方兵事纪略》、浅野正恭的《日清海成史》提到了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故C错误。 14.1912年,越南光复会成立,规定其宗旨为:驱除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民国。1927年,越南国民党成立,规定其最后目的是“赢得民族独立,成立共和政府,实现民族自由权,为越南资本主义发展打通道路”据此可知 A 越南革命进程与中国革命完全一致 B. 中越两国结成反帝斗争的统一战线 C. 三民主义成为两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D 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越南光复会的名称及宗旨都源于中国的革命团体名称“光复会”及“兴中会的宗旨”,这说明越南近代的民主革命受到了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D符合题意;A、B、C说法错误,排除。 15.如图是1911年10月30日发行的“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军用小票”。军用小票采用黄帝纪年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紧跟时代潮流 B. 庆祝民国成立 C. 宣传排满革命 D. 缓解资金紧缺 【答案】C 【解析】 【详解】1911年10月30日发行的“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军用小票”采用黄帝纪年法,体现了民族革命的愿望,主要目的是宣传排满革命,C项正确;当时世界普遍使用公元纪年法,采用黄帝纪年法的目的不是要紧跟时代潮流,A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元旦,B项错误;缓解资金紧缺是发行军用小票的目的,不是采用黄帝纪年法的目的,D项错误。 16.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于历史的意义,不在于破坏,不在于摧毁,而在于回归,在于重生;这生生不息的人性启蒙,这潜滋暗长的普世关照,是导引着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A. 五四运动没有其现实意义 B. 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 C. 五四运动的爱国救亡意义 D. 五四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 【答案】B 【解析】 【分析】 “重生;这生生不息的人性启蒙,这潜滋暗长的普世关照,是导引着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和繁荣的必由之路”这里显然强调的是思想启蒙作用,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的意义与材料意思不符。 【详解】 17.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讲话中说:“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材料中“伟大觉醒”的特点是 A. 以民主与科学来救国 B. 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 C.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促进全民族的伟大觉醒,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旗号,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促进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时期还没工农联盟,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始,与题干无关,故D选项错误。 18.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这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共党内 A. 官僚主义严重 B. 领导组织涣散 C. 理想信念缺失 D. 教条主义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是针对当时中国共产党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故选D;官僚主义、领导组织涣散、理想信念缺失与本本主义无关,排除AB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联系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部存在的“左”倾错误分析解答。 19.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 发昌机器厂——农工商总局——《新青年》——中国共产党建立 B. 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周——《新学伪经考》——同盟会成立 C. 刘立川起义——总理衙门——(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大生纱厂——京张铁路局——《新民主主义论》——第一届人大召开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技术的反应”是指学习西方的技术的近代化、“制度的反应”是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观念的反应”是指新文化运动、“组织的反应”是指政党的建立;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农工商总局是戊戌变法内容,《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中国共产党建立是新型的政党,A正确;B中《新学伪经考》属于制度变革,不符合题意,排除;C中总理衙门属于器物变革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一届人大召开不属于组织的反映,D错误。 20.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后期发表的《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互争其在革命军队中之影响,这是互争领袖权的斗争之很重要的一方面……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 受到共产国际的深刻影响 B. 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 C. 着力开辟农村革命道路 D. 尚不清楚中国革命的性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大革命后期,中共中央认为“共产党应力求取得革命军队的领袖权”,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共产国际对中共中央的影响;C选项错误,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并未着力开辟农村革命道路;D选项错误,材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已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1922年中共二大上就已经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1.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蒋介石与李宗仁、汤恩伯等前线将领不同的是,在具体战役上既要考虑“战略”,更要考虑“政略”。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决定开辟淞沪战场的重要“政略”依据是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这说明蒋介石实行该“政略”的主要意图是 A. 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 确保上海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位 C. 争取外交上的主动性和树立国际形象 D. 希望美国出兵以迅速打败日本 【答案】C 【解析】 “蒋介石决定开辟淞沪战场的重要“政略”依据是因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说明蒋介石的作战主要是从外交上考虑,C正确;A是淞沪会战的意义;B中确保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中西方国家不会出兵。 22.如图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的战争指导方针。与此相关的战事 A. 