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甘肃省酒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酒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图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刑侯墓)及铭文拓片。该墓的主人是邢侯,故被称为刑侯墓。该文物可用来佐证,西周 A. 宗法观念的浓厚 B. 分封制的存在 C. 传统礼制的松动 D. 冶金业的落后 【答案】B 【解析】根据“成王命辅臣荣与内史宣读成王的册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选B;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西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冶金业的落后”表述错误,排除D。 2.秦代设郡,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置县,县视其大小置“令”或“长”。秦朝的郡守、县令(长) A. 相互独立且牵制 B. 由皇帝直接任免 C. 经地方推荐产生 D. 有封地可以世袭 【答案】B 【解析】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故答案为B项;郡守对下督责所属各县,与县令不是相互独立且牵制的关系,排除A项;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排除C项;郡守和县令没有封地,不能世袭,排除D项。 3.唐代开元年间,时人王泠然说:“仆窃谓今之得举者,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未必能鸣鼓四科,而裹粮三道。”这反映了唐代 A. 平民取得进入仕途的机会 B. 科举制的公平性受到制约 C. 官僚队伍主要由士族构成 D. 形成崇尚学习的社会风气 【答案】B 【解析】从王泠然认为科举选官“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等信息来看,说明唐朝科举并非真正做到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公平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科举的局限性,排除A项;官僚队伍中也有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平民子弟,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科举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排除D项。 4.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籍倍多,何故用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这反映了北宋 A. 兵士激增国家负担重 B. 专制集权得到了强化 C. 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 D. 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财用有无不知也”“何故用不知也”“谓兵非职事也”等信息可以看出,各个职能部门只顾自身利益,不能相互配合协调,反映了北宋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故答案为C项;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兵士激增国家负担沉重,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专制集权的强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军队战斗力,排除D项。 5.明代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这一权力称为 A. “下旨” B. “封驳” C. “批红” D. “票拟”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这与材料描述相符,故选D。下旨皇帝才有这权力,内阁没有,排除A;门下省掌握封驳权,内阁已与宰相有本质区别,只是助理机构,并无封驳权,排除B;阁臣拟出的处理意见经皇帝审定,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出,交付施行,成为“批红”,不符题意,排除C。 6.晚清时期,外国人在中国犯法不受中国法律制裁,清廷无法管制外国人在华的违法行为。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答案】A 【解析】“外国人在中国犯法不受中国法律制裁,清廷无法管制外国人在华的违法行为”是指外国人在中国享有治外法权,这一制度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这项规定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附件中提出,A正确;B、C和D的时间都没有第一次鸦片战争早,排除。 7.如图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大型浮雕,此浮雕旨在肯定太平天国运动 A. 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 B. 追求合理的社会秩序 C. 反抗帝国主义的精神 D. 发展资本主义的实践 【答案】A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在鸦片战争十年后爆发,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故答案为A项;太平天国试图推翻清朝,建立“地上天国”,实际上不能突破封建秩序,排除B项;太平天国开展的是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不是反帝斗争,排除C项;《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实践,排除D项。 8.孙中山指出,庚子年的义和团,是中国人的最后自信思想和最后自信能力去同欧美的新文化相抵抗。由于那次义和团失败以后……中国人的自信力便完全失去,崇拜外国的心理便一天高过一天。在此,孙中山 A. 指出义和团的愚昧落后 B. 认为义和团成员盲目排外 C. 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 肯定了义和团的反帝精神 【答案】D 【解析】孙中山将义和团定位为“中国人的最后自信思想和最后自信能力去同欧美的新文化相抵抗”,可见其肯定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精神,选项D正确;孙中山是对义和团运动的肯定,而非批判,排除A、B;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 9.如图反映的是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结束后的场景 这次战争结束后 A. 列强在华设厂正式合法化 B. 列强割占中国更多领土 C. 清廷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 D. 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 【答案】C 【解析】《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当时中国大约4.5亿人,即一人一两,以示惩罚,《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廷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故答案为C项;《马关条约》使列强在华设厂正式合法化,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割占中国更多领土,排除B项;《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排除D项。 10.著名学者徐中约把“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力量。其中体现“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的史实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武昌起义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B 【解析】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正确的前进方向,故答案为B项;太平天国运动属于旧式农民起义,排除A项;武昌起义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是“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排除D项。 11.1936年毛泽东曾说道:“不答复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前进一步。一九二八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这个问题又做了一次答复。