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中国古代经济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 1.“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椹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 ) A.区域农业比较发达 B.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 C.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D.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2.《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 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 )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3.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4.元代王祯《农书》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这说明曲辕犁( ) A.在元朝开始用于农业 B.只适合南方水田 C.使传统耕作技术成熟 D.变革了耕作方式 5.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上述诗文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农民( ) A.注重农事时令 B.关注生态环境 C.讲求精耕细作 D.重视历法指导 6.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7 .据《上海县志》记载,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浙江通志》亦云,万历时嘉善县“纺织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寐”。材料反映出(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B.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 C.纺织业是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8.自明嘉靖以后,迎神赛会之风日趋兴盛,到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一些以丝绸为主的市镇,祭祀蚕花娘娘;一些镇、村祭祀“刘皇”,因为他能驱蝗虫,保丰收;还有一些崇奉能治病、出行保平安的神。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了( ) A.自然经济下的理想与诉求 B.自然灾害影响了价值取向 C.市民生活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9.统一后的秦,除皇室以外,明显有军功地主和宗法地主两类,前者主要来源于秦国,后者是原六国依靠宗法血缘关系的地主、贵族,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这表明( ) A.宗法制度顽强存续 B.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导 C.秦尚未真正完成统一 D.秦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10.钱泳的《履园丛话》曾对江苏无锡及其附近的地价做过记述,明朝末年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一二两,清初顺治时良田的价格是二三两,康熙时为四五两,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时田价为七八两,最高者为十余两,到嘉庆年间每亩50余两。这反映了( ) A.耕地面积缩减 B.经济结构重大变动 C.农业生产发展 D.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11.唐代中叶,“官授田之法尽费废,则之所谓输庸调(纳税服役)者多无田之大矣”,有官员认为“按籍而征之”的传统方法弊病重重。为此,政府纳税改革的合理方向应是( ) A.减免纳税 B.按人纳税 C.加征商税 D.按地征税 12.从明朝后期到清初,“苏湖熟,天下足”逐渐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江南地区的粮食甚至需要其他地区接济。这主要是因为江南地区( ) A.手工业发展引起农业种植结构变化 B.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C.摊丁入亩导致了农民赋税负担加重 D.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13.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付商税院,一留本县”。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业主各收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此材料说明宋代( ) A.土地契约制度已比较完善 B.自耕农的数量增多 C.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 D.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14.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千万石。”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 ) A.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小 B.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 C.导致了工商业资金的流失 D.扩大了手工业生产规模 15.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表 全国所 辖郡数 秦岭淮河 以北郡数 秦岭淮河 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A.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C.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D.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 16.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17.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 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 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映了( )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江南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人口大增需要新的耕地 18.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 ) A.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 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D.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 19.《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有六处在今天河南境内,并且规模都比较大。如今发现汉代冶铁遗址共30多处,近半在河南。这反映出汉代( ) A.河南手工业最发达 B.冶铁由官府垄断经营 C.冶铁技术相当成熟 D.中原地区的经济领先 20.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图1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图2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图3反映了东汉地方政府对灌溉工具的重视 D.图4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 21.先秦典籍《周礼考工记》中载:“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发明)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手工业( ) A.有独特的工艺造物文化 B.推崇行业间的分工协作 C.工匠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D.注重对生产工具的改进 22.据明朝万历《华州志》记载,陕西华州“郡之柳子镇,有千家铁匠,作刀剑剪斧之用,天下士大夫所共索,以为转相赠予者”。这表明华州柳子镇( ) A.铁业全行业资本主义萌芽 B.家庭手工业技术高超 C.冶铁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 D.铁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23.《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 ) 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 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24.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 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 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25.白寿彝《中国通史》描述:“南宋都城临安府‘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尤盛,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本质上说明了( ) A.坊市制度犹存 B.市民生活富足 C.城市经济繁荣 D.社会政治清明 26.唐代后期盐铁使刘晏推行新盐法,只在产盐区设置盐官,收购盐户所煮成的食盐,“粜(转卖)商人,纵其所之”;在非产盐区设常平盐仓以调剂盐价。这一改革( ) A.取消了政府对盐政的监管 B.导致了商人任意抬高盐价 C.形成了官商分利经营机制 D.增加了盐政机构行政成本 27.自秦朝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它货币,广为流通。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 B.政府放宽对外贸易限制 C.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D.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 28.清代的骚路(官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如山西境内,“八十里乐平到柏平骚,五十里平定州平潭骚,八十里……”,在此基础上,晋商开辟出茶马之路。这表明( ) A.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 B.民间服务性行业已达较高水平 C.清朝官道修建有利于商业发展 D.市镇商业发达使抑商政策松弛 29.“城市”是当今人们所熟知的名词。实际上,今天人们眼中的“城市”与古人眼中的“城市”并不完全相同。