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 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D. 提升了华北敌后抗战必胜的信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民国二十六年是1937年,根据“浙沪”可知,作战地点是上海浙江一带,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故选B;A是平型关大捷的意义,C是武汉会战的意义,D是百团大战的意义,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浙沪”,联系淞沪会战的史实分析解答。 23.如图为某期期刊封面图,这可用于说明 A. 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 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C. 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D. 日本法西斯侵略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答案】C 【解析】 【详解】研读图片可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与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普天同庆,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C;A项国共合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主战场无法从材料信息得出;D项与图片内容无关,均排除。 24.英国某记者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该记者的看法 A. 揭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意义 B. 反映抗日政权具有人民民主性质 C. 超越了一般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 D. 预见了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般美国人把解放战争看到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这位英国记者却看到了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和共产党支持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这位记者的说法超越了一般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C项正确;这位英国记者分析的是国共内战时期的民心向背,没有揭示全民族抗战的意义,没有分析抗日政权的性质,也没有预见中国政局变动的结果,ABD三项错误。 25.1949年4月20日,百万解放军准备渡江作战,英国海军护卫舰“紫石英号”强行闯入长江国共交战区域。在多次警告后,解放军将其击伤搁浅,升起白旗,随后解放军又炮击了赶来支援英国军舰,从此再没有外国军舰敢进入中国内河横行霸道。这反映出 A. 中共彻底的反帝反封革命态度 B. 西方妄图干涉和破坏中国革命 C. 武装斗争是反帝唯一有效手段 D. 近代西方殖民特权在中国终结 【答案】A 【解析】 【详解】两次炮击作战致使外国军舰不再进入中国内河,结束了1843年《黄埔条约》的特权,反映出中共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态度,故A正确;“西方妄图干涉和破坏中国革命”只看到西方一面,不能完全体现材料信息,排除B;反帝武装斗争不是唯一手段,排除C;近代西方殖民特权在中国终结是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故选A。 26.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国家﹣民间精英﹣民众”三层社会结构变为“国家一民众”二层结构。二层结构 A. 是消灭剥削阶级必然要求 B. 保障了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C. 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D. 便利了民众参与经济建设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包括民间精英在内的中间层的人群改造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这适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消灭剥削阶级是主要通过土地改革,A项错误;保障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是通过人大制度,而不是材料所述二层结构,B项错误;二层结构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与民众参与经济建设无关,D项错误。 27.1949年9月,在国旗、国歌等协商座谈会上,徐悲鸿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得到了梁思成、周恩来等人的赞同。但郭沫若、田汉等针对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词句,认为不符现况,应当修改。张奚若、黄炎培等提出反对意见。最后毛泽东和周恩来赞同安不忘危的思想,决定不做修改。由此可见 A. 人民民主、共同协商的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 B. 《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D.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还未完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关于《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的问题,各民主人士在国旗、国歌等协商座谈会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这体现了人民民主、共同协商的精神,故A正确;2004年《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故B错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故C错误;材料无法得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是否完成,故D错误。 28.毛泽东在1949年11月发表的《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中说:“在目 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政府,即统一战线政府。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此外,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 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 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该指示( ) A.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B. 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 C. 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D. 推动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彻底解决民族问题”说明从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故C正确;1949 年,《共同纲领》确立民族区域自治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排除A;B中的“彻底”说法绝对,排除B;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于1947年,排除D。故选C。 【点睛】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民族区域自治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发布,民族区域自治开始全面推行。1954年颁布实施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纳入国家根本大法。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固定了下来,使民族区域自治进入法制化轨道。 29.