中国革命运动,从此就有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其中“正确的理论基础”是 A. 马克思主义理论 B. “城市中心”理论 C.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答案】C 【解析】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从理论上回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故答案为C项;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涉及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问题,排除A项;“城市中心”理论主张在城市开展革命斗争,不是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毛泽东在1949年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12.下表为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决议与其通过的《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这次会议 主要决议 《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定都于北平,并改名为北京 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采用公元纪年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A. 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 B. 彻底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答案】D 【解析】《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因此政协会议拥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故答案为D项;《共同纲领》确立的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排除A项;辛亥革命彻底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排除C项。 13.1949年12月,毛泽东率团访问苏联,两国最高领导人进行了直接会晤。次年2月14日,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反映出新中国 A. “一边倒”方针得以实施 B. 得到苏联的正式承认 C. 已粉碎了美国对华的封锁 D. 外交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答案】A 【解析】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结成盟友关系,新中国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方针得以实施,故答案为A项;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天,即得到苏联的正式承认,排除B项;美国仍然实行对华封锁政策,排除C项;D项中的“根本改善”说法夸张,排除。 14.2018年9月6日,是天津市静海区子牙镇东子牙村的“大日子”。乡亲们将投票选出新一届的村委会—咱村里的当家人。晨光熹微,一条伸向村内笔直的水泥路上已有三三两两的村民走向老村委会大院。74岁的刘大爷兴奋地说:“就着今天的投票呐,冲着门口这条水泥路,我也得过来投票!”这表明 A. 村民间接选举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 B. 村民积极投票彰显了当家做主意识的增强 C. 村民通过选举当家人来管理国家事务 D. 村民选举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形式 【答案】B 【解析】“乡亲们将投票选出新一届的村委会—咱村里的当家人”属于村民自治、民主选举,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村民积极投票彰显了当家做主意识的增强,故答案为B项;选举村委会干部属于直接选举,排除A项;村民通过选举当家人来管理村集体事务,排除C项;村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和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D项中的“唯一”说法错误,排除。 15.“下表为2018年4月2日,台湾发布的“20年来(1998~2017年)台湾人均GDP与新加坡、韩国、香港之比较”(单位:美元)。表中香港人均GDP领先台湾可以佐证 时间 台湾 新加坡 韩国 香港 1998年 18598 35032 13272 23819 2017年 49827 90531 39387 61016 A.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B. 香港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C. 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D. 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 【答案】A 【解析】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材料表格中2017年和1998年相比,人均总产值大幅度超越台湾,说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A正确;表格的信息不能佐证香港产业结构的合理性,B错误;材料的现象主要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结果,不是改革开放的结果,C错误;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不能佐证材料现象的原因,D错误。 16.古代雅典克利斯提尼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组织,这种组织已不是血族团体的族籍,而只是经常居住的地区;现在要加以划分的,不是人民,而是地区;居民在政治上已变为地区的简单的附属物。克利斯提尼的这一举措 A. 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B. 推动了雅典民主进程 C. 扩大了雅典公民范围 D. 依据财产来划分地域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说的克利斯提尼打破血缘部落,建立了以地域为基础的全新社会组织,有利于限制贵族特权,推动了民主进程,B项正确;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行政区划代替部落组织与扩大公民范围无关,AC两项错误。材料中克利斯提尼改革是依据地域划分行政区不是依据财产来划分地域,D项错误。 17.有学者说,古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应该根据法律而生活”,皇帝无法凌驾于法律之上,执政行事都需在法律框架的范围内,无法超越。这反映出古代罗马法 A. 充分发扬了民主 B. 影响了后世立法 C. 蕴含近代法治观 D. 取消了贵族特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包括皇帝在内“执政行事”都要“在法律框架的范围内”反映了古代罗马政治文明中已经蕴含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近代法治观念,C项符合题意;皇帝无法凌驾于法律之上不能说明其充分发扬了“民主”,材料并未体现罗马法对后世立法的影响,也不会破坏贵族特权,ABD三项错误。 18.观察下边的英国政治运行图。由如图可知,英国 A. 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 B. 国王“统而不治” C. 内阁是国家权力中心 D. 国家实权由上院掌控 【答案】B 【解析】根据英国政治运行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王的职责是任命贵族组成“上院”,“形式上任命”内阁首相及成员,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B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议会而非内阁,议会中掌握实权的是下院而不是上院,ACD三项错误。 19.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每一项议案,在成为法律前须送交总统,经总统批准后才能成为法律。这体现了美国 A. 总统干涉国会立法 B. 国会有司法权 C. 总统拥有立法权力 D. 权力的制衡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美国国会两院通过的议案须经总统批准后才能成为法律,体现的是其政治生活中的权力制衡原则,D项正确;美国宪法赋予的是总统的行政权,其无权干涉国会立法,国会有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司法权归法院,三权分立,ABC均三项不符合美国宪法,与材料不符,是错误的。 20.