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8第17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8第17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

浙江学考+选考考纲展示 考点 必考内容 考试要求 加试内容 考试要求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b ‎⑤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 c ‎②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 b ‎⑥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c ‎③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 c ‎④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d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①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 c ‎②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c ‎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①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b ‎②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 b ‎4.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更新 ‎①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b b ‎③报刊、影视业的发展 b b ‎②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 ‎④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 第17讲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东南沿海一带盛产的土布、土纱的销售陷入困境。‎ ‎(2)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影响: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 ‎(1)产生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2)产生的途径 ‎①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②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3)著名企业: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1873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3.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 ‎(1)历史条件 ‎①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列强侵略的加剧,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2)时间: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3)著名实业家及企业 ‎①1899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②1902年,荣宗敬、荣德生在江苏无锡创办保兴面粉厂。‎ ‎4.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于沿海地区,内地很少。(抗战时期有所变化)‎ ‎(2)工业部门分布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加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近代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对中国早期的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6.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加试)‎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成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也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另一方面,外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总之,外国的侵略客观上加速了旧的经济、政治、思想的瓦解,有利于新的经济、政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2016·浙江选考)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  )‎ 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1866—1913年)‎ 类别 ‎1866—1894年 ‎1895—1913年 设厂数 设立资本(元)‎ 设厂数 设立资本(元)‎ 船舶修造 ‎7‎ ‎2700‎ ‎16‎ ‎51870‎ 轧花机制造 ‎3‎ ‎300‎ ‎14‎ ‎2520‎ 缫丝机制造 ‎1‎ ‎400‎ ‎9‎ ‎5600‎ 合计 ‎11‎ ‎3400‎ ‎39‎ ‎59990A 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 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 C.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 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 B [1895—1913年与1866—1894年比较,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都显著增多,说明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在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故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到一战时期最大的工业部门是纺织业,D项错误。]‎ ‎2.(2015·浙江新高考模拟)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 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 ‎ 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C.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 D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从该厂的创办人来看,该厂是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项排除。从时间“1872年”判断,该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阶段,故D项符合题意。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出现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12-1919年),B、C两项不符合题意。]‎ ‎3.(2014·浙江学考)“陈启沅(源)……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族工业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清政府设置工厂 B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两个主要信息,一是人物陈启源,二是时间1872年。根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工业的兴起,B项正确。自然经济完全解体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已出现,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4.(2016·浙江选考)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  )‎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B [“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反映了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选B项。]‎ 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认识 ‎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 ‎“近代”主要从生产力角度理解,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主要是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而兴建的工厂制企业。因此,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就是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而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 ‎(2)产生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 ‎③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也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3)产生和初步发展 ‎①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在外商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民间出现了以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工业。‎ ‎②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并涌现出一批实业家,著名的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4)特点 ‎①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②部门分布不平衡:绝大部分是轻工业,重工业很少。‎ ‎③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力量弱。‎ ‎④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发展艰难。