外媒称,“(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是 A. 新中国在选举人大代表 B. 一届人大在选举国家领导人 C. 1967年在选举革委会成员 D. 1998年后在选举村委会成员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可以看出是直接选举,这种选举只有在村民委员会选举时才可能出现,故应该是1998年后在选举村委会成员。所以答案选D;新中国在选举人大代表属于间接选举的制度,A错误;一届人大在选举国家领导人是1954年,不符合材料的中的时间和主旨,B错误;1967年在选举革委会成员的时间和选举的方式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 30.中共中央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起草工作后提出宪法草案初稿,1954年3月交宪法起草委员会讨论通过,然后组织全国各大城市各方面代表人物8000多人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讨论修改而成宪法草案,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又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约有15亿人参加讨论…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该宪法出台的过程说明了 A. 先法修订程序是极其复杂的 B. 宪法制定的严肃性和群众性 C. 宪法的出台经过了充分讨论 D. 宪法是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 【答案】B 【解析】 【详解】 据材料“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起草工作后提出宪法草案初稿,……宪法起草委员会讨论通过……各方面代表人物8000多人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讨论修改而成宪法草案,……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又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约有15亿人参加讨论…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可知,1954年宪法从起草到通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充分说明宪法制定是非常严肃的,并且经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参与,故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宪法的制定,而不是修订,A错误;C说法片面,错误;宪法代表队是广大人民的意愿,而不是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D说法错误。 【点睛】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都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3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大队一级干部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但需经上级公社任命或批准。80年代初,改由村民直接投票产生村干部。这种转变 A. 推动中国开始普选人大代表 B. 使人民的权力有了根本保障 C. 实现了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 有利于基层民主意识的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村干部从社员代表大会选举、经上级任命或批准后产生,到村民直接投票产生,这种转变有利于基层民主意识的提高,D选项正确;1953年开始普选人大代表,与1998年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干部无关,A选项错误;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是人民权力的根本保障,B选项错误;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C选项错误。 32.1963年,《人民日报》社论指出:“香港、澳门这类问题,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问题……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护现状。中国人民并不需要在香港澳门问题上显示武力,来证明自己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和坚定性。”这表明当时中国 A. 已有一国两制的构想 B. 致力于与西方建交谈判 C. 放弃统一港澳的努力 D. 主张暂时维护港澳现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维护现状”可以体现出中国政府在处理港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上的务实性,即不是一味的使用武力收复,而是尽可能的使用和平方式解決,不一定非要立即解決,可以在搁置争议,维持现状。故D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是20世纪80年代初,材料的时间是1963年,时间不符。A错误;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3.下边的漫画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后中美两国政府在联合国会议上第一次展开论战的情景。该漫画反映出 A. 东亚局势呈现紧张态势 B.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D. 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联合国成立之初为美国所控制,因此台湾国民党当局占据了中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中国以压倒性的多数,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台湾代表被赶出联合国,挫败了美国的“两个中国”提案,东亚局势呈现紧张态势,故A正确;B不是材料主旨;CD与材料无关。 34.周恩来说:“如果这样一个建议都被‘联合国军’有关国家所拒绝,那么,这种拒绝协商和和解的精神,将为国际会议留下一个极其不良的影响。”该“国际会议”是指 A. 日内瓦会议 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 万隆会议 D. G二十国峰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军’有关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指的是1954年为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半岛问题,五大国召开的日内瓦会议,A项正确;26届联大、万隆会议和G20峰会,均与“联合国军”的协商、和解等无关,BCD三项错误。 35.80年代中期,面对变化的国际形势,邓小平指出:“我们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也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我们中国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任何人打中国牌。”邓小平上述外交理念意在 A. 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缓和冷战下美苏的对抗 C. 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D. 开创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我们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也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方针的调整是国内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和反映,主要是为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手段,不是目的;B选项错误,邓小平上述外交理念的出发点是本国的国家利益,缓和美苏对抗不是其意图;D选项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成就。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6.某西方国家领导人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之间的分歧很大,但是我们的共同利益更大。