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一样,拥有召集和宣布国家代议机关开会、延会和闭会的权力,且拥有控制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德意志帝国民主政治徒有其表 B. 法、德两国元首权力相当 C. 法国1875年宪法带有妥协痕迹 D. 法、德两国政制同形同质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法国总统权力较大,可以干预立法权,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的共和制不够彻底,带有妥协痕迹,故答案为C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属于民主政治,皇帝权力较大不能说明民主政治只是徒有其表,排除A项;德国皇帝权力更大,排除B项;法国是共和制,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 21.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定期发布公告的形式,将讨论的问题和拟定实施的政策刊登于《公报》上,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公社的意图。这一举措旨在 A. 提升公社的行政效率 B. 提高民众的参政能力 C. 防止公职人员的贪腐 D. 加强对公社工作监督 【答案】D 【解析】定期发布公告将讨论的问题和拟定实施的政策刊登于《公报》上,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公社的意图,是为了让民众监督公社的工作,故答案为D项;这一做法与提升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这一举措不能起到提高民众参政能力的作用,也不能防止公职人员的贪腐,排除B、C项。 22.七月事件之后,莫斯科大资产阶级的机关报《俄罗斯早报》直截了当地说:“专政这个词没什么可怕的,它是必需的!”这说明当时 A. 临时政府的反动本质彻底暴露 B. 革命仍保持和平过渡的可能 C. 工兵代表苏维埃丧失实际权力 D. 沙皇专制统治出现复辟倾向 【答案】A 【解析】七月流血事件,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了示威游行的工人和士兵,因此“专政这个词没什么可怕的,它是必需的”说明临时政府准备暴力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权,反动本质彻底暴露,故答案为A项;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表明革命已无和平过渡的可能,排除B项;工兵代表苏维埃仍然掌握武装,得到民众的拥护,排除C项;沙皇专制统治在二月革命中被推翻,没有出现复辟倾向,排除D项。 23.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初期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一项欧洲援助计划。观察如图,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 A. 目的是建立军事政治集团 B. 使欧洲失去独立自主地位 C. 便利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D. 促进了欧洲经济迅速恢复 【答案】C 【解析】美国在二战后对欧洲实行马歇尔计划,对欧洲援助,是为了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因此马歇尔计划便利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故答案为C项;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马歇尔计划只是经济援助计划,排除A项;B项中的“失去”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经济迅速恢复,但不符合漫画寓意“黄鼠狼给鸡拜年”,排除D项。 24.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一大批亚非拉国家加入联合国,同时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的组成以及联合国中新兴国家力量的增强,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这一现象 A. 打破了美苏两分世界的局面 B. 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 使世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D.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答案】D 【解析】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答案为D项;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但没有被打破,排除A项;多极化格局一直没有形成,排除B项;世界格局仍然是两极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时,将所征服地置为行省,行省居民与罗马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平等的。罗马人作为征服者,拥有特权。在法律上,罗马公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有参政权,有服兵役的权利。而无罗马公民权的行省居民,无论其为贫或富,都是被征服者,无权参政,没有资格当兵。罗马人将非罗马公民视为臣服者。他们认为,非罗马民族应当心甘情愿地服从他们的统治。因此在罗马境内,始终没有发生如秦汉那样的民族融合情况。 ——摘编自易宁《秦汉的统一与罗马的征服》 材料二 秦在征服六国过程中,大力推行郡县制。秦建立后,确立郡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在郡县制下,地方管理层次分明,县下有乡、里、什、伍组织。各级官员职责明确。中央的政令可以通达全国各地。汉时,虽然郡县与分封并存,然而从武帝时代起,诸侯王在政治上的影响甚微。汉承秦制,郡县制成为汉代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下卷)(古代史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与秦汉地方治理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地方治理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1)同:中央政府都高度重视;都建立地方行政制度。 异:古罗马推行行省制,秦汉实行郡县制;古罗马采取法律方式治理,秦汉采取人治方式治理;古罗马对罗马民族与非罗马民族区别对待,秦汉对地方管理形式上是同等对待。 (2)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1)古罗马与秦汉地方治理的相同点,可以联系所学从中央政府都高度重视、都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来回答。古罗马与秦汉地方治理的不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将所征服地置为行省”和“秦建立后,确立郡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在法律上,罗马公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和“各级官员职责明确”、“行省居民与罗马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平等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秦汉地方治理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从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民族交融和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来回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三次政治变革。与前两次政治变革相似,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任务,两次政治危机的爆发与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导致近代中国进入了十年军阀混战的时期,共和理想破灭。 ——摘编自周泉《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根本困境及启示》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但是一次政治革命,也是一次文化革命,一次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革命。辛亥革命后,服饰纷呈,西装东装、汉服满服,应有尽有。民国政府成立之后,大力推行“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传统的婚姻习俗和社交礼仪也发生改变。