《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这表明,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 A.政治经济地位不同 B.占地范围与规模不同 C.古今城市功能不同 D.城市的繁荣程度不同 30.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 A.有注重其“防伪”功能 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31.《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瞭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这反映出( ) A.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 B.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 C.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 D.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 32.《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58—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道,“自建兴以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由此可知( ) 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 B.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 C.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 D.三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33.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赋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 ) 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 34.《中国商帮:从大历史看中国商人宿命》一文指出:“整个明朝,绝大多数时候,海商是以非法的角色活跃在海外贸易中。换句话说,他们就是走私商人,甚至以武装的方式走私,最嚣张时公然对抗政府。”导致明朝海商这种命运的主要因素是( ) A.海商崇尚武力 B.走私暴利的吸引 C.长期推行“海禁”政策 D.西方殖民者扶持 35.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说:“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资金流向和消费形态不能反映( )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只能是自然经济的补充 B.中国传统商人深受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 C.专制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 D.帝国时代商业资本不会转化为产业资本 36.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家族宗法观念进一步加强 B.读书风气日益盛行 C.传统贱商的观念有所改变 D.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37.《晚明社会变迁》一书载:“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 620吨流入了中国(约占世界银产量的一半)。”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 ) A.彻底废止海禁政策 B.拥有先进的手工业 C.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D.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38.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种做法( ) A.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以法律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 C.阻碍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D.使专制统治开始受到了挑战 39.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同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倭患是海禁的重要原因 B.明朝厉行海禁政策 C.明初禁止一切海外贸易 D.商品经济的日益衰落 40.右图为《清俗纪闻》描绘的乾隆六十年(1795年)官府颁发的执照,反映了浙江地方政府对外贸易中商船管理的一般情况。图中省略的部分文云:“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物)……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拏送,以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图文信息可以佐证乾隆年间( ) A.严格防范倭寇侵扰沿海 B.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D.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以下是李华同学为探究宋代制瓷业发展而摘录的史料。 1.宋代取消了唐代工匠向官府服役20天的规定,改为招募。 2.唐代的达官贵人仍重金银器而轻视瓷器,到了宋代,饮茶风盛,宋王朝君臣十分喜爱,使瓷器身价倍增,成为各阶层人们追求的时尚之物。 3.日本当代学者三上次男在《陶瓷之路》写道:陶瓷是跨越中世纪东西方世界的一条友谊纽带,同时也是一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4.用煤烧窑,升温高,保温时间长,促使瓷器的胎料、釉料、彩料充分进行化学反应。此外,还创造了复烧法,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瓷器变形。 材料二 明代景德镇的民窑发展很快,产量巨大,有官窑不如民窑之势,甚至出现民窑为皇宫烧造定制瓷器的“官搭民烧”现象。“民间青窑,制作阔大,每座容烧小器千余件”,这些瓷器除极少数是官搭民烧外,绝大多数是作为商品在市场销售。景德镇中等或大窑户资本相当可观,他们增加帮工和学徒进行较细的分工,仅制坯坯房就有陶泥、旋坯、合釉、抬坯、拉坯、上釉等十多道工序。景德镇因此容纳了大量从附近农村游离出来的人口,“镇上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制瓷业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景德镇制瓷业高度繁荣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产业发展的启示。(10分) 4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汉代开始规定冬至和夏至各休假五日。但在唐代以前,节日放假还不普遍。唐玄宗开元七年,国家将二十多个节日规定为法定假日,并给予四十天左右的假期。其中,元日(相当于现代的春节)、冬至各放七天,夏至、腊各放三天,正月七日(人日)、正月十五、正月晦日、春社、秋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上巳节)、四月八日(佛生日)、五月五日(端午节)、初伏、中伏、末伏、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十月一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各放一天。开元二十五年令新增皇帝诞节,放假三天。后又经过调整,唐代节假日总天数已多大五十天,这堪称我国休假制度中的创举。此后,宋金也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普遍以节为假的做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节假日制度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节假日制度改革的影响。(6分) 4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 竺可桢(字藕舫),189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1910年考取第二批留美公费生。1918年,竺可桢学成归国,当时中国气象观测和气象预报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他指出:“近代中国科学不发达一是不晓得利用科学工具,二是缺乏科学精神,中国要追上欧美的物质文明,必须要发达实验科学。” 上世纪20年代,竺可桢创办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地学系(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和中央气象研究所,发表了许多气象学研究论著。1930年1月1日,他创办的中央气象研究所开始独立自主发布气象预报。从1936年起,竺可桢担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带领这所普通的地方性学校在困厄中崛起,一跃而居于全国少数著名大学之列。晚年的竺可桢尽其毕生之力,以惊人毅力及科学智慧,于1972年撰写成《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开辟了将中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用于现代科学研究的新途径,开创了一门影响国际科学界的新学科——历史气候学。 ——摘编自钱永红《共议竺可桢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竺可桢的主要贡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竺可桢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5:BBCCA 6—10:CBABC 11—15:DAACA 16—20:DCBDB 21—25:ADCAC 26—30:CCCCA 31—35:BBCCD 36—40:CBCAD 41.(16分) (1)原因:农业发展;赋役制度改革;上层社会的推崇;海外贸易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6分) (2)表现:民窑发展快,产量高;民窑技术超过官窑;商品化程度高;分工细密;出现资本主义萌芽。(6分) 启示:适时调整生产关系;迎合市场需求;充分调动生产者积极性;鼓励技术创新。(4分) 42.(12分) (1)节日放假制度化,普遍化;节假日种类多,总天数多;突出传统习俗;带有皇权色彩;受宗教影响。(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2)弘扬节日文化传统;丰富社会公共生活;增加社会开放程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43.(12分) (1)为中国地理学、气象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新学科——历史气候学;学术成果丰硕;发展了中国高等教育并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2)近代留学教育的开展;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内对气象学的需求;政府的支持;竺可桢个人的刻苦努力和钻研精神等(每点2分,任意3点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