我们的任务是求同存异,不加剧分歧。中国领导人希望缓和由于与苏联决裂而出现的四面受敌的状况。我们认为结束中国政府的“愤怒的孤立”是必要的。这表明,该领导人 A. 实现了与中国外交关系正常化 B. 不愿看到中苏同盟关系恶化 C. 释放出与中国改善关系的信号 D. 意在突出本国的国际影响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以判断,趁苏联与中国关系破裂之机,改善中国孤立状态的国家是美国,美国领导人认为中美两国都愿改善两国关系,释放出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C项说法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美国领导人不希望看到中苏关系恶化,实际上美国领导人希望中苏关系恶化,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突出本国的国际影响力”无关,排除D项。 37.20世纪70年代初,针对某事件,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喜悦、迷茫、震惊交织在一起。当时最流行的三句话是:蒋邦受打击,苏联干生气,佐藤真着急。由此可知,该事件 A. 表明中日关系逐步正常化 B. 促使中国重返了联合国 C. 体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D. 是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可知,随着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成为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打开外交新局面的关键,符合材料“蒋邦受打击,苏联干生气,佐藤真着急”,即中美关系正常化折射出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C正确;,据材料“……佐藤真着急”可知,此时中日关系尚未正常化,A错误;中国重返了联合国是1971年,并不是20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与材料“蒋邦受打击,苏联干生气,佐藤真着急”不符,B不符题意;美苏关系缓和与材料“苏联干生气”不符,D不符题意。 【点睛】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38.195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至1970年,两国陆续进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双方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和成果,但在缓和与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这个问题上未取得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 A. 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有所改变 B. 意识形态是阻碍中美交往的根源 C. 中美两国存在保持接触的沟通途径 D. 中国周边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195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至1970年,两国陆续进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可以得出,中美两国保持着接触和沟通,故C正确;由材料“但在缓和与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这个问题上未取得任何进展”可以得出,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意识形态阻碍的信息,故B不正确;中苏关系处于敌对,恶化状态,故D不正确。 39. 古代希腊城邦一般面积为50-100平方里,个别最大的城邦也不过是100平方里,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县,半径超过10里的城邦只有几个,这一状况( ) A. 决定了雅典等城邦实行民主制度 B. 是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 C. 促使希腊城邦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D. 有利于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政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这一状况指的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小国寡民的城邦”正是因为人少才能有利于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政治,而不能促使希腊城邦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也不是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当然“小国寡民的城邦” 也不能决定雅典等城邦实行民主制度,因为经济决定政治,决定了雅典等城邦实行民主制度只能是因为雅典等城邦的商品经济,而不是小国寡民的城邦,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 40.伯里克利时期,自然科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太阳是一团炽热的物质”等观点,被以“不敬神”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哲学家普罗塔戈拉也因其言论被控“不敬神灵”,其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驱逐出雅典。这些事例说明当时的雅典 A. 城邦公民拥有言论自由权力 B. 公民价值须在城邦意志中体现 C. 政体已难以接纳进步的思想 D. 人文精神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因为自身的言论不符合大众的意志而被驱逐,说明当时的雅典公民价值须在城邦意志中体现,故B正确;材料说明当时雅典不符合群众意志的都要被驱逐,言论自由不能与城邦利益相抵触,排除A;雅典的民主政治是集体政治,如果可以说服群众,进步思想也是能够被接受的,排除C;集体主义是雅典社会的主流,排除D。故选B。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唐高祖李渊对于开唐功臣,按照功劳大小,给予一次或两次不等的“免死”资格。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定爵制九等,各封爵还授给世袭的永业田。唐代还为唐朝立下大功之人和对唐朝统治具有重大意义之人,进行赐姓,希望被赐姓者感恩图报、尽忠职守,成为唐朝的中流砥柱。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下诏,命令为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与魏徵等二十四名功臣画像并作题记,将画作保存在凌烟阁内,作为对功臣的表彰。“旌表”,就是由朝廷对孝悌节义者进行表彰,在其住所或家乡设立建筑等形式进行宣扬,甚至将相关事迹报送给史馆,载入国史。 ——编自《新唐书》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荣誉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实施的目的。 【答案】主要内容:给予功臣免死资格;赐姓给对唐朝有重要作用的人;以凌烟阁画像的形式表彰功臣;旌表忠孝节义之人。实施目的:推行教化,巩固统治。 【解析】 【详解】内容:依据材料中“对于开唐功臣,按照功劳大小,给予一次或两次不等‘免死’资格”、“为唐朝立下大功之人和对唐朝统治具有重大意义之人,进行赐姓”、“为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与魏徵等二十四名功臣画像并作题记,将画作保存在凌烟阁内,作为对功臣的表彰”和“旌表”等信息可知,唐朝荣誉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免死资格、赐姓、凌烟阁画像和旌表等。目的:根据材料中“希望被赐姓者感恩图报、尽忠职守,成为唐朝的中流砥柱”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施荣誉制度的目的在于教化百姓,巩固统治。 42.晚清时期,中国人的国家主权观念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但清政府并未就此而觉醒,仍然自高自大,竟将向外屈服称为“羁縻”“安抚”。1861年,为办理对外交涉而设立的总理衙门,其基本方针为“办理外交之事,非恐决裂,即涉迁就,势本难以周全。两害相形,则取其轻,实未敢因避迁就之讥,致蹈决裂之害”。