‎ ‎ (2014·浙江学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 A.教育兴国 B.实业救国 C.军事强国 D.农业立国 B [张謇为近代著名实业家,材料中的“救国为目前之急。……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B项正确。]‎ ‎1.(2012·浙江会考)“(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一材料反映了当时(  )‎ A.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B.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C.传统纺织业消失 D.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A [题干中“上海开埠后”指鸦片战争后。材料“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体现了洋布比土布便宜,传统的纺织业遭到冲击,本质上体现了自然经济遭到冲击。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材料含义。]‎ ‎2.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 [材料中“洋……布……贱售,女工几停其半”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信息,D项错误。]‎ ‎3.(2016·嘉兴期末)“这家工厂创办于1866年,原是锻铁手工作坊,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转化为近代企业。”该工厂的创办者是(  )‎ A.方举赞、孙英德 B.陈启源 C.荣宗敬、荣德生 D.张謇 A [1866年,方举赞、孙英德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故A项正确;陈启源创办缫丝厂是在1873年,故B项错误;荣宗敬、荣德生创办企业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也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D项错误。]‎ ‎4.阅读下表,导致“工矿企业状况”出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表(部分)‎ 时间段 工矿企业状况 ‎19世纪70年代—‎ 甲午战争之前 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有50余家 ‎1895—1913年 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有549家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 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③国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 ④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以①错误,国人反对“二十一条”掀起提倡国货运动是在1915年以后,所以③错误,故排除A、C、D三项;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②④正确,故选D项。]‎ 考点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 ‎(1)原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②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时间:1912—1919年。‎ ‎(3)主要表现 ‎ ‎①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 ‎②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纺织业中心由上海向北向西发展。‎ ‎③面粉业是当时第二大工业。‎ ‎④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也有一定增长。‎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1)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的洗劫和破坏。同时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大量民族工业迁入西南、西北地区。‎ ‎(2)1945—1949年 ‎①内部:国民党发动内战;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苛捐杂税。‎ ‎②外部: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015·浙江学考)1947年的上海,西药盘尼西林针剂已经像黄金一样,成为硬通货在市面流通。老百姓抢购日用品,文人囤积白报纸,医生囤积紧俏药品,各个行业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这反映了当时(  )‎ A.黄金无法购买实物 B.市场上纸币非常缺乏 C.通货膨胀非常严重 D.日用品价格比较稳定 C [“1947年的上海”处于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国民政府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市场通货膨胀非常严重,从而出现“老百姓抢购日用品,文人囤积白报纸,医生囤积紧俏药品,各个行业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的现象。故C项正确,A、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只是其中一种现象,而非历史本质。]‎ 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历程 阶段 时间 历史条件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外国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商品市场和劳动力②外商企业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②社会上兴起一股兴办实业的浪潮 进一步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①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③政府倡导使用国货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显著发展 国民政府前期 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萎缩 ‎①官僚资本的压制②日本的掠夺 抗日战争时期 严重萎缩 解放战争时期 ‎①官僚资本的压制②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③美国的侵略 ‎《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指出:“据统计,1912-1916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经济法规和政策(  )‎ A.扭转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 B.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C.激发了实业家投资的热情 D.健全了中国的经济、法律体系 C [在几年内颁布如此之多的法律法规,体现了政府对发展实业的重视,提高了实业家的地位,有助于激发实业家投资的热情,故选C项。]‎ ‎1.(2016·嘉兴期末)1900—1927年被认为是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产生的主观原因不包括(  )‎ A.晚清政府放宽经济政策  B.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C.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 D.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努力 ‎ C [晚清政府放宽经济政策属于中国内部因素,符合主观原因的要求,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属于中国内部因素,符合主观原因的要求,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属于中国外部因素,是客观原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努力属于中国内部因素,符合主观原因的要求,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 ‎2.(2016·嘉兴期末)1948年8月,某人写道:“沪上抢购之风,日益如炽,所有日用百货,各店都抢购一空……本公司半日之间货已购空。”导致此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日本侵略导致社会经济崩溃 B.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C.美国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捐税负担 B [1948年日本已经战败,故A项错误;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导致社会混乱,故B项正确;美国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是材料反映的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捐税负担也不是材料反映的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 ‎3.“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有可能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改革开放时期 C [公共机关开始使用国货说明当时出现提倡使用国货的思潮,当时的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可以确定只有民国初年最符合题意。]‎ ‎4.小强把高中研究性课题定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他应该多关注当时哪一地区的工业资料(  )‎ A.东北 B.东南沿海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南、西北地区 D [ 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大量民族工业迁入西南、西北地区,故选D项。]‎ ‎5.“百业萧条的中国,唯一开足马力生产的工业是钞票印刷业。”这是哪一时期的舆论自嘲(  )‎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后 C.国民党统治前期 D.国民党统治后期 D [国民党统治后期为进行内战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故选D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