在教育方面,平民教育、美感教育、科学教育等各种教育思潮此起彼伏,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 ——摘编自冉婦《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任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不但是一次政治革命,也是一次文化革命”的理由。 【答案】(1)原因: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广大民众;内忧外患不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的限制和破坏。 (2)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因而“辛亥革命是一次政治革命”;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改变了近代中国的传统习俗,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因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 【解析】(1)原因:根据所学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可从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广大民众、内忧外患不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的限制和破坏等角度分析总结。 (2)理由:结合所学,可从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政治革命”;根据“传统的婚姻习俗和社交礼仪也发生改变。……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得出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改变了近代中国的传统习俗,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说明“辛亥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国现行宪法也明确指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70年来,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中国的外交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然而,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基本立足点没有变,中国外交“和”的理念没有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基石。 ——摘编自金灿荣、董春岭《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从材料中提取一到两条信息,围绕“新中国外交”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论题:新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阐释:新中国成立之初,正值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中国政府提出“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政府面临苏联的霸权主义和威胁,毫不妥协,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动摇。20世纪80年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提出不结盟的政策,坚定地站在世界和平力量一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奉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极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纷繁变幻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方针,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基本立足点没有变”等信息可以分析概括得出“新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论题。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进行论述,如可以分别从新中国成立、20世纪6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不同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动,说明中国确实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过程须有史实依据,要言之有据。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为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但中世纪政治体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机制,仍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被不断变革着,使之更加适合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许大华《论“光荣革命”对英国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原定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修改《邦联条例》,但是《邦联条例》所确立的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美国国内和国际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重新构建美国政治体制,制定一部新的宪法取代《邦联条例》。会议代表在取得共识之后,很快便由讨论对《邦联条例》的修改,转入对制定新宪法的讨论,因此这次会议便称为“制宪会议”。会议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争论,终于在1787年9月17日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草案,并提交各州批准。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制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两国代议制确立的相同点。 【答案】(1)变化:资产阶级掌握国家大权;封建贵族日渐衰落;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 (2)特点:制定形势具有紧迫性;制定方向具有变化性;制定过程争论激烈。 原因:《邦联条例》引发统治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领导人的认识。 (3)相同点:都历经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都迎合了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都开创了新型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 【解析】(1)“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国王由实权变为虚位,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封建贵族退到了历史舞台的后面”分析概括得出。 (2)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但是《邦联条例》所确立的体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美国国内和国际发展的要求”“很快便由讨论对《邦联条例》的修改,转入对制定新宪法的讨论”“会议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争论”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制定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邦联条例》引发统治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主要领导人的认识等方面来回答。 (3)英、美两国代议制确立的相同点,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都历经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都迎合了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都开创了新型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等方面来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