(意为避免与外国决裂)作为一个近代主权国家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作用却只限于此而已。 ——摘编自刘慧娟《试论中国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形成的基本轨迹及其影响》 材料二 1864年4月,在处理普鲁士与丹麦因战争而在中国渤海湾发生的“战船纠纷”时,奕诉曾初步提岀国家主权问题。他运用有关领海的国际法理论,成功迫使普鲁士公使释放被扣留在中国领海的丹麦船只,解决了棘手的外交难题。李鸿章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指出,倘若外囯要求之事“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因万国公法直斥之”。1868年“修约”期到来之前,曾国藩也主张中国应“委婉而又坚定地拒绝外国人在修筑铁路、设置电报、内地通航、在中国水域运盐以及建立货栈等方面提出的一切要求,认为这些活动将有损于中国国民的生计”。后来郑观应进一步指出“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夺之”。 ——摘编自施建兴《国际法输入与中国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发轫》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中国人国家主权观念的变化。 (2)结合所学,分析国家主权观念变化的原因。 【答案】(1)变化:国家主权观念由淡薄到逐步加强,国家主权的概念日益清晰;国家主权观念的内容不断拓展,由关注政治权益到关注经济权益。 (2)原因:列强侵略不断加深,对中国国家主权的侵害不断加大;西方思想不断传入,中国人逐步接受国家主权观念;洋务运动的开展,使得洋务派关注国家经济权益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关注国家主权归属 【解析】 【详解】(1)变化:据材料一“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但清政府并未就此而觉醒,仍然自高自大,竟将向外屈服称为‘羁縻’、‘安抚’”可知,国家主权观念淡薄;据材料二“1864年4月,在处理普鲁士与丹麦因战争而在中国渤海湾发生的‘战船纠纷’时,奕诉曾初步提岀国家主权问题。他运用有关领海的国际法理论,成功迫使普鲁士公使释放被扣留在中国领海的丹麦船只……”可知,国家主权观念逐步加强,国家主权的概念日益清晰;据材料“李鸿章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指出,倘若外囯要求之事‘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因万国公法直斥之’。”可知,国家主权观念的内容不断拓展,由关注政治权益到关注经济权益。 (2)原因:据所学可从列强侵略不断加深,对中国国家主权的侵害不断加大;西方思想不断传入,中国人逐步接受国家主权观念;洋务运动的开展,使得洋务派关注国家经济权益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关注国家主权归属等方面回答。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取得完整的独立主权有着决定性意义,因为战争的结果之一,是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跻身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 在不同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中国各利益集团争权夺利,造成了中国的长期分裂,极大地破坏了民族争取独立所需的凝聚力。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内部分裂的状况。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在不同党派之间,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不平衡性使中国现代工业几乎因日本的侵略而彻底颠覆。1937年川、滇、黔、陕、甘、湘、桂7省工厂之和仅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总数仅占全国的4.04%。而到1943年,后方各省工厂企业已经达到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工人数增加了82倍,资本增加了164倍。 ——摘编自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复兴枢纽”的原因。 【答案】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收回了宝岛台湾,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原有工业布局,扩大了现代工业区域;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解析】 【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中“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对中国取得完整的独立主权有着决定性意义”、“中国……跻身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政府与人民之间,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在不同党派之间,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到1943年,后方各省工厂企业已经达到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工人数增加了82倍,资本增加了164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反侵略历史、领土(主权)收复、民族凝聚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民族经济、革命进程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分析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复兴枢纽”的原因。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明确宣布:不承认旧中国的任何外交关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凡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国政府愿意在平等、互利及在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对外关系从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作为根本目标。在毛泽东、邓小平等亲自领导下,对外关系取得了伟大成就,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倡导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摘编自唐培吉《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原因及其外交特点。 【答案】原因:国家独立;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人重视;从中国和世界人民利益出发等。(答出2点,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特点:建立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主权意识;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为重要目标;建交国众多等。 【解析】 【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中“新中国”“不承认旧中国的任何外交关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倡导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前提、政策、领导和人民利益等角度,分析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原因。特点:根据材料中“不承认旧中国的任何外交关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作为根本目标”、“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外交具有建立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主权意识鲜明;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为重要目标